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谨防冻僵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老伯转危为安
   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正休息在家。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原来是底楼邻居黄老伯的儿子,只见他满脸慌张道:“杨医生,我爸不行了,您快去救救他!”
  我赶紧来到黄家,看见80岁的黄老伯仰面躺在朝北小房间的床上,已经意识不清,他的老伴正使劲摇晃他的身体,并哭着叫喊他。我马上制止了她,并对黄老伯作了简单的检查,发现他的瞳孔虽已放大,但对手电筒的照射有反应,证明他还未进入深昏迷。然后,我又替他量了血压,收缩压为100毫米汞柱,舒张压仅50毫米汞柱,显然是低血压。他并没有服用过多的降压药,血压怎么一下子降了这么多呢?我叫家人先不要搬动黄老伯,把枕头放低,这样可以改善大脑的供血。量好血压,我发现黄老伯皮肤苍白、厥冷,将体温计放在他腋下一量,吓了一跳:不到35℃,这可是低体温呀!再看窗外寒风凛冽,室内也没有取暖设备,墙上的温度计显示仅8℃,而且黄老伯身上穿的棉毛衣裤已很陈旧,保暖效果差,不觉脱口而出:“是低温症!”低温症又称冻僵,是急症!
  我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让慌了神的黄阿婆及其儿子把老伯连同被褥一起搬到朝南房间的床上,用浸湿的热毛巾(不能烫手)贴肉捂在老伯的胸前(有利于通过心脏的血液升温),再冲热水袋放在被窝里,等待救护车到来。因为像黄老伯这样高龄的老人,冻僵已经导致血压下降,属于重症,需立即送医院急救。如果此时不予积极抢救,病人会转入深昏迷,人体的重要器官脑、心、肝、肾等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对高龄老人或原有贫血、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就有致命的危险。有资料表明,冻僵病人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达70%左右。令我欣慰是,黄老伯送至医院抢救,不久就转危为安。
  
  冻僵救护急中有缓
  我从这个事件想到,救护冻僵有其特殊性,让大家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操作很有必要。
  冻僵有一系列表现:皮肤冰凉、苍白或发绀,有时面部水肿;关节僵硬,肌肉强直;知觉丧失,神志恍惚或出现精神错乱转而进入昏迷;心跳、呼吸由快转慢而弱;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血压下降或测不到。
  在冻僵初期,体温在34.5℃以上(肛温)时,人体处在功能代偿期:心跳、呼吸加快,肌肉寒颤以增加产热。此时,采取积极的保暖升温措施,容易恢复正常。若体温降到34.5℃以下,人体进入功能衰竭期,出现昏迷和木僵状态时,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了一半,生命危在旦夕。
  一般对由于保暖不够充分而出现的手脚厥冷,可以喝一些温热的糖开水或巧克力,以增加体内的产热量(但昏迷者不可喂食,因为病人可能不能吞咽,食物易吸入气管导致窒息)。还可以加穿衣服,戴上棉的或柔软的毛绒帽子,防止体温进一步散发。有条件的可以洗热水浴,恢复正常后再出浴。
  对冻僵者,除了上述介绍的保暖和增加热量的方法外,需要特别强调在救护中,从低体温到恢复正常体温的转化必须缓慢进行,应以42℃左右的微温(略高于正常人体的温度)为冻僵者复温。使用取暖器时,切忌对着病人直接烘烤,应置于房间的一角,让室温慢慢上升。也可用温水(不可用滚烫的开水)冲个热水袋放在被窝里,或用湿热毛巾对躯干、腹股沟、腋下等部位加温。神志清醒的,以42℃热水浸浴。这些都是体表复温,可以在家中施行。总之,冻僵的回暖不可一蹴而就,要慢慢来。因为恢复体温的关键是让体温调节中枢达到平衡,促进血液温度上升,决不能单纯将体表和四肢复温,不然由于皮肤温度上升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会进一步导致血压下降,造成复温休克,对病人心、肺、肾等功能恢复不利,甚至可以致命。人体血液复温常用吸入热空气或热氧气和腹膜透析的方法,当然,这些都必须在医院里施行。
  
