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理论为指导的戴家湖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本文首先阐述了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内容及意义,然后通过案例分析了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理论在戴家湖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得到的应用,以指导今后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关键词:戴家湖公园;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 由于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的局部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已给当地很多发展中城市带来了难以估计的后果【1】。城市园林在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吸收降解城市污染物、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净化大气环境、降低噪音等方面具有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所不可替代的作用【2】。现今各种以绿色環保健康为主要目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建设竞相在各地出台,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现有的城市园林规划严重滞后城市建设【3】。为了更好的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满足两型社会发展要求,人们反思过去只重形象而忽略生态效应、铺张浪费的做法,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4-5】。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以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理论为指导的戴家湖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1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的内容及意义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中指出: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因此,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将节约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当前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与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城市园林绿化绿量严重不足,部分地方仍存在黄土裸露现象绿地结构单纯,层次不丰富,人工植物群落景观单调。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比如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这就意味着城市经营活动就多,直接导致园林中的树木、花坛受到有意无意的损毁,我们常可以发现经营活动多而集中的园林地段树木死亡率特别高。而且,在这些地方再补栽上去的树木同样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在此结合对武汉市戴家湖公园规划设计,对节约型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实践探索,创造一个真正节约的并发挥良好生态作用的样本。
  2 项目概况
  2.1项目区位
  戴家湖公园位于武汉市的三环线上,青山区天兴洲大桥引桥下,北临和平大道,西接建设十路,东靠工人村,南面为工厂区。经由和平大道和天兴洲大桥引桥,可顺利行至三环线。基址临近青山区商业中心红钢城,周边居民较多。总规划面积约43.5公顷。
  2.2场地现状分析
  戴家湖为一块工业废弃地。从1958年起,青山热电厂开始向戴家湖底通管道排灰。年复一年,湖里的煤灰越积越多,戴家湖变成了“戴家山”。2000年以后,许多企业看到了粉煤灰的商机,纷纷来此开采,现挖掘留下的巨大的灰坑里积水之后,场地内又形成了波光粼粼的水面。
  
  2.2.1 水体
  场地南部及匝道处存在几处水体,水体总面积约67000平方米,其中位于煤堆旁的一处面积约22000平方米的水体呈现特殊颜色,
  2.2.2 土壤
  场地内土壤状况复杂,总体来说可分为四类土壤。①现有土堤为灰堤土②高架桥下区域为打桩后的回填土③现有水体下为粉煤灰混合土④其余部分大部分为粉煤灰,及少数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2.2.3 植被
  场地内除靠近和平大道一侧的土堤上有成形的园林绿化,局部地区有野生草本植物覆盖外,其余地区多为裸露地,无景观效果。
  2.2.4 地形
