基于语言品味和运用的散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x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依据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习任务群4指出: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它饱含着深沉和热烈、悲哀和愤怒、痛惜和嘲讽等复杂的思想情感。语言是思想的外殼,散文教学终究要回归语言。为了引导学生体悟情感和理解思想,这堂课的设计便以语言的运用和品味为线索,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打通作者与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在语言品赏中走进作者心灵,凭借语言桥梁直抵情感天地、心灵世界。
   二、目标确立
   1.研读文本,把握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2.理解文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以介绍背景的微课导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视频快速把学生带到那个年代,进入情境。微课使用了当时的照片资料,结合老师的解说,配以低沉的背景音乐,起到了渲染氛围的效果。(解说词:1926年3月18日,民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为了抵制日本、英国、美国等八个国家的不合理要求,五千多民众走向街头,来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接到命令的军警,对请愿的群众进行了武力镇压。一时枪声大作,47位手无寸铁的群众当场死亡,其中一位青年她的名字叫做刘和珍。)
   2.认识刘和珍
   师:快速阅读文本,筛选出关于刘和珍的信息,并分析她的形象。
   ①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
   ③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④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
   ⑤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
   生:从外貌描写上,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位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女性。从她做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她追求进步,具有反抗精神和责任意识。
   师:“毅然”“黯然”“欣然”三个词则突出了刘和珍性格中的这些特点。重点品味这三个词,对比去掉这三个词之后的表达效果。通过对比发现鲁迅先生用词之准确,对于突出刘和珍的性格特点,这三个词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师:鲁迅先生曾把悲剧定义为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如此美好的一位热血青年,却惨遭屠戮,这就是一个悲剧。那么是谁造成了这出悲剧?
   生1:是镇压他们的军警。
   生2:军警也是受政府指使才开枪的。
   师:军警是政府机器,“三一八”惨案就是段祺瑞执政府指使他们制造的。如果我们在“政府”前加一个修饰语,大家会选择哪个词?
   生1:腐败。
   师:请大家查一查“腐败”的意思。还有没有更好的词语来修饰这个“政府”。
   生2:凶残。
   生3:残忍。
   师:大家对比一下,哪一个词语更贴切。“凶残”侧重于指政府的“凶恶”,“残忍”指施事者没有爱心、同情心,还是鲁迅先生的原词更加精确有力。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政府的“凶残”?
   生1:文章的第五部分的第二段,写了刘和珍她们遇害的过程,也突出了政府的凶残。
   师:阅读这段文字,说一说你是怎看出执政府的“凶残”的。
   生1:“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立仆”从背后开枪,置人于死地,不留活路。并且枪杀的是一群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
   生2:“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士兵在她的头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他们看刘和珍中弹后虽然倒下,没有死,紧接着用棍子打死了她,刘和珍已经受了重伤,他们还不放过,可见凶残。
   生3:“弹从左肩入,中四枪,其一是手枪,立仆”可见当时的指挥者也参与了屠杀。
   师:为什么强调手枪?
   生1:士兵用步枪,军官用手枪。这说明不是军警误伤,而是有预谋的。
   师:步枪往往是远距离射击,而手枪更像是近距离补枪。当时的情景我们不能亲见,但是通过鲁迅先生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凶残”。再次阅读这一段文字,看一下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1:短句多,标点使用频繁。
   师:这样的短句使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1:简洁有力。
   师:感情表达上,用这些短句给人的感觉是激动的还是冷静的?是爆发的还是克制的?
   生1:我感觉,鲁迅先生虽然对于政府的暴行愤怒,但是还是在压抑着自己。在这段文字中多运用短句。几个字,或者一个词就产生停顿,可以看出情感上的克制和深沉,越是克制,越能感觉到情感的深沉。
   生2: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等三位青年遇害的经过写得特别冷静。本来血腥的屠杀,用文字表述出来,让人感觉到的是冰冷。
   师:每一位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风格的形成与往往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关系。鲁迅先生曾经前往日本留学,他最初是跟着藤野先生学习解剖学,所以这段文字就像是手术刀一样,准确又冰冷,克制冷静的背后蕴含的是更深的悲情。反动政府炮制的惨象,让作者目不忍视。面对流言,作者实在是忍无可忍。那么是谁在制造流言?
