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之一,也是数学课改精神,因此,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是落实课改精神的主要途经。本文通过对个性教育的了解,描述数学教育中的个性教育,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个性教育的作用;积极挖掘个性教育与德育的切入点,探索实现个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途径。
关键词: 数学教育;个性;个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072-02
17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所独有的个性与品格。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断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实施个性教育。数学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实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个性化的数学教育是实现德育的基本方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个性教育含义及其作用
個性教育的内涵应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个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勤奋等个性品质。数学教育中的个性教育就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以确定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数学教育中的个性教育有利于教育的特色化,它以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有利于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数学教育中的个性教育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
二、在教学中实现个性教育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对策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学学科的独特个性
1、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数学的这种特性来让教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又从数学中感受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请你帮学校的总务主任算一下,学校计划花5400元钱买篮球和排球,共准备购买138个,其中每个排球30元,每个篮球50元,问两种球各买多少个?题目以发生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问题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
2、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和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利用数学这种独特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渗透和揭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学生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如何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能力,分享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锻炼独立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数学是人类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的文化,经过长期发展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成为现代文明之一。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关注数学的文化内涵,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學方式把教材与教学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向学生讲解数学是怎样从古代发展到今天的,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个性品质。如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载着: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郏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身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了四年,也于世长辞了。这是一个墓志铭,此题本身就是数学与文学的佳作,利用方程可以解出丢番图的寿命,在数学中讲解方程时引用这道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更鲜明,更吸引人,能使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都得到提高。通过这些与生活、探索和文化相结合的数学课堂教学,将不会再枯燥无味而变得具有个性特色。
(二)培养及发展学生个性
1、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及积极探索精神。传统数学教育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填鸭式”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是接受了知识,而没有掌握知识,也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个性教育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例如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障碍”的设计就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双边活动相结合,其基本教学结构,如以下程序组织活动:
第一,创设教学“障碍”。设置障碍法是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现有知识出发设置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必须具有有效性和启发性,让学生有意识进入探索问题的情景,明确探索的方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下一环节探索排障做好心理准备。如在教学“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画下如下函数的图像:(1)y=x2+2x-3;(2)y=x2+2x+3;(3)y=x2-2x+1。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有些是一个?有些是两个?而有些又没有?”通过设疑巧妙地设置了教学“障碍”。
第二,引导探索排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推到高点,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的探索步骤,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回忆,多角度、多方位考虑,从易到难,有效迁移,指引已初步激发探索心态的学生,根据客观条件,寻找最佳方案,快速、独特设计排障途径。在上述问题中,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提出“金点子”,引导学生探索排障途径,先让学生动手解如下方程(1)x2+2x-3=0;(2)x2+2x+3=0;(3)x2-2x+1=0。再根据上述方程根的情况,结合每个方程“Δ=b2-4ac”的运算,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对比,讨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Δ=b2-4ac的值与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的情形是怎样?”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特点,课堂教学上,我通常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和一题多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
3、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提供个性发展的永久平台。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利用电脑辅助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众多信息引进课堂,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软件的信息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实施“动态教学”和“趣味教学”,大大开阔学生视野,增进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数学教学软件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做数学”和“实验”的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一次数学活动——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它是什么图形呢?我利用“几何画板”把它变成一道开放题,动态展示了四边形变化的多种情况,学生在各种情况下观察原四边形的变化情况对其结论产生的影响,并加以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更多“发现” 的机会,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永久平台。
三、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學环境
要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校必须给教师一个自由、宽松的创造空间,让教师真正研究教材,并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传播知识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相结合;同时,必须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条件下,仅仅把学生中考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对教师教学成绩考核评估、晋升职称和提高福利待遇的唯一条件和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的人才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以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个性教育是教育必然及迫在眉梢的趋势。从目前教育状况来看,虽然个性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傳统教育仍占主要地位,因此个性教育的推广还有待我们的探索及实现。
参考文献
[1] [英]大卫·丰塔纳著,教学与个性 [M]春秋出版社,198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2012
