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学生学习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随着素质教育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于学生的培养需求。现阶段,为了能够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可以自己对问题展开研究,教师应该积极的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问题展开讨论,首先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入手,结合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独立思考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模式还不固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发散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对问题展开研究,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在目前的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全面,没有意识到独立思考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傳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或多或少的还是会受到影视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则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加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1.2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我国正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之中,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等[1]。这也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较多的共同点,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1.3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己主动的进行思考分析,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逐渐的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与能力,遇到问题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原因
2.1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大多还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知识的讲解也只是灌输式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机械化,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紧跟教师的思路,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2.2教学任务较重,导致教师忽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加快讲解的速度。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一般都以自问自答的模式进行,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形成习惯,不愿意主动的对问题展开思考,只会等待教师的讲解,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方式
3.1在课堂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能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在课堂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小学生的天性好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设定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3]。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分类与整理》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准备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气球,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气球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能够探索出不同的分类规则,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2加强课堂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针对考试中会出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动摇,加强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适时的设置一些互动,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降低所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中的《认识东南西北》为例,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就需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游戏[4]。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某个位置放一个篮球,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遮住眼睛,然后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告诉该名学生具体的前进路线,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活动,最先找到篮球的小组获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学生在指挥的过程中只可以说东南西北四个方面,避免出现前后左右等,以此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对位置方向进行思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3建立课堂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奖励的制度[5]。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对于积极发言或是能够相处解决办法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让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对问题展开探索,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示,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完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建卫.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研究[J]. 教育, 2016(12):00042-00042.
[2]何庆林.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教育, 2016(40):00050-00050.
[3]杨敏.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3):00029-00029.
[4]胡西迪力?拜合提瓦尔夏.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人间, 2016, 203(8).
[5]程银丽. 论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教育, 2017(1):00051-0005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独立思考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模式还不固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发散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的对问题展开研究,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在目前的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全面,没有意识到独立思考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傳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或多或少的还是会受到影视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则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加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1.2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我国正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之中,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等[1]。这也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较多的共同点,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1.3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己主动的进行思考分析,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逐渐的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与能力,遇到问题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原因
2.1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大多还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知识的讲解也只是灌输式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机械化,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紧跟教师的思路,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2.2教学任务较重,导致教师忽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加快讲解的速度。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一般都以自问自答的模式进行,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散。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形成习惯,不愿意主动的对问题展开思考,只会等待教师的讲解,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具体方式
3.1在课堂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能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培养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在课堂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小学生的天性好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设定相关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3]。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分类与整理》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准备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气球,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气球的运用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让学生能够探索出不同的分类规则,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2加强课堂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针对考试中会出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了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动摇,加强对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适时的设置一些互动,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降低所学知识的难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之中,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中的《认识东南西北》为例,在学习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就需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游戏[4]。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某个位置放一个篮球,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遮住眼睛,然后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告诉该名学生具体的前进路线,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活动,最先找到篮球的小组获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学生在指挥的过程中只可以说东南西北四个方面,避免出现前后左右等,以此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对位置方向进行思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3.3建立课堂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奖励的制度[5]。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对于积极发言或是能够相处解决办法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让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对问题展开探索,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示,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模式展开探索。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完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建卫.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研究[J]. 教育, 2016(12):00042-00042.
[2]何庆林.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教育, 2016(40):00050-00050.
[3]杨敏.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3):00029-00029.
[4]胡西迪力?拜合提瓦尔夏. 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人间, 2016, 203(8).
[5]程银丽. 论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教育, 2017(1):00051-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