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贫血这种疾病,大家一定都很了解,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但是运动性贫血这种疾病很多人却没有听说过。其实运动性贫血这种疾病在运动员中比较常见,尤其是那种训练强度很大的运动员,是非常容易患病的,那这是为什么呢?本文从运动性贫血的发病原理及其症状和体征方面谈起,论述初中体育教师在业余田径训练中应如何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并要求体育教师要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并提出了一些措施,以飨广大体育教师探讨。
[关键词] 初中 业余 田径训练 运动性贫血
一、提出问题
贫血是一种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运动性贫血则是直接由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贫血。贫血会导致机体生理和病理性的损伤,运动性贫血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和机能水平,通常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严重缺铁等现象。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各方面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有些大运动量的训练会很大的损伤学生的身体,影响他们的发育。田径运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四个类型的项目,而不同类型的项目对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走、跑项目以竞速为目的,比赛距离相等所耗时间少者为胜;跳跃、投掷项目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高度和远度,所有的田径训练都会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目前在中学田径训练中有些体育教师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不顾学生的身体条件,盲目追求大负荷、大运动量的训练,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没有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甚至有的在吃药训练,忽视了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不顾学生身体能力的恢复,促使很大一部分学生患上运动性贫血,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学生被迫停止训练或文化课的学习。正因为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学生,所以笔者认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要科学地进行田径业余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及早的预防初中学生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二、症状及体征
在呼吸循环系统中,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出现血氧降低,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现象,如心悸,心慌,运动后加重,神经系统中,机体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反应能力下降。内分泌系统中,女运动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中重贫血可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舌乳头萎缩,贫血较重时出现反甲现象,心率加快,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严重可出现肢体浮肿,心脏扩大等体征。运动性贫血发病慢,主要症状体现在头晕、头痛、疲倦、记忆力差、食欲不振,运动时呼吸急、心跳加快,运动后出现心悸。主要体征是心慌、气粗、肤色苍白。安静时的心率也明显加快,血液检查时低于正常值。
三、病因与机理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长和破坏经常保持平衡,若某种因素使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了骨髓造血的能力即出现贫血。研究说明:运动员本身的血红蛋白就是受训练水平、程度的影响。运动员较理想的血红蛋白值在16克左右。但一般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都低于16克,因为在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脾脏收缩、释放较多的血卵磷脂,使血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膜的抵抗力减弱,使红细胞破坏增多,即血红蛋白值减小。可见,连续大运动量训练的危害不小。大运动量训练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使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同时能使铁随汗液流失,由于蛋白质和铁供应不足,机体就会因造血物质缺之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引起运动性贫血。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长期进行大强度的训练,更会引起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降低,更容易产生运动性贫血。总之运动量过大就容易诱发运动性贫血。
四、预防的措施
1. 根据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中要考虑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加强全面素质的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在训练过程中大小运动量要科学地结合起来。在训练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训练中不要安排在水泥地上做大量的跑跳练习。特别是合理安排中长跑运动员的负荷尤其重要。所以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2. 注意饮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和合理营养的补充
体育教师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不要在早上没进食或进食不久就开始训练,学生进食要容易消化又要避免营养素的损失,要在饮食中供给充足的营养素,要吃含蛋白质与铁较高的食品。如豆类制品、动物肝脏、海带等。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蔬菜等,除了这些,体育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饮食结构,克服他们偏食和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帮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破坏红细胞的因素是我们无法克服的,但我们可以采用补充营养物质,如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硒等营养素的摄入,以保护红细胞,减少运动对红细胞的破坏。运动后,应及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为红细胞的加快合成准备充足的物质基础。如果已经出现了运动性贫血的症状,在选择蛋白质的时候,建议你选用顶级蛋白系列产品。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利于运动员及时吸收利用,其中特意添加的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红细胞的生成。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选用复合蛋白粉有利于防止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3. 根据男女生性别差异合理安排训练课
如果男女生在一起训练,体育教师要按年龄、性别差异安排训练内容,安排不同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尤其是女生,要合理安排他们的训练内容,在月经期训练量绝对要适宜,保证女生的合理休息,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女生的月经周期,这样教师就能合理安排女学生的运动量了。
