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目标声学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自主水下潜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的自主目标探测识别与定位任务,以侧扫声呐数据为依据,考虑到扫描式声呐成像的特点,针对金属球类目标,基于Darknet框架设计了一种轻量化深度学习目标识别模型,并结合人工特征进行目标特性分析.同时对声呐图像设计了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实验表明:上述目标识别方法在保证目标识别准确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目标识别速率,适于低功耗嵌入式平台部署.
其他文献
本论文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TiO2/ZnO和ZnO/SnO2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基体进行Eu3+离子掺杂,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制备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掺杂比例。在MOF-5(Zn-MOF)的合成过程中掺杂Eu3+制备了MOF-5:xEu发光材料,讨论了Eu3+离子浓度对材料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模板法合成了康乃馨花状,多肉状和转经筒状ZnO材料,
双歧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典型肠道益生菌,研究双歧杆菌益生性能对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菌样中分离出1株具有一定耐氧性的双歧杆菌F16,通过16S rR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菌株F16为长双歧杆菌菌属(Bifidobacterium longus).以F16为出发菌株,采用HPLC法、比色法、平板计数法及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等对其乳酸产量、降胆固醇能力、耐酸性、耐胆盐性及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16菌株代谢产乳酸量为10.63 mg/mL;胆固醇降解率在46%~75%之间,
为探讨虫草菌株胞内、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及其量效关系,采用水提醇沉法、sevege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分别对大规模发酵生产获得的虫草菌丝体及发酵液2种不同生产原料进行多糖提取,重点分析其胞内及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和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虫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95:1(mL/g)、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1.5 h;多糖中含少量的核酸和蛋白质,是以 β-糖苷键连接且具有吡喃糖环的酸性杂多糖;分离纯化自发酵液及发酵虫草菌粉中的多糖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2种多糖样品均能促进RAW
近年来,全球空间资源争夺日益剧烈,空间碎片探测已经向更小尺寸方向发展,各国天基监视系统已经开始向毫米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且由单一探测向多功能集成探测方向发展。从各国目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天基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天基探测水平发展落后,且未见国内有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与成像一体化天基探测系统的相关报道。本文基于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与成像一体化终端研制的需求,针对空间碎片激光测距与成像一体化光学基台的光机结构展开
对平房仓散装粮堆底部竖向压力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并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对粮食颗粒进行了基于clump颗粒簇单元改进,将仓底竖向压力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仓底竖向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竖向压力沿着粮仓范围,呈现中间大、两边小的规律,与《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推荐的均匀分布差异很大.粮食颗粒形状、装料方式、仓壁摩擦系数等都会影响粮食底部竖向压力分布.椭球颗粒配位数为10.36,更容易发生自锁现象,呈现的底部压力离散性更小.装料方式不同,粮堆不同位置的密实状态不同,从而
针对皮带输送机运输小麦过程缺乏离散元仿真参数的问题,对小麦与皮带间碰撞恢复系数、滚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等3个接触参数进行了试验标定.采用高速摄像机并基于运动学原理的方法进行了碰撞恢复系数测定试验,发现该系数随着小麦下落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小麦不同部位碰撞得到的结果具有差异性.结合皮带机实际工况最终选取碰撞恢复系数为0.4185;依靠EDEM仿真与实际试验对照的方法,利用斜面滚动和滑移试验,得到了小麦-皮带滚动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1371、0.5030.设计了响应面试验对3个接触参数(小麦间动摩
作为一种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多糖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之一,还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但是,复杂结构特征限制了活性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也限制了以结构特征为标志设计、构建、筛选功能多糖.超声降解多糖具有降解效率高、绿色环保、操作简便,且反应条件温和、可控等特点,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超声降解多糖的机理与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超声降解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对多糖结构、溶解性、溶液黏度、流变学特性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超声降解技术的发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