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建立。它在黄浦江边矗立,成为科学救国的先锋。60年加60年腥风血雨,好儿女志在四方。向西,发展,一劈两半。中国重工业需要你们!西部的明亮工程需要你们!工业要从祖国的心脏辐射。
阿拉从上海出发,黄沙滚滚,黄土飞扬,但是并不像传说中那是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冰山脚下的乱石岗。西安交通大学,在唐朝皇帝观望兄弟的兴庆公园对面,在古城西安东南城墙脚下安了家。上海的风情,上海的精致,上海人的认真,点点滴滴,随着阿拉的来到,滋润着雄壮威武的古都,让粗犷豪放的长安人,领略南方,相闻海风。
父亲从芦苇荡的船上,母亲从萧山的游击队,来到中原的马背上,又跨过鸭绿江,奔跑在朝鲜的冰面上……当南京路上好八连刚刚站稳脚跟。建立强大的中国空军!我出生在上海四平路防空军的军营里,听着军号声声站起来。不再有母亲进城对棒冰的惊讶,我习惯了浦江的风,上海的味道儿。调防,南京,广州。支援大西北,阿拉从上海一路来到西安。
阿拉从上海来。煤球钢碳木炭换成了蜂窝煤。大米,每人供应31斤粮食中政府给南方人有17斤。没有鱼虾,梅干菜,雪里蕻,只有北方人不吃的鸡爪、蚕蛹、咸带鱼。三根小葱,二两肉,一把小油菜,9分嫩豆腐赶个早市的新鲜。1元40只鸡蛋,4角一只小公鸡仔,调剂了冬天只有一堆大白菜、青萝卜和山东大葱。
阿拉从上海来。秦腔一声吼的惊吓,总是抵不过来自城墙东南角飘荡的香浓软语温暖。那些语音是亲近的,是久违的思念,是家乡故旧的腔调,客客气气……见面轻轻问一句“侬还好勿?”是一种精神心理的追求,胜过了当地人口语的“吃咧末?”那是一种温饱的希隅关怀,也是阿拉与额们地距离。
阿拉看着羊肉泡馍的晕腥,想到泡饭的清淡。
阿拉看着夜市的羊肉串像在脸上画胡子似的抽拉描黑,就感觉秦人的粗鲁野蛮;哪像弄堂里昏黄的灯下走街串巷挑担梆子敲敲5分钱的馄饨鸡蛋蛋花米酒小吃来的解馋清爽。
阿拉早上从凌晨五点开始,晚上算清账目后八点半安歇。不像额们白天从中午开始,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夜浪胡逛,三五朋友吆喝来聚,猜拳喝酒,打锤闹仗。
和阿拉一起来的,有大学生、干部、裁缝、教师、银行职员……去东亚饭店看望国家一级裁缝李大师傅。进屋是客气的滋汤:小碗两枚圆吉的荷包蛋,是白糖水浸着,一苗调羹。桌上有精致的小蝶,碟中是紫南枣、细花生、蔗糖、白糖拌炒核桃仁……外婆与姆妈拿出一叠枣红底黑黄格的平布,要求为我和姐姐做上海式样的背带超短裙。外婆说,要淮海路细囡的式样,咖地的师傅做不来的。
淮海路,这让阿拉迷信的高超补织衣裤的地方手工。2000年,为一个烟头烧化的裤子,我在西安找不到补家,就想起外婆的话。飞到上海,去淮海路上,180元费,才将小洞洞用裤子抽线织补得天衣无缝,再飞回来。
在老乡裁缝李大师傅家的中午饭印象深刻,是:大米饭,砂锅腐竹红烧肉,两尾红烧小鲫鱼,一盘雪里蕻炒肉丝,一小盆油菜蛋花豆腐汤。
出门送到街上,李师傅还在扬手客气地说,到秋天,来家吃黄酒醉河蟹啊!