  依据所提供测量图,基址外围由堤坝环绕,场地内部整体高于起周边市政道路。场地北高南低,地势较为平坦,局部地区存在土堆及低洼坑地。北部标高大多在30-33米左右,南部以水塘为主,其中有一处高约10米的煤堆。
  2.2.5 空间
  场地内空间类型丰富,其中较有特色的是高架桥围合空间及高架桥覆盖空间。
  2.3分区景观设计
  
  
  2.3.1 公共娱乐休闲区
  将公园主入口设置于建设十路一侧,和平大道旁设置次入口,作为形象入口,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主、次入口各设置一条景观道进入公园,最后相交于公园中心广场,完成由城市灰色硬质景观到公园绿色景观的过度。区域内设置阳光草坪、疏林草地、中心广场、下沉表演场等景观,满足不同人的休闲娱乐需求。
  2.3.2 素质拓展运动区
  在匝道旁设立防护林带,减小城市交通给场地内游人带来的不安全感及噪音干扰。其余部分以阳光草坪为主,方便摆设各类型素质拓展器材。同时在此区域内设置一处雨水花园,收集及净化周边雨水,用于绿化浇灌。
  2.3.3 户外极限挑战运动区
  在公园中设置极限运动场地,为不怕吵闹的热爱极限运动的人们提供一个好去处,展现活力。可进行的运动类型有:直排轮、滑板、单车等。
  2.3.4 文化体验区
  文化体验区位于公园中部,主要通过铺装、景墙、植物等材料反映场地历史,展现工业文化。记忆广场上的黑色石砌喷泉象征场地因堆放粉煤灰而被污染的历史。记忆的盒子通过围合空间的营造、工业材料的运用,使游人在场地中感受工业的遗迹。
  2.3.5 立交匝道景观区
  此区域位于公园内立交匝道围合区域,由于城市交通对该区域影响较大,不便于游人长时间在此停留,因此主要考虑以绿化景观为主,少量设置园路供游人通行。在匝道较低处,为防止对驾驶员视线造成干扰,匝道两旁种植少量乔木,匝道高度高于乔木高度后,在匝道两侧种植高架防护林。设置一处雨水花园,用生态的方法,解决附近雨水排放的问题。
  2.3.6 密林游憩区
  由于场地东侧规划为大片居住区,因此为方便将来周边居民来公园内游玩、健身,在场地东面设置一处次入口,次入口旁配套安排有林下停车场,高架桥下设置健身步道,步道两旁摆设健身器材,满足居民锻炼、健身需求。同时,为减小横穿于场地之上的三环线高架对公园的影响,在此区域之内高架旁设置防护林带。
  2.3.7 湿地水景观赏区
  此区域以观水景为主,为游人创造一处生态自然的观赏场所。湿地木栈道、生态展场、湿生花卉平台等的设立,让游人在观赏生态景观的同时,吸收生态科普方面的知识。
  2.3.8 园务管理区
  园务管理区设置于公园西侧,包含园务管理用房、生产温室及停车场。停车场可对外开放,作为为公园创造经济效益的途径。园务管理用房靠近园务管理入口,避免对游人交通造成干扰。
  3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理念在戴家湖公园设计中的应用
  3.1 节地
  3.1.1 从总体规划出发,融入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理念
  场地现状高架林立,主要为缺乏景观特质的灰色基础设施。通过在此建设公园绿地,设置生态绿阻,形成绿色阻力,减缓交通高速运行为人们带来的不安定感。同时对场地的生态修复及改造,形成景观效果良好的绿色场所。最终形成功能完善、风景宜人的绿色基础设施。这样从项目选址入手,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其最大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改善场地生态环境,变废为宝,实现对土地资源最大的节约与利用。
  3.1.2 因地制宜,对公园合理布局
  按照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理念和要求,尊重并利用场地内现有的地貌条件,进行竖向设计,减小土方量。场地内现有一定量的水体,在规划设计时,以现有水体为基础,进行水系的规划。
  在体现原有地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分拣好的场地内原有的建筑垃圾作为填充物,设置微地形。在消耗了场地内的建筑垃圾的同时,又节约了宝贵的土壤资源。
  3.1.3 合理利用高架桥下空间
  铁路桥与公路桥成南北向横穿场地,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具有特色的桥下空间。在戴家湖公园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三种利用桥下空间的方式。①在靠近市政道路,且净空较高的高架桥下,合理利用空间,沿高架方向设置停车场地。②在人流较多的区域的高架下设置慢跑步道及活动场地,为市民提供难得的阴凉的活动空间。③对于人活动不便以及防护需求较高的区域,以防护林带的方式填充空间,创造良好的神态效益。同时高效利用桥墩,进行垂直绿化,增加公园绿量,形成公园特色,满足人们视觉需求。这些桥下空间处理的措施,增加了公园土地的利用效率,体现了节约型园林的理念。
  3.2节水
  3.2.1 收集雨水,循环利用
  公园内设置3处雨水花园,汇集周边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将雨水净化,收集进入储水池中,作为绿化浇灌用水及公园景观水系的供水方式之一。雨水花园的设立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降低了公园总体的需水量。
  3.2.2 地面覆盖
  植物景观的地面覆盖可有效地降低地面蒸腾及水资源的消耗。戴家湖公园内部,除铺装及水体外,全由绿色植物覆盖,不露黄土。节约水资源,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
  3.3节材
  3.3.1 科学合理的选用植物,配植植物,降低养护成本
