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诚 纨绔蜕变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尔街的美商公司正风光无限的时候他选择了退休,选择在华尔街留下自己最灿烂的转身。一般而言,在华尔街倍受尊重的员工离职时,公司是要举行大型的欢送派对的。苏建诚就享有这一殊荣,他还被华尔街人赞誉为“最优秀最聪明的中国人”
  
  
  苏建诚50年代出生在台湾中部的一个富裕家庭,是富二代中一个颇有些另类的人物。从一个人们听到他的名字就摇头的纨绔子弟,到在美国华尔街被人赞誉为“最优秀最聪明的中国人”,再到慧泉国际总裁,这其中的转变实在不同寻常。
  
  曾经很纨绔
  
  “你知道我曾经是纨绔子弟就好,我最害怕的就是别人不知道我曾经有多纨绔”,苏建诚对《中国新时代》的记者说。一般人不堪回首的往事都不愿意再提,而苏建诚却很坦然,幽默的谈吐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感受到他的亲和。
  苏家有5个孩子,他是独子,出生时父亲苏树根(是当时的一村之长)已是45岁。老年得子,父亲自是喜出望外。为了庆贺,苏家连着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大宴各方宾客。在倍受宠爱的环境中长大,苏建诚从小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他眼里没什么摆不平的,“大不了用钱解决”。
  苏建诚清楚地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开朝会,他发现其他同学都是光着脚丫来上学,唯独自己脚上穿着崭新的皮鞋。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和别人多么不一样,也是第一次发现在这个庞大的集团面前自己有多渺小。于是,苏建诚每天总是在进学校之前悄悄脱下自己的鞋子,放学后再穿上回家。一方面他想融入这个集体,另一方面他不想让母亲心疼。
  虽然很纨绔,苏建诚却有懂得用心体恤他人的一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少的苏建诚慢慢地有了变化,他逐渐开始厌恶那种花钱如流水的生活,因为很多人想从这个阔少手上得到实惠,但如果出现问题往往就会把责任推给他。这种情况经常让苏建诚苦闷和困惑,那是一段成长的躁动期,一方面成长的他在认识现实的世界,一方面他在困惑中寻求改变。一天,他梦见自己变成了政治犯,被关进了素有恶魔岛之称的绿岛……那时他18岁,突然意识到自己还很年轻,生命不能就这样结束。
  醒悟后的苏建诚开始寻求自立,“我那时没有什么人生规划和目标,在我内心最坚决的信念就是不再花父母的一分钱”。从半工半读开始,苏建诚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自立后,苏建诚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修车,因为被同事嘲笑看不懂英语原文的修车手册,他决心自学英语。后来偶然看到英文邮报上老外招聘保姆的广告,他认定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大好机会,就去应聘。苏建诚用心做保姆,尽职尽责,渐渐在台湾的老外社区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于是,越来越的多人主动找到他。每天他忙得不亦乐乎,服务的项目也开始多元化起来,最忙的时候,他还请了三名工读生当助理。
  苏建诚不仅证明了自己完全可以独立,而且可以做得很好。在半工半读的同时,他还练就了扎实的英语功底,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华尔街开始职业生涯
  
  1982年,美商Bonnie International 公司欲在台湾建立远东区事务总部,以拓展公司在远东区的业务。公司打出英文广告牌,在一个大厅摆开招聘阵势,十几个高管坐在招聘台上等待前来应聘的人。从没有过应聘体验的苏建诚只是出于一时的好奇去试了一下,没想到这个机会竟被他抓住了。
  他流利的英语震惊了那些高管们,面试几天来很多应聘者因为语言的失利与这份工作失之交臂,这种状况让美商的高管们头痛不已。当场苏建诚被带到一个高级经理的办公室,对方表示希望他能留下来工作。就这样,他找到自己第一份正式工作。
  
  进入美商公司时,苏建诚25岁。他几乎是公司里名片更换最快的人,因为表现出色,他很快被调到美商公司本部工作,正式开始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
  每一个工作都有起步阶段,但是怎么样最快地进入工作状态,真正了解公司的发展重心所在,并以最快的速度渗入到公司的核心业务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因每个人做事的方式和态度的不同而不同。认真和用心做事,这是苏建诚的方式。初到美国,除了基本的工作,他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于是他就开始自己寻找机会。
  公司有8个大会议室,他通过日程表了解到每个部门会议的时间,就找机会去听会,了解每个部门的发展动向,慢慢的他起对公司整个业务的发展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1987年,远东区总裁的位置有了变动,苏建诚成了最佳人选。
  从帮助公司在台北租赁办公场地、配置办公用具起,到成为远东区的总裁,苏建诚只用了5年时间!在华尔街这个每天都有CEO从职位上被撤下来,灰溜溜地离开办公室的地方,苏建诚这个CEO一做就是5年,直到他自己主动退休。
  在美商公司正风光无限的时候,他选择了退休。尽管公司极力挽留,他还是说服了董事会,选择在华尔街留下自己最灿烂的转身。一般而言,在华尔街如果是倍受尊重的员工离职,公司是要举行大型的欢送派对的。苏建诚就享有这一殊荣,他被华尔街人称为“最优秀最聪明的中国人”。
  