阿拉的上海情结,在衣食上凝结。
我是幸运的。无数次在陕西的土地上与阿拉相遇。11岁在长宁中学,交大毕业屈尊到中学教物理的潘老师,一碗元宵就是一条黄浦江上的船;炒一根茭白,煮几枚茶叶蛋几片豆腐干,就是浪奔浪流的上海滩。我可以在废弃的实验室做其他同学做不成的物理实验。
我是幸运的。在知识青年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遇见交大的子弟,阿拉走十几里,就为可以哇啦哇啦啦啦的激情尽情讲话唱沪剧《红楼梦》,昆曲《牡丹亭》。这与道北子弟的豫剧《朝阳沟》和陕西人眉户《梁秋燕》形成了不同的音乐腔调。也将用舌头绕风情一南和用脑门子送气一北的唱腔从渭河一划入黄河直下长江,就千山万水总是同宗又同调的情份了。
秦岭发电厂。双水内冷发电机在上海制造成功!无数50年代从上海来的交大学生,电力中专生,还有80年代阿拉近60名知青考入的新工人交大子弟涌入秦岭大山。青年新工安全培训,一屋子八个姐妹,沈慧芬的一瓶白糖拌猪油的红辣椒酱,一瓶白糖煮梅干菜红烧肉,一饭盒清油韭黄炒米粉干,阿拉就鱼龙混虾,闺蜜了40年,亲如一奶同胞的姐妹,直到退休还在城墙公园邀约散步。
我以为,我今生会在交大的上海人中选择丈夫。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外派生……兴庆公园无数次见面,我居然厌倦了阿拉的手绢铺垫的精细、吃饭汤菜的周到、造作在舌尖的浓腔软语。细白的面人,娘腔的柔弱,服饰的门面……让我屡笑不止,屡拒不止。
姆妈讲,小人侬要当心的啦,北方人会吃了侬都勿晓嗒滴!我常常会有一搭没一搭地想起,阿拉真的是从上海来滴吗?阿拉真是个上海人吗?
是上海人变味儿了,还是我喜欢上了北方?直率,简单,爱你不分你我,生生死死地爱,无原则地和你站在一边统一战线,忠贞不二,更不算账计较得失……
哦,我明白了。是陕西大地,西安的风,使我变了,变得南人北相,变得女人男相,变得外柔内刚,变得很中国,更东方。我嫁给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红色江山人民当家作主甘当底色的陕北人。从此,我拥有了西安,也拥了世界和人类!
上海交大60年,西安交大又60年,谁又融化了谁?谁又幸福了谁呢?有对比,才有鉴别。一定有人感觉到的。
生活总会不习惯滴!姆妈讲,陕北人会高血压,上海人会低血压,人来到西安,血压却留在了黄土高坡和海边群岛。调皮吧?
儿子应该算是西安人了。可是在北京上学7年里,总是平常去陕西面馆当义工,周日又去班主任曹老师上海人家吃红烧肉。
35年过去,其实我很幸福,也很明白。阿拉从上海来,就像白找到了黑,天找到了地,山找到了水,硬找到了软,东南找到了西北,先进先锋找到了传统和根。
阿拉从上海出发,黄沙滚滚,黄土飞扬,但是并不像传说中那是昆仑山上的一棵草,冰山脚下的乱石岗。西安交通大学,在唐朝皇帝观望兄弟的兴庆公园对面,在古城西安东南城墙脚下安了家。上海的风情,上海的精致,上海人的认真,点点滴滴,随着阿拉的来到,滋润着雄壮威武的古都,让粗犷豪放的长安人,领略南方,相闻海风。
父亲从芦苇荡的船上,母亲从萧山的游击队,来到中原的马背上,又跨过鸭绿江,奔跑在朝鲜的冰面上……当南京路上好八连刚刚站稳脚跟。建立强大的中国空军!我出生在上海四平路防空军的军营里,听着军号声声站起来。不再有母亲进城对棒冰的惊讶,我习惯了浦江的风,上海的味道儿。调防,南京,广州。支援大西北,阿拉从上海一路来到西安。
阿拉从上海来。煤球钢碳木炭换成了蜂窝煤。大米,每人供应31斤粮食中政府给南方人有17斤。没有鱼虾,梅干菜,雪里蕻,只有北方人不吃的鸡爪、蚕蛹、咸带鱼。三根小葱,二两肉,一把小油菜,9分嫩豆腐赶个早市的新鲜。1元40只鸡蛋,4角一只小公鸡仔,调剂了冬天只有一堆大白菜、青萝卜和山东大葱。
阿拉从上海来。秦腔一声吼的惊吓,总是抵不过来自城墙东南角飘荡的香浓软语温暖。那些语音是亲近的,是久违的思念,是家乡故旧的腔调,客客气气……见面轻轻问一句“侬还好勿?”是一种精神心理的追求,胜过了当地人口语的“吃咧末?”那是一种温饱的希隅关怀,也是阿拉与额们地距离。