  防范在先尤其重要
  居家发生冻僵一般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者。目前,人口已呈老龄化趋势,80岁与60岁人口数之比为1.5∶1,所以,高龄老人的比例很高。由于高龄老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远比成年人差,也不如6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他们对寒或热的刺激适应力都差,产热与散热不平衡时,易造成体温调节功能失控。所以,老年人要避免发生冻僵,关键在于预防。对于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首先要保证居室冬季温度维持在20℃左右,并尽可能安排在朝南的房间起居。地板上可以铺地毯,以免老人双足受冷。
   在冬季,行动便利的老年人并非躲在家中最好,坚持户外锻炼,经常经受冷空气的磨炼,即便不做运动,只是在户外散散步,让肌肉、骨骼活动开来,也能增加产热量,提高抗寒能力。当然,冬日的室外保暖也很重要,穿戴衣物的质料要柔软,保暖性能好,平时要戴上帽子、耳套和围巾。这些物品务必勤洗,以免吸入上面污染的细菌诱发呼吸道感染。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之前作好各种准备。遇特大寒流,应暂停外出,因为室内外温差太大,血管忽然收缩或痉挛,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如卒中、心肌梗死。
  鼓励老人每天坚持用双手揉搓颜面部(可以加用一些护肤霜),从内向外,从上到下,呈旋转形来回揉搓。此外,耳部和颈项部也是暴露的部位,可用手指拉扯耳朵或按摩颈项部。这些简单的方法能促进头面部的血液通畅,预防冻疮,还有改善大脑供血,使机体适应冷刺激的作用。二是每天清晨洗脸先用温水,然后逐步降低洗脸水的温度,用冷毛巾洗擦脸、颈、耳根部,使机体逐渐耐寒,还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此外,老年人冬季饮食可安排产热量高的食物。如果没有什么肠胃病,吃些羊肉、狗肉等带热性的动物食品,养成喝牛奶、热茶的习惯。如果没有高血压,服用一些人参也是有益的。还可以请中医师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配一些壮阳补肾、活血通络、祛瘀散寒的药方调理。从西医角度而言,防止冻僵发生的用药原则是改善脑功能,以调节体温中枢达到良好状态。改善脑血流量的药有西比林、尼莫地平、都可喜等,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药有丹参等,老年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
  
其他文献
“不,我要拼图玩具,否则就不睡觉!”五岁的孩子赖在地上。  “天已经很晚了,妈妈明天一早就给你买,好吗?”  “不好,我现在就要,你快去买!”  “快起来,看我不揍你!”发话的是孩子他爹。  “呜……不要你管,不要你管!”“啪!”桌上的文具被孩子横扫下地。  像这样以自我为中心,当要求不能立即得到满足,就大发脾气,大哭大闹的孩子并不少见,其中不乏高智商者。是孩子天性使然吗?不是。关键是家长在孩子的
期刊
问:近两个月来,我几乎半个月要发作一次头痛。痛起来半边头像要炸开来一样难受,每次持续五小时左右,有时还有恶心、呕吐。请问,我是不是患了人们常说的“偏头痛”?  答:你的症状确实很像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以发作性单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由颅内外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发作性头痛、搏动性头痛、自发性缓解、反复发生、间歇期正常,是偏头痛的主要特征。某些食物可诱导偏头痛的发生,较常见的
期刊
