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汉语作为母语,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可以体现出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平台。通过语文作文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本文调查并分析了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有效的可以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课堂质量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课堂教学 策略
对于初中生的语言训练,作文写作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遗憾的是当前初中生对于作文写作没有兴趣,甚至是厌恶作文课。“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作文课不仅让学生感到头疼,也让老师颇感无奈。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的课堂质量,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一、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初中生在作文写作中思想受束缚,写作模式僵化,内容空乏烦琐,没有新颖之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作文的结构和思路;另一方面学生过分参考优秀作文,对于所谓的写作标准模板、万能模板过于依赖,以至于束缚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维模式。在这种过于使用标准模板的错误方法下,限制了初中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扼杀了学生独立创作的灵感,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其次,初中生在写作中运用的实例过于空泛,没用典型性和新颖性。这种实例重复使用的作文不仅让学生如流水账一般记录下来,也让老师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将该作文打入中等甚至差等的行列。并且这样的作文似乎就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已,并没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中去。
再次,初中生为了追求作文高分,盲目认为辞藻优美是作文亮点所在。的确,一篇辞藻优美的文章不仅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大大为文章增添了色彩。然而,过于追求辞藻优美,忽视文章的内涵和实用性,没有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思考方向,就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甚至矫揉造作的感觉,反而为该作文大大打了折扣。
二、问题提出:如何让学生在三年的初中学习中,写作能力能够循序渐进
1.为升学而作文观念笼罩着师生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以及学生为了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模式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固定模式不仅妨碍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打击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为了完成教学指标,将作文教学观念强加给学生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输入,没有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改变教学策略;而学生则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为了升学,机械地接受老师强加给的知识,没有用心去感受写作的乐趣,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失去写作应有的意义。
2.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
写作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真实状态,包括真实事件、真实感受等。但是现在的作文写作大都缺乏真情实感,空洞无味。就比如说生活在乡下的初中生,他们接触到的事物有限,接触到的社交范围也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在及其周围的一些村庄,不如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机会多,当然感悟与城市同龄人相比也要少得多。因此,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少,运用起来也就显得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有些初中生虽然阅历比较多,但却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或者雖有感悟却不知如何表达,导致作文写作内容空虚,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3.语文能力不足
常常听到初中生抱怨,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这是他们对于生活不会选材,不知道该怎样规划整篇文章的布局。这也正是反映了他们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语言,更不会在继承中进行语言创新。而且有的学生为了增添文章的文采,通篇运用名人名言,导致文章累赘,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学生在写作借鉴他人成果时,不懂取舍,更不会加入自己的元素进行语言创新,这种死板、不知变通的做法也正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
4.畏惧心理
由于生活的阅历有限,语文能力有限,加上考试的重压等,让当前初中生大都厌恶作文,更有甚者恐惧作文。他们不知道怎么选材;不知道怎么开头;不知道怎么突出中心思想;更不知道如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等等,这种种忧虑自然而然的打击了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所以每次作文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煎熬,越苦恼写出的东西越无味,也就越增加他们的恐惧心理,这种恶性循环严重的制约了他们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三年的初中学习中,写作能力能够循序渐进呢?
三、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细化各年级作文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在上作文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语文新课改作文教学标准为依据,结合语文课程作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确定、安排好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好初中生的语言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每一堂作文课都教之有效、学之有用、用之有趣。在作文选材上,要启发学生从生活入手。比如,对于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满怀激情,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憧憬。那么教师可以将首篇作文主题确定为“我的新集体”“我的新同学”“真善美”和爱、成长等。相信在这些贴近生活的命题的启发下,学生会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随着课程的进行,老师们也逐渐改变作文写作的风格,比如学生们到九年级,语言风格更加成熟,所接触的事务也更多,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感悟,谈谈对生活、理想、青春的看法等等,渐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以教材为纲,实施作文教学层级推进教学模式
针对新课改作文要求和语文教材大纲,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单独构建有针对性的作文教学体系,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初中语文写作技能,并教导他们善于观察,从生活入手,将生活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根据每一阶段、每一年级的目标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各种专项作文训练。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立意、布局谋篇、写作顺序等方面有重点地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以满足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七年级以进行记叙、描写类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为主;八年级以抒情、说明类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为主。九年级以论述类专题和综合相结合训练为主。
七八年级正是学生人生路上最灿烂的年纪,因而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释放个性,展现自我。摆脱优秀作文范文的影响以及万能模板的束缚,打开想象的大门,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进去,使文章显得灵动有活力,让读者感受到独特个性的魅力,展现真正的自我风采。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释放自我的基础上,要根据阅历和对生活感受的变化,逐渐改变文章风格,将文章写作能力逐级培养,语言运作能力也更加成熟。
3.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一课一得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体验中,都是老师先讲本次作文的主题,然后是文章大致的结构安排,最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开始作文。这种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并且显得枯燥无味,学生的思想被束缚住,也因此显得沉闷,没有兴趣。在新课标的推广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多观察周围事物,感悟生活的真谛。改变老式的老师教学生听的单向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增添各自的生活阅历,拓宽视野。在小组讨论交流后,由学生确定作文的结构安排,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在这种动态的有目的的教学方法中,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渐渐地消除作文写作恐惧心理,在作文課堂中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观察生活,释放自我,放飞自己的思想,在作文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能够活用语言,灵活创新,这样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灵魂的好作文。
【参考文献】
【1】李莲莲.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2】 陈红梅.巧注活水,渠内清水常流——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想深度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04)
