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来到理德利路市场,乍看上去它并无特别之处,跟伦敦其他的集市一样,里面是各种各样的摊位,从鲜果蔬菜到廉价电子设备、人工饰品以及各种小物件,不一而足。但如果往里走,便会有一股腥臊味扑鼻而来。在临时摊位的后面有着一溜肉铺,百米之内有十几家,门面上挂满一般肉铺的标配:牛肋骨、猪肩、羊腿、鸡大腿;但也有西方人不常吃的部位(比如羊头、牛肾、牛蹄)或下水,还有其他我不认识的东西。一些肉铺卫生状况堪忧:屠夫们不戴手套;地板上淌着血;肉上叮着苍蝇,大多不带标签。不过这些都没有吓跑顾客。我没想到的是,一个因售卖走私“野生肉”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市场依然还是这般模样。
“野生肉”是来自热带地区(主要是西非和中非地区)的“野味”的总称。在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买卖野生肉是非法的。在曾经因进口野生动物肉导致传染病暴发之后,这些国家颁布了禁令。
虽说人类捕食野生动物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在农耕和畜牧技术发达之前,野生动物就是重要的营养来源。要不是靠狩猎,我们本来没有机会成为雄霸地球的物种。但如今的情况早就变了。现在的问题是,人类太多,而野生动物太少。这种失衡令人类暴露在原本只会停留在野生宿主身上的病毒面前。
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由动物传给人类的传染病可能迅速蔓延开来,在高度互联的当今世界不加选择地致人于死地。当年SARS和禽流感疫情,都是最好的例证。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有单分子的朊病毒,也有多细胞的寄生虫,如绦虫。这些病原体可导致各种疾病,轻则伤风感冒,重则致命,比如狂犬病。全球范围内,每五个病死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于传染病。每年有几十亿人患上传染病。
所幸的是,并非所有的病原体都能造成大瘟疫。“黑死病”曾在14世纪横扫欧洲,抹去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但它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有现代抗生素作为保障,我们一般不用担心细菌,除非出现一种能耐受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并得以扩散开来。但有些感染却有可能导致“下一场大瘟疫”。
为什么说“下一场”?因为这种事情早有先例,比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暴发。为什么用“大瘟疫”這个词?因为影响范围和社会成本将不可估量。它可能会是某种已知的威胁,比如埃博拉或禽流感,也可能是你闻所未闻的东西。
我所采访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可能导致下一次大瘟疫的媒介是病毒,再说具体一点,则是RNA病毒。这些病毒令传染病专家们忧心忡忡。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SARS、脊髓灰质炎和艾滋等皆因它们而起。一些不太知名的传染病也由RNA病毒引起,比如马尔堡出血热、拉萨热、立百脑炎、裂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这些也都有可能引发下一场大瘟疫。
与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相比,病毒非常精简,它们携带的遗传密码很少,只够它们进入细胞并接管细胞机器。RNA病毒缺失一种遗传密码,无法制造名为DNA聚合酶的校正酶,因此突变率是其他生物体的好几倍。对大型生物体来说,高突变率无异于诅咒;但对RNA病毒来说,这却是福音。大多数突变都会弱化病毒,但偶尔会有某个突变能让病毒如虎添翼,比如对新宿主更具杀伤力。如果这一病毒找到适合的宿主,它就可以导致全新的流行病。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份最危险的新现传染病名单,列出了“不久的将来可能大暴发”的传染病。名单上所有疾病都是由RNA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其中,动物(主要是野生动物)成为RNA病毒的宿主——这可不是什么巧合。
要了解世卫组织忧从何来,我们不妨回想一下H5N1流感病毒的例子。从2003—2014年间,这种引发禽流感的RNA病毒感染了大约600人,其中一半以上死亡。虽然目前已知的病毒毒株都可以致人于死地,但它们并不具备人传人的能力。所以,大多数H5N1病例都是直接从病毒宿主(主要是野鸭)“溢出”到人类之中的。但2012年一项针对雪貂的研究表明,这种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突变,获得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能力。荷兰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以滴鼻的方式将H5N1病毒从一头雪貂转移到另一头雪貂,经过10次感染,病毒就已经通过复制和随机突变,获得了在雪貂间传播的能力,其间,科学家未作任何干预。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病毒的重大突变确实只是个概率问题。在雪貂实验中,科学家们只掷了10次骰子,就得到了一种易于传播的致命毒株。