“经”即月经,对育龄妇女而言,月经是子宫内膜在卵巢周期性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子宫出血,一般每月一次。对个体而言,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和出血量应该相差无几。“经”外出血,是指在月经期以外的时间里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少时与月经分得清,量多时表现为不规则出血。“经”外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妇女,血液可来自生殖道任何部位,但以子宫出血最为常见。  按理,月经素来正常的妇女突然在月经间隔期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孩子大脑的结构在出生时已由遗传因素决定。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即人类大脑的实际构造是由出生后的经历而不是由遗传决定的。就好像一台计算机一样,孩子一出生就配备了硬件,而早期经验则提供了能发挥各种功能的软件。  为了使人们能看到初生婴儿大脑内的发育与每个瞬间的运作情况,美国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正电子层析术(PET)进行观察,发现在孩子分娩后30分钟左右,当妈妈紧紧注视着婴儿的时候,婴
期刊
一大早,林家阿婆就乐呵呵地买菜去了。昨天晚上,媳妇阿慧剖宫产生了一个8斤重的胖小子,阿婆高兴得一晚上都没睡好,盘算着明天给阿慧送什么菜。  菜场里人声鼎沸,阿婆熟门熟路地走到家禽柜前,挑了一只肥硕的老母鸡,又到河鲜柜称了两条河鲫鱼,径直回家熬汤去了。老母鸡汤是给阿慧滋养身体的,鲫鱼汤则为了给阿慧发奶。不料,阿慧因产后虚弱,加上伤口疼痛,看见黄黄的老母鸡汤和白白的鲫鱼汤,实在没胃口。但念及婆婆的一番
期刊
自疗一法    * 拉单杠可治疗老腰痛  江苏省 未 辛:我患了30年的腰痛,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时发作起来一动不能动,十分痛苦。有一次偶尔碰上一位老中医,他说:你可试试拉单杠,每天早晚各拉一次,每次必须拉约40次。分两段进行:第一段两手握杠,挺胸、躬腰,靠腰腹力量上下拉动,约20次;第二段,两手握杠,靠臂力上下拉动。我按他的方法坚持了半年,初见成效。继续坚持,明显好转。现在这一活动
期刊
在许多烩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中,有一首歌叫“小草”。松果体也像一棵小草。只是不生长在路边,而是隐居于大脑深部。说它是个小字辈,也许并不过分,因为松果体身高只有7~10毫米,体重不足0.2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袖珍”腺体,是内分泌家族中最不起眼的“小不点”。  松果体定居在大脑深处的中央,四周被强大的邻居所围。它如此受到邻居的保护,但又常遭邻居的欺凌。若四周有了疾病,如生了肿瘤或血肿,这些“侵略者”往往
期刊
我和倩倩踏上红地毯,发誓白头到老,已是20年前的事了。每每回忆起洞房花烛夜的兴奋,以及后来爱情结晶出世时的激动,我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可是,接下来的回忆,就让我不是滋味了。由于粗心大意,我们未及时避孕,还在喂奶的倩倩又怀孕了,不得不做了人流手术。以后,我们过性生活时就用上了避孕套。  一段时间后,倩倩倒没说啥,可我提出了“抗议”:这件“小雨衣”太讨厌了!它搞得准备“活动”繁琐,“活动”中味道不浓,
期刊
人们向来重脸不重脚,因为脸担当着“门户”之任,而脚只是一种“交通工具”。然而,这种“头重脚轻”的看法却是错误的。  我对脚是相当重视的,经常做的就是泡脚,既简单又省钱,不出家门就可以实施,容易坚持。泡脚能够活血化瘀,随着水蒸气的袅袅弥漫,累了一天的脚开始渐渐地恢复原气,并由此激活体内的元气。因此,每晚临睡前,总要灌满一壶水,慢慢地泡上半小时,水冷了就换,就加。捧上一本书,既不浪费时间,又不需花费,
期刊
一岁后的宝宝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刚开始学走路,但还走不稳,不能独立做操,可借助竹竿支持,由父母协助做操,这样既灵活又有趣,也比较安全。竹竿操能够有效地锻炼宝宝的抓握和平衡能力,并训练他们学习走路。当然,一旦宝宝能够稳稳当当地走路,就不必再借助竹竿了。  准备工作:准备两根竹竿(长2米左右,直径2~3厘米,可用色彩鲜艳的塑料带或彩纸条缠在竹竿上加以装饰,也可在竹竿上涂各色油漆),两把小椅子。  预备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