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文章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分为四类,结合每一类教师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四条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 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蒋筱瑜(1965- ),女,江苏江阴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江苏 常州 213016)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86-02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而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以及其自身特有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则要求有相当数量的职教师资必须具备“双师”属性。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中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工作。因此,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2000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发展高职高专教师师资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教发[2000]3号)中首次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中对“双师素质”教师作了详细的描述: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在一些职业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一个参考,职业教师的行业经历和技能被高度重视,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行业经历和专业背景有严格的规定。在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职教师任职资格之一是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在相应专业岗位上工作3年;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有3~5年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在丹麦,国家要求职业教育从业人员完成三级职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并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补充教育学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职业教师。
综上,笔者认为,“双师素质”教师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具备双职业基本素养与双职业关键技术能力。鉴于此,“双师素质”教师应当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具有综合知识与技术特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术理论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创新以及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复合型教师。
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需要
在我国向经济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需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的全面推进,才能凸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具备“双师素质”,充分了解产业发展趋势、职业标准要求,熟悉生产过程内容,掌握生产一线操作技能,并能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胜任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五个对接”要求。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意见》中强调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年实践也证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专业教师不再是纯学者型、教学型的,而是既懂教育教学理论,能教学;又熟悉企业和市场实际运作流程,具有生产一线的操作与管理经验,善于指导的复合型教师。
(三)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说,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不缺乏先进的职教理念,但改革的成效却并不理想。通过调研,制约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瓶颈大多不在顶层设计层面,而是在操作实施层面。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一项操作实施层面的教学改革工作,其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所以,归根到底,教学改革的成败在于有无一支能将理念付诸实践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未来的职校教师首先应掌握相应职业的职业技术内容,其次能从职业活动中选取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运用职教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科学设计教学情景,选择适宜的教学及教学评价方式。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参加技能研修和知识更新不少于30天。高职院校只有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承担起职工技能提升和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等多门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任务。 三、“双师素质”师资培养路径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类型
1.3年以内的新教师。这类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的本科院校,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但缺乏职业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更没有专业实践经验与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2.“双证”教师。这类教师大多拥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具备职业教育与专业理论的基本知识,但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是通过书本学习,再通过考试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普遍缺乏一线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偏弱。
3.校外兼职教师和企业引进的(工程师、技师以上)新教师。这类教师大多是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技能娴熟,但缺乏职业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与教学设计能力。
4.“双师素质”教师。这类教师一般是相关专业的带头人,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该类教师应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二)“双师素质”师资培养路径的设计与选择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类型不一,要使“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有成效,就应量体裁衣,分类设计培养路径,按需选择。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四种不同类型,建议设计与选择培养路径如下:
1.对于进校3年以内的新教师,他们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后备军。近期培养目标可定位为纯理论课程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或专业课辅助教学教师;培养方式可采用校本新教师培训、企业或校本实体挂职锻炼、分项目跟踪等;培训内容校本新教师培训以教育学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技术为主,建议由本校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负责培训;企业或校本专业实体挂职以学习一线专业应用知识与培训单项专业技能为主,分项目跟踪则主要熟悉一线生产工艺与生产流程,训练掌握项目关键的操作技能,可以由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分别担任该部分培训内容的培训师,对这类教师在企业挂职的时间建议单次挂职时长不少于1年。
2.对于“双证”教师,他们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预备军。培养目标可定位为理论课、专业课教师或实践课辅助教学教师;培养方式可采用企业或校本实体挂职、分项目参与、综合项目跟踪等;培训内容侧重一线专业应用知识与操作技能,一方面可以请职教名师、行企专家就最新的专业理论、职教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技术对该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该类教师进企业通过分项目参与或综合项目跟踪的方式就单项专业技能或项目关键技能进行挂职学习,目的是让该类教师切实掌握企业一线专业应用知识、生产流程与先进工艺,企业挂职的时间建议单次挂职时长不少于半年。
3.对于校外兼职教师和企业引进的(工程师、技师以上)新教师,是“双师素质”师资结构性平衡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一线岗位实践经验,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岗位技能。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专业理论课程或实训课程指导教师。培养方式可采用帮带、座谈交流等;交流内容主要有教育学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
4.对于“双师素质”教师,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备很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方式宜选择国家级培训、企业挂职、综合项目参与等;重点了解专业与职业教育前沿理论,熟悉行业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掌握一线综合应用技能。对这类教师的培训应侧重科研能力的提升与综合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时间可长可短。
总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已成为每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能否出成效,除受训教师个体因素外,培养方案与路径的设计,培训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培训方式与时长的选择都会影响培养质量。只有根据不同类型教师,不同专业特点精心编制培养方案,合理选择培训路径,才能培养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Z]. 2011-06-2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 (教高[2008]5号)[Z].2008-04-09 .
[3]曲孝民.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0(4).