4. 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机体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教师要在训练中观察学生身体机能的反应,发现学生在训练中出现脸色苍白、心跳加快,训练后头晕、运动能力下降等不良的反应时。要适当降低运动量,严重的立即停止训练,必要时要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测,如果检测出来已患有轻度运动性贫血,那么要减少运动量,注意合理的休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果是严重的,那么要立即停止训练,除了要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要服用抗贫血药物。如硫酸亚铁片、血宝等,也要服用维生素C,还可服用党参、白木等中药。对治疗贫血也是很好的,以此来防止诱发病理性贫血。 5. 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监督表
体育教师需要学生建立自我监督表,学生自己记录好每天的身体情况及运动情况,以便合理安排他们的运动量。根据学生在表中的症状体育教师应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训练任务,不得强行加重任务,不管学生的身体状况,导致学生运动成绩的下降,最后导致他们患上运动性贫血。
6. 体育教师不断给自己充电
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营养学、科学锻炼的方法等,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带好一个校田径队,也不会盲目训练,致使学生发生运动性贫血。
7.加强医务监督
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医务监督,增加营养,补充铁质,必要时还要补充复合氨基酸。定期检查血液中血红蛋白值,对血红蛋白值偏低者应及时处理,以防发生运动性贫血。
五、运动性贫血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可以多吃瘦肉、鸡蛋、菠菜水果等。因为果蔬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2.每次跑步训练前都要作好准备和热身运动,以防止脚底受到过度冲击。
3.为了保护足部健康,最好穿着质地轻软的跑步鞋。
4. 运动强度要适宜,不宜做剧烈运动,尤其是初学者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应循序渐进,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5.如果已经有运动性贫血了,不妨平时加强一下耐力锻炼。因为耐力训练可以让身体适应无氧呼吸的环境,也能很好避免运动性贫血。
运动时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以及血液酸化,红细胞膜的脆性增加,红细胞容易破裂,血流速度加快,使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的撞击和摩擦增加,使更多的红细胞破裂和溶血,致使人体内红细胞数目因运动而大量减少,运动时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大量排汗造成铁的排泄量增多,而铁是合成红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田径训练长时间的刺激,肌肉增长对蛋白质的需要增加,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赤字,原本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那一部分蛋白原料就显得不足了。由此可见,只要你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就有可能遭受运动贫血的袭扰。大量研究发现,运动员在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下,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研究指出血红蛋白多有利于多输送氧给各组织器官,运动成绩会有所上升的,但血红蛋白越高不一定越好,最适宜的数值是血球压积为45%左右。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业余田径训练中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负荷,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不能盲目连续安排大运动量的训练,以免发生运动性贫血。
参考文献:
[1] 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孙 勇.田径[M].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3] 王光兰、汪学红.体育保健学[M]. 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4] 屈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5] 李 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初中 业余 田径训练 运动性贫血
一、提出问题
贫血是一种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运动性贫血则是直接由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贫血。贫血会导致机体生理和病理性的损伤,运动性贫血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机体和机能水平,通常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严重缺铁等现象。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各方面机体还没有发育完全,有些大运动量的训练会很大的损伤学生的身体,影响他们的发育。田径运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四个类型的项目,而不同类型的项目对运动员的技能和体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走、跑项目以竞速为目的,比赛距离相等所耗时间少者为胜;跳跃、投掷项目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高度和远度,所有的田径训练都会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目前在中学田径训练中有些体育教师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不顾学生的身体条件,盲目追求大负荷、大运动量的训练,没有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没有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甚至有的在吃药训练,忽视了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不顾学生身体能力的恢复,促使很大一部分学生患上运动性贫血,给学生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学生被迫停止训练或文化课的学习。正因为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学生,所以笔者认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要科学地进行田径业余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及早的预防初中学生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二、症状及体征
在呼吸循环系统中,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出现血氧降低,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现象,如心悸,心慌,运动后加重,神经系统中,机体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反应能力下降。内分泌系统中,女运动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中重贫血可出现皮肤和黏膜苍白,舌乳头萎缩,贫血较重时出现反甲现象,心率加快,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严重可出现肢体浮肿,心脏扩大等体征。运动性贫血发病慢,主要症状体现在头晕、头痛、疲倦、记忆力差、食欲不振,运动时呼吸急、心跳加快,运动后出现心悸。主要体征是心慌、气粗、肤色苍白。安静时的心率也明显加快,血液检查时低于正常值。
