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两相忘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设计都尽可能把设计对象形成一件艺术品,是设计的重要观念,现代艺术论不仅如此,还要采用技术美学、计算机造型、模糊艺术等处理方法。主要用于使设计达到悦心宜人的功能。
  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设计是以人为根本任务和目标的,产品的非物质因素也是产品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实现产品设计的情感化,以产品这一物的形态来实现人们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让产品成为情感的依托,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产品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
  人对物产生感情其原因是产品自身充满了情感,人们在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会如同物质层次上的满足感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于连许多使用者自己也无法说清楚为什么会对某些产品情有独钟,就其原因所在,最直接的原因是“产品自身充满了情感,而人又是有情感的”。作为产品,首先应当让人们在看到它的第一眼时,就要喜欢上它,这是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要让设计的产品具有这样的效应,就必须让产品这一物的形态具有情感,从情感上打动人们,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艺术,它不是对传统工艺美术在技艺与实用上的简单传承,而是以适应机械化和大批量生产,满足整个人类生活与生存需求为目的的设计行为。
  从审美意义来说,它也不再是少数贵族的艺术珍奇,而是从整体上美化大众生存环境,为大众生活服务的实用性艺术。因此,现代设计艺术不是纯粹的传统观念上的精神产品,而是融实用功能、生产技术与美学品格为一体,体现现代人文意识,直接贴近生活的特殊艺术载体。
  工业大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创造了繁荣的经济,旧的生活方式开始瓦解。但人们并没有对这一新的生活方式进行新的理性思考。商人们坚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把装饰同设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许多家用产品往往不惜损害产品的使用功能,借助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的风格来附庸风雅,并提高身价,这是艺术与设计一次不成功的渗透,但它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和艺术家。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艺美术运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在“新艺术”设计运动中设计师力图以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形式代替程序化的古典装饰。
  而包豪斯的设计是面向大众集体服务的,包豪斯(Bauhaus)的第一任校长、著名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曾说:“我的设计要让德国公民的每个家庭都能享受6个小时的日照。”由此可见,他们进行的是“社会工程活动”,即对社会进行工程化的改革。“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现代设计形式不是对形式考虑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形式的结果,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民主思想,目的则是创造廉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国际主义风格”作为包豪斯的设计风格普及化的结果,完全排斥装饰,把功能至上的理性精神奉为准绳。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机械美学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一经典的机械化和功能化的设计思想。1958年,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纽约西格莱姆大厦是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的产物,这种过分强调理性、功能、简洁的设计越来越缺乏个性与人情味,越来越使人们感到厌倦。
  设计是科学、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设计中的审美观应当是把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综合在一起的,在它们的矛盾中去把握、调整和规范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史中出现过很多割裂功能和形式而偏执一端的片面现象。在近现代,功能主义在设计中渐占上风,在反对追求表面豪华的巴洛克风格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一些极端的功能主义者把功能看作是设计的全部,只讲功能而不问形式。如德国建筑家米斯·凡·德洛就曾宣称:“我们不考虑形式问题,只管建筑问题。形式不是我们的工作,它只是结果。”这种片面的功能主义,使得他们设计的产品往往显得缺乏情趣、呆板,很难使人赏心悦目。另外一些人则沉湎于形式的美化,忽略了实用功能,最典型的例子是美籍法裔设计师雷蒙德·罗维于1935年设计的“可德斯皮特”电冰箱。当时美国正流行流线形设计风格,罗维也把流线形用到冰箱设计上,把顶部设计成弧形,家庭主妇们纷纷抱怨说,这种顶部派不上用场,连个鸡蛋都放不住。
  在某些艺术中,形式可以作为内容的载体(内容积淀在形式内),进而成为艺术的主体。但在实用审美领域内,形式显然不可能有这样的殊荣地位,因为一旦形式超越了内容,那么它同时也就超越了实用审美的领域而成为了艺术。设计师必须在特定的审美领域内探讨功能与形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我们现在倡导的“设计以人为本”,不是说只停留在追求表面形式的丰富、色彩的炫目、高品位的诉求这样一些浅层次的设计元素之上,而是从深层次设计的原始目的出发,将设计中应用到的各种层面、各种涵义之上的元素综合到“设计”这一整体中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是自然产生的,而不是人为的、主观的臆造,这样才能真正把“人”作为设计服务的对象。“人”作为设计的最终审美主体,在设计的全部因素中都应该能找到他的观照之物,忽略其中任何一点,都是“设计”不到之故。同时,设计中还存在一个结合实际,“适度”的问题。
  如果说现代高新科技所蕴涵的诗意美只是现代物质文明的观念副产品的话,从美学的视角辨析科技理性中的人文精神,是对设计美学的本体诠释。
  当我们在“自然→技术→人→审美”这样一个现代社会文明结构的大系统中去考辨产品设计的审美时,会发现产品设计在现代科技革命浪潮中层层递进的三大功能:第一是解决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完成产品的创意和生产,以实现其实用与审美的统一;第二是致力于在工业设计中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出合乎人性的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实现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第三便是通过产品设计的智力创造去丰富人的审美智能结构,验证、丰富和完善人的生命潜能,让人在对象化的物质产品中获得一种人文精神的理性认同和哲学升华,最终实现科学与人的统一。这才是产品设计的美学要义所在。这是人类在文明的历史演进中培植出来的科学观念。
  卢那察尔斯基曾说:“如果人没有创造的自由,没有艺术的享受,他的生活就会失去乐趣……人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不仅要实用,合人民的口味,而且要使人感到愉悦……服装应当使人愉悦,家具应当使人愉悦,餐具应当使人愉悦,住宅应当使人愉悦……宏伟的艺术工业的任务……将在于:探索简单的、健康的、令人信服的愉悦原则,并将此原则应用到比目前更加宏伟的机器工业中,应用到生活的建设中。”
  任何一门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都是人对外部世界的征服和驾驭,并以此获得人在自然界中的更大自由,确立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高科技以其巨大的创造性功效,帮助人类认识自然又改造自然,通过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来创造财富,改变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其终极目的不是为了膨胀物欲,而是为了生命的完美。它是通过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来高扬人自身的个性、创造性和自由本性,运用客观合规律的手段,实现主观合目的的宗旨。在这里,物质的种子生长出的是一片精神的绿野,最尖端的科学探索回答的竟是“认识你自己”这个最古老的“人”的课题,最缜密的科学计算和技术实验收获的却是大写的“人”的心智成果。我们辨析现代高科技的美学精神,正是基于这样形而上的持论前提。
