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代化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
现代化理论指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代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改革,需要适应、切合现代化对语文教育的需求,即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人的现代化。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更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在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口语交际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口语交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人们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把话说得使人愿听,使人爱听,让人感到动听,培养与人和睦相处、遇事应付自如的口才;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人们讲话清晰、简捷、易懂,谈话也要注意时间,讲求效率;现代社会高信息化,要求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接受和传达信息,无论说话和听话都要思维敏捷、针对性强、语脉清晰、语言鲜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要紧密结合社会现代化对人们口语交际素养的各种需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个规定,比起以前的相关规定,既具时代特征,以人的发展为本,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的听与说,其功能又超越了听与说,从口语交际的角度提出要求,涵盖面更广,体现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性质。语文教师必须站在社会现代化的高度给予口语交际教学以足够的重视。
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现代化的要求差之甚远。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偏差,如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口语交际教学内涵的认识存在肤浅性、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对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构建上存在着盲目性等等。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口语交际兴趣的随意性、口语交际态度不端正、口语交际习惯不良,甚至口语交际中存在着懦弱、胆怯、自卑等一些不良个性等等。口语交际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了语文能力中最差的方面。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口语交际教学缺乏理论的指导造成的。基于现代社会的口语交际教学指导理论的缺乏,导致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无序和低效的状态。
二、现代化视阈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多学科理论依托
口语交际作为新兴的一门学科,实际上是在多种学科的理论依托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要素的综合体现,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涉及到多学科理论知识,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在多学科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实现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现代化视阈下,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不仅仅依靠教育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理论,还应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信息学、文化学、公共关系学、美学等相关学科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指导作用。语文教师只有加强这些学科理论的学习,并用其理论指导口语交际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目标。
1.语言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对象是口语表达这一言语现象。离开了语言,人际交往中的口语表达这种言语现象就无法出现,因此口语交际学只能属于语言学科。现代社会的交际日益广泛,促使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语言研究已从语言本身扩展到言语应用的方方面面,并特别重视语言功能和言语规律的研究。随着当代应用语言学的发展,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指导人们言语实践的口语交际学与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语用学、修辞学、语体学、语义学、人际关系语言学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人们口语交际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必须以语言学理论作为指导。
语用学研究人们怎样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认为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与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环境中对语言的运用有关,强调使用语言要考虑到保证对方理解话语的环境条件以及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影响方式等。
修辞学研究人们选择、安排或加工语言本身的各种材料,以恰当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原则、方法和规律,尤其强调语言运用要与题旨、情景相适应。
语体学从社会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的特点,特别注意特定交际环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性,强调不同类型的语体有不同的系列言语特点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修辞要求与方法等。
人际关系语言学研究人际交往中人们如何运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们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如何运用语言,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等等。
这些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探讨口语交际活动的构成规律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信息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信息就是关于生活主体同外部客观之间的有关情况的消息,它是社会一切知识和消息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信息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就是竞争力。口语交际与信息的关系密切,口语交际教学必须要在信息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首先,从口语交际的过程来看,口语交际活动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全过程。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把想到的东西用语言说与对方,这称之为“信息输出”;对方把所了解的意义接受进去,便是“信息输入”。这一过程形成了信息的沟通,所以通常把信息功能看作是口头言语的最重要功能,成功交流的最终衡量标准实际上是看是否传达和接收了信息。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有效信息的传递,并根据信息学的有关要求组织口语交际教学。
其次,从信息活动的过程来看,口语交际的进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进程,说话者就是信息传播者,说话者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正是信息的传播媒介,而听话者正是信息的受体,交流对方的反应正是信息的反馈。在这个信息的环路中,信息不仅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材料,而且常常是交际者萌发口语交际动机的原因,口语交际总为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所驱使。所以,信息是萌发动机的激素。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动机的信息源,以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动机。
再次,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来看,信息是一种社会化的知识,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由大量的信息提炼转化而成。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水平,没有知识的底蕴,就没有口语交际,也就是说,离开了信息,就无所谓口语交际了。对于同一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程度,能产生不同的效应:有的人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有的人则能激起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冲动,积极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这与交际者各自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大量信息的接受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另外,信息学的信息输出的合作原则和变异原则、信息密度理论、信息反馈理论、信息计量理论等等都对口语交际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文化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它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因此,语言是一个文化价值体系,隶属于应用语言学的口语交际学应该得到文化学理论的强有力依托。一个具备文化能力的口语交际者应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对不同文化背景比较敏感;②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能根据不同文化背景自觉调整自己对口语表达内容的理解,并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得体性;③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较好地处理文化差异;④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新世纪的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运用文化学的前沿理论作指导,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学的指导,使口语交际教学体现前瞻性和发展性特点,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所以在口语交际时不仅要注重语言交际的作用,而且还要注重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预防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文化背景不同,其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也存在许多差别;除了在如何使用问候语、自谦语、祝福语、致谢语、恭维语、称谓语、禁忌语和角色用语等方面的差别外,就是在表达方式上也有许多差别。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看电影、讲故事、开办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和技巧。
4.公共关系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所谓公共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获取大众的信任和好感,借以迎合大众的兴趣来调整其政策和服务方针的一种经常不断的工作。由此可见,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口语交际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公共关系学理论对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方面的指导作用呢?
