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火山”是好友王保忠的微信昵称。
他以前的微信昵称不叫“老火山”,当换成这个“大名”时,不仅我看着笑了,连头顶上的上帝也笑了,笑他终于心领神会,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二维码”。他的家乡大同县,几百万年前地火奔涌,喷发出滚滚岩浆,待到沧海桑田,便形成了一座座老火山。
那些老火山,面上看似沉默寡言,内心却壮怀激烈,颇有点儿像王保忠。保忠和我一样嘴拙,拙得舌头和牙齿打架;尤其在酒桌上,常表现得被动木讷,若遭朋友们神侃,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像只蔫了的呆鸟,羽毛被哈哈的笑声拔个精光;但又雄心勃勃,一下酒桌便横刀立马,笔头耍得如丈八蛇矛:“王保忠在此,谁敢与吾大战三百回合?”
我与保忠相识于《黄河》杂志,在此之前却是陌生,他在老火山下历练,我在雁门关下修行,天天起来“例行公事”,连脸都僵硬了,皮笑肉不笑。2003年,我到《黄河》杂志后,《黄河》杂志一家伙给他发了四五篇小说,有一篇叫《柳叶飞刀》,那“飞刀”耍得像小李探花,当年就夺取了《黄河》杂志的优秀小说奖,让我眼羡得天生日晕,私下里向人打问,此公乃何方神圣?被打问的人腰一叉,那是大同的王保忠啊,都是你们北路家,你连他也不认识?
这一“认识”不要紧,我一头栽进了火山口,他一头扎进了雁门关,“相见恨晚”倒没有,但是能掏心窝子相处。我逐渐了解到,我年少丧父,他少年失怙,穷得连爹都没了。自幼父爱的缺失与缺失后经受的苦痛,无论我们日后怎样“修补”,心灵上都免不了有了缺陷,为人处事既踏实诚恳,又不可避免地“孤愤”。拗到劲儿上,管你什么玩意儿,你眼里没我,我眼里还没你呢;你说干不成的事,我偏要干成。
2012年,保忠从大同来到太原,走进南华门东四条,不再天天例行公事,几乎搞了专业写作。南华门东四条驰名文学界,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保忠虽是凭实力调进山西省作协的,但他不敢忘乎所以,把自己真当个香炉揩抹,他很清楚这地方水深鱼大,还须踏踏实实做人、一如既往地笔耕,在作协小南楼二层的办公室里,每天上班后不是編《山西作家》杂志,就是伏在电脑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他断了老火山的“尘根”,却还遥接着肥沃的地气,不管文坛的风怎么刮,他都知道自己的地适合种啥,最旺长的是五谷杂粮,在夏秋的季节里能听到拔节的茁壮声响、能看到铺天盖地的丰收,然后带着泥土的芳香奉献给读者。
其实早在2008年,他的“农产品”就已走俏,从皇城根儿的《人民文学》杂志,到岭南脚下的《佛山文艺》杂志,一下兜售了30多篇小说,“市场”反馈回的信息是,读者“吃”了他的东西长劲,打起嗝儿来够味儿。一时间人气行情暴涨,好多刊物为他大开“绿色通道”。
之后,他一头扑进老火山下的甘家洼,连续几年深耕细作,拿出了一系列沉甸甸的小说,既饱含了他对农村、农民的情感,也有他对农村、农民的深刻思考,使甘家洼成为他小说世界的一道风景,也成为塞外现实中的一道风景。因了他小说的“推销”,不少读过他小说的人都前往甘家洼“发烧”,兴得村党支书背着手,带领一群热情的“鸡娃”,在村前的大柳树下踱来踱去,一见外地人进村就说,我们这地方好着呢,再过两三年就成旅游胜地了,是地地道道原生态的。
到了省作协以后,保忠在小说创作的同时,着重搞了“乡野调查”,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中,风尘仆仆地走访了山西几十个村庄,写出了几十篇很接地气的作品,在《黄河》杂志连载后如石投湖,引起了多家出版社的关注。即使抛开这些不说,他能不丢为人、为文的本分,奔波于那些即将“远逝的乡土”,就足以令人佩服与感动,特别是我这个与他相知的朋友。他还是一块抱朴守真响当当的火山石,没有因为走进南华门东四条,就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盆景。
保忠小我一岁,也年届知命了。忧庵曾说:“知命者,知天下之命也。”它是人生的一大门槛,门里门外风景是不一样的。保忠深明这一点,懂得该放弃什么、该坚守什么了。像他那晃荡的步子,愈来愈四平八稳了,啪哒啪哒地从容、沙啦沙啦地淡定。眼下他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对一家老小尽到责任,再就是笔耕好自己的良田,那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尽可能“旱涝保收,五谷丰登”,能兜售个大价钱更好,落个行市冷清也无妨,拥有那份“汗滴禾下土”的痴情就够了。就像他第一次获得400元稿费立刻便拿出一半来买了双皮鞋一样,逢人便抬起脚吹牛:“这鞋等于是《黄河》杂志给买的,是文学的鞋,穿上就是走在了文学路上。”
而事实上也是这样,虽然皮鞋换了一双又一双,但他一直跋涉在文学的路上,就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从桑干河边走到汾河畔,从血气方刚走到鬓生华发,每一个足迹都是“甘家洼”,泥泥水水地蓄满向往与追求,为自己也为这个世界,构筑起一道不敢自诩灿烂,却也不失亮丽的风景。
哦,这就是“老火山”!
