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方言节目及其发展策略初探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eage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风行荧屏——把方言应用于电视节目。方言是特定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它包含着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等信息。电视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作为大众传播主要媒介的电视与承载着地区文化历史特色的方言的“联姻”,正实现着电视节目形态新的转型。
  关键词:方言电视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方言作为某一地区的人们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具有非常显著的群体性。方言的群体性是指某种方言是属于群体的而不是个人的,此方言的形成是由某个群体约定俗成的。方言是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最一般的语言,是由民众自我创造、自我使用的产物。
  方言是汉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学和语言学的宝藏。通过方言可以发现民风民俗和许多古代文化的信息。方言类电视节目现象,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同时方言电视现象关系到国家的语言政策问题,关系到普通话的推广问题,关系到国家广播电视的引导政策问题。
  因此研究方言电视现象可以为新闻学、传播学、文学、语言学、民俗学、文艺学等众多学科提供某些思路。而且从这种现象分析中得出的策略探讨,可以为国家的语言政策和广播电视政策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也可以为方言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点贡献。
  
  一电视方言节目存在的问题
  
  1、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不能满足所有受众需要
  从目前形势分析,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挂》、《台州百晓》等方言新闻节目的收视效率都相对比较高,但仔细研究其观众结构后会发现,这些观众绝大多为该地区对此类方言怀有深厚感情的地方人群。受众结构的偏向,是制约作为市场策略的电视方言新闻发展的一个因素。如何弥补受众面的狭小,扩大受众范围,是该类节目为延长其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在题材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在内容上,以方言为媒介的节目也只适用于关乎当地普通民众的民生类新闻、娱乐类节目等。而对于严肃的政治类,重大经济性新闻等则理所当然的不适于用方言,而采用普通话播报。这是限制电视方言新闻施展空间的另一个原因。
  电视方言类节目要在成熟稳定的媒介市场中落脚,必定要有社会文化的支撑。作为市场策略的方言新闻为什么能够有高收视率,又会有瓶颈制约,只有在文化空间中才能找到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地域特征明显的方言言说形式,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方言新闻的地域文化策略的分析,是对作为市场策略的电视方言新闻的进一步理解。
  
  3、以方言为载体的区域传媒节目(栏目)目前有跟风的倾向
  方言节目中夹杂了一些很不规范的语言用法,对大众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用语有误导作用。方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文化背景,所以电视节目用方言做出来会有一定的本地“观众缘”,但也带来了区域文化承载与社会主流文化传播的冲突。眼下各地城市都处在改革开放之中,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创业人员来自各地,需要有一种包容性强的城市文化。方言节目的大量存在,却有悖于“大气开放”的时代精神和新型的城市文化诉求。还应该看到,当下有不少方言节目表现出强烈的低俗化倾向。如果不加节制地开办方言节目,或是方言节目内容上安排不妥当,势必给所在地城市形象、媒体形象的塑造带来消极影响。
  
  二方言在区域传媒应用中的策略
  
  1、避免片面追求高收视率,流于“小气”和“俗气”
  电视方言新闻在媒介市场的竞争中诞生,收视率是它的强大动力源,但是如果一味的被收视率所左右,忽视了语言使用的规范和文明,就会把方言新闻导向“小气”和“俗气”。
  媒体肩负着代表先进文化、引导教育受众的职责。虽然说方言节目是传承民间文化的重要尝试,但是保证语言使用的规范,提升栏目的审美品格。主持人即兴口语易于随意,大白话、大粗话使得节目流于“小气”和“俗气”,使电视节目失去了应有的审美意义。另外,不能因为追求趣味性而减少单位时间的信息量,也不能影响新闻的可信度,不能由平等而庄重的传播异化为不负责任的街头巷议,获得实用可靠的信息仍然是受众收看新闻的主要目的。
  
  2、探求方言播音的发音方法,美化方言新闻
  纯正普通话听起来声音饱满圆润,语言风格规范、庄重、清晰、简洁,正是因为它借鉴了歌唱发声学的方法并对之进行改造,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形成了具有艺术韵味的播音风格。而方言播音都是地方性的播音,每个地方的方言又不一样,无法根据其特点作统一的研究和改造,所以方言播音员大多是凭着感觉或是从当地地方戏剧发音寻求技巧,造成发音的偏差。方言播音是更生活化的语言,它无需苛求普通话的艺术意蕴,但是追求自然流畅、清晰简洁是理所当然的。
  