阿拉看着羊肉泡馍的晕腥,想到泡饭的清淡。
阿拉看着夜市的羊肉串像在脸上画胡子似的抽拉描黑,就感觉秦人的粗鲁野蛮;哪像弄堂里昏黄的灯下走街串巷挑担梆子敲敲5分钱的馄饨鸡蛋蛋花米酒小吃来的解馋清爽。
阿拉早上从凌晨五点开始,晚上算清账目后八点半安歇。不像额们白天从中午开始,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夜浪胡逛,三五朋友吆喝来聚,猜拳喝酒,打锤闹仗。
和阿拉一起来的,有大学生、干部、裁缝、教师、银行职员……去东亚饭店看望国家一级裁缝李大师傅。进屋是客气的滋汤:小碗两枚圆吉的荷包蛋,是白糖水浸着,一苗调羹。桌上有精致的小蝶,碟中是紫南枣、细花生、蔗糖、白糖拌炒核桃仁……外婆与姆妈拿出一叠枣红底黑黄格的平布,要求为我和姐姐做上海式样的背带超短裙。外婆说,要淮海路细囡的式样,咖地的师傅做不来的。
淮海路,这让阿拉迷信的高超补织衣裤的地方手工。2000年,为一个烟头烧化的裤子,我在西安找不到补家,就想起外婆的话。飞到上海,去淮海路上,180元费,才将小洞洞用裤子抽线织补得天衣无缝,再飞回来。
在老乡裁缝李大师傅家的中午饭印象深刻,是:大米饭,砂锅腐竹红烧肉,两尾红烧小鲫鱼,一盘雪里蕻炒肉丝,一小盆油菜蛋花豆腐汤。
出门送到街上,李师傅还在扬手客气地说,到秋天,来家吃黄酒醉河蟹啊!
阿拉的上海情结,在衣食上凝结。
我是幸运的。无数次在陕西的土地上与阿拉相遇。11岁在长宁中学,交大毕业屈尊到中学教物理的潘老师,一碗元宵就是一条黄浦江上的船;炒一根茭白,煮几枚茶叶蛋几片豆腐干,就是浪奔浪流的上海滩。我可以在废弃的实验室做其他同学做不成的物理实验。
我是幸运的。在知识青年农村的广阔天地里遇见交大的子弟,阿拉走十几里,就为可以哇啦哇啦啦啦的激情尽情讲话唱沪剧《红楼梦》,昆曲《牡丹亭》。这与道北子弟的豫剧《朝阳沟》和陕西人眉户《梁秋燕》形成了不同的音乐腔调。也将用舌头绕风情一南和用脑门子送气一北的唱腔从渭河一划入黄河直下长江,就千山万水总是同宗又同调的情份了。
秦岭发电厂。双水内冷发电机在上海制造成功!无数50年代从上海来的交大学生,电力中专生,还有80年代阿拉近60名知青考入的新工人交大子弟涌入秦岭大山。青年新工安全培训,一屋子八个姐妹,沈慧芬的一瓶白糖拌猪油的红辣椒酱,一瓶白糖煮梅干菜红烧肉,一饭盒清油韭黄炒米粉干,阿拉就鱼龙混虾,闺蜜了40年,亲如一奶同胞的姐妹,直到退休还在城墙公园邀约散步。
我以为,我今生会在交大的上海人中选择丈夫。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外派生……兴庆公园无数次见面,我居然厌倦了阿拉的手绢铺垫的精细、吃饭汤菜的周到、造作在舌尖的浓腔软语。细白的面人,娘腔的柔弱,服饰的门面……让我屡笑不止,屡拒不止。
姆妈讲,小人侬要当心的啦,北方人会吃了侬都勿晓嗒滴!我常常会有一搭没一搭地想起,阿拉真的是从上海来滴吗?阿拉真是个上海人吗?
是上海人变味儿了,还是我喜欢上了北方?直率,简单,爱你不分你我,生生死死地爱,无原则地和你站在一边统一战线,忠贞不二,更不算账计较得失……
哦,我明白了。是陕西大地,西安的风,使我变了,变得南人北相,变得女人男相,变得外柔内刚,变得很中国,更东方。我嫁给了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有着红色江山人民当家作主甘当底色的陕北人。从此,我拥有了西安,也拥了世界和人类!
上海交大60年,西安交大又60年,谁又融化了谁?谁又幸福了谁呢?有对比,才有鉴别。一定有人感觉到的。
生活总会不习惯滴!姆妈讲,陕北人会高血压,上海人会低血压,人来到西安,血压却留在了黄土高坡和海边群岛。调皮吧?
儿子应该算是西安人了。可是在北京上学7年里,总是平常去陕西面馆当义工,周日又去班主任曹老师上海人家吃红烧肉。
35年过去,其实我很幸福,也很明白。阿拉从上海来,就像白找到了黑,天找到了地,山找到了水,硬找到了软,东南找到了西北,先进先锋找到了传统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