[3] 陈春华,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J]中学数学研究,2012.8
关键词: 数学教育;个性;个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072-02
17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所独有的个性与品格。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断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实施个性教育。数学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实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个性化的数学教育是实现德育的基本方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个性教育含义及其作用
個性教育的内涵应包括:确定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个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勤奋等个性品质。数学教育中的个性教育就是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以确定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数学教育中的个性教育有利于教育的特色化,它以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有利于人的个性潜能优势的发掘、培养良好个性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数学教育中的个性教育是培养、强化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素质与预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个性素质相统一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的现实个性素质向理想个性素质的运动过程。
二、在教学中实现个性教育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对策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学学科的独特个性
1、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数学的这种特性来让教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又从数学中感受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请你帮学校的总务主任算一下,学校计划花5400元钱买篮球和排球,共准备购买138个,其中每个排球30元,每个篮球50元,问两种球各买多少个?题目以发生在身边的实际生活中问题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
2、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和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利用数学这种独特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渗透和揭示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使学生经历实验、探索过程,体验如何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能力,分享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使他们经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锻炼独立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数学是人类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的文化,经过长期发展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成为现代文明之一。因而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关注数学的文化内涵,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學方式把教材与教学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向学生讲解数学是怎样从古代发展到今天的,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个性品质。如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载着: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郏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身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了四年,也于世长辞了。这是一个墓志铭,此题本身就是数学与文学的佳作,利用方程可以解出丢番图的寿命,在数学中讲解方程时引用这道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更鲜明,更吸引人,能使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都得到提高。通过这些与生活、探索和文化相结合的数学课堂教学,将不会再枯燥无味而变得具有个性特色。
(二)培养及发展学生个性
1、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及积极探索精神。传统数学教育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填鸭式”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只是接受了知识,而没有掌握知识,也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个性教育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例如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学“障碍”的设计就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双边活动相结合,其基本教学结构,如以下程序组织活动:
第一,创设教学“障碍”。设置障碍法是数学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现有知识出发设置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必须具有有效性和启发性,让学生有意识进入探索问题的情景,明确探索的方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下一环节探索排障做好心理准备。如在教学“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先画下如下函数的图像:(1)y=x2+2x-3;(2)y=x2+2x+3;(3)y=x2-2x+1。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有些是一个?有些是两个?而有些又没有?”通过设疑巧妙地设置了教学“障碍”。
第二,引导探索排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推到高点,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的探索步骤,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回忆,多角度、多方位考虑,从易到难,有效迁移,指引已初步激发探索心态的学生,根据客观条件,寻找最佳方案,快速、独特设计排障途径。在上述问题中,当学生出现疑惑时,教师提出“金点子”,引导学生探索排障途径,先让学生动手解如下方程(1)x2+2x-3=0;(2)x2+2x+3=0;(3)x2-2x+1=0。再根据上述方程根的情况,结合每个方程“Δ=b2-4ac”的运算,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对比,讨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别式Δ=b2-4ac的值与二次函数y=ax2+bx+c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的情形是怎样?”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特点,课堂教学上,我通常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和一题多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特个性。
3、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提供个性发展的永久平台。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利用电脑辅助教学,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众多信息引进课堂,同时也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软件的信息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实施“动态教学”和“趣味教学”,大大开阔学生视野,增进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数学教学软件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做数学”和“实验”的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一次数学活动——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它是什么图形呢?我利用“几何画板”把它变成一道开放题,动态展示了四边形变化的多种情况,学生在各种情况下观察原四边形的变化情况对其结论产生的影响,并加以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更多“发现” 的机会,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永久平台。
三、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學环境
要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校必须给教师一个自由、宽松的创造空间,让教师真正研究教材,并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传播知识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相结合;同时,必须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条件下,仅仅把学生中考成绩和升学率的高低作为对教师教学成绩考核评估、晋升职称和提高福利待遇的唯一条件和重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的人才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以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个性教育是教育必然及迫在眉梢的趋势。从目前教育状况来看,虽然个性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傳统教育仍占主要地位,因此个性教育的推广还有待我们的探索及实现。
参考文献
[1] [英]大卫·丰塔纳著,教学与个性 [M]春秋出版社,198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2012
[3] 陈春华,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J]中学数学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