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降水提质防霉变技术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收获前田间降水提质 9月上中旬,玉米进入蜡熟期,这时籽粒含水量在40%以上,正是种子降低水分的关键时期。方法是,在秸秆上把果穗苞叶扒开,扒到底,使扒去苞叶的果穗充分通风透光,使玉米籽粒直接接受阳光照射,晒穗时间越长,水分降低越多,此法可使玉米籽粒水分降低7%~10%,玉米籽粒等级提高1~2个,百粒重增加3~4克。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操作,降水速度快,适合面积较小的地块。但要注意:一定要把玉米苞叶拉到基部,以免拉到半腰形成“杯”状,造成雨水聚集,使种子发霉;要掌握好扒皮的时间,扒早了种子成熟度不够,影响种子质量,扒晚了低温易使种子受冻,一般在玉米定浆后即蜡熟期为宜;玉米成熟期有早有晚,同一块地也不一样,要根据成熟情况,好一处扒一处,不能一刀切;因玉米品种和扒皮时间不同,水分含量也不同,为保护质量,便于保管和脱粒,扒皮和未扒皮的要分别堆放,单独脱粒。
  2.田间晒棒 玉米割倒后,每4~6垄堆放一趟玉米秸秆,每1~2米处堆放一堆玉米秸秆,将扒去苞叶的玉米果穗放到堆放的玉米秸秆上,或者在两处玉米秸秆中间铺上一层编织物,将扒去苞叶的玉米果穗放到其上,晾晒7天以上,这样既防潮又利于降水。
  3. 网袋晾晒 将玉米果穗扒去苞叶,整齐地装入网袋中,玉米果穗不要放得太多,以不超过2/3袋为宜,然后一个个码放在通风透光良好的水泥台、木架或房顶上,2~3天翻动一次。各个网袋之间不要太挤,以免影响晾晒效果。
  4.收获后降水 扒去苞叶的玉米果穗自田间运送到场院后要进行通风降水,防止捂堆生霉。要坚持“离地、通风、干燥”三原则。在秋雨、暖冬季节,切不可用塑料薄膜封闭苫盖,雨、雪时用玉米秸、草帘等物品苫盖最佳,并应做到勤翻动,防止温湿内积,出现大量霉变。要利用现有条件积极采取上楼子、上房顶、码趟子等多种方法保管。
  搭玉米楼子。用木头或向日葵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搭成长方体的玉米楼子,宽度1.5~2米,高度2~3米,长度视环境而定,注意底部必须垫起50厘米以上。有条件的可建造钢结构棚架防雨雪式永久贮藏仓。圆形玉米楼子,圆形底部垫起0.5米左右,直径3~5米,高3~4米,中间最好立通风筒。可用铁筋、砖、秫秸、木板做墙,用薄铁、石棉瓦做盖,建成永久性贮粮仓。码窄趟子。将玉米穗码成高1米、宽0.7米的趟子,底部要垫起20厘米以上。并根据玉米水分的高低,确定上下翻倒的时间、次数,避免因通风不畅发生玉米棒出现低温生霉、降质降等问题;晒场(上房顶)晾晒。将去掉苞叶的玉米果穗,平摊在晒场上,进行晾晒。要求果穗均匀摊开,不宜过厚,厚度一般不超过30厘米,每天翻动2~3次,以利于降水。
  5.适时选棒脱粒 当收获的果穗籽粒水分降至18%时即可脱粒。将脱下的籽粒放在地面上薄薄地铺一层,随时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晾晒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要保持地面干爽,铺层不要太厚。要选择上大冻的天气进行脱粒,减少破碎粒。脱粒之前要做好场地平整等各项准备工作,以减少损失。
  6.做好玉米脱粒后的保管 玉米脱粒后,要避免散积大堆存放,如果在4月中旬之前不能出售,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选用码风垛、晾晒等方法降水。需过夏保管的要先把玉米水分降到14%以下。晾晒一般在3月中旬进行,铺场厚度约8~10厘米为佳,每3天翻3~4遍,当翻粮地面见不到霜时每天随太阳光照射角度每小时用木铣翻一遍,隔一天全部处理一遍,达到安全水分时需过两层趟筛除去大小杂质和碎面即可入仓,并保证粮食的阴凉、干燥、通风。
其他文献
1.抓体系建设,形成市、县、乡三级监管体系  在原有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基础上,2012年,按照按照国务院、农业部、省农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要求,四平市农委精心组织,全面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先由农业系统下发文件,在乡(镇)农业站等行政主管机构加挂农产品监管服务站牌子,赋予工作职能,开展对全市农
该文给出了高性能天线远场测量暗室设计方法:把暗室菲涅尔区吸波材料成波浪渐变布设,从而将暗室菲涅尔区进入静区的镜面反射变成了多区域漫散射,在需要的中心频点使多区域漫
弹载数据链主要用于导弹与平台通信,实现命中目标和协同作战等任务。抗干扰能力是弹载数据链的关键指标之一,面对不断发展的数据链干扰技术,传统的数据链抗干扰手段难以满足
文章主要以黄毛源铜矿区为例,阐述了该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石特征以及矿床的成因和找矿标志。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大量罕见病患者得到基因确诊,Kabuki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可识别的综合征,既往还没有共识,2018年12月加拿大、欧盟、日本、英国和美国的KS临床和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