(1)借以完善自我形象。从公共关系学角度而言,口语交际具有完善自我形象的作用,是评定其口语表述水平的重要标准。高水平的口语表述者往往能用新颖的观点、生动的讲述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在公众面前完善自己的形象。除此之外,还要力戒消除各种不良习惯,如身姿态势、语音发声时挤鼻子、搔耳朵、爱用口头禅等等,要尽可能地在公众面前留下一个最佳的印象。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口头表达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2)借以协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学指出,口语表述者的自我评定与听众的反馈评定之间的“同一性”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这种“同一性”的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具体的体现为三个“辩证统一”,即个性鲜明与集体意识的辩证统一,超前意识与稳健踏实的辩证统一,开拓进取和勤奋守成的辩证统一。只有实现这三个“辩证统一”,才能博得交际对方的热情和赞同,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协调人际关系。
(3)借以养成全面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从公共关系学角度考虑,口语交际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全面综合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口语交际者除了要考虑表述的内容和表述的方式与交际对象易于接受和欢迎之外,还必须要综合考虑时间、地点、环境、氛围等“语境”因素以及对方心态等。同一话题的表述内容,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情况下,应当有不同的最佳表述形式和表述时机。这就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境”意识,促进学生增长灵活的应变能力。
5.美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美学理论中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的探讨等等对口语交际教学有着重要的依托作用。口语交际如果能成功地借鉴美学原理,其水平和成功率也将大大提高。美学原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指导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追求交际整体的自然和谐。高水平的口语交际,从审美的角度追求交流过程每个细部的完美综合融聚以及整体的自然和谐。口语交际中一切不和谐的因素,诸如观点理论的过深或过浅、语言表述的过快或过慢、手势幅度的过大或过小,以及对对方观点未能表示出应有的理解和反应、未能对对方表示应有的礼节等等,都会对口语交际整体的自然和谐带来损害,以致于破坏应有的审美效果。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努力纠正那些细节方面的不良习惯,使其口语交际向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2)追求交际风格的审美效应。口语交际风格,就是交际者适应特定对象和特定环境的讲话内容和言语技法等因素在口语表达中综合体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讲话风范和言语格调。它是一定的世界观、理论修养、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个性特征因素的综合反映。在人际交往中,随着个体主观因素、外在客观因素、言语形式因素、实践建构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口语表达风格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或简洁凝练、或繁丰铺排、或平实质朴、或庄重典雅、或激昂雄浑、或委婉含蓄、或幽默风趣,极富个性特点和审美效应。追求口语交际的审美效应还应注意与这种效应不相吻合的口语交际表现,如不该庄重的时候庄重,不该幽默的时候幽默,不该委婉的时候委婉等等,都将对口语交际应有的“美感”产生破坏。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口语交际风格。
(3)追求个人品味和社会观念的交融统一。口语交际的成功,必须以交际对方愉悦,听之入耳、听之入心,有美的享受为前提。这就要求表述一方要能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准确把握其审美的角度和尺度。如表述内容是否为对方所熟知,是否难以使对方接受,表述形式是否适应对方的文化素质、心理特点,是否能为对方乐于接受等等。从审美角度而言,口语交际,忌讳那种以个人品味喜好为标准,甚至孤芳自赏式的表述,而注重在交际中将个人品味喜好与社会观念评价的交融统一。
[作者通联:青海民族学院]
现代化理论指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代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改革,需要适应、切合现代化对语文教育的需求,即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人的现代化。口语交际教学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更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在21世纪,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口语交际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口语交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的高社交化,要求人们学会文明社会的交际用语,把话说得使人愿听,使人爱听,让人感到动听,培养与人和睦相处、遇事应付自如的口才;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化,要求人们讲话清晰、简捷、易懂,谈话也要注意时间,讲求效率;现代社会高信息化,要求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接受和传达信息,无论说话和听话都要思维敏捷、针对性强、语脉清晰、语言鲜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要紧密结合社会现代化对人们口语交际素养的各种需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个规定,比起以前的相关规定,既具时代特征,以人的发展为本,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的听与说,其功能又超越了听与说,从口语交际的角度提出要求,涵盖面更广,体现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的性质。语文教师必须站在社会现代化的高度给予口语交际教学以足够的重视。
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现代化的要求差之甚远。语文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偏差,如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对口语交际教学内涵的认识存在肤浅性、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模糊性、对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构建上存在着盲目性等等。学生的口语交际素养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口语交际兴趣的随意性、口语交际态度不端正、口语交际习惯不良,甚至口语交际中存在着懦弱、胆怯、自卑等一些不良个性等等。口语交际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了语文能力中最差的方面。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口语交际教学缺乏理论的指导造成的。基于现代社会的口语交际教学指导理论的缺乏,导致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无序和低效的状态。
二、现代化视阈中口语交际教学的多学科理论依托
口语交际作为新兴的一门学科,实际上是在多种学科的理论依托上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要素的综合体现,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涉及到多学科理论知识,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在多学科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实现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现代化视阈下,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不仅仅依靠教育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理论,还应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信息学、文化学、公共关系学、美学等相关学科对口语交际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指导作用。语文教师只有加强这些学科理论的学习,并用其理论指导口语交际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的目标。
