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壕军史馆: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来源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云南南部,草长莺飞,边关的山头被茂密的植被裹得严严实实。一眼望去一片绿,唯有八里河东山半山腰的一块巨大岩石略显光秃。
  清晨,阳光洒在岩石上,将一排鲜红的大字照得格外醒目——“军人的英勇牺牲行为永远值得尊重和纪念”。
  岩石旁,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钢七连”升起的国旗迎风招展,与鲜红的大字交相辉映。战壕军史馆就坐落于此处。
  吃过早饭,“钢七连”上等兵郭楚源来到战壕军史馆,走到一张照片前,悄悄对烈士段平说:“前辈,我马上就要去旅里参加比武了,你说我能行吗?”
  烈士不语,锐利的眼神仿佛散发出一股无形的力量。
  这样的“对话”,在“钢七连”经常出现。在该连官兵眼中,战壕军史馆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战友”,陪伴着他们成长。
  18岁战士与18岁烈士的对话
  与烈士段平的“初遇”,郭楚源至今历历在目。
  郭楚源是广东人,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喜欢研究古货币。他仿制的古货币模板一个价值上万。两年前为锻炼自己,18岁的郭楚源选择当兵。下连后,他担任机枪手。体型偏胖、从小没吃过什么苦的他,训练总跟不上。
  第一次五公里武装越野训练,郭楚源摔了一跤,不但手被划伤,还把机枪摔出去好远。“连枪都拿不好,你还配当军人吗?”连长一生气说了重话。
  那天,“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的郭楚源,不知不觉来到了战壕军史馆。静谧而安详的战壕里,依稀可见的弹片划痕、弹孔,似乎仍在诉说昔日战斗的激烈。墙上挂着一幅幅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的照片。此刻,烈士的目光似乎在注视着他,平静而有力,安慰着他那颗委屈的心。
  郭楚源的目光,很快被烈士段平的事迹吸引住了——3次负伤不下火线,腹部中弹,肠子外流,用手把肠子塞回腹内,继续坚持战斗,先后毙敌5名,伤敌3名,直至壮烈牺牲。
  寥寥数语,“就像雷一样”炸响在郭楚源的心中。烈士段平和他一样,同是18岁,同为机枪手。
  30多年前,就是在他所站的位置,与他年龄相仿的战士们,在阴冷潮湿的战壕里,击败来犯之敌,将生命永远定格在“18岁”。
  “和他们比起来,我这点委屈算什么?”那一刻,郭楚源暗下决心:当一个像样的兵!此后,郭楚源开始拼命训练,体重从170斤减到130斤,训练成绩直线上升。
  仿佛是一种约定,每当取得成绩或者受了批评,郭楚源都喜欢到军史馆,与烈士段平说说话。
  “何为军人?”站在烈士奋战过的地方,呼吸烈士曾呼吸过的空气,触摸烈士长眠的土地,郭楚源感到自己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段平并肩作战,心中慢慢有了答案。
  连队守卫的27座界碑,有20座在雷区,地雷遍布,毒蛇横行,道路艰险,每次到雷区巡逻都是生死考验。
  “怕死吗?”对于这个问题,郭楚源仿佛早已深思熟虑,“不怕死,但怕战友都牺牲了就我一个人活着。”
  受到烈士鼓舞的显然不止郭楚源一個人。
  战士罗威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去年年底荣立个人三等功。他把战壕军史馆比作一盏指路明灯:“有时候只要站在那里,就感觉心在燃烧,血在沸腾。”
  这位一度申请提前退伍的战士,永远忘不了这个场景。那天,他站在烈士段平的照片前,低着头问:“前辈,你说我这样走了,是不是逃兵?”
  不敢直视段平眼睛的罗威,那一刻突然意识到:这么走了,连与前辈平视的资格都没有。
  立功那天,罗威特意跑到军史馆。他自豪地抬起头,向烈士段平敬了一个军礼。
  (18岁,我们才成年,你成了英烈,而我们就在你的精神指引下,变得更坚强,更优秀!)