选自《文艺报》
他以前的微信昵称不叫“老火山”,当换成这个“大名”时,不仅我看着笑了,连头顶上的上帝也笑了,笑他终于心领神会,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二维码”。他的家乡大同县,几百万年前地火奔涌,喷发出滚滚岩浆,待到沧海桑田,便形成了一座座老火山。
那些老火山,面上看似沉默寡言,内心却壮怀激烈,颇有点儿像王保忠。保忠和我一样嘴拙,拙得舌头和牙齿打架;尤其在酒桌上,常表现得被动木讷,若遭朋友们神侃,只有招架之功,无还口之力,像只蔫了的呆鸟,羽毛被哈哈的笑声拔个精光;但又雄心勃勃,一下酒桌便横刀立马,笔头耍得如丈八蛇矛:“王保忠在此,谁敢与吾大战三百回合?”
我与保忠相识于《黄河》杂志,在此之前却是陌生,他在老火山下历练,我在雁门关下修行,天天起来“例行公事”,连脸都僵硬了,皮笑肉不笑。2003年,我到《黄河》杂志后,《黄河》杂志一家伙给他发了四五篇小说,有一篇叫《柳叶飞刀》,那“飞刀”耍得像小李探花,当年就夺取了《黄河》杂志的优秀小说奖,让我眼羡得天生日晕,私下里向人打问,此公乃何方神圣?被打问的人腰一叉,那是大同的王保忠啊,都是你们北路家,你连他也不认识?
这一“认识”不要紧,我一头栽进了火山口,他一头扎进了雁门关,“相见恨晚”倒没有,但是能掏心窝子相处。我逐渐了解到,我年少丧父,他少年失怙,穷得连爹都没了。自幼父爱的缺失与缺失后经受的苦痛,无论我们日后怎样“修补”,心灵上都免不了有了缺陷,为人处事既踏实诚恳,又不可避免地“孤愤”。拗到劲儿上,管你什么玩意儿,你眼里没我,我眼里还没你呢;你说干不成的事,我偏要干成。
2012年,保忠从大同来到太原,走进南华门东四条,不再天天例行公事,几乎搞了专业写作。南华门东四条驰名文学界,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保忠虽是凭实力调进山西省作协的,但他不敢忘乎所以,把自己真当个香炉揩抹,他很清楚这地方水深鱼大,还须踏踏实实做人、一如既往地笔耕,在作协小南楼二层的办公室里,每天上班后不是編《山西作家》杂志,就是伏在电脑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尽管他断了老火山的“尘根”,却还遥接着肥沃的地气,不管文坛的风怎么刮,他都知道自己的地适合种啥,最旺长的是五谷杂粮,在夏秋的季节里能听到拔节的茁壮声响、能看到铺天盖地的丰收,然后带着泥土的芳香奉献给读者。
其实早在2008年,他的“农产品”就已走俏,从皇城根儿的《人民文学》杂志,到岭南脚下的《佛山文艺》杂志,一下兜售了30多篇小说,“市场”反馈回的信息是,读者“吃”了他的东西长劲,打起嗝儿来够味儿。一时间人气行情暴涨,好多刊物为他大开“绿色通道”。
之后,他一头扑进老火山下的甘家洼,连续几年深耕细作,拿出了一系列沉甸甸的小说,既饱含了他对农村、农民的情感,也有他对农村、农民的深刻思考,使甘家洼成为他小说世界的一道风景,也成为塞外现实中的一道风景。因了他小说的“推销”,不少读过他小说的人都前往甘家洼“发烧”,兴得村党支书背着手,带领一群热情的“鸡娃”,在村前的大柳树下踱来踱去,一见外地人进村就说,我们这地方好着呢,再过两三年就成旅游胜地了,是地地道道原生态的。
到了省作协以后,保忠在小说创作的同时,着重搞了“乡野调查”,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中,风尘仆仆地走访了山西几十个村庄,写出了几十篇很接地气的作品,在《黄河》杂志连载后如石投湖,引起了多家出版社的关注。即使抛开这些不说,他能不丢为人、为文的本分,奔波于那些即将“远逝的乡土”,就足以令人佩服与感动,特别是我这个与他相知的朋友。他还是一块抱朴守真响当当的火山石,没有因为走进南华门东四条,就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盆景。
保忠小我一岁,也年届知命了。忧庵曾说:“知命者,知天下之命也。”它是人生的一大门槛,门里门外风景是不一样的。保忠深明这一点,懂得该放弃什么、该坚守什么了。像他那晃荡的步子,愈来愈四平八稳了,啪哒啪哒地从容、沙啦沙啦地淡定。眼下他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对一家老小尽到责任,再就是笔耕好自己的良田,那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本,尽可能“旱涝保收,五谷丰登”,能兜售个大价钱更好,落个行市冷清也无妨,拥有那份“汗滴禾下土”的痴情就够了。就像他第一次获得400元稿费立刻便拿出一半来买了双皮鞋一样,逢人便抬起脚吹牛:“这鞋等于是《黄河》杂志给买的,是文学的鞋,穿上就是走在了文学路上。”
而事实上也是这样,虽然皮鞋换了一双又一双,但他一直跋涉在文学的路上,就像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从桑干河边走到汾河畔,从血气方刚走到鬓生华发,每一个足迹都是“甘家洼”,泥泥水水地蓄满向往与追求,为自己也为这个世界,构筑起一道不敢自诩灿烂,却也不失亮丽的风景。
哦,这就是“老火山”!
选自《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