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延河好女儿——黎扬先生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ang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得到一个异常悲痛的消息:学校杰出校友、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学生、原船舶工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陈康白院长的遗孀黎扬先生于2016年5月1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根据黎扬先生生前的嘱托:去世后不举行任何告别活动,不通知单位、母校及各方亲友,不惊动大家,不给大家添麻烦。一位伴随着中国革命成长的知识女性、一位具有7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一位为党辛勤工作了多年的高级领导干部,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我们。当学校方面听到这一噩耗时,黎先生已经离开两个多月。
  黎扬先生1919年生于广州的一个殷实家庭,她自小在女子私塾读书,1929年考上了广州第五十小学。她自幼努力学习,初小时曾三次获得银质奖杯。1935年初中毕业,后考入广州市立第二高中,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理科类女高中生。
  1935年的北平,爆发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广州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各个学校都响应北平学生的号召参加爱国运动。在此期间,黎扬曾跳出围墙加入到游行队伍中,拿着同学们糊好的小纸旗在游行队伍中大声呼喊:“还我东北!”“保卫华北!”“要求政府出兵抗日!”她在游行队伍中慷慨激昂,尽情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和对国民政府的痛恨。
  1937年,黎扬开始接触到当时的一些进步期刊,其中有以鲁迅先生的名著《呐喊》命名的进步期刊;还有一本书让黎扬受益匪浅,那就是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这些进步书刊让黎扬更多地懂得了社会,学会了思考。
  1938年黎扬高中毕业后报考了中山大学。没想到在考场却出现意外,在考试还没有结束时日本飞机空袭广州,考试被迫中断,黎扬的大学梦就此中断了。不久中山大学搬往大后方,她和几位朋友随着中大的学生到了桂林。
  1939年秋,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招生,黎扬报考了该校并被录取,从此开始了在重庆的学习生涯。在校学习期间,她参加读书会并成为会员。当时读书会主要宣传进步思想,在这里黎扬秘密学习了《论持久战》、《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开始懂得一些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使黎扬的目光开始触及世界,也使她的人生观从爱家爱国延伸到爱世界。


  1940年初夏,黎扬经人介绍认识了在重庆的新华通讯社工作人员。当时的新华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重庆的公开组织。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黎扬和同学们意外见到了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叶参谋长和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给他们讲了很多革命的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在这里,黎扬还见到了邓颖超,经过深谈,邓颖超鼓励黎扬和同学们要学好药学、物理学,时刻准备为将来的抗战作出贡献。
  同年“重庆大轰炸”以后,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同意黎扬等人的请求,安排他们去延安。在等待去延安期间,黎扬和同学路过学校的实验室时,看到实验室中还有一些没被炸坏的试验设备,想起《新华日报》上曾登载过延安自然科学院征求科学仪器、书籍的启事,于是赶快回宿舍拿来自己的大皮箱,挑选一些能用的仪器设备,又找了一些比较完好的书籍装满整整一皮箱,搬到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准备带到延安。
  1940年10月,黎扬等人终于踏上延安的土地,看到延安的宝塔,开始了在延安的学习、工作生涯。他们先被安排到女子大学的招待所住下,校长王明亲自接待他们。在这里,黎扬亲耳聆听了毛泽东的讲话,受到极大鼓舞。在中组部的安排下,黎扬到自然科学院地矿系学习。在“大生产”运动中,为了加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边区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所以黎扬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在延安继续学习,完成自己科学救国的夙愿。
