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园林的社会属性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xink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园林的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更多的是从社会文化内涵、观赏功能等方面考虑,烙下了深深的社会属性的印迹。
  【关键词】当代园林;特点;社会属性;设计原则
  [Abstract] design, landscape planning, construction is more from soci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rnamental consider function etc., bears the social attribute of deep impression.
  [keyword] moder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social attribute;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S6-0 文献标识码:A
  
  当代园林的社会属性,具有所在区域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除了具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当代园林的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更多的是从这个方面考虑,使之烙下了深深的社会属性的印迹。
   一、当代园林的社会属性的表现
  (一)园林所包含的范围大为扩展
  首先,在人们的意识里,园林都是那种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圈起来围起来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当代园林从过去那种有垣篱局限的围合空间逐渐扩展,其范围从游憩境域扩展到包括城市公园、居住绿地、专业绿地、休闲绿地、江河防护绿地以及风景名胜区在内的园林绿地系统,其称谓也从“园林”扩展为“风景园林”,成为整个城市空间、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展现出更多的开放性。
  其次,随着这种范围、空间的扩展,园林的服务对象也从过去那种仅仅为皇亲贵胄、文人士大夫等少数人服务的娱乐游憩境域,转变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风景园林”。
  (二)当代园林的内涵更加丰富
  1、当代园林更多地嵌入文化元素。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财富总和的统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因素。当代园林设计与建设,不再是纯自然的组合,其中嵌入了包括社会政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伦理等各种文化元素,使园林展现的意象更加丰富,可以说当代园林已成为融各种文化元素与一体的复合整体,包含了更为丰富的环境景观的含义,文化特征更为广泛。
  2、当代园林满足更多人群的精神需求。作为社会中的人,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有心理、精神、情感、信仰等文化方面的需求。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繁重工作后,人们需要舒缓心理、精神方面的压力,故此城市绿化道路、城市广场、小区绿地被看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公共共享的文化艺术空间,满足更多人群的精神需求。
  (三)当代园林的具备更多的社会功能
  当代园林除了具有休闲、审美等功能,更多的是具有社会经济功能和环境生态功能。
  1、当代园林的社会经济功能。由于人类活动的介入,当代园林在注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之后便成为劳动产物,而存在着消费特征和经济属性。其一,园林消费特征往往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并存,以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的消费需要。但当代园林又往往是为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这种消费更为普遍的是社会的公共消费,人们通过旅行、游览、观赏等活动来实现消费。其二,当代园林是社会经济尤其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它融入了城市经济生活,业已成为包括服务、园林、旅游、市政、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福利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的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成为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2、当代园林的环境生态功能。这里所说环境生态功能主要是指调节人们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使之达到和谐稳定。当代园林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体,作为城市生活的“第二自然”满足人们自身“亲自然”的欲望,同时还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措施。当代园林是保持城市与自然良好关系的特殊形态,其环境生态功能日渐突出,并在城市规划设计及规划实践中强烈地表现出来。
  二、当代园林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冲突
  园林的自然属性就是人脑对组成园林物质的光、形、色、体等面貌、规律、现象本质的反应,是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当代园林的营造强调其社会属性的同时很大程度的忽略了其根本的自然属性。
  (一)借自然属性之名,行社会属性之实
  就当代园林整体设计而言,出发点往往都冠以自然、生态、和谐等设计理念,但从其结果看更多的是借自然属性之名,行社会属性之实。将生态理念等同于园林绿化或营造湿地,真正体现生态原则的作品甚少;对于自然景观类型仅仅是大量的绿化和弯曲的线型,适应自然规律的少;所谓“景观”也只是人工景物大量堆砌,华而不实,甚至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如此种种,真正体现自然的面貌、规律、现象本质的自然属性的园林建筑却很少。
  (二)人工雕筑多,自然显现少
  将设计重点放在园林设计的人性化方面,而不是强调自然景观对人的价值体现,所成园林人工雕筑过多,奇形怪状、过分张扬、豪华奢侈。缺乏对自然和风景园林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恰当表现,加之追求构图的美感和装饰效果,却忽视了空间塑造和视觉效果的研究,忽视了园林自然的光、形、色、体等面貌和规律。
  (三)当代园林缺乏“法自天成”的大手笔
  园林之美应体现自然的人化,也就是 “天人合一”,其设计建成了的园林给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应该是“法自天成”,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完美的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大自然景观范畴内营造符合人类生存及审美的艺术境界。然而,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人们将自身强力意志加之于自然,粉饰雕琢,人为制造“人工生态环境”,却很难得到自然景观所带来的归属感,自然属性难以体现,更谈不上“法自天成”了。
  三、如何实现当代园林的社会属性
  (一)园林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和谐统一
  自然生态无论是在怎样的环境中营造,园林景观都与自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代园林的设计与建设,让科学的生态自然构成融入到人的生活之中,让人们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的过程,就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的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其次,园林设计要更具人性化和合理性。人身处其中能激发内心情感达到情景交融。因此自然景观营造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必须以人的心理活动对其构成内在逻辑制约,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接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实现人居环境功能需求和自然景观的统一和谐。
  (二)因地制宜,随自然布局
  1、因地——随自然环境布局。对于地形地貌自然起伏的要展现其和缓起伏的曲线。水体则以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对于植物更要随其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姿态美、色彩美、体态美和味香美,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而不是人为的规则修剪、移离栽培。
  2、制宜——巧思布局。人为的景观和建筑要巧思布局,園林内个体建筑可以借鉴我国古代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布局艺术,对称或不对称以宜为准。道路广场的旷草地,除建筑、自然山水、植物群落为主景以外其余尚采用山石、假石、桩景、盆景、雕刻为主要景物,要体现自然之美。
  (三)符合园林美的法则。
  园林是人为的艺术加工和工程措施而成的。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园林美具有多元性,在园林的地形规划中必须遵循园林美的法则。
  当代园林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设计建设要力求二者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改善人民居环境,使城市生态形成山翠草绿、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关系融洽,天人合一。当代园林设计建设的归根点就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
  
  【参考文献】
  [1]于向雄,高鹏.现代城市中自然式园林的审美与营造特点[J].现代园林,2007 , (1) .
其他文献
摘要:低温环境下,管道施工会出现多种与常温施工不同的情况。在施工中应注意对当地的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并针对低温的负面影响采用多种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消除低温对管道施工的影响,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将低温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样才能保证在野外低温环境下施工的安全性与质量提高。  关键词: 低温环境 , 管道施工 , 负面影响 , 克服措施 , 保护手段    Abstract: the low temperat
摘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加强了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数学 情感 思想  心理学认为,所有心理事实都无一例外地被包括在这两个方面之内:一是结构的方面,即主观的方面;二是功能的方面,即认知方面。从主观角度看,全部心理事实,即最低级的以及最高级的东西都是情感;
中图分类号:TU201.5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建筑节能是我国建筑领域当前和今后需要实施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建筑节能的一般性及相通概念、重大战略意义、应用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源;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i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