1.语言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对象是口语表达这一言语现象。离开了语言,人际交往中的口语表达这种言语现象就无法出现,因此口语交际学只能属于语言学科。现代社会的交际日益广泛,促使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语言研究已从语言本身扩展到言语应用的方方面面,并特别重视语言功能和言语规律的研究。随着当代应用语言学的发展,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指导人们言语实践的口语交际学与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语用学、修辞学、语体学、语义学、人际关系语言学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人们口语交际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口语交际教学也必须以语言学理论作为指导。
语用学研究人们怎样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认为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与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环境中对语言的运用有关,强调使用语言要考虑到保证对方理解话语的环境条件以及语境对话语理解的影响方式等。
修辞学研究人们选择、安排或加工语言本身的各种材料,以恰当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原则、方法和规律,尤其强调语言运用要与题旨、情景相适应。
语体学从社会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的特点,特别注意特定交际环境对语言使用的制约性,强调不同类型的语体有不同的系列言语特点以及与之相配合的修辞要求与方法等。
人际关系语言学研究人际交往中人们如何运用语言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们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如何运用语言,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对语言使用的影响等等。
这些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对探讨口语交际活动的构成规律以及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信息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信息就是关于生活主体同外部客观之间的有关情况的消息,它是社会一切知识和消息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信息就是资源,就是财富,就是竞争力。口语交际与信息的关系密切,口语交际教学必须要在信息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首先,从口语交际的过程来看,口语交际活动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全过程。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把想到的东西用语言说与对方,这称之为“信息输出”;对方把所了解的意义接受进去,便是“信息输入”。这一过程形成了信息的沟通,所以通常把信息功能看作是口头言语的最重要功能,成功交流的最终衡量标准实际上是看是否传达和接收了信息。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有效信息的传递,并根据信息学的有关要求组织口语交际教学。
其次,从信息活动的过程来看,口语交际的进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进程,说话者就是信息传播者,说话者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正是信息的传播媒介,而听话者正是信息的受体,交流对方的反应正是信息的反馈。在这个信息的环路中,信息不仅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和材料,而且常常是交际者萌发口语交际动机的原因,口语交际总为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所驱使。所以,信息是萌发动机的激素。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动机的信息源,以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动机。
再次,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来看,信息是一种社会化的知识,信息是知识的来源;知识由大量的信息提炼转化而成。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水平,没有知识的底蕴,就没有口语交际,也就是说,离开了信息,就无所谓口语交际了。对于同一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认识程度,能产生不同的效应:有的人置若罔闻,熟视无睹;有的人则能激起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冲动,积极思考,寻求解决的办法。这与交际者各自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阅历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大量信息的接受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另外,信息学的信息输出的合作原则和变异原则、信息密度理论、信息反馈理论、信息计量理论等等都对口语交际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文化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语言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它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因此,语言是一个文化价值体系,隶属于应用语言学的口语交际学应该得到文化学理论的强有力依托。一个具备文化能力的口语交际者应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对不同文化背景比较敏感;②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能根据不同文化背景自觉调整自己对口语表达内容的理解,并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得体性;③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较好地处理文化差异;④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新世纪的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运用文化学的前沿理论作指导,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学的指导,使口语交际教学体现前瞻性和发展性特点,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所以在口语交际时不仅要注重语言交际的作用,而且还要注重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预防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文化背景不同,其口语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也存在许多差别;除了在如何使用问候语、自谦语、祝福语、致谢语、恭维语、称谓语、禁忌语和角色用语等方面的差别外,就是在表达方式上也有许多差别。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看电影、讲故事、开办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和技巧。
4.公共关系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所谓公共关系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为获取大众的信任和好感,借以迎合大众的兴趣来调整其政策和服务方针的一种经常不断的工作。由此可见,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口语交际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公共关系学理论对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方面的指导作用呢?