  黎扬从1941年至1942年在自然科学院学习期间,正值老革命家徐特立担任院长,黎扬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她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各项科研生产活动,在灰生铁的研制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黎扬回忆起当时的学习生活时说:“我们上课、住宿都是在窑洞里头,一些小的活动也都在窑洞里。那时我们还经常在窑洞外上课,头顶晴天,没有凳子就坐在黄土地上,就这样听老师讲课,一个上午下来,腰酸腿痛,特别难受。但是那时的同学们从不叫苦,老师也照样站一上午讲课,口渴了,腿酸了都不怕,都这么坚持着学习。”黎扬曾亲耳聆听徐特立老院长的教诲。徐老那坚贞不渝的信念,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给黎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41年黎扬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并积极参加入党积极分子的各种活动。1942年,自然科学院党总支吸收黎扬为中共预备党员,从此这位昔日的富家小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
  1943年在“抢救失足者”的运动中,黎扬无端受到牵连,曾被关押,但却没有找到任何问题。“抢救运动”结束以后,黎扬回到自然科学院继续学习,此时徐老已离开自然科学院,因地矿系撤销,黎扬改学化工系。
  1944年,黎扬与自然科学院院长陈康白结为连理,组成了一个新的革命家庭。10月,陈康白院长随王震旅长南下开展敌后斗争,1944年底,组织上安排黎扬到中央宣传部工作,任中宣部副部长徐特立的秘书。
  在徐老直接领导下工作的那段日子里,徐老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热情深深影响着黎扬。黎扬在思想上得到教诲,在生活上受到关心。徐老德高望重,平易近人,是深受人们爱戴的革命老人。徐老作为中央委员兼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起早贪黑,全然不顧自己已是近70岁的老人。有的时候徐老太疲倦了,经常读着文件就打起瞌睡来。这时候,黎扬就会把他叫醒,请他到卧室稍事休息,但徐老经常是被叫醒后反而不去睡,继续工作。
  那时黎扬的女儿还不满周岁,为了不耽误工作,黎扬只好把孩子带到办公室,女儿经常哭闹要她抱。徐老见状,把孩子抱到他自己的办公室,一边办公一边帮黎扬照顾孩子。这让黎扬感动不已,成为她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中央派陈康白到东北人民政府军工部工作。黎扬随陈康白一同到了东北,在军工部鹤岗办事处做政宣工作。1948年到哈尔滨任东北工业部研究室研究员、实验工厂研究室主任。1949年至1951年在沈阳任东北工业部机械局第八厂厂长、苏联专家主持的高速切削训练班主任。1951年至1954年,黎扬为了工作需要在哈尔滨外语学院学俄文。1954年,黎扬随陈康白到了北京,在二机部外国专家工作室任主任。之后,又到一机部、三机部、六机部继续做外事工作。曾任三机部对外司代司长、援外办公室主任、六机部援外办公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造机局副局长等职。黎扬先生1982年离休,医疗等方面享受副部级待遇。
  在建国以后几十年工作经历中,黎扬大部分时间从事军事工业相关管理工作。几十年来,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工作极其负责,自始至终保有充沛的革命热情,是一名党性强、敢于担当的优秀业务干部,为中国的国防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她身上体现出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
  离开工作岗位的黎扬先生时刻关心母校的发展,积极参加延安自然科学院校友会的各项活动。北京理工大学是自然科学院的继承者,更是服务国家、为国家培养国防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为缅怀徐特立同志对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激励青年一代立志攀登科学高峰,为我国培养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1985年,在学校设立了徐特立奖学金。黎扬也参加了当时首期的捐赠,当谈及为什么要为徐特立奖学金捐款时,黎扬说:“我曾经接受徐老的教育,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我希望这些奖学金可以用来培养下一代的优秀的学生。”多年来,黎扬一直关注母校徐特立奖学金基金会的情况,并将自己日常节省下来的费用捐献给基金会,以感谢当年老师对自己的栽培和教育。从2005年开始,她每年向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奖学金基金会捐赠10000元。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2013年发生的事情。以往每到暑假黎扬全家都会去威海避暑,别看黎扬虽然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但身体依然非常硬朗,每年都会下海游泳,一些常在海边戏水的当地人都记得这位老当益壮的游泳健将。2013年8月23日,在一次游泳过后,黎扬不幸得了中风。黎扬被送到当地医院抢救時,医生马上就下了病危通知,断定她是脑梗塞。幸运的是,当地医生对老人进行了紧急救治,才没延误病情。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黎扬逐渐恢复了意识,又能坐起身来了。当她彻底清醒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忘记2014年为母校继续捐款。


  2014年5月,黎扬的身体刚刚好转就联系学校,准备办理捐款手续。2014年5月21日早上,黎扬很早就醒来了,一想到今天要为母校捐款,黎扬5点左右就睡不着了。她起床再次清点了现金,装入一个信封,并在封皮上写下了娟秀的字迹:“徐老基金(10000元)”。这一天,黎扬和北理工来接收捐款的工作人员和学生们畅谈了一个上午,她向学生们回忆了很多自己在延安时期的往事,并鼓励学生们刻苦学习、奋发成才。
  2015年以后,黎扬的身体每况愈下,非常虚弱,有时意识都模糊了。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也没有忘记向母校捐款。2015年4月,黎扬通知学校办理捐款手续,并一再叮嘱不要麻烦学校,不要来人,不要举行什么仪式。就这样,2015年4月22日,黎扬静悄悄地办理了捐款手续。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一次竟是黎扬先生的最后一次捐款。截止到去世前,黎扬的个人捐款已达12.4万元。