[4]赵淑英,余运英.新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个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素质”教师 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蒋筱瑜(1965- ),女,江苏江阴人,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筑艺术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江苏 常州 213016)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86-02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而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以及其自身特有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特征则要求有相当数量的职教师资必须具备“双师”属性。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1]14号)中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工作。因此,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一、“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2000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发展高职高专教师师资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教发[2000]3号)中首次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中对“双师素质”教师作了详细的描述:是指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1)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良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在一些职业教育比较先进的国家,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一个参考,职业教师的行业经历和技能被高度重视,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行业经历和专业背景有严格的规定。在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职教师任职资格之一是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其中至少在相应专业岗位上工作3年;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有3~5年从事本行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在丹麦,国家要求职业教育从业人员完成三级职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并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补充教育学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使其成为合格的职业教师。
综上,笔者认为,“双师素质”教师的主要标准在于是否具备双职业基本素养与双职业关键技术能力。鉴于此,“双师素质”教师应当是具有一定学术背景并接受过专门训练的具有综合知识与技术特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有较强的运用专业技术理论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创新以及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复合型教师。
二、“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需要
在我国向经济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需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的全面推进,才能凸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具备“双师素质”,充分了解产业发展趋势、职业标准要求,熟悉生产过程内容,掌握生产一线操作技能,并能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胜任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五个对接”要求。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意见》中强调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多年实践也证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这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专业教师不再是纯学者型、教学型的,而是既懂教育教学理论,能教学;又熟悉企业和市场实际运作流程,具有生产一线的操作与管理经验,善于指导的复合型教师。
(三)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可以说,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并不缺乏先进的职教理念,但改革的成效却并不理想。通过调研,制约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瓶颈大多不在顶层设计层面,而是在操作实施层面。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一项操作实施层面的教学改革工作,其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所以,归根到底,教学改革的成败在于有无一支能将理念付诸实践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未来的职校教师首先应掌握相应职业的职业技术内容,其次能从职业活动中选取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运用职教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科学设计教学情景,选择适宜的教学及教学评价方式。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高技能人才每两年参加技能研修和知识更新不少于30天。高职院校只有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承担起职工技能提升和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等多门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任务。 三、“双师素质”师资培养路径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类型
1.3年以内的新教师。这类教师大部分来自普通的本科院校,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但缺乏职业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更没有专业实践经验与专业实践指导能力。
2.“双证”教师。这类教师大多拥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具备职业教育与专业理论的基本知识,但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是通过书本学习,再通过考试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普遍缺乏一线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偏弱。
3.校外兼职教师和企业引进的(工程师、技师以上)新教师。这类教师大多是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技能娴熟,但缺乏职业教育学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与教学设计能力。
4.“双师素质”教师。这类教师一般是相关专业的带头人,理论基础扎实,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该类教师应关注行业发展动向,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
(二)“双师素质”师资培养路径的设计与选择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类型不一,要使“双师素质”师资培养有成效,就应量体裁衣,分类设计培养路径,按需选择。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四种不同类型,建议设计与选择培养路径如下:
1.对于进校3年以内的新教师,他们是“双师素质”教师的后备军。近期培养目标可定位为纯理论课程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或专业课辅助教学教师;培养方式可采用校本新教师培训、企业或校本实体挂职锻炼、分项目跟踪等;培训内容校本新教师培训以教育学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技术为主,建议由本校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负责培训;企业或校本专业实体挂职以学习一线专业应用知识与培训单项专业技能为主,分项目跟踪则主要熟悉一线生产工艺与生产流程,训练掌握项目关键的操作技能,可以由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分别担任该部分培训内容的培训师,对这类教师在企业挂职的时间建议单次挂职时长不少于1年。
2.对于“双证”教师,他们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预备军。培养目标可定位为理论课、专业课教师或实践课辅助教学教师;培养方式可采用企业或校本实体挂职、分项目参与、综合项目跟踪等;培训内容侧重一线专业应用知识与操作技能,一方面可以请职教名师、行企专家就最新的专业理论、职教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技术对该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该类教师进企业通过分项目参与或综合项目跟踪的方式就单项专业技能或项目关键技能进行挂职学习,目的是让该类教师切实掌握企业一线专业应用知识、生产流程与先进工艺,企业挂职的时间建议单次挂职时长不少于半年。
3.对于校外兼职教师和企业引进的(工程师、技师以上)新教师,是“双师素质”师资结构性平衡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丰富的一线岗位实践经验,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岗位技能。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专业理论课程或实训课程指导教师。培养方式可采用帮带、座谈交流等;交流内容主要有教育学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
4.对于“双师素质”教师,是“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备很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方式宜选择国家级培训、企业挂职、综合项目参与等;重点了解专业与职业教育前沿理论,熟悉行业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掌握一线综合应用技能。对这类教师的培训应侧重科研能力的提升与综合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训时间可长可短。
总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培养已成为每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能否出成效,除受训教师个体因素外,培养方案与路径的设计,培训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培训方式与时长的选择都会影响培养质量。只有根据不同类型教师,不同专业特点精心编制培养方案,合理选择培训路径,才能培养出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Z]. 2011-06-2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 (教高[2008]5号)[Z].2008-04-09 .
[3]曲孝民.建设结构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0(4).
[4]赵淑英,余运英.新建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个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