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如何完善和优化道路的排水工程设计,已成为道路设计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优化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意义,然后探讨了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与,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方法;常见问题
1.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功能
在现代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排水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其也是城市排水管网的关键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目前的要求,新建的排水工程均需按雨污分流制建设,因此,通常情况下,建设内容包括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排水工程建成后,其基本功能是在设计标准下,满足如下几方面:1、路面排水及时、不滞水、不积水;2、地面构筑物对道路无阻碍,地下构筑物安全稳定,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3、按规划需转输雨水时,满足城市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2.优化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意义
在现代城市道路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满足交通需求量、保证行车的舒适度、增强运营的安全性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需要极力提高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等使用性能。道路路面排水不畅甚至积水,不仅会减小车轮摩擦力,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严重威胁到交通安全,而且路面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强度,对路基造成严重破坏,大大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道路排水安全不仅关系到道路自身的质量,而且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排水实施是保障道路排水安全的主要内容。在工程实际建设中,由于道路地下空间的限制,排水设施的建设常与其他各工程管线相互交错、相互制约,而逐步优化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也成为提高道路排水安全的重中之重。另外,与市政道路同步建设的排水设施往往同时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是及时排除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
3.设计与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现代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包括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建设内容通常为: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检查井、排水主管、排水预留支管等。雨水系统的排水模式为:路面雨水—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雨水检查井—雨水主管;污水系统的排水模式为:周边地块污水—污水预留支管—污水检查井—污水主管。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确保其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3.1管线交叉处理不到位,阻水严重
产生原因:排水管道通常为重力流管道,在与其他专业地下管线的交叉中,常会通过交汇井、倒虹管等形式予以避让,如处理不当,将增大管道水损,造成阻水严重,大大减小管道的排水能力。
解决方法:排水管道与规划管道交叉时,坚决按照“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線”的原则,要求其他专业管线避让;排水管道与现状其他专业管线交叉时,优先选择对现状其他专业管线进行改造避让,无法避免时,通过建设交汇井将管线交叉进行处理,但应通过计算,尽量扩大交汇井的过水面积以减小水损。
3.2沟槽回填不密实,易造成路面破坏
产生原因:由于排水管道沟槽通常较窄,受施工空间限制,回填施工较难控制,压实度常达不到设计标准,造成路基沉降量过大,路面开裂甚至断裂。另外,回填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使用不当,也是造成回填不密实的常见原因。
解决方法: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和施工机械、方法,并对回填压实度进行严格检查、检测,对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坚决要求返工。合适的回填材料既要节约成本、土源易得,又要易于夯实。而对于施工空间局促的回填部位,须严格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采用人工、轻型机械分层夯实。
3.3雨水口连接管横穿快车道,易压坏
产生原因:通常,雨水口连接管埋深浅,被车辆横向碾压频繁,损坏严重,尤其在城市主干道或外环道路中,此种情况更为明显。解决方法:雨水口连接管虽然均为管径较小的管道,但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选择抗外压较强或抗变形性能更优的管材。如经济条件允许,可针对大型、重型车辆较多的路段进行管道加固处理,如在管顶以上铺设钢筋网片、采用混凝土方包处理等。
3.4管道接口渗漏严重
产生原因:管道基础承载力不足、基础沉降不均匀、管材质量不合格、施工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均可造成管道接口渗漏严重。
解决方法:根据地勘报告,有针对性的对管道基础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管道基础既要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又要满足工后沉降在许可范围内。施工中,各相关单位应各司其职,严格控制采购的管道质量和管道接口施工质量,有条件时,均应进行闭水试验。
3.5地下空间紧张,管位确定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产生原因:排水管(涵)较其他专业地下管线具有规模大、占地多的特点,在道路地下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常将排水管(涵)置于快车道下,不仅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性,而且也对管涵的管养造成极大不便。
解决方法:与排水工程设计同步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根据各专业管线的各自特点,优化管线位置,尽量避免将排水管(涵)置于快车道下。如无法避免时,亦应结合道路设计的车道划分选择管位,将检查井置于低速车道的正中位置,避免车轮碾压。
4.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4.1排水流量的确定
排水流量的确定是确定管道规格的主要依据,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雨水设计流量与径流系数、汇水面积及设计暴雨强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汇水面积的确定与地形坡度及管道布置情况相关,设计暴雨强度时,须全面掌握本地区的气象类型和降水规律,通过对降雨历时、地面集水时间以及管内雨水流经时间等予以准确核算。污水设计流量由给水流量为前提进行折算,通常折污系数为0.8。
4.2管材的选择
给排水管材分为无压和承压两种形式,一般承压需求较大时才选用金属管材。目前最常见的材质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普及,HDPE高密度缠绕管、双壁波纹管等管材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具体的工程特点和成本,将性能可靠的新材料管材运用在建设中。
4.3道路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正确处理好路基排水,对于道路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路基排水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需重点解决地下水对路基的浸泡。比如立交下穿道路,道路标高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尤其在南方地下水位高且雨水丰沛地区,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必然导致路基长期浸泡,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严重缩短道路寿命。因此,此情况下应通过建设立交泵站,并合理设置起排水位等措施,及时有效降低地下水水位,保证路基安全。
第二,施工中路基的处理要得当。对于过湿路基,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在施工前路基两侧挖纵向和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渗水收集后,及时泵排出去,保证路基干燥。
结束语:
在现代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中,逐步优化设计和施工对城市基础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与实施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金玉华,汪萍.关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3).