  由于乡土树种选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因此戴家湖公园种植设计时,主要选用用乡土树种,如:香樟、栾树、无患子、广玉兰、桂花、紫叶李等。同时由于场地曾经是是工业废弃地,以及在高速交通旁的特殊性,考虑选用一些部分粗放养护型植物,避免选用抗性差的植物【6】。
  植物配置方面,尽量避免“规则式”栽植,多采用“自然式”的植物群落、花境等栽植形式,以营造出“自然、生态、野趣”的景观效果。在游人活动较多的区域种植精细的植物,在人流较少的地方多种植粗放的植物。降低公园养护管理费用。
  3.3.2 就地取材,降低公园建设成本
  场地内现有大量的粉煤灰,这些粉煤灰除了在进行场地平整时会用到之外,还可以用将其加工制作粘土烧结砖、做筑路材料及回填材料等在公园内使用。在体现场所精神的同时,可缩减部分公园建设成本。
  用粉煤灰代替部分粘土烧制的砖。它的性能与普通砖相比,强度相同,而重量约轻20%,导热系数小,能改善物理性质,砖坯不易风裂,易于干燥,可减少晾坯时间和场地。可少用燃料,降低单耗,节约能源。用粉煤灰做的粘土烧结砖可在公园内景观构筑物的砌筑以及道路铺装的铺设。
  用粉煤灰、石灰及碎石按50:10:40的重量比适的比例、最佳含水量、合理的工艺配合拌制均匀而成的混合料可修筑道路基层。
  用粉煤灰代土或其他材料在建筑物的地基、橋台、档土墙做回填,由于其容重轻(比大多数土轻25%-50%),可在较差的低层土上应用,减少基土上的荷载,降低沉降量。同时粉煤灰最佳压实含水率较高,对含水率变化不敏感,抗剪强度比一般天然材料高,便于潮湿天气施工,可缩短建设工期,降低造价【7】。
  3.3.3 设置大量停车位,增加公园盈利
  利用高架桥下空间,修建大量停车位,缓解现代社会停车难问题的同时,为公园创收。减少公园运营期间资金的投入。
  4结束语
  建成后的戴家湖公园将与青山公园,共同构成青山“绿肺”,为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积累了宝贵经验。相信在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念的指导下建设的戴家湖公园,能为市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炜,李宇,赵文革,等.小城镇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99-102.
  [2] 陈桂株,殷敏,陈志良.花园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19-21.
  [3] 姜建成,高卫斌,宋吉平.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7,(2):111-112.
  [4] 左玉辉.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3-313.
  [5] 黄娟.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武汉市森林旅游[J].安徽农业科学,2O05,33(1O):1904-1905.
  [6] 史广敏.贯彻“六个转变”发展城市绿化[J].国土绿化,2006(8):19-20.
  [7] 唐鼐,易旭辉.城市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湖南林业,2OO4(7):9.
  作者简介:刘堃 总经理 风景园林副高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要: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钢管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且造价低廉,制造工艺简便。本文着重介绍了SHS-重力分离法制备的单一Al2O3内衬陶瓷层的不足以及添加ZrO2形成复相陶瓷衬层的作用与增韧机理。  关键字:SHS铝热-重力分离法ZrO2增韧机理  中图分类号:TL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
摘要:目前RTK技术已经在航道水深测量中的广泛应用,随着近年来CORS系统的建成,没有了电台基站差分改正信号辐射长度的限制,带状狭长的内河航道水下地形测量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得到了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CORS;测绘技术;航道水深测量   中图分类号:U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测绘技术日新月异,GPS RTK技术的应用,RTK结合数字测深仪在电脑测深软件帮助下实现自动化测深,极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网络及路由器的基本概念,简述网络分层诊断技术,结合讨论路由器各种接口的诊断,综述互联网络连通性故障的排除。  [关键词]网络 互联网 路由器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U2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从国际上看,网络管理与故障诊断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现在正在从初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从集中到分散的目标发展。实现故障诊断的科学化、规范化已经成为影响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