   生(齐):学者文人。
   师:如果我们也给“学者文人”加一个修饰语,你会选用哪一个词语?    生1:“所谓的学者文人”。
   师:加上“所谓的”三个字,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态度?
   生(齐):讽刺性。
   生1:无耻的。
   师:“无耻”说明他们没有廉耻,我觉得还不足以表达鲁迅先生对他们的“出离愤怒”之情。
   生2:文中有一个词“下劣”。
   师:你解释一下为什么选用“下劣”这个词。
   生2:下劣既说明他们下流,也说明他们恶劣。刘和珍他们是为国殉难,而一些為政府说话的“学者文人”还抹黑他们,颠倒是非。这种行为就是下流行为,用心也险恶。
   师:对于下劣文人的“阴险论调”作者出离愤怒。大家自由诵读这一段落(第一部分最后一段),体会鲁迅先生的悲情。通过诵读,有没有发现这一部分语言上的特色?
   生1:这一部分语句都比较长。
   师:我们抽掉过多的修饰语,大家再读一下。(课件展示:此后几个学者文人的论调,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愤怒了。我深味这悲凉;以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生2:抽调修饰语和虚词之后的句子读起来平淡了许多,不如原文的情感强烈。
   师:鲁迅先生看到了政府的凶残,更愤恨“所谓学者文人”的颠倒黑白。所以在这一部分情感表达上强烈激动。同样如此强烈的情感表达也出现在了第二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又表达了什么情感?(诵读第二部分)
   生1:对真的猛士的赞扬和对庸人的批判。
   师:对于庸人的态度,用“批判”好不好呢?
   生2:我觉得用“批判”不好。鲁迅先生对政府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对庸人的态度没有那么强烈。
   师:我们要看一看庸人有什么特点。
   生1:“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说明庸人都容易遗忘。
   师:对于善于遗忘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1:提醒。
   生2:唤醒。
   师:对比这两个词语,哪一个更有力,更符合鲁迅先生的用意?
   生(齐):唤醒。
   师:鲁迅先生在他生活的年代,一直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善于遗忘也是国人的通病,对于善于遗忘的“庸人”,唤醒他们也是鲁迅先生写下此文的目的之一。此文除了批判反动政府,讽刺所谓的学者文人,赞扬真的猛士,唤醒善忘的庸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目的?
   生1:鲁迅先生还对学生请愿表示不赞同。“正如……”“寥寥”。
   师:参加请愿的大多是青年学生,他们都满怀一腔热血,最终却惨遭屠杀。鲁迅先生借此文也提醒他们不要再作无畏的牺牲了。
   4.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始终微笑、态度温和、追求进步,具有反抗精神和责任意识的热血青年刘和珍。也明白了作者借此文悼念死者,批判凶残的“政府”,讽刺下劣“文人”,赞扬真的猛士,唤醒善忘庸人,提醒热血青年。这篇文章也是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通过对语言的赏析品味,我们既体会了鲁迅先生冷静克制的批判,也体会了他激动强烈的愤怒。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着鲁迅先生内心汹涌的情感矛盾,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维持着文章字句间隐形的热度,叙述和议论的语言颇为冷静,但抒情的地方又热烈而深沉。所以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话,反复在文中出现。
   生:“我觉得无话可说”“我实在无话可说”……反复也是鲁迅先生文章的一大特色。
   5.语言训练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可以试着为刘和珍君拟写一副挽联,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上联:逝者不朽。
   生讨论:精神长存。
   师:好的,我们选择这个下联。我们再把上联加上几个字:直面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1:正视鲜血的精神长存。
   师:这位同学善于在文本中找到灵感,不过这幅对联中有一个字重复了,换一个。
   生2:把“的”换成“之”。
   师:这样就像一幅对联了,鲁迅先生特别擅长用长句,我们再加上一个修饰语,大家再来对。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3: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师: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虚词,我们再加上一个虚词。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4:能够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师:我把上联再增加一点难度。忆往昔,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5:看今朝,能够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师:加上一个横批,大家一起说:
   生(齐):真的猛士。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幅对联,表达对那些为实现理想之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猛士的敬意和怀念。