【3】王凤清.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学苑教育,2015(04)
汉语作为母语,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可以体现出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平台。通过语文作文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写作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谛。本文调查并分析了当前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有效的可以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课堂质量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课堂教学 策略
对于初中生的语言训练,作文写作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遗憾的是当前初中生对于作文写作没有兴趣,甚至是厌恶作文课。“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作文课不仅让学生感到头疼,也让老师颇感无奈。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的课堂质量,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一、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初中生在作文写作中思想受束缚,写作模式僵化,内容空乏烦琐,没有新颖之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作文的结构和思路;另一方面学生过分参考优秀作文,对于所谓的写作标准模板、万能模板过于依赖,以至于束缚了学生的思考方向和思维模式。在这种过于使用标准模板的错误方法下,限制了初中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扼杀了学生独立创作的灵感,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其次,初中生在写作中运用的实例过于空泛,没用典型性和新颖性。这种实例重复使用的作文不仅让学生如流水账一般记录下来,也让老师觉得枯燥无味,从而将该作文打入中等甚至差等的行列。并且这样的作文似乎就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而已,并没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中去。
再次,初中生为了追求作文高分,盲目认为辞藻优美是作文亮点所在。的确,一篇辞藻优美的文章不仅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大大为文章增添了色彩。然而,过于追求辞藻优美,忽视文章的内涵和实用性,没有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思考方向,就会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甚至矫揉造作的感觉,反而为该作文大大打了折扣。
二、问题提出:如何让学生在三年的初中学习中,写作能力能够循序渐进
1.为升学而作文观念笼罩着师生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以及学生为了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模式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固定模式不仅妨碍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打击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为了完成教学指标,将作文教学观念强加给学生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输入,没有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改变教学策略;而学生则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为了升学,机械地接受老师强加给的知识,没有用心去感受写作的乐趣,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失去写作应有的意义。
2.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
写作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真实状态,包括真实事件、真实感受等。但是现在的作文写作大都缺乏真情实感,空洞无味。就比如说生活在乡下的初中生,他们接触到的事物有限,接触到的社交范围也只是局限于自己所在及其周围的一些村庄,不如城市里的孩子那样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机会多,当然感悟与城市同龄人相比也要少得多。因此,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少,运用起来也就显得比较单调。另一方面,有些初中生虽然阅历比较多,但却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或者雖有感悟却不知如何表达,导致作文写作内容空虚,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3.语文能力不足
常常听到初中生抱怨,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这是他们对于生活不会选材,不知道该怎样规划整篇文章的布局。这也正是反映了他们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语言,更不会在继承中进行语言创新。而且有的学生为了增添文章的文采,通篇运用名人名言,导致文章累赘,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学生在写作借鉴他人成果时,不懂取舍,更不会加入自己的元素进行语言创新,这种死板、不知变通的做法也正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不足之处。
4.畏惧心理
由于生活的阅历有限,语文能力有限,加上考试的重压等,让当前初中生大都厌恶作文,更有甚者恐惧作文。他们不知道怎么选材;不知道怎么开头;不知道怎么突出中心思想;更不知道如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等等,这种种忧虑自然而然的打击了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所以每次作文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煎熬,越苦恼写出的东西越无味,也就越增加他们的恐惧心理,这种恶性循环严重的制约了他们语文作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如何让学生在三年的初中学习中,写作能力能够循序渐进呢?
三、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细化各年级作文教学目标,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在上作文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语文新课改作文教学标准为依据,结合语文课程作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确定、安排好每学期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好初中生的语言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每一堂作文课都教之有效、学之有用、用之有趣。在作文选材上,要启发学生从生活入手。比如,对于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满怀激情,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憧憬。那么教师可以将首篇作文主题确定为“我的新集体”“我的新同学”“真善美”和爱、成长等。相信在这些贴近生活的命题的启发下,学生会有话可写、有情可抒。随着课程的进行,老师们也逐渐改变作文写作的风格,比如学生们到九年级,语言风格更加成熟,所接触的事务也更多,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感悟,谈谈对生活、理想、青春的看法等等,渐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以教材为纲,实施作文教学层级推进教学模式
针对新课改作文要求和语文教材大纲,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单独构建有针对性的作文教学体系,引导他们更好地掌握初中语文写作技能,并教导他们善于观察,从生活入手,将生活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根据每一阶段、每一年级的目标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各种专项作文训练。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立意、布局谋篇、写作顺序等方面有重点地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以满足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七年级以进行记叙、描写类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为主;八年级以抒情、说明类专项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为主。九年级以论述类专题和综合相结合训练为主。
七八年级正是学生人生路上最灿烂的年纪,因而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释放个性,展现自我。摆脱优秀作文范文的影响以及万能模板的束缚,打开想象的大门,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进去,使文章显得灵动有活力,让读者感受到独特个性的魅力,展现真正的自我风采。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释放自我的基础上,要根据阅历和对生活感受的变化,逐渐改变文章风格,将文章写作能力逐级培养,语言运作能力也更加成熟。
3.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一课一得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体验中,都是老师先讲本次作文的主题,然后是文章大致的结构安排,最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开始作文。这种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并且显得枯燥无味,学生的思想被束缚住,也因此显得沉闷,没有兴趣。在新课标的推广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多观察周围事物,感悟生活的真谛。改变老式的老师教学生听的单向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增添各自的生活阅历,拓宽视野。在小组讨论交流后,由学生确定作文的结构安排,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在这种动态的有目的的教学方法中,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作文的积极性,渐渐地消除作文写作恐惧心理,在作文課堂中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观察生活,释放自我,放飞自己的思想,在作文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能够活用语言,灵活创新,这样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灵魂的好作文。
【参考文献】
【1】李莲莲.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
【2】 陈红梅.巧注活水,渠内清水常流——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想深度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04)
【3】王凤清.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学苑教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