三、病因与机理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长和破坏经常保持平衡,若某种因素使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了骨髓造血的能力即出现贫血。研究说明:运动员本身的血红蛋白就是受训练水平、程度的影响。运动员较理想的血红蛋白值在16克左右。但一般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值都低于16克,因为在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脾脏收缩、释放较多的血卵磷脂,使血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膜的抵抗力减弱,使红细胞破坏增多,即血红蛋白值减小。可见,连续大运动量训练的危害不小。大运动量训练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使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加,同时能使铁随汗液流失,由于蛋白质和铁供应不足,机体就会因造血物质缺之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引起运动性贫血。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长期进行大强度的训练,更会引起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降低,更容易产生运动性贫血。总之运动量过大就容易诱发运动性贫血。
四、预防的措施
1. 根据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中要考虑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加强全面素质的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在训练过程中大小运动量要科学地结合起来。在训练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训练中不要安排在水泥地上做大量的跑跳练习。特别是合理安排中长跑运动员的负荷尤其重要。所以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2. 注意饮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和合理营养的补充
体育教师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不要在早上没进食或进食不久就开始训练,学生进食要容易消化又要避免营养素的损失,要在饮食中供给充足的营养素,要吃含蛋白质与铁较高的食品。如豆类制品、动物肝脏、海带等。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蔬菜等,除了这些,体育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饮食结构,克服他们偏食和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帮学生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破坏红细胞的因素是我们无法克服的,但我们可以采用补充营养物质,如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2、硒等营养素的摄入,以保护红细胞,减少运动对红细胞的破坏。运动后,应及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为红细胞的加快合成准备充足的物质基础。如果已经出现了运动性贫血的症状,在选择蛋白质的时候,建议你选用顶级蛋白系列产品。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利于运动员及时吸收利用,其中特意添加的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红细胞的生成。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选用复合蛋白粉有利于防止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3. 根据男女生性别差异合理安排训练课
如果男女生在一起训练,体育教师要按年龄、性别差异安排训练内容,安排不同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尤其是女生,要合理安排他们的训练内容,在月经期训练量绝对要适宜,保证女生的合理休息,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女生的月经周期,这样教师就能合理安排女学生的运动量了。
4. 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机体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教师要在训练中观察学生身体机能的反应,发现学生在训练中出现脸色苍白、心跳加快,训练后头晕、运动能力下降等不良的反应时。要适当降低运动量,严重的立即停止训练,必要时要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测,如果检测出来已患有轻度运动性贫血,那么要减少运动量,注意合理的休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果是严重的,那么要立即停止训练,除了要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外,还要服用抗贫血药物。如硫酸亚铁片、血宝等,也要服用维生素C,还可服用党参、白木等中药。对治疗贫血也是很好的,以此来防止诱发病理性贫血。 5. 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监督表
体育教师需要学生建立自我监督表,学生自己记录好每天的身体情况及运动情况,以便合理安排他们的运动量。根据学生在表中的症状体育教师应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训练任务,不得强行加重任务,不管学生的身体状况,导致学生运动成绩的下降,最后导致他们患上运动性贫血。
6. 体育教师不断给自己充电
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营养学、科学锻炼的方法等,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带好一个校田径队,也不会盲目训练,致使学生发生运动性贫血。
7.加强医务监督
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医务监督,增加营养,补充铁质,必要时还要补充复合氨基酸。定期检查血液中血红蛋白值,对血红蛋白值偏低者应及时处理,以防发生运动性贫血。
五、运动性贫血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可以多吃瘦肉、鸡蛋、菠菜水果等。因为果蔬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2.每次跑步训练前都要作好准备和热身运动,以防止脚底受到过度冲击。
3.为了保护足部健康,最好穿着质地轻软的跑步鞋。
4. 运动强度要适宜,不宜做剧烈运动,尤其是初学者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应循序渐进,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5.如果已经有运动性贫血了,不妨平时加强一下耐力锻炼。因为耐力训练可以让身体适应无氧呼吸的环境,也能很好避免运动性贫血。
运动时由于内分泌的改变以及血液酸化,红细胞膜的脆性增加,红细胞容易破裂,血流速度加快,使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的撞击和摩擦增加,使更多的红细胞破裂和溶血,致使人体内红细胞数目因运动而大量减少,运动时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大量排汗造成铁的排泄量增多,而铁是合成红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田径训练长时间的刺激,肌肉增长对蛋白质的需要增加,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赤字,原本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那一部分蛋白原料就显得不足了。由此可见,只要你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就有可能遭受运动贫血的袭扰。大量研究发现,运动员在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训练下,血红蛋白明显下降,研究指出血红蛋白多有利于多输送氧给各组织器官,运动成绩会有所上升的,但血红蛋白越高不一定越好,最适宜的数值是血球压积为45%左右。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业余田径训练中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负荷,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不能盲目连续安排大运动量的训练,以免发生运动性贫血。
参考文献:
[1] 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孙 勇.田径[M].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
[3] 王光兰、汪学红.体育保健学[M]. 华东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4] 屈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5] 李 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