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应试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体现。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从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结伴而行,互为条件。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基础教育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并不是因为接受性学习模式已走入死胡同,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加以淘汰,而是因为大多数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地倚重接受性学习模式,而对研究性学习完全忽略或不加提倡。现在我们强调基础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适应素质教育时代的发展趋势,确立研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应有的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或完全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应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模式。这种学习活动模式不是语文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个过程。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鲁迅的《祝福》一课,这篇小说的主旨是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来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但是这个结论如果老师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运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与同伴的合作,去获取正确的结论,学生就会对课文理解得深刻而透彻。根据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以及她最后陈尸雪地的悲剧结尾,这位老师为学生确定了研究的主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究文章的主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来看具体的教学环节:
首先,梳理小说情节,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看祥林嫂的命运有何变化。
此环节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来理解。
1.故事情节的开端是什么?当时祥林嫂命运如何?
2.接下去的情节发展分几个层次?祥林嫂的命运又有什么变化?
3.什么地方是小说的高潮?此时的祥林嫂有什么表现?
4.小说的结局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然后明确:小说的高潮部分揭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本质因素,不是穷困、劳累,也不是丧夫、失子的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心灵的摧残。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毕竟摆脱不了封建礼教“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罪名”,这就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意义。
其次,看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如何迫害祥林嫂的?
学生从书中找有关对鲁四老爷描写的文字,判断鲁四老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各谈自己的想法,还说出了相关的依据,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去筛选表现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态度的词语来理解祥林嫂的死和他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明白了鲁四老爷的态度的出发点就是旧礼教以及维护这种礼教的工具——封建迷信,事实上祥林嫂也正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摧残下,不得不走向恐怖的阴司。
第三,看祥林嫂何罪之有?
祥林嫂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强加给她的,也是她自己无法摆脱的——早寡不吉利,再嫁不守节,再寡伤风败俗。对这些“罪名”的理解,又设计了以下一些小问题:
1.祥林嫂第一次婚姻是否出于她自愿?
2.祥林嫂私下出逃,能为当时社会所容忍吗?
3.在对待祥林嫂再嫁再寡问题上,普通的鲁镇人们与鲁四老爷的态度有没有本质的区别?试举例说明。
从三个不同方向所做的探究证明: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鲁四之流的可恶,柳妈们的愚昧,祥林嫂的可怜,在封建礼教的罗网下,他们或是罪人,或是帮凶,或是牺牲品,各自深陷于不同而又相同的无知和可恶的境地。
上述例子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光有文本研究还不够,还必须向课外、校外广泛开拓社会的教育资源,包括查找文献资料,进行座谈访问、调查研究等,以了解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各种表现。这对理解作品的主题,认识祥林嫂的真正死因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研究的问题可以是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如《荷塘月色》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如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谈审美观。可以是单一性问题,如《读〈伊索寓言〉》的主旨;也可以是综合性问题,如鲁迅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是单纯的语文问题,如王熙凤的形象特点;也可以是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问题,如从《神奇的极光》看科学的发展。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是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也可以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语文研究性学习离不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没有问题,研究性学习就难以实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研究性学习,无论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条件和研究结果等如何不同,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都必须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亲历过程,开展合作与交往,获得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长此以往,他们的研究能力一定能迅速地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以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从事学习的一种模式。这种学习活动模式不是语文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个过程。
曾经听一位老师讲鲁迅的《祝福》一课,这篇小说的主旨是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来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但是这个结论如果老师直接讲授给学生,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运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与同伴的合作,去获取正确的结论,学生就会对课文理解得深刻而透彻。根据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以及她最后陈尸雪地的悲剧结尾,这位老师为学生确定了研究的主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究文章的主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来看具体的教学环节:
首先,梳理小说情节,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看祥林嫂的命运有何变化。
此环节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来理解。
1.故事情节的开端是什么?当时祥林嫂命运如何?
2.接下去的情节发展分几个层次?祥林嫂的命运又有什么变化?
3.什么地方是小说的高潮?此时的祥林嫂有什么表现?
4.小说的结局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然后明确:小说的高潮部分揭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本质因素,不是穷困、劳累,也不是丧夫、失子的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心灵的摧残。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毕竟摆脱不了封建礼教“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罪名”,这就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意义。
其次,看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如何迫害祥林嫂的?
学生从书中找有关对鲁四老爷描写的文字,判断鲁四老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各谈自己的想法,还说出了相关的依据,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去筛选表现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态度的词语来理解祥林嫂的死和他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明白了鲁四老爷的态度的出发点就是旧礼教以及维护这种礼教的工具——封建迷信,事实上祥林嫂也正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摧残下,不得不走向恐怖的阴司。
第三,看祥林嫂何罪之有?
祥林嫂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强加给她的,也是她自己无法摆脱的——早寡不吉利,再嫁不守节,再寡伤风败俗。对这些“罪名”的理解,又设计了以下一些小问题:
1.祥林嫂第一次婚姻是否出于她自愿?
2.祥林嫂私下出逃,能为当时社会所容忍吗?
3.在对待祥林嫂再嫁再寡问题上,普通的鲁镇人们与鲁四老爷的态度有没有本质的区别?试举例说明。
从三个不同方向所做的探究证明: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鲁四之流的可恶,柳妈们的愚昧,祥林嫂的可怜,在封建礼教的罗网下,他们或是罪人,或是帮凶,或是牺牲品,各自深陷于不同而又相同的无知和可恶的境地。
上述例子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光有文本研究还不够,还必须向课外、校外广泛开拓社会的教育资源,包括查找文献资料,进行座谈访问、调查研究等,以了解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各种表现。这对理解作品的主题,认识祥林嫂的真正死因是十分必要的。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研究的问题可以是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如《荷塘月色》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如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谈审美观。可以是单一性问题,如《读〈伊索寓言〉》的主旨;也可以是综合性问题,如鲁迅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是单纯的语文问题,如王熙凤的形象特点;也可以是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问题,如从《神奇的极光》看科学的发展。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可以是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也可以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语文研究性学习离不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没有问题,研究性学习就难以实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研究性学习,无论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条件和研究结果等如何不同,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都必须注重让学生亲身参与、亲历过程,开展合作与交往,获得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长此以往,他们的研究能力一定能迅速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