   生(齐):忆往昔,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看今朝,能够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作者通联: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日前对1993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称自己过着“倍速生活”,其中一线城市青年比例最高,达78.9%;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  早两年,不少网友认为一些电视剧注水太多,追剧开启“倍速模式”——很多视频网站添加了自动快进功能,可以调节至1.5倍速、2倍速。“倍速生活”由此引申而来。  实在点说,当
期刊
关于教育“以人为本”的理论,从杜威最早提出的“民主教育”到卢梭的“自然教育”,从苏霍姆林斯基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人学教育”到陶行知的“求真教育”再到的于漪的“人文语文”,近年来关于这个理论的讨论层出不穷,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教育在慢慢回归人发展的本真。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那么毫无疑问,性质特点为工具性和人
期刊
有幸听得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优秀青年教师沈一老师的一节公开課,她所执教的课题为“找不同,寻悖谬,寻找一条阅读路径——《呐喊》整本书阅读”。沈老师的课堂趣味横生,真力弥满,在她的引领下,学生迁想妙得,步步追寻,慢慢揭开《呐喊》的神秘面纱。  “整本书阅读”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并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作出了较为清晰
期刊
“倍速生活”也时常让一些人感觉身心疲惫:尽管忙忙碌碌,到头来却没有太多收获。这种生活在日本被称为“跑步人生”。有观察者称,日本一些企业的员工,在车间或店堂里来去必须用跑步的姿态,以适应工艺流程的快节奏。当然,这些企业对员工“跑步”的要求,不是“快跑”而是“小跑”,是一种介于“闲庭信步”与“奔驰冲刺”之间的前进方式。  老是奔驰冲刺,即使是骏马,也难以持续。老是踱着方步,则不免沦为“散淡人”,甚至会
期刊
在上下班路上学习,在吃饭时间看视频,出门旅游辗转多个网红点不停打卡。如今,追剧的倍速模式已经变成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过着“倍速生活”的年轻人和痴迷“量子波动速读”的家长一样,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效率最大化。  和倍速观剧一样,受限于注水严重的剧情和缺乏耐心、注重结局的心理,我们不停地加速,只为求个花好月圆、坏人伏法。“倍速生活”和“量子波动”的走红又何尝不是如此?由于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社会竞争
期刊
鉴赏是构建学生与文本联系的必要方式。从文本功能上来说,一定程度的鉴赏能加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从而促成记忆,传承中华民族经典文化。从意义上来说,鉴赏也是学生接受情感和文化熏陶的手段,对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能力都具有深远影响。作为整个诗词教学的中间环节甚至是最重要的环节,有效且合理程序的鉴赏,能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基础上使育人效果最大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其教学任务做出
期刊
缺憾,有长度吗?  缺憾的长度是多长呢?普通人家会有这样的经历,某个要紧处要用一寸长的钉子,你搜索家中积累的五金杂件,什么螺丝图钉垫片一大堆,好不容易清出一枚钉子,一试,钉子太长;又探雷似的犁一遍过去,看中一枚,比一比,短了。再又地毯式地搜查,在笔筒或书架等平常比较冷清丧失关照的地方勘查出几十枚钉子,结果无一适宜。备用的钉子不算少,合用的就一枚。可是,这一枚就那么难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问题不太大,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就深入人心,受到人们喜爱。中国有多少诗人?古代流传下来的,恐怕不难知道;而在当下,这个数字就难以统计了。有一句调侃的话,叫做“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一方面是说写诗的人多如牛毛,另一方面是说读诗的人寥若晨星。其实,这是一种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误解,它并没有说出诗歌的真相。真相是热爱诗歌的人是很多的,尤其在县级以下的基层,他们一边忙于生计,一边忙里偷闲读诗、写诗,自得
期刊
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或驳斥对方谬误,力求得到正确认识或达成共识的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正反双方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的观点,从而进一步确立自己的论点。严格地说,在辩论比赛中,辩论属于双边活动,双方观点形成对立,正反方靠严密的思维逻辑形成交锋。近年高考考场作文中,由于文体选择的灵活性,一些考生赋有创意地把辩论形式“嫁
期刊
在为妻子和孩子买了虎园的门票后,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从园墙翻进去陪孩子,因此而死于虎口。人们只是一窝蜂地谴责这位父亲不遵守规则,可是有几个人想过:一个心智正常的中年人,为了节省区区130元门票钱而宁愿拿自己的生命去违反一个“规则”,这一“规则”本身的合理性难道不值得质疑吗?  当然,你可以说,参观虎园是娱乐性消费,这位父亲完全可以省下这笔开支。可是,在节日那天,一位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父亲下决心拿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