  黎扬先生的去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校友,失去了一位国防战线上的优秀儿女,同时也让我们失去北京理工大学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者。我们将学习黎扬先生爱党、爱国家,矢志不渝报效祖国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传承延安精神,为21世纪祖国国防的强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其他文献
年少不言愁,晚来兴未休。 傲曾经、锦帽貂裘。也把梁州戍了, 有哪位,觅封侯?  身老歇滄州, 故人可好否? 叹人生、几度春秋。常检征衣温旧梦, 竟忘却,雪飞头!
期刊
在全党砥砺奋进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做积极准备的氛围中,我们迎来了党九十六周年华诞。这是一个值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庆贺的日子,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今天。  96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华民族内忧外
期刊
立春  自由向晚势途穷,讨伐云旗火样红。  众赞风光无限好,女神命丧正敲钟。  惊蛰  鹊噪夕阳怕夜临,西风吹雪乱纷纷。  霹雷阵阵摧巢垒,焕发朝霞萬象新。  清明  柳绿桃红万木欣,种瓜点豆正精神。  拓宽丝路芳华景,接续先贤铸梦人。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然而,值得注意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战时刻。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在这样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指导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如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
期刊
“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我们向市民发出阅读倡议。”南通市“2017书香润紫琅”全民阅读活动,比世界读书日提前一周在美景如画的啬园举行。(4月19日中国江苏网)  一到“读书日”,阅读自然成了热门话题。朋友老王问我,是传统阅读好,还是电子阅读好?我笑笑说,要过海港河,是坐船好,还是过桥好?  时代不同了,书的样式也在变。从远古的竹简书、丝绢书,到眼下的纸质书、电子版,出版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我好
期刊
朋友老蒋一见面就问我,看过《人民的名义》吗?我笑笑说,这年代还有多少电视剧能把我们这些七老八十的人拉到电视机前?他说,不妨一看。  打开湖南卫视,才看了两集就停不下来了。这个由江苏籍作家周梅森编写的、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制作精良、实力派演员阵容龐大,尤其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正邪对决,打开了反腐高压下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将一场波澜壮阔的反腐战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腐
期刊
日前,某新任地方党委书记在党政干部大会上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没来之前,就听到过一些闲言碎语,大致意思是说在我们这个地方当领导,很容易出现这么两种结果,要么把自己搞“上去”,要么将自己弄“进去”。更有甚者,直言不讳,言之凿凿,说之所以如此,缘于我们这里的风水不好。对此我不妨表个态,既来之则安之,能够“上去”是我的福分,万一“进去”也是我的造化。总之,我不相信有风水之说,我只相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期刊
安徽省淮南市是淮南和淮北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曾经是新四军二师、四师将士奋勇抗敌的热土。在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为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缅怀先烈业绩,让后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当地在新四军老战士、老同志的倡议推动下,探索出一种纪念革命英烈的好形式,建设成一处鲜活的、林碑结合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树木与树人融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四
期刊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不是歌手选秀,也不是明星综艺,继春节到元宵节“意外”走红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又一次走进观众的期待视野,再次燃起“李杜诗篇万口传”的热潮,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圈粉。(新华网2月28日)  以诗会友,一较高下,脍炙人口,引人入胜,《诗词大会》让丁酉之春“诗意盎然”,给观众提供了一份美不胜收的文化大餐。节目内外,一股读诗、品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