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别选择经脐腹腔镜以及传统腹腔镜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完成所有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随机分组。对52例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选择经脐腹腔镜进行治疗;对52例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儿选择传统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相关情况。结果:在临床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儿(P<0.05);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在术后并发症以及再次行手术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选择经脐腹腔镜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的效果更为美观,最终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经脐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 小儿急性阑尾炎
对于急性阑尾炎疾病,选择腹腔镜的方法进行治疗,体现出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的疾病恢复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疤痕小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等系列的优点[1]。为了探讨分别采用经脐腹腔镜以及传统腹腔镜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完成所有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随机分组后,对52例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经脐腹腔镜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患儿的术中以及术后相关情况获得显著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完成所有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随机分组。观察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岁-15岁,平均年龄为(8.9±2.5)岁;其中属于单纯性以及化脓性患儿12例,属于坏疽穿孔性患儿29例,属于阑尾周围脓肿患儿1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岁-17岁,平均年龄为(9.1±2.6)岁;其中属于单纯性以及化脓性患儿13例,属于坏疽穿孔性患儿30例,属于阑尾周围脓肿患儿9例。对比两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阑尾炎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采用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方法。临床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的方法[2]。于患儿肚脐下方1.5厘米的位置制作弧形切口,最终进入到患儿的腹腔,创建气腹,将腹腔镜有效置入,对患儿进行检查。在患儿左下腹以及脐部同耻骨位置连接线的正中位置左侧制作切口,将患儿盆腔脓液以及患儿腹腔脓液全部
吸除[3]。
1.2.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采用经脐腹腔镜治疗的方法。于患儿脐下5厘米的位置制作弧形切口,创建气腹,于患儿切口的左侧将腹腔镜有效置入,准备对患儿实施穿刺,在患儿脐上5厘米的位置完成小切口的制作,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检查,观察是否出现了肠管损伤的现象,之后将患儿盆腔脓液以及患儿腹腔脓液全部吸除[4]。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手术时间、患儿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患儿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患儿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儿的切口感染出现概率等实施临床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所有急性阑尾炎患儿,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利用t检验凭借表示,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利用x2检验凭借%表示,当P<0.05为具有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阑尾炎患儿术中以及术后情况
在临床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儿(P<0.05);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1。
2.2 术后情况对比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在术后并发症以及再次行手术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2。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选择经脐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满足手术切口的美观要求,最终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华,侯广军,陈琦等.经脐单通道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及梅克尔憩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12):1283-1286.
[2]林孝坤,蔡景理,陈肖鸣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比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42(2):157-159.
[3]陈生,向军,马胜等.单孔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与常规开放阑尾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6(3):209-212.
[4]罗青.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5(6):69-69.
[5]彭长生,姚昊,刘珍等.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64-65.
【关键词】 经脐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 小儿急性阑尾炎
对于急性阑尾炎疾病,选择腹腔镜的方法进行治疗,体现出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的疾病恢复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疤痕小以及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等系列的优点[1]。为了探讨分别采用经脐腹腔镜以及传统腹腔镜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完成所有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随机分组后,对52例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经脐腹腔镜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患儿的术中以及术后相关情况获得显著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完成所有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随机分组。观察组:男31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岁-15岁,平均年龄为(8.9±2.5)岁;其中属于单纯性以及化脓性患儿12例,属于坏疽穿孔性患儿29例,属于阑尾周围脓肿患儿1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岁-17岁,平均年龄为(9.1±2.6)岁;其中属于单纯性以及化脓性患儿13例,属于坏疽穿孔性患儿30例,属于阑尾周围脓肿患儿9例。对比两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阑尾炎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采用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方法。临床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的方法[2]。于患儿肚脐下方1.5厘米的位置制作弧形切口,最终进入到患儿的腹腔,创建气腹,将腹腔镜有效置入,对患儿进行检查。在患儿左下腹以及脐部同耻骨位置连接线的正中位置左侧制作切口,将患儿盆腔脓液以及患儿腹腔脓液全部
吸除[3]。
1.2.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采用经脐腹腔镜治疗的方法。于患儿脐下5厘米的位置制作弧形切口,创建气腹,于患儿切口的左侧将腹腔镜有效置入,准备对患儿实施穿刺,在患儿脐上5厘米的位置完成小切口的制作,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检查,观察是否出现了肠管损伤的现象,之后将患儿盆腔脓液以及患儿腹腔脓液全部吸除[4]。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手术时间、患儿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患儿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患儿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儿的切口感染出现概率等实施临床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所有急性阑尾炎患儿,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展开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利用t检验凭借表示,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利用x2检验凭借%表示,当P<0.05为具有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阑尾炎患儿术中以及术后情况
在临床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急性阑尾炎患儿(P<0.05);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未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1。
2.2 术后情况对比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在术后并发症以及再次行手术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2。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儿,临床选择经脐腹腔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满足手术切口的美观要求,最终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华,侯广军,陈琦等.经脐单通道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及梅克尔憩室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12):1283-1286.
[2]林孝坤,蔡景理,陈肖鸣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比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42(2):157-159.
[3]陈生,向军,马胜等.单孔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与常规开放阑尾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6(3):209-212.
[4]罗青.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5(6):69-69.
[5]彭长生,姚昊,刘珍等.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