  有声指导员与无声“指导员”的对话
  “钢七连”官兵说,他们有两个指导员:一个是“标配”的王永青,一个是无声的战壕军史馆。王永青自己觉得,“无声胜有声”。
  王永青曾是机关的笔杆子,组织大项活动、撰写重要材料,样样精通,在机关干得风生水起。刚从机关调到“钢七连”任指导员时,王永青一度不适应,琢磨着尽快考研跳出大山。
  听说战壕军史馆里安静,王永青便到那儿看书。一天,两天,三天……很快,一个月过去了,王永青没想到,自己“看考研书的兴趣越来越小,看另一本‘书’的兴趣越来越大”。
  王永青口中的另一本“书”便是战壕军史馆。
  看着桌上标满红蓝箭头的战场态势图、地上插满红旗的沙盘、墙上一面面锦旗、一排排烈士的英容……王永青“越看越觉得这本书的学问深而大”。
  不知多少次,王永青在战斗英雄、烈士谢国华的照片前停下脚步。照片旁的文字,他几乎能够背诵——
  战斗中,谢国华作为副连长,带领主攻三排攻打敌核心阵地,亲自抱着炸药包炸开铁丝网,开辟冲向敌阵地的通路,并率先冲锋,勇猛突击,在离敌阵地10米处,被敌炮弹击中光荣牺牲。
  “当年打仗,连队干部都是带着战士往前冲,现在我怎么想着往后退?”更让王永青深受教育的,还有谢国华写给母亲的信——
  “妈妈,我很想念你们,但是我不能回家,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妈妈,你有3个儿子,献上一个给国家也是应该的”“我死后,请你不要给组织上和同志们添麻烦”……
  那天,下定决心扎根连队的王永青对谢国华说:“前辈放心,你们打下的阵地,我一定带领官兵守好!”
  后来,王永青带领官兵把雷场里的20座界碑巡了个遍。一次,他带领6名战士寻找一块界碑,由于夏天杂草树木长得太快,一段只有0.5米宽的巡逻路消失不见。
  有人建议:“实在找不到就算了,反正界碑在雷区里,没人敢移动、毁坏。”但一想到界碑所在之处,是当年谢国华和战友用生命攻下的阵地,王永青不愿放弃。在遍布地雷的雷区,每前进10米,要走20多分钟。他带着战士试了3个方向,找了1个多小时,终于找到界碑。   王永青不仅自己从战壕军史馆这本书里吸收营养,还带着官兵走进战壕军史馆一起学。面对前辈们留下的血书、家信、战地日记,他们追问自己该干啥;面对牺牲的烈士,他们追问自己为了啥;面对功臣模范,他们追问自己还缺啥。这“三面对三追问”,让不少官兵脸红。
  无声的“指导员”,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连队的凝聚力,提升着连队的战斗力。年终比武,该连夺得团体第一名,被上级评为“践行强军目标基层标兵单位”。
  (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兵,是你带着我们成长,让我们领悟到钢七连永不磨灭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
  现役“老兵”与退役老兵的对话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洗礼。
  2016年7月,战壕军史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20多位退役老兵。为此,连队专门安排5名士官负责接待。
  老兵们穿着褪色的旧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肩上背着挎包、水壶,喊着洪亮的口号。虽然有的人因参战受过伤,腿脚不太灵便,但严整的軍容、高昂的士气,仍让连队官兵肃然起敬。
  除参观军史馆外,这些老兵此行还有一个目的,祭奠他们的战友包新知。当年正是在这个战壕,包新知被敌人打过来的炮弹杀伤光荣牺牲。
  老兵们在军史馆门口整齐列队,每人点上一支烟,齐声呼唤:“新知,战友们来看你了!”
  一声战友两眼泪,生死相隔成追忆。30多年的思念和牵挂,让这些曾历经生死的老兵任由泪水流下,将深埋心中的情感尽情释放。
  此情此景,让连队几名士官为之动容。上士谢鹏远说,自己当兵9年,也有很多战友,有时觉得战友情会变淡,但那次让他真正明白“战友”二字的含义,那是一种经得起时间、空间、现实考验,一辈子也忘不掉、割不断的生死情。
  临走前,老兵们特意与几名士官合影。“看到你们,我们就像看到30多年前的自己,那时我们没有守丢一寸领土,你们现在条件变好了,武器更先进,有你们守卫在这里,我们也就放心了。”
  老兵们走了,但他们的嘱托和期望,却在几名士官的耳边回响,让大家更加清楚肩上的责任。
  战壕军史馆建成后,每年都有许多退役老兵回访。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像是军史馆的主人,每年都为军史馆注入磅礴的“生命力”。
  2017年4月,有10多名退役老兵前来参观军史馆,下士刘旭负责陪同。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物件,眼前的一幕幕,让老兵们倍感亲切。走到战斗最激烈的展厅时,老兵仕德山在一张照片前驻足良久,他指着照片里的主人公对刘旭说:“那名指挥员,就是我!”
