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块敲门砖,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基本。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作文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而多数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为此,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的作文兴趣作为教学的重点,本文详细 介绍了提升学生作文兴趣的基本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作文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一大难题,在大部分学生心里, 作文太难写,因为每次作文的时候,他们总是感到无处下手们,有的学生甚至觉得绞尽脑汁也难以写出美好的文章来, 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作为语文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无奈,并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通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提升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教学方法:
1.在课文内积累素材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材后面本事就提到了要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语句进行摘抄。这说明了教材本身对于学生作文的重要意义。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尝试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将教材中的好词语、好句子、好写法等留心积累,并让他们经常阅读品味一番,经过这样的积累,学生的写作基础扎实了, 他们写作起来才会更加游刃有余。
比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写作的方式和顺序,并采用了提问的方式:“在写爬山虎的脚时,你们觉得应该先从哪开始呢?”学生们回答“观察”。然后,我继续提问学生:“作者是从哪里观察到爬山虎的?”学生们回答从学校操场北边,然后,我再问: “除了操场,作者还在哪观察了爬山虎?”学生们回答“家里”。如此,在一问一答中,学生们将这种写作方法记在了心里,学生们在后来的写作中可以有“法”可依,寫起来都比较轻松。
2.课外读物中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课外的世界更精彩,课外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为此, 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的小舞台,去接触课外的大世界。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养成课后复习语文教材的习惯,还要在课下养成每天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在阅读中,我鼓励学生写出读书记录卡,将他们的阅读感悟和阅读旁批等写出来。为了让学生阅读更有方向感,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籍,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童年》《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时间是检验学生学习状态的钥匙,经过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他们不仅在阅读方面更加语言流利了,还可以写出来一些感情真挚的语句,足以看出他们的知识功底在加深。
3.引导学生留意实际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学生创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只有结合生活并渗透生活,才能让学生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要想让学生的作文中有生活的气息, 教师要先教给学生学会观察。而小学生都爱动,他们的性格使然。为了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的动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定的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具体的事物。比如,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教师不要给予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等,然后将观察到的现象立马记录下来。如此,可以让学生捕捉到一些实际的写作素材,提升他们的写作灵感和水平。
4.创设实践活动综合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一些实际的活动中积累一定的素材。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美好,让他们记录下活动的灵感和感悟,让他们的作文体现出他们参与活动的真实情感。
例如:现在的学生大都在蜜罐里成长的,他们在家不用做任何家务,享受着来自父母的付出和无条件给予,所以, 他们不懂得劳动的意义,甚至还会产生不懂感恩的心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给学生组织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劳动节这天,我组织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然后让他们写出自己参加劳动的具体感受。如此,有的学生写劳动辛苦的,有写懂得父母艰辛与不易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由此,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他们的感悟就深了,他们的写作也就更加有内涵了。
总而言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作文创作与指导,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注意在课堂内积累知识,在课外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还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并激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他们表达的空间。如此,在教师的重视和引导下,学生一定会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他们体验生活的一部分。自此,作文再也不是一种负担了。
参考文献:
[1]赵天礼 . 兴趣成就梦想——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探讨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26):105-106.
[2]卢志华 . 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探析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22):96.
广西桂平市中沙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新课程改革;作文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文是一大难题,在大部分学生心里, 作文太难写,因为每次作文的时候,他们总是感到无处下手们,有的学生甚至觉得绞尽脑汁也难以写出美好的文章来, 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作为语文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无奈,并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通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提升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几点教学方法:
1.在课文内积累素材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教材后面本事就提到了要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语句进行摘抄。这说明了教材本身对于学生作文的重要意义。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尝试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将教材中的好词语、好句子、好写法等留心积累,并让他们经常阅读品味一番,经过这样的积累,学生的写作基础扎实了, 他们写作起来才会更加游刃有余。
比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掌握作者写作的方式和顺序,并采用了提问的方式:“在写爬山虎的脚时,你们觉得应该先从哪开始呢?”学生们回答“观察”。然后,我继续提问学生:“作者是从哪里观察到爬山虎的?”学生们回答从学校操场北边,然后,我再问: “除了操场,作者还在哪观察了爬山虎?”学生们回答“家里”。如此,在一问一答中,学生们将这种写作方法记在了心里,学生们在后来的写作中可以有“法”可依,寫起来都比较轻松。
2.课外读物中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课外的世界更精彩,课外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为此, 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的小舞台,去接触课外的大世界。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养成课后复习语文教材的习惯,还要在课下养成每天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在阅读中,我鼓励学生写出读书记录卡,将他们的阅读感悟和阅读旁批等写出来。为了让学生阅读更有方向感,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阅读书籍,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童年》《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时间是检验学生学习状态的钥匙,经过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他们不仅在阅读方面更加语言流利了,还可以写出来一些感情真挚的语句,足以看出他们的知识功底在加深。
3.引导学生留意实际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学生创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只有结合生活并渗透生活,才能让学生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要想让学生的作文中有生活的气息, 教师要先教给学生学会观察。而小学生都爱动,他们的性格使然。为了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的动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定的观察任务,让学生观察具体的事物。比如,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教师不要给予学生过多的限制,而是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等,然后将观察到的现象立马记录下来。如此,可以让学生捕捉到一些实际的写作素材,提升他们的写作灵感和水平。
4.创设实践活动综合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一些实际的活动中积累一定的素材。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活动的美好,让他们记录下活动的灵感和感悟,让他们的作文体现出他们参与活动的真实情感。
例如:现在的学生大都在蜜罐里成长的,他们在家不用做任何家务,享受着来自父母的付出和无条件给予,所以, 他们不懂得劳动的意义,甚至还会产生不懂感恩的心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给学生组织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劳动节这天,我组织学生在家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然后让他们写出自己参加劳动的具体感受。如此,有的学生写劳动辛苦的,有写懂得父母艰辛与不易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由此,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他们的感悟就深了,他们的写作也就更加有内涵了。
总而言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作文创作与指导,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注意在课堂内积累知识,在课外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还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并激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他们表达的空间。如此,在教师的重视和引导下,学生一定会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他们体验生活的一部分。自此,作文再也不是一种负担了。
参考文献:
[1]赵天礼 . 兴趣成就梦想——小学生习作兴趣培养探讨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26):105-106.
[2]卢志华 . 提升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探析 [J]. 中国农村教育 ,2018(22):96.
广西桂平市中沙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