[2]杨祥富.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02).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如何完善和优化道路的排水工程设计,已成为道路设计和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优化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意义,然后探讨了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与,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方法;常见问题
1.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功能
在现代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排水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其也是城市排水管网的关键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目前的要求,新建的排水工程均需按雨污分流制建设,因此,通常情况下,建设内容包括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排水工程建成后,其基本功能是在设计标准下,满足如下几方面:1、路面排水及时、不滞水、不积水;2、地面构筑物对道路无阻碍,地下构筑物安全稳定,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3、按规划需转输雨水时,满足城市排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2.优化市政道路排水设计的意义
在现代城市道路的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满足交通需求量、保证行车的舒适度、增强运营的安全性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需要极力提高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等使用性能。道路路面排水不畅甚至积水,不仅会减小车轮摩擦力,使车辆产生液面滑移,严重威胁到交通安全,而且路面积水会浸润路基,降低路基强度,对路基造成严重破坏,大大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道路排水安全不仅关系到道路自身的质量,而且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排水实施是保障道路排水安全的主要内容。在工程实际建设中,由于道路地下空间的限制,排水设施的建设常与其他各工程管线相互交错、相互制约,而逐步优化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也成为提高道路排水安全的重中之重。另外,与市政道路同步建设的排水设施往往同时也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是及时排除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条件。
3.设计与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现代市政道路排水工程包括雨水系统和污水系统,建设内容通常为: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检查井、排水主管、排水预留支管等。雨水系统的排水模式为:路面雨水—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雨水检查井—雨水主管;污水系统的排水模式为:周边地块污水—污水预留支管—污水检查井—污水主管。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确保其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3.1管线交叉处理不到位,阻水严重
产生原因:排水管道通常为重力流管道,在与其他专业地下管线的交叉中,常会通过交汇井、倒虹管等形式予以避让,如处理不当,将增大管道水损,造成阻水严重,大大减小管道的排水能力。
解决方法:排水管道与规划管道交叉时,坚决按照“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線”的原则,要求其他专业管线避让;排水管道与现状其他专业管线交叉时,优先选择对现状其他专业管线进行改造避让,无法避免时,通过建设交汇井将管线交叉进行处理,但应通过计算,尽量扩大交汇井的过水面积以减小水损。
3.2沟槽回填不密实,易造成路面破坏
产生原因:由于排水管道沟槽通常较窄,受施工空间限制,回填施工较难控制,压实度常达不到设计标准,造成路基沉降量过大,路面开裂甚至断裂。另外,回填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使用不当,也是造成回填不密实的常见原因。
解决方法: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和施工机械、方法,并对回填压实度进行严格检查、检测,对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坚决要求返工。合适的回填材料既要节约成本、土源易得,又要易于夯实。而对于施工空间局促的回填部位,须严格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采用人工、轻型机械分层夯实。
3.3雨水口连接管横穿快车道,易压坏
产生原因:通常,雨水口连接管埋深浅,被车辆横向碾压频繁,损坏严重,尤其在城市主干道或外环道路中,此种情况更为明显。解决方法:雨水口连接管虽然均为管径较小的管道,但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可选择抗外压较强或抗变形性能更优的管材。如经济条件允许,可针对大型、重型车辆较多的路段进行管道加固处理,如在管顶以上铺设钢筋网片、采用混凝土方包处理等。
3.4管道接口渗漏严重
产生原因:管道基础承载力不足、基础沉降不均匀、管材质量不合格、施工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均可造成管道接口渗漏严重。
解决方法:根据地勘报告,有针对性的对管道基础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管道基础既要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又要满足工后沉降在许可范围内。施工中,各相关单位应各司其职,严格控制采购的管道质量和管道接口施工质量,有条件时,均应进行闭水试验。
3.5地下空间紧张,管位确定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产生原因:排水管(涵)较其他专业地下管线具有规模大、占地多的特点,在道路地下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常将排水管(涵)置于快车道下,不仅严重影响了行车舒适性,而且也对管涵的管养造成极大不便。
解决方法:与排水工程设计同步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根据各专业管线的各自特点,优化管线位置,尽量避免将排水管(涵)置于快车道下。如无法避免时,亦应结合道路设计的车道划分选择管位,将检查井置于低速车道的正中位置,避免车轮碾压。
4.道路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4.1排水流量的确定
排水流量的确定是确定管道规格的主要依据,也是设计的重要内容。雨水设计流量与径流系数、汇水面积及设计暴雨强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汇水面积的确定与地形坡度及管道布置情况相关,设计暴雨强度时,须全面掌握本地区的气象类型和降水规律,通过对降雨历时、地面集水时间以及管内雨水流经时间等予以准确核算。污水设计流量由给水流量为前提进行折算,通常折污系数为0.8。
4.2管材的选择
给排水管材分为无压和承压两种形式,一般承压需求较大时才选用金属管材。目前最常见的材质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普及,HDPE高密度缠绕管、双壁波纹管等管材也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具体的工程特点和成本,将性能可靠的新材料管材运用在建设中。
4.3道路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正确处理好路基排水,对于道路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路基排水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需重点解决地下水对路基的浸泡。比如立交下穿道路,道路标高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尤其在南方地下水位高且雨水丰沛地区,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必然导致路基长期浸泡,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严重缩短道路寿命。因此,此情况下应通过建设立交泵站,并合理设置起排水位等措施,及时有效降低地下水水位,保证路基安全。
第二,施工中路基的处理要得当。对于过湿路基,无法进行碾压、晾晒的,可采取换填方式进行处理,如抛石挤淤、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粒料材料等;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在施工前路基两侧挖纵向和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渗水收集后,及时泵排出去,保证路基干燥。
结束语:
在现代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中,逐步优化设计和施工对城市基础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与实施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金玉华,汪萍.关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3).
[2]杨祥富.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