(1)借以完善自我形象。从公共关系学角度而言,口语交际具有完善自我形象的作用,是评定其口语表述水平的重要标准。高水平的口语表述者往往能用新颖的观点、生动的讲述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在公众面前完善自己的形象。除此之外,还要力戒消除各种不良习惯,如身姿态势、语音发声时挤鼻子、搔耳朵、爱用口头禅等等,要尽可能地在公众面前留下一个最佳的印象。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口头表达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2)借以协调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学指出,口语表述者的自我评定与听众的反馈评定之间的“同一性”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这种“同一性”的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具体的体现为三个“辩证统一”,即个性鲜明与集体意识的辩证统一,超前意识与稳健踏实的辩证统一,开拓进取和勤奋守成的辩证统一。只有实现这三个“辩证统一”,才能博得交际对方的热情和赞同,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以协调人际关系。
(3)借以养成全面综合思考问题的习惯。从公共关系学角度考虑,口语交际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全面综合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口语交际者除了要考虑表述的内容和表述的方式与交际对象易于接受和欢迎之外,还必须要综合考虑时间、地点、环境、氛围等“语境”因素以及对方心态等。同一话题的表述内容,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的情况下,应当有不同的最佳表述形式和表述时机。这就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境”意识,促进学生增长灵活的应变能力。
5.美学原理与口语交际教学
美学理论中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的探讨等等对口语交际教学有着重要的依托作用。口语交际如果能成功地借鉴美学原理,其水平和成功率也将大大提高。美学原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指导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追求交际整体的自然和谐。高水平的口语交际,从审美的角度追求交流过程每个细部的完美综合融聚以及整体的自然和谐。口语交际中一切不和谐的因素,诸如观点理论的过深或过浅、语言表述的过快或过慢、手势幅度的过大或过小,以及对对方观点未能表示出应有的理解和反应、未能对对方表示应有的礼节等等,都会对口语交际整体的自然和谐带来损害,以致于破坏应有的审美效果。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努力纠正那些细节方面的不良习惯,使其口语交际向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
(2)追求交际风格的审美效应。口语交际风格,就是交际者适应特定对象和特定环境的讲话内容和言语技法等因素在口语表达中综合体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讲话风范和言语格调。它是一定的世界观、理论修养、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审美情趣等个性特征因素的综合反映。在人际交往中,随着个体主观因素、外在客观因素、言语形式因素、实践建构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口语表达风格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或简洁凝练、或繁丰铺排、或平实质朴、或庄重典雅、或激昂雄浑、或委婉含蓄、或幽默风趣,极富个性特点和审美效应。追求口语交际的审美效应还应注意与这种效应不相吻合的口语交际表现,如不该庄重的时候庄重,不该幽默的时候幽默,不该委婉的时候委婉等等,都将对口语交际应有的“美感”产生破坏。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训练,使每一个学生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口语交际风格。
(3)追求个人品味和社会观念的交融统一。口语交际的成功,必须以交际对方愉悦,听之入耳、听之入心,有美的享受为前提。这就要求表述一方要能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准确把握其审美的角度和尺度。如表述内容是否为对方所熟知,是否难以使对方接受,表述形式是否适应对方的文化素质、心理特点,是否能为对方乐于接受等等。从审美角度而言,口语交际,忌讳那种以个人品味喜好为标准,甚至孤芳自赏式的表述,而注重在交际中将个人品味喜好与社会观念评价的交融统一。
[作者通联:青海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