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百年教育变革史,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偶尔也会低估社会变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但更多时候是夸大了社会变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换言之,百年以来,我们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育的变化却似乎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大。
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因此在畅想互联网会如何彻底地颠覆现在的学校教育模式,这方面的论述和讨论颇多,其中,慕课就是一个例子。乐观者断言,慕课对学校教育的冲击绝不是技术性的,而是根本性的、战略性的。比如,有了慕课之后,以后学生至少在理论上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教师在一个班级里一节一节地给全班学生上课就显得没有必要了,持续了上百年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根基就开始动摇了。
在我看来,这是有可能的,我们不能低估任何一种社会变革对学校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况且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慕课的诞生并不是一件小事。但我同时认为,跟其他社会变革一样,慕课也不一定必然就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实质性的变革。事实上,如果我们纵观近百年教育变革史的话,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偶尔也会低估社会变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但在更多的时候是夸大了社会变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换言之,百年以来,我们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教育的变化却似乎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大。
2008年,我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其中一段,我写到:
学校看起来具备着一些很强大但又不被人所知的能力和资源,来应付和消解各种各样的改革压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而且学校在变革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顽固性”远超出了改革者的想象。这可以1966年全美教育研究协会(NSSE)出版的一本题为“变革中的美国学校”年鉴为例。这本由古德莱德(J.I. Goodlad)担任主编的论文集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认为变革的情绪笼罩在当时的美国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会产生爆炸性(explosive)的变革,变革之后的学校将没有年级之分,也没有独立的(self-contained)教室,教师实行小组教学(team teaching)。在当时,改革者的确有许多很好的理由来认为学校会作出重大的改变,毕竟苏联卫星上天、冷战、民权运动、都市化、城市化、经济和技术的急速发展、行为科学的兴起等等事件,都可以成为推动学校变革的持续动力。但整整40年之后,我们发现,改革者还是过于乐观了,所谓爆炸性的学校变革根本没有发生。年级、班级以及单个教师的授课方式依然存在于地球上的每一所学校。
我觉得,要是今天来写这样一篇文章,我还是会这么写。我很怀疑,大家是不是高估了慕课引发学校变革的潜力和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其核心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很多人对慕课充满信心,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有了慕课之后,这三要素发生了变化,慕课不仅提供了学习内容,还提供了怎么教。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慕课时代之后,传统的三要素就可以被简化为学生——学习内容(内嵌教师指导)这两要素了。比如,学生要学习三角函数,就不再需要教师在教室里讲那本教材了,学生可以自己上网直接看视频了,这视频已经把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教法整合起来了。
如果真如此,则毫无疑问会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但这样的分析在理论上可能是靠不住的。很多人都以为传统的教育,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事实是,教师不是提供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从(广义上的)教材中获得知识。也就是说,知识是教材提供的,教师的职责是激发、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由此我们看到,教师的作用其实更多地是体现在管理上的。而之所以需要管理,这背后是有一个基本假设,如果没有这样一条管理、督促的制度,很少学生能够自主地从教材中学习知识的,事实上,我们整套学校教育制度都是基于此假设来设计的。
如果我们这样看就会发现,有了慕课之后,学生并不是就自动地和以前的学生不一样了,变得更加爱学习了。充其量就是由于视频比传统的教材更加生动,更加易学,有更多比例的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罢了。我们很多人说,有了慕课之后,所有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了。这句话既对也不对。对有部分学生来说,以前大家用教材,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即使有慕课,他们也不会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激发、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整套学校教育制度依然是需要的,只不过是具体的方式和内容会发生变化而已,比如家长会更多地承接一部分教师的功能。
(作者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文教委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
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因此在畅想互联网会如何彻底地颠覆现在的学校教育模式,这方面的论述和讨论颇多,其中,慕课就是一个例子。乐观者断言,慕课对学校教育的冲击绝不是技术性的,而是根本性的、战略性的。比如,有了慕课之后,以后学生至少在理论上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教师在一个班级里一节一节地给全班学生上课就显得没有必要了,持续了上百年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根基就开始动摇了。
在我看来,这是有可能的,我们不能低估任何一种社会变革对学校教育可能产生的影响,况且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慕课的诞生并不是一件小事。但我同时认为,跟其他社会变革一样,慕课也不一定必然就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实质性的变革。事实上,如果我们纵观近百年教育变革史的话,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偶尔也会低估社会变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但在更多的时候是夸大了社会变化对教育变革的影响。换言之,百年以来,我们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教育的变化却似乎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大。
2008年,我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其中一段,我写到:
学校看起来具备着一些很强大但又不被人所知的能力和资源,来应付和消解各种各样的改革压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而且学校在变革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顽固性”远超出了改革者的想象。这可以1966年全美教育研究协会(NSSE)出版的一本题为“变革中的美国学校”年鉴为例。这本由古德莱德(J.I. Goodlad)担任主编的论文集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认为变革的情绪笼罩在当时的美国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会产生爆炸性(explosive)的变革,变革之后的学校将没有年级之分,也没有独立的(self-contained)教室,教师实行小组教学(team teaching)。在当时,改革者的确有许多很好的理由来认为学校会作出重大的改变,毕竟苏联卫星上天、冷战、民权运动、都市化、城市化、经济和技术的急速发展、行为科学的兴起等等事件,都可以成为推动学校变革的持续动力。但整整40年之后,我们发现,改革者还是过于乐观了,所谓爆炸性的学校变革根本没有发生。年级、班级以及单个教师的授课方式依然存在于地球上的每一所学校。
我觉得,要是今天来写这样一篇文章,我还是会这么写。我很怀疑,大家是不是高估了慕课引发学校变革的潜力和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有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其核心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很多人对慕课充满信心,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有了慕课之后,这三要素发生了变化,慕课不仅提供了学习内容,还提供了怎么教。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慕课时代之后,传统的三要素就可以被简化为学生——学习内容(内嵌教师指导)这两要素了。比如,学生要学习三角函数,就不再需要教师在教室里讲那本教材了,学生可以自己上网直接看视频了,这视频已经把要学习的内容以及教法整合起来了。
如果真如此,则毫无疑问会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但这样的分析在理论上可能是靠不住的。很多人都以为传统的教育,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事实是,教师不是提供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从(广义上的)教材中获得知识。也就是说,知识是教材提供的,教师的职责是激发、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由此我们看到,教师的作用其实更多地是体现在管理上的。而之所以需要管理,这背后是有一个基本假设,如果没有这样一条管理、督促的制度,很少学生能够自主地从教材中学习知识的,事实上,我们整套学校教育制度都是基于此假设来设计的。
如果我们这样看就会发现,有了慕课之后,学生并不是就自动地和以前的学生不一样了,变得更加爱学习了。充其量就是由于视频比传统的教材更加生动,更加易学,有更多比例的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罢了。我们很多人说,有了慕课之后,所有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了。这句话既对也不对。对有部分学生来说,以前大家用教材,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即使有慕课,他们也不会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激发、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整套学校教育制度依然是需要的,只不过是具体的方式和内容会发生变化而已,比如家长会更多地承接一部分教师的功能。
(作者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文教委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