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诱导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阻抗与黏膜完整性改变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酸诱导的食管阻抗动态变化及其与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NERD患者35例和健康对照者20名,行24 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MII-pH)监测、酸灌注试验和胃镜检查。胃镜下在齿状线上2 cm处的前、后壁各取一块黏膜组织,HE染色后用软件测量食管上皮细胞间隙。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NERD患者食管远端阻抗基线和阻抗恢复速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 998±701) Ω 比(3 880±1 054) Ω、(30.1±14.0) Ω/min比(53.0±14.5) Ω/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5.41,P均<0.01);食管上皮细胞间隙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宽,为(1.03±0.20) μm比(0.66±0.14)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P<0.01)。酸灌注试验阳性的患者食管阻抗基线和阻抗恢复速率显著低于酸灌注试验阴性的患者,分别为(2 755±680) Ω 比(3 411±536) Ω、(25.4±13.0) Ω/min比(33.4±9.8) Ω/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2.03,P均<0.05)。阻抗恢复速率与上皮细胞间隙呈负相关(r=–0.70, P<0.01)。

结论

反复的反流损伤和黏膜修复减慢可能是NERD患者食管黏膜完整性受损的原因。食管阻抗基线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食管黏膜完整性受损的程度。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评估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洛杉矶分级(LA)-A级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明确对其行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性。方法纳入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就诊的经胃镜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LA-A、LA-B、LA-C级)患者,行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胃镜检查、活组织病理检查、24 h食管pH监测和PPI试验。根据24 h食管pH监测结果重新分组:组1为LA-A级,24 h食管pH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食管-胃连接部(EGJ)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Siewert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探讨新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指南在我国EGJ恶性肿瘤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2年间218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EGJ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按照Siewert分型对患者分型,AJCC第7版AJCC食管腺癌和胃癌TNM分期标准分别对各病例进行分期,采用Kap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