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循五环”的课堂样态 追寻“本真课堂”

来源 :黑龙江教育·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正如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所言“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哈尔滨市公园小学(以下简称公园小学)在“本真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致力打造“本真课堂”。“本”事物的根源或主要部分;“真”真实,跟客观事物相符合;本性,本原。“本真”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即为原来的面目;符合本色而真实。“本真课堂”就应该是回归到课堂的基本要素——儿童、内容、教学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尊重知识的内在规律,追求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品格的培养与锤炼的扎实而有效的课堂。“本真课堂”是一种理念追求,“本真课堂”应是怎样的样态呢?如何让学校的每一堂课都体现“本真”?公园小学秉着“在课堂中研究课堂”的原则,通过系列化的校本研修,在每学期解剖上百节课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究、实践与反思,最终形成了“四循五环”的本真课堂样态。
   一、何谓“四循五环”
   “四循五环”即“循生而教、循思而教、循标而教、循学而教”,学生通过“观察、倾听、思考、表达、操作”这五种学习行为相互交融,获得“广学、多思、善谈、置疑、力行”的终身学习力,实现为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目标。
   “四循五环”其精髓在“循”上。循:遵守;依照。《庄子·天道》中讲“放德而行,循道而趋”。《老子》中讲“太上,不知有之”。学习,终究是学习者自己的学习。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自身经验到假设生成的过程。学习者自身应该是知识的探究者、建构者、研究者,而教师是作为前辈研究者同他们一道从侧面支持他们展开对话的促进者(钟启泉语)。如果教师在备课、上课中仅从知识的角度思考、从教者的角度落实,而忽略了学习者本身,忽略了学习者学习的内在规律,无疑会事倍功半,学习者只见知识不见思维与能力,这是“师本课堂”。而本真课堂追寻的是“生本课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感觉确有似无,循道而趋,这才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才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课堂。
   1.四循——指向教
   (1)循生而教:生,即指学生。教师眼中要有学生,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叶澜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是上给学生的,不是上给教案的。同一课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要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同时,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要敢于让学生置疑,因疑而教,有的放矢;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呈现错误,错误点才是学生的生长点;教师要了解学生旧知,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走进学生心灵的课才是触动灵魂的课。
   (2)循思而教:“思”即人类探索新知时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在探索新知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按着这样的思维过程去探索。比如,一个人要想探究梯形的面积,一定是要通过画、剪、拼、摆、贴等方式去自主探索的,也就是建立几何直观,形成空间概念,而不是靠听和看去学习。又比如,任何一篇语文课文的学习,都是建立在熟读、读懂的基础上才能细致地体会写法之妙的。再比如,我们知道人的认识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就应该把某一知识放在单元中、整本教材中甚至整个学段中去考虑,给学生学习、思考、运用的机会。
   (3)循标而教:标,即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教师应该有目标意识,并且能够让这一目标扎扎实实地在课堂中落地,让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所得,都有清晰的生长点、收获点。“少则得,多则惑”,每一堂课的目标不仅要指向准确,还要多少适宜。对于小学生来说,目标易少不易多,能够真正实现一课一得就很好,当然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能力、品格与思维。学生有所得的课堂,才是师生生命真正绽放的课堂。
   (4)循学而教:学,即学习方式。每个学习者在学习新知时,都是建立在旧知和旧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教师就像一个搭桥人,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新、旧知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旧知感悟新知。如果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想一想、议一议、讲一讲可以学会,教师就不要做讲授者,而要做放手者,让学生动起来,让思维活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生教生”习得,那教师就创设有效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有的学习内容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就可获得,那教师就给学生时间自学思考。“循学”让学习在学习者身上自发产生。
   “四循”貌似都在说“教”,其实都在指向“学”,我们想通过教师教的改变而促进学生学的改变,只有从“学”的角度去思考“教”,“教”才真正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五环”——指向学
   “五环”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采用“观察、倾听、思考、表达、操作”这五种学习行为学习,这五种学习行为相互穿插,环环相扣,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丰富多样。观察、倾听、思考、表达、操作是在“四循”的课堂中所必不可少的学习行为,但“四循”的课堂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学习行为。“五环”强调的是多种学习行为的相互交融,摒弃的是“碎问”与“一言堂”的课堂,避免的是学生比较单一的学习行为。“学生参与是成功教学的主要指标”,让学生采用多种学习行为,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就真正地发生了。
   二、“四循五环”的课堂体现
   课堂是生成与创造的艺术,我们不想将课堂教学做硬性的规定,形成一种不变的模式,不变的课堂不是“四循五环”的课堂,但“四循五环”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的课堂。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笔算乘法”例3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是这样的:
   1.借助实际情境,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情况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情况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从中体验迁移、類推的方法……    教学主要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回顾旧知,为迁移做准备
   1.学生先笔算两道题21×3, 24×3 做完后说说怎么算的。(学生讲解,在关键处教师提问。)
   2.教师提问:说说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教师适时点拨。)
   第二环节:自主研究,实現生生互动
   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24×9,教师巡视,有意寻找计算结果错误的,以及多样的口算方法。学生探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答案不靠谱,从而引出估算方法,由学生讲解。
   2.学生自主探讨24×9的笔算方法,学生先自己说说这道题的思路,再与其他同学说说。教师让学生汇报。
   教师在关键处追问:2×9=18,表示的是什么?(18个十)指着3,问3表示什么?18+3=21,21表示什么?(21个十)
   第三环节:自主总结,在对比中提高