  无法退休
  
  从华尔街光荣退休回来,苏建诚的愿望本是周游世界和写书。但是时隔15年他都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1992年,赋闲在家的苏建诚很偶然接到朋友的邀请一起创业,于是他们一起在上海创办“亚细亚瓷砖”,并打造出知名的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998年,运营良好的亚细亚集团在新加坡成功上市。不久,他再次急流勇退。利用这个时间缓冲,他开始了对自己人生新的思考。
  “富不过三”似乎已是财富铁律,作为台湾的富二代,苏建诚对财富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我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人生是可以用心经营的,并能够做到很成功。在台湾和大陆,有相当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通过辛苦打拼建立起了自己的基业,但是对于他们的后辈来讲,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意味着他们永远拥有了财富,如果不善经营,他们一样会从富人的行列中重新走回到穷人的队伍。社会上本来财富分配就不均衡,我不希望富家子弟们再加入贫穷的行列。这也是在帮助社会减少贫穷”。
  有感于此,2005年,苏建诚开始投身教育,出任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教授,“我退出了,就想轻轻松松做个老师,把我的经历与感悟和更多的人分享,其他什么都不做”,苏建诚说。可这一次苏建诚还是没能如愿以偿。
  2007年4月,国内著名的教育咨询机构——慧泉国际正式聘任苏建诚为总裁兼校长。慧泉国际现副董事长、常务副总李秀芳称:“苏校长非常优秀,他做事非常认真、执著,对人非常真诚亲切,本身又是台湾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在教育理念上,我们非常一致。初次见面就一拍即合。他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出色的领导能力,所以集团对他非常有信心,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慧泉会有更好的发展。”
  其实,苏建诚和慧泉国际相识的时间并不长,最初因为理念的契合,苏建诚被聘为慧泉国际前任校长著名长江学者余世维的特别助理。但是,这位超级助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用自己的办事能力和品行获得老校长的高度赏识,而成为老校长钦点的“接班人”。
  慧泉国际目前全力打造的一个项目是黄埔一期《企业新掌门人缔造营》项目,“我不是一个经常给自己设立目标的人,但我是一个非常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着的事情的人,这一次,我很开心,在慧泉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实现自己想法的平台,在慧泉的工作就是我目前所专注的”,苏建诚表示。
  慧泉国际黄埔新掌门的教学中有五个环节教、带、跟、盯、爱,而后4个环节正是慧泉的特色所在。 其中,跟是上课、参观、讨论、实习等所有活动全程有活动教官陪同参与,对回到企业的学员关注追踪到35岁。“我想跟他们一辈子,”苏建诚说,“虽然说我们对学员的承诺是跟踪到35岁,但是学校的大门永远都对他们敞开,我希望一直陪他们到老。”话语间流露出的真诚,有一种不经意间打动人的力量。
  “我上了8个学校,到现在一个都没有毕业”,苏建诚很幽默的说,因为他只选择有用的学科,在他看来教育的真谛莫过于此。如今他又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事业,看来刚过知命之年的他又想在慧泉国际教育集团呆下去,做一个永不毕业的老学生了。
其他文献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过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内部牵制。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和理论,直
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管理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措施,使开发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符合预定的计划,使项目施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房地产企业竞争的日益严峻,房地
中国新时代:您在《突围》《科幻》《思维》《模式》等著作中,针对中国企业战略的选择做了许多案例和数据的分析,这次提出行业本质,您认为与前作相比,突破在哪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强,众多企业纷纷寻求机遇脱颖而出,已经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当前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地扩大,企业只有不断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够
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国有控股的发电公司.2006年底拥有可控装机容量3339.3万千瓦.自成立以来,华能国际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独立发电公司,于200
繁华与寂寥,原来可以如此近。  北京金融街,古时曾是天子脚下各等官员的府第,今天是各国商贾的云集之所。然而,高楼林立间,一座位于西花庭的四合院,却在今年夏天犹如一株睡莲,静静地绽放——南有中国移动的高楼俯视,北有平安大厦屹立,这座四合院的出现,似乎显得与外界“格格不入”。推开红漆木的院门,穿过古色古香的长廊,忽然发现,鱼儿就从你脚边轻轻地略过——原来,院中是一个荷花池,数尾金鱼被放养其间——整个荷
公路桥梁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在社会交通和运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舒适性是公路桥梁行业最为关心你的问题,由于受到外界温度因素、天气因素以及其
期刊
2002年,我来到安徽合肥,做了一名保安,业余时间我与广播为伴。因为喜爱,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幸福与充实。2005年,我有幸成为了北京地区的纳税人。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