  刘旭没想到,平日里只有照片上才能见到的战斗英雄竟然就站在自己眼前。虽时隔多年,但仕德山回忆当时与敌激战的场面时,仍记得每一个细节。那一刻,刘旭感觉,军史馆似乎“活”了,现实和历史竟是如此之近。
  (英雄逐渐老去,精神却在传承。我们的使命感不知不觉在心中升起,保家卫国,是我们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他文献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风筝起源于中国,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中国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
期刊
亲,你喜欢多肉植物吗?是不是在自己家的窗邊、阳台上都会养上一两盆?是呀,它们看着是那么地娇小,却有着你意想不到的顽强的生命力哦。  在那缀满了绿翡翠似的叶片枝头,在我家那株矮小却晶莹剔透的小多肉身上,曾发生过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和爸爸妈妈出门散步,走到一棵大树下,我看到一个圆圆的、胖乎乎的东西在树下躺着。妈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棵干掉的多肉植物。  我对多肉植物并不感兴趣
期刊
在水田里捞几只小蝌蚪带回家,等着蝌蚪变成小青蛙;在屋门口看蚂蚁搬食,观察蚂蚁把“巨大”的食物搬回蟻穴。呵呵,这都是童年最有趣的事儿哟!  周末,我来到小琅环公园旁边的田里抓蝌蚪。  只见清澈的水底有很多黑色的小小的大头针——蝌蚪。在那儿,最小的蝌蚪只有两粒芝麻那么大,最大的蝌蚪也不过两粒米那么大。我用网子轻轻拍了一下水面,几只蝌蚪就游动起来。这时,我快速地一捞,啊,一只蝌蚪成功抓到手。我看了看它,
期刊
吉米有一个好朋友——一直陪伴他长大的宠物机器狗,可有一天,吉米爸爸说要给吉米一只真的宠物狗,要他扔掉机器狗。这陪伴多年的朋友,是说扔就可以扔的吗?  安德森先生说:“亲爱的,我们的儿子吉米在哪里?”  “在外面的环行山上玩。”安德森太太回答道,“他玩得很开心,罗拔特和他在一起。噢,它到了吗?”  “到了。正在火箭站通过那些烦人的检查呢。事实上,我自己都等不及想看见它了。自从十五年前离开地球后,如果
期刊
咖喱妹腻味了城市生活,开始向往自由,而恰好此时,一个带着神奇滑板车的流浪娃出现了……于是,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生活在城市里的张小妹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咖喱妹,她跟着家人住在一个废弃的工厂旁,走出家门不远便是繁华的街道。  张小妹怎么会有咖喱妹这样的名字呢?有一天下午,张小妹从家里出来,无意间蹿进了一家酒店,正巧,服务员喵小姐端着一盘咖喱饭,朝包厢走去。  “嘻——”张小妹偷偷地跟在漂亮的喵小姐后
期刊
听说有一种神奇的盆栽,只对月亮开花,而且它的花籽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哦。嘘,跟我来,我们一起去月光下寻找它……  “咚咚咚”,是谁呀?我开了门,原来是我的朋友,只见她手里拿着一个盆栽,说:“我要出门旅游一个月,我的植物——向月葵就拜托你照顾了。记住,每天晚上一定要把它放在室外!”  我不以为然,把朋友的话当成耳边风,拿起盆栽,把它随意地放在一个桌子上,不曾给它浇水、松土、施肥、除虫,也没有在晚上的时
期刊
蚂蚁虽小,但它们力气非凡,能举起比自己重50倍的物体,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一天中午,我正在门前吹着微风,吃着午饭,一不小心把几粒米饭掉到了地上。我想,等我把饭吃完再收拾吧。于是,我快速地把剩下的饭吃完,放好碗就准备打扫。  这时,我看见一只小蚂蚁不停地在我掉的米饭周围徘徊,好奇的我便蹲下来仔细地观察着。不一会儿,这只小蚂蚁把一粒米饭夹住了,用尽全身力气,把米饭往前拖,并把米饭拖进了洞穴。  不一
期刊
听说文具诊所里的病号可多了,钢笔脱帽了,橡皮被咬伤了。唉,这小主人怎么不知道心疼心疼文具,爱惜爱惜文具呀?  我在文具王国开了一家诊所,专为受伤的文具治病。瞧,一位病人一瘸一拐向诊所走来,我慌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上前去。  来的病人是钢笔,好家伙!它头上的帽子没有了,头破“血”流,橫七竖八地缠着好几道胶布带,浑身上下全是疤痕,那模样简直惨不忍睹。我有点心疼,忍不住大叫:“我的天啊!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期刊
如果你问一个音乐家什么最重要?他一定会回答你——我的手指和耳朵。对于音乐家来说,没有什么比失去听力还要惨的了。  从表面上看,如果一个音乐家是聋人,就如同一个演说家是哑巴一样。耳朵不好,对于一个想以音乐为生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比如全世界都知道的贝多芬,他创作了太多经久不衰的作品,却在20多岁的时候就听力恶化,到最后听力丧失。这意味着他从来没用耳朵听过自己的《第九交响曲》和《欢乐颂》。 
期刊
公鸡和猫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  有一天,猫看着公鸡的工作不错,非常羡慕,于是主动提出跟公鸡交换工作。正巧公鸡觉得捉老鼠更适合自己,捉老鼠很刺激,老鼠肉很解谗。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夜里,公鸡正在寻找老鼠。这时,一只老鼠从洞里钻出来,探头探脑地侦察,它发现了公鸡,却没把公鸡放在眼里,转身对洞里的老鼠嚷道:“伙计们,没有猫,咱们吃大餐去。”说完,它便领着一群老鼠向花生堆浩浩荡荡地奔去。  “一群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