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前足软组织缺损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y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5年4月,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前足软组织缺损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60~ 74岁,平均65.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重物压伤9例,电灼伤1例。损伤部位:左足6例,右足11例,合并跖、趾骨骨折9例、肌腱损伤5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 × 4.0 cm~ 6.3 cm × 11.2 cm。

结果

本组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并发感染,皮瓣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 36个月,平均17.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略臃肿,质地、色泽接近受区,皮瓣感觉恢复良好。末次随访AO-FAS足功能评分为(77.5 ± 13.2),优6例,良9例,可2例。VAS评分平均为(2.6 ± 0.4)。 

结论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血供可靠、厚薄适中等优点,是修复老年患者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运动训练对APP/PS1转基因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6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对照组、NGF组、运动组及NGF联合运动训练组(简称联合组)。对照组小鼠每日给予50 μl生理盐水滴鼻;NGF组小鼠每日经鼻滴入50 μl含NGF(0.1 mg/ml)生理盐水溶液;运动组小鼠每日给予50 μl生理盐水滴鼻,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下肢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SCI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运动训练、作业训练、物理因子治疗、针灸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中药熏蒸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2组患者下肢肌张力及ADL能力改善情况进
目的分析单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时双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特点,并探讨吞咽障碍发生机制。方法选取左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例,右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例及健康志愿者10例。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上述对象吞咽5 ml温水时双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振幅及时程。结果左侧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左侧颏下肌群表面肌电振幅[(46.2±16.2)μV]明显高于右侧[(43.0±13.8)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观察水中太极拳训练对老年人群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平衡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年对象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受试者进行陆上太极拳训练,观察组受试者则进行水中太极拳训练。分别于入选时、训练12周后对2组对象下肢肌力及身体平衡功能进行检测。结果经12周训练后,发现2组患者各项平衡功能指标及下肢肌力指标均较训练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各项平衡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防治踝关节不稳的效应机制,以期为运动干预防治踝关节不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NCBI、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建库至2014年12月所发表的运动干预防治踝关节不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手工检索。由3位研究人员采用Cochrane handbook提供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由3位研究人员对纳入文献结局指标进行数据抽取,采用RevMan 5.2版软件对
期刊
目的观察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辅以肌电图定位定量经皮电刺激,对照组则辅以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华北制药厂出品)口服。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2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受损神经肌电变化进行评定。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肢运动功能临床有效率(8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展肌强化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例T12~L4神经损伤平面的不完全性S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2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佩戴矫形器等常规康复治疗技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双侧髋关节外展肌的强化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步行时间、ASIA运动功能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