   1.引导学生对比24×3与24×9的不同。
   2.巩固计算,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我们能够看出,整堂课教师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循学而教),重视学生的错误(循生而教),沿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循思而教)去进行引导,教师没有讲解,学生不是被动地听、练,而在迁移旧知、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通过“观察、倾听、思考、表达、操作”的五环课堂活动达成了预设的目标(循标而教)。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公园小学“四循五环”的课堂既来源于“自下而上”的问题研究式的教学活动,也来源于“自上而下”的思考与总结,因此“四循五环”的课堂是教师可以实践、探索、思考的课堂,这一课堂样态已经在公园沃土上长出了幼苗,也必将开花结果。
   《魅力课堂》一书中说:“高效教师与低效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将学生‘引入’学习的美好境地,后者‘牵着’学生被动学习。”我们追求的是让学生的每一堂课都流连忘返于美好的境地,而教师把每一堂课的教学都看成是自己的作品,这作品承载了教者的梦想、勇气和力量,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因课堂而精彩。
                              ■ 编辑/魏继军
其他文献
等离子体破裂对托卡马克装置的危害极大,如局域的热沉积、逃逸电子以及晕电流等均会损坏装置,而且破裂对装置的危害随着等离子体参数的提高而增大。等离子体破裂的主要原因是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MHD)不稳定性增强。在未来的高参数托卡马克装置中,必须达到对破裂危害95%~99%准确率的缓解。注入大量杂质是缓解破裂危害的可能办法之一,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大量杂质的注入激发等离子体中的MHD不稳定性,等离子体中复杂的MHD不稳定性又会影响杂质穿透等离子体的过程以及杂质缓解破裂危害的效
太赫兹(THz)频段材料的介质特性不同于微波和光学频段,材料介电常数(光学参数)的准确获取是实现理论计算和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围绕华中科技大学在建的自由电子激光太赫兹源装置(FEL-THz),对THz传输过程中的真空窗(TPX、石英玻璃和高阻硅)的透射率进行精确测量,并采用先进的迭代算法精确提取真空窗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的复介电常数。
  首先,论文介绍并对比了两种成熟的太赫兹频段光谱测量技术:太赫兹时域光谱(TD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总结了复介电常数的计算模型和基于光谱测量数据的常
信息技术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创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对于一个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行动前的思考   如何让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加速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让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2.0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在生本化课
期刊
电磁成形是一种利用洛伦兹力使金属工件发生塑性形变的特种成形技术,具有高速率、非接触和单模具等特征,与传统准静态成形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材料成形极限、抑制起皱和减小回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的轻质板管件成形制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电磁成形技术涉及强磁场、高电压、大电流、高应力等苛刻的工作条件,对实际应用中成形装备的力学和热学等性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成形线圈作为电磁成形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其在放电过程中因大电流而产生的焦耳热所引起的温升是影响线圈使用效率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亦是实现电
磁靶向是利用梯度磁场将磁性微米/纳米粒子定向输运到目标区域的一种磁操控技术,因其在宏观和微观尺度层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基因磁转染、磁靶向治疗、磁分离和磁捕获等)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现有的磁靶向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中,磁场类型以静态磁场为主,在探究粒子的运动机制时主要考虑外加非均匀磁场所带来的梯度磁场力作用,忽略了粒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力及其对目标区域粒子最终分布形态的影响。然而,在诸多应用中,磁性粒子及其复合物在靶区的分布特征至关重要,如在磁基因转染中,磁性基因载体的分布特征直接决定了其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少时,每每唱起这首《红星歌》,心中都会涌起一丝自豪感。也许就是从那时起,这颗红色的“星”便根植于我幼小的心中。时光更迭、四季流转,心中藏着“小星星”的我于201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颗星便在我心中愈发闪亮。今年是
期刊
中性束注入(NBI)是受控核聚变装置中等离子体辅助加热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功率射频负离子源由于其具有运行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选为参考离子源。2017年起,华中科技大学获得科技部的支持,继续开展NBI射频负离子源关键技术的研究。
  控制系统是负离子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人员能够有效掌握射频负离子源实验平台运行状态与参数,完成束流引出任务的保证。本文针对HU
大庆市万宝学校于2002年建校,是大庆市为数不多的接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学校,学生结构较复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差距极大,甚至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缺乏。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2018年1月,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颁布仅4个月之后,我校就有幸加入了《整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校师生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开展
期刊
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在凝聚态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国防安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直线加速器驱动的自由电子激光(Free-Electron Laser,FEL)-太赫兹源(FEL-THz)具有高功率、高效率、波长连续可调等突出优点,是目前可以获得大功率THz的首选方案。其中,电子注入器承担着产生高品质电子束团的重要任务,是FEL-THz装置中的核心之一。基于射频栅控电子枪的注入器具有结构紧凑、束流利用率高等优点,同时其输出束团品质较高,满足FEL-THz驱动束流的需求。
瞬变电磁法又称时间域电磁法,它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电源向待检测目标体发射一次电磁脉冲,并接受待检测目标体产生的二次磁场,达到金属检测的目的。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利用快速变化的空间电磁场检测目标物体的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工程勘查等多个领域,起到了提高检测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良好效果。
  本文从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出发,根据瞬变电磁检测装置的共性,从此类装置的线圈系统入手,分析了线圈自身几何形状的影响,并且建立了线圈与待检测目标体的磁场耦合模型以及对应的电路模型;其次,针对接收线圈感应电压出现振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