  三结语
  
  本文分析得出,在媒介市场竞争和地域文化的背景中诞生的电视方言新闻,有它获得高收视率的外在和内在原因,电视新闻表达方式的平民化、本土化、小众化,对本地资源的充分运用,反映了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在形式上的一种改革思路,也预示着整个传播媒介改革发展的趋向,它的经验是值得大众媒介在寻求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借鉴和研究的。
  但同时也应注意,方言这种形式自身的弊端和发展瓶颈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毕竟它也是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不论方言新闻能走多远,不论它还能掀起多大的涟漪,抑或是消身匿迹于电视媒介,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中国传媒业在改革过程中迸发出来的精神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电视新闻人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彰显,寻求自身发展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郑征予:《电视文化传播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年。
  [2] 姚喜双、郭龙生:《媒体与语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吴媛媛,女,1981—,河南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在读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传播应用研究,工作单位: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金山农民画结合了民俗元素,通过作者主观心灵的投入,将其转化为乡土意象,以传神的表现达到传情的效果。本文以代表作者张新英的作品为例,通过构图、色彩运用、情感表达和主观心灵的投入对金山农民画予以解读。  关键词:民间元素乡土意象主观心灵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金山农民画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它将民间刺绣、剪纸、印染、灶壁画等传统民间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绘画中,构思大胆,色彩明快
期刊
摘要绘画的本质是手眼并用,所以,“眼”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眼睛的运用其实就是“看什么”与“怎么看”的问题。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阐释看的这个问题:在对“纯粹画面”的探究中看作品;在对“视觉经验”的“悬置”中看对象。  关键词:眼纯粹画面视觉经验悬置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绘画的本质就是用手拿起笔,将所看到的画下来,只有去看才能画得出来,只有画出来才知道看到了什么,绘画就是手眼并
期刊
摘要中国戏曲在明清两代,迈入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在唱腔素材体制方面,昆山腔大量吸收南北曲曲调,运用曲牌联缀体完成戏剧情节的描述和戏曲人物形象的创造,是中国曲牌音乐最高水平的体现。  关键词:曲牌体昆山腔声腔体系  中图分类号:J643文献标识码:A    曲剧属于曲牌体,又叫联曲体,也就是民间俗曲小调。它在原“南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南方各种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海盐”(浙江)、“余姚”(浙江)
期刊
摘要原生态唱法在青歌赛独列为一组别,不仅在大赛中成为一道风景线,还在生活中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在与当代音乐文化撞击的同时,原生态该何去何从,这是所有关注它的人们必须清醒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原生态青歌赛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自第12届青歌赛新设民歌原生态唱法以来,原生态已成为大赛的一道亮丽风景。源于乡村山野的天籁之音,抹去世间污浊,安抚躁动心灵,引导人们回归音
期刊
摘要教室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也是教学中师生日常生活的制度化空间。教室从时空上可分为制度化的前台、后台及余留区域。本文从学生的“身体遭遇”出发,描述了他们在教室中的生存状态:学生身体在前台遭遇到“去个性”、“纪律化”、“被观看”、“被忽视”;在后台得以“放松”;在余留区域体验到从暂时的“欢腾”到紧张的“形象维护”。  关键词:教室身体前台后台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    “身体”是我
期刊
摘要朱践耳的钢琴叙事诗《思凡》以奏鸣曲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性的肯定。本文主要从作品的曲式结构来进行赏析,来诠释作品具有哲理思辨性、散发人性光辉的一面。  关键词:思凡人性赏析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朱践耳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留学前苏联学习深造,期间根据《思凡》这部独幕芭蕾舞剧创作了钢琴叙事诗,它不但是朱老留学期间的一部器乐作品的习作,也是不可多得的
期刊
摘要乐府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音乐机构,本文着重论述了乐府发展沿革及其职能。根据史料记载与出土文物互证,作为机构的乐府最迟秦代已有之,汉武帝时,“汉承秦制”,于公元前112年乃立“乐府”。  关键词:乐府发展沿革职能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乐府”一词,首见于司马迁《史记》“乐书第二”:“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
期刊
摘要春联是我国传统文化样式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往往是一个时代精神特质的特殊载体。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写出的春联,往往有不同的内涵,显示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民风民情。透过春联,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其所蕴含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了解中国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影响,而且可以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民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春联在新世纪仍然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现代化服务,并显示它独特而不
期刊
摘要德国作曲家斯托克豪森,是后现代音乐中的主流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活动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至今有作品140余首。作为后现代音乐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能够体现和代表后现代音乐的风格。本文通过对斯托克豪森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讨其音乐思想,进而透视出后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以及音乐与音响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音响斯托克豪森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斯托克豪森在谈论他的作品《
期刊
摘要2009年的贺岁片竞争异常激烈,多部大片几乎同时上映。陈凯歌携电影《梅兰芳》而来,欲在2009年的贺岁片中拔得头筹。从12月5日首映到现在的票房收入情况来看,陈凯歌可以说已经取得了成功。演员及主创人员的庞大阵势,强劲有效的宣传策略,大制作大手笔的创作投资,高超的市场进入和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及多元化的销售终端渠道,都是电影《梅兰芳》能够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运作模式《梅兰芳》陈凯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