  设计是无生命的,又是有生命的,“生命”即蕴涵于人类对物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已打上了人类精神意识的烙印,设计也不例外。可以预言,设计人性化将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设计师的工作即是:使人们从物的挤压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人的生存环境和物品更适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发展,使人类感情更加丰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达到人物和谐、“物我相忘”的境界。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设计人性化永远是常念常新的课题,也是设计师永恒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著:《设计美学》,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欧阳友权著:《现代高科技的美学精神》,《求索》,1996(6)。
  3.荆雷主编:《设计概论》,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4.陈望衡:《艺术设计美》,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筑学院)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普利策奖作为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文化奖金,由美国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从2007年11月开始,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开始承办首届“普利策新闻奖工作坊”,通过一系列讲座和互动的形式,实现香港新闻学生同世界顶尖记者的学术交流。去年11月,该活动在传理学院40周年之际迎来了第二届的五位记者,而笔者此时正在香港浸会大学交换学习,有幸领略了这些领受了美国新闻界至高荣誉的名记者的风采。 
期刊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格局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传媒如何顺应时代的大趋势,利用新的传播平台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央视和省级卫视等强势媒体的夹缝中,地方城市电视台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抢占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城市电视台首先要成为百姓生活的“服务员”    新的媒介形态与
期刊
不久前的一个星期天,陕西省部分基层法院的同行到辉县市法院交流学习,当看到数十部警车一行行排成一条直线,任意打开一部车的引擎盖,发动机上都是一尘不染时,他们由衷地感叹道:“如此细微的车辆停放都这样井然有序,辉县法院的管理可见一斑,不愧为全国模范法院。”  辉县市人民法院是法院系统的老先进:曾2次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先进基层法院,4次荣立集体二等功,8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004年荣立集体一等功,连
期刊
武文斌是河南人民的优秀儿子,去年6月18日在随部队参加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引发肺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光荣牺牲。他是南阳走出去的英雄,去年7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武文斌同志“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他还高票当选2008“感动中原十大人物”。  武文斌牺牲后,《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武文斌烈士的英雄事迹。作为英
期刊
灾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领域。如何应对和克服种种灾难,成为人类、民族、国家所面对的共同主题,也是新闻媒体发布灾难消息时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拟运用叙事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以2008年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和四川汶川地震灾难新闻为例,探讨灾难报道如何借用文学叙事的手法来优化传播的效果。    新闻报道与叙事学的联姻    探讨灾难报道的叙事学技巧,首先要明晰叙事学与新闻的连接如何发
期刊
目前,由于各种传媒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也由于处于特定历史状态下的电视消费群体的娱乐需求的增加,电视娱乐节目已经逐步发展为全球电视屏幕的主流节目形态。娱乐节目的推出,标志着中国电视的观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娱乐节目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欢乐的氛围,通过高额的奖项和大众参与而打动人心。在大量的肥皂剧、家庭剧、连续剧逐渐丧失娱乐与幽默功能的时候,娱乐节目的兴盛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目前,毫无疑问,娱乐节目
期刊
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入手,结合广州三家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实践,分析都市报福彩新闻现行的报道框架,从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平衡性等原则入手解析这种框架,进而分析这种框架对公众舆论引导上的影响,对在彩票报道中构建比较合理的报道框架提出粗浅的看法。本文的论述建立在对这三家都市报2007年11月15日至2008年2月15日“福彩”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1974年,高夫曼将人
期刊
电视艺术片作为电视文艺大家庭的一员,多年来在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下,一直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在各家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电视艺术片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一个又一个精品,带给广大电视观众美的艺术享受。创新、提高是我们电视文艺工作者不懈的追求。2007年由笔者参与策划、撰稿、导演的电视艺术片《老李老杨》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七届百家电视台文艺
期刊
勃兴于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近两年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疲态,曾经遍地开花的新闻评论节目在一些地方电视台还被悄然撤并。究其原因,既有电视新闻节目多样化细分化、电视观众收视兴趣转移等客观因素,也有节目自身题材选择偏窄、理论水平较低、形式创新不够等主观原因。而要使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走出目前的困顿状态,就必须突破报道瓶颈,提高理论水平,实现创新发展。    一、题材的选择要从狭义走向广义    
期刊
在今天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渐渐成为一个大趋势,更是出现了主持群的新提法。何谓“群”?汉语里面讲群,最早指的是羊群、兽群,《说文》里面解释“兽三为群”,后来引申到人群,至少也要三个吧?而数学的定义中,“群是一种特殊的代数系统,其二元运算可结合,有幺元,每个元素都有逆元,或者说,群上每个元素都有逆元的独异点”,看上去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这表明组成群的每一个个体既具有各自的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