至于在人类之中,掷多少次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只有老天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点:人类每猎食一头野生动物,都相当于为病毒进入新物种掷了一次骰子。
英国人好野鸡,美国人嗜麋鹿,鸵鸟肉是南非能买到的最精瘦的红肉,土拨鼠是蒙古人餐桌上的美味……然而,但凡野味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2012年欧洲就爆发了旋毛虫病,属于20多年来的首次。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起因是有人食用了未煮熟的野猪肉香肠。但有的野味则要危险多了。热带森林以物种丰富而著称,而那些动物身上则携带着数不清的致病微生物。证据显示,艾滋病等祸害都可以追溯到非洲野生肉,2014年令流行病专家脊背发凉的埃博拉疫情也是如此。在2012年出版的《致命接触》一书中,作者大卫·奎曼提到,对于埃博拉病毒大暴发,科学家们早有预言。几十年来,西非和中非地区的埃博拉“溢出”时有发生,但每次最多只有几百人死亡;而2014年的暴发不同以往,这正是堪忧之处。它传播速度更快,同时呈现了极高的死亡率,两年后疫情结束时,它已经感染了2.8万人,导致超过1.1万人死亡。虽然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埃博拉病毒,但对于它的基本情况,我们到现在都知之甚少。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将从动物宿主中“溢出”的疫病大瘟疫描述为“黑天鹅”事件,也就是说,就像9·11袭击一样,它很难预测,然而一旦发生,就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冲击。黑天鹅理论发明者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说:“我们不用去预测黑天鹅事件,这是徒劳的。我们要做的是为消极的黑天鹅事件做好准备。”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遏制野生肉引发的传染病呢?
首先,我们可以减少野生肉消费,从而减少“溢出”事件。其次,还可以制定“溢出”应急预案,防止其发展成疫情大暴发。
但在动手遏制猎杀野生动物获取野生肉的行为之前,我们先要厘清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野生肉?
正如记者叶博卡·伊伯所说,去加纳最大的野味市场兜一圈,你才能真正有所体悟:这是一种传统,在没有足够营养来源的地方,它被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而且有大把的食者将其吹捧得美味无比。由于人们对这种禁果的渴望,每年全球的非法野味贸易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野生肉”是来自热带地区(主要是西非和中非地区)的“野味”的总称。在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买卖野生肉是非法的。在曾经因进口野生动物肉导致传染病暴发之后,这些国家颁布了禁令。
虽说人类捕食野生动物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在农耕和畜牧技术发达之前,野生动物就是重要的营养来源。要不是靠狩猎,我们本来没有机会成为雄霸地球的物种。但如今的情况早就变了。现在的问题是,人类太多,而野生动物太少。这种失衡令人类暴露在原本只会停留在野生宿主身上的病毒面前。
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由动物传给人类的传染病可能迅速蔓延开来,在高度互联的当今世界不加选择地致人于死地。当年SARS和禽流感疫情,都是最好的例证。
致命病毒的野生宿主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形状不同、大小各异,有单分子的朊病毒,也有多细胞的寄生虫,如绦虫。这些病原体可导致各种疾病,轻则伤风感冒,重则致命,比如狂犬病。全球范围内,每五个病死的人中,就有一人死于传染病。每年有几十亿人患上传染病。
所幸的是,并非所有的病原体都能造成大瘟疫。“黑死病”曾在14世纪横扫欧洲,抹去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但它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有现代抗生素作为保障,我们一般不用担心细菌,除非出现一种能耐受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并得以扩散开来。但有些感染却有可能导致“下一场大瘟疫”。
为什么说“下一场”?因为这种事情早有先例,比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暴发。为什么用“大瘟疫”這个词?因为影响范围和社会成本将不可估量。它可能会是某种已知的威胁,比如埃博拉或禽流感,也可能是你闻所未闻的东西。
我所采访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可能导致下一次大瘟疫的媒介是病毒,再说具体一点,则是RNA病毒。这些病毒令传染病专家们忧心忡忡。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SARS、脊髓灰质炎和艾滋等皆因它们而起。一些不太知名的传染病也由RNA病毒引起,比如马尔堡出血热、拉萨热、立百脑炎、裂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这些也都有可能引发下一场大瘟疫。
与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相比,病毒非常精简,它们携带的遗传密码很少,只够它们进入细胞并接管细胞机器。RNA病毒缺失一种遗传密码,无法制造名为DNA聚合酶的校正酶,因此突变率是其他生物体的好几倍。对大型生物体来说,高突变率无异于诅咒;但对RNA病毒来说,这却是福音。大多数突变都会弱化病毒,但偶尔会有某个突变能让病毒如虎添翼,比如对新宿主更具杀伤力。如果这一病毒找到适合的宿主,它就可以导致全新的流行病。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份最危险的新现传染病名单,列出了“不久的将来可能大暴发”的传染病。名单上所有疾病都是由RNA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其中,动物(主要是野生动物)成为RNA病毒的宿主——这可不是什么巧合。
要了解世卫组织忧从何来,我们不妨回想一下H5N1流感病毒的例子。从2003—2014年间,这种引发禽流感的RNA病毒感染了大约600人,其中一半以上死亡。虽然目前已知的病毒毒株都可以致人于死地,但它们并不具备人传人的能力。所以,大多数H5N1病例都是直接从病毒宿主(主要是野鸭)“溢出”到人类之中的。但2012年一项针对雪貂的研究表明,这种流感病毒很容易发生突变,获得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能力。荷兰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以滴鼻的方式将H5N1病毒从一头雪貂转移到另一头雪貂,经过10次感染,病毒就已经通过复制和随机突变,获得了在雪貂间传播的能力,其间,科学家未作任何干预。这项研究告诉我们,病毒的重大突变确实只是个概率问题。在雪貂实验中,科学家们只掷了10次骰子,就得到了一种易于传播的致命毒株。
至于在人类之中,掷多少次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只有老天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点:人类每猎食一头野生动物,都相当于为病毒进入新物种掷了一次骰子。
预测黑天鹅事件,是徒劳的
英国人好野鸡,美国人嗜麋鹿,鸵鸟肉是南非能买到的最精瘦的红肉,土拨鼠是蒙古人餐桌上的美味……然而,但凡野味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2012年欧洲就爆发了旋毛虫病,属于20多年来的首次。意大利研究人员发现,起因是有人食用了未煮熟的野猪肉香肠。但有的野味则要危险多了。热带森林以物种丰富而著称,而那些动物身上则携带着数不清的致病微生物。证据显示,艾滋病等祸害都可以追溯到非洲野生肉,2014年令流行病专家脊背发凉的埃博拉疫情也是如此。在2012年出版的《致命接触》一书中,作者大卫·奎曼提到,对于埃博拉病毒大暴发,科学家们早有预言。几十年来,西非和中非地区的埃博拉“溢出”时有发生,但每次最多只有几百人死亡;而2014年的暴发不同以往,这正是堪忧之处。它传播速度更快,同时呈现了极高的死亡率,两年后疫情结束时,它已经感染了2.8万人,导致超过1.1万人死亡。虽然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埃博拉病毒,但对于它的基本情况,我们到现在都知之甚少。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将从动物宿主中“溢出”的疫病大瘟疫描述为“黑天鹅”事件,也就是说,就像9·11袭击一样,它很难预测,然而一旦发生,就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冲击。黑天鹅理论发明者纳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说:“我们不用去预测黑天鹅事件,这是徒劳的。我们要做的是为消极的黑天鹅事件做好准备。”
人类为什么要选择野生肉?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遏制野生肉引发的传染病呢?
首先,我们可以减少野生肉消费,从而减少“溢出”事件。其次,还可以制定“溢出”应急预案,防止其发展成疫情大暴发。
但在动手遏制猎杀野生动物获取野生肉的行为之前,我们先要厘清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吃野生肉?
正如记者叶博卡·伊伯所说,去加纳最大的野味市场兜一圈,你才能真正有所体悟:这是一种传统,在没有足够营养来源的地方,它被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而且有大把的食者将其吹捧得美味无比。由于人们对这种禁果的渴望,每年全球的非法野味贸易额高达数十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