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季临近,学生们终于要走出象牙塔到真正的社会中去历练,冲破就业困局是他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有戏言称“毕业就失业”,这话略显夸张但充分暴露出就业难的现实状况。一些不法分子则趁乱而入,借着网络招聘的“春风”,对毕业生下手,以高薪高职引诱,让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落入传销陷阱。
应聘万元高薪职位陷传销,民警奔赴700公里营救
前段时间,大四学生小宇通过同学群找工作。几天后,小宇吉安老家的中学同学小谭打来电话,说他在湖北荆门找到一份工作,月薪过万,并答应帮小宇引荐求职。
小宇聽后,满怀欣喜地于清明节前前往湖北。小宇梦想着可以凭借“高薪”就可以不需要父母的资助缴纳学费及生活费,。
到达荆门一家公司后,小宇与小谭叙旧,小谭称老板回老家过清明节了,老板回来后再帮忙引荐那份“高薪”的职位。相处的前几天,小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觉得小谭出手阔绰。但第三天,小宇觉得奇怪,无论自己和小谭走到哪里,总有两三个凶神恶煞的人出现在附近,好像在监视他。
被迫“洗脑”,逃跑挨顿打
过了清明节,小宇再次询问小谭求职的事,小谭便带着他再次前往“公司”应聘,到了“公司”后,小宇发现所谓的工作就是听课。接下来,小宇被轰炸式的“上课”洗脑。
意识到掉入了传销陷阱,小宇找了个机会逃跑,但被传销人员发现,并抓住痛打了一顿,手机、行李、身份证也被抢走了,并且被24小时监视。无奈的小宇只能被迫接受洗脑教育,被告知去发展“下线”,把亲友“骗”来,就可以获得自由。
儿子失踪,父亲求助民警
被困传销10多天后,与此同时,4月10日22时许,红角洲派出所接到小宇父亲的电话,反映小宇很长一段时间没和家人联系,并且近半个月来都不在学校。
接警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调查小组,通过分析,发现小宇曾在湖北荆门活动,极有可能被传销组织控制了。4月11日,民警驱车700多公里,行驶8个小时赶到湖北荆门。
12日上午,南昌、荆门两地警方分析小宇在附近的钟祥市。13日下午,在钟祥市公安局皇庄街派出所的协助下,警方捣毁一个传销窝点,不但解救了失联多日的小宇,还同时解救了17名传销被控人员。
4月18日,学生家长手捧锦旗来到红谷滩公安分局,向民警表示感谢。小宇也表示毕业后会踏踏实实找一份工作,不再好高骛远。
什么是非法传销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非法传销人员会以做生意,帮助找工作等理由骗受害者过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洗脑,部分受害者被洗脑后就认定这是一个能赚钱的大生意,而且任凭外人如何劝说都毫无用处,这名受害者加入后会以同样的方法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
近年来,一些地区非法传销活动猖獗,并且向高校渗透发展。非法传销组织具有很强的欺诈性、隐蔽性和危害性,非法传销活动渗入高校,严重危害了青年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非法传销组织往往以“就业、创业、招聘”为名迷惑、诱骗学生从事传销活动,使部分学生上当受骗,被传销组织非法控制,不仅钱财受骗,而且精神被控,失去人身自由,不能自拔,无法脱身,有的自身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传销手段日益隐蔽
近年以来,不法分子的传销手段不断翻新,并且越来越隐蔽,目标也由之前的务工人员转移到刚刚毕业急于求职的学生身上。传销者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惑,利用人们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许诺高额回报,引诱参加者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加入传销组织。因此提醒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误入歧途。
目前不少传销组织都打着“连锁销售”“特许经营”“直销”等幌子,谎称是“国家搞试点”“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等名义诱骗人们参与传销活动。在形式上,传销组织也由此前的发展“下线”改为“网上营销”方式,打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等旗号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其违法活动更加隐蔽,传播地域性更为广泛。
除了警惕网上传销等传销欺骗新手段外,很多传销都是通过亲朋好友、同学老乡开展、进行的,刚刚毕业的求职者一旦发现亲友出现异常行为,同样要警惕。
如果亲友打着“我这儿有好工作、好项目”等各类名义诱骗你到外地,可是到达后亲友却绝口不谈工作和项目,而是带着你游山玩水、熟悉环境;或者贴身给你灌输“致富理念”,形影不离地培养情感,这时候就该提高警惕了。如果亲友还借机没收你的身份证、手机,限制人身自由;或者以接受培训为掩护,强迫进行“洗脑”,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灌输“一夜暴富”“轻松发财”的理念;或者看不到公司实体、很难看到产品,亲友还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这些往往都是亲友误入传销陷阱的征兆。
五种传销手段要认清
有五种典型的传销手段需要求职者特别留意。首先,以求职招聘为诱饵:此类方式大多以招聘、实习、介绍工作,甚至网友邀约、观光旅游为名,诱骗学生到异地参与传销。
其次,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不法分子往往许诺高额回报,制造一夜暴富的神话,引诱参与者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以此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
第三,以国家试点为幌子:传销者打着“连锁销售”“许可经营”“直销”“加盟连锁”的幌子,谎称“国家搞试点”“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阳光工程”“1040工程”等的名义诱骗参与传销。
第四,以直销名义为掩护:假借直销名义,以销售商品为掩护,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优惠顾客等形式发展下线。
第五,以网络营销为旗号:打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等旗号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 为什么大学生受到传销组织“青睐”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被传销组织“青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大学毕业生离开父母身边,自立意识较强,而社会接触面不广,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陷阱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一些外地的大学生,被谎称招工就业的传销组织欺骗,家人很难发现子女已经上当被骗;传销组织的诱骗技术和手段不断翻新。他们利用一部分大学生想早日创业的心理,以公司招募业务合作者、经销商、代理商、开办网店等形式为噱头,向学生们灌输他们的所谓“创业”理念,蛊惑学生到公司合作。有的学生就会上当受骗。
此外,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有积累实践经验的渴望,传销组织正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大肆鼓吹“锻炼人”“轻松赚大钱”的谎言。而这些学生一旦“入套”,他们会通过强大的心理攻势和严密的组织控制,慢慢将学生们“俘虏”,最终使其一步步掉入传销泥淖,沦为传销组织者的敛财工具。
如何避免落入传销陷阱
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就业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认清传销活动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各种非法经营活动的诱惑,远离传销陷阱。传销最基本的特性是迷惑性、蛊惑性、诱惑性特别强,总是披着一件“合法”的漂亮外衣,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客观、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掌握判断传销组织的基本常识。遇事多看多问: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是否货真价实;是否要求发展下线、并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是否要求形成层级关系等等。
到外地求职就业,要记好当地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电话,以便在急需时使用。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将简历投给不值得信任的单位和个人。交际须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不轻信花言巧语。对于初识的人,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尽量不要与不熟悉的人独处。
假如不小心陷入传销组织,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利用技巧与组织者周旋,寻找机会。先假装顺从他们,降低对方的防备心,然后找机会逃离传销组织。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骗取信任再拿回手机,然后悄悄向家人求助或拨打110、12315等求助。另外也可以在钱币、纸条上写下求助原因,扔到楼下,寻求路人帮助等。
链接:求职如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在学生求职心切、学校统计就业率心切、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三重催逼之下,结合不那么良好的就业形势,求职骗局的杀伤力可能会越来越大。那么,毕业生该怎样防止类似骗局呢?
首先是端正心态。求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行为,优先选自己“喜欢”“知道”“听说过”的公司,一方面积极主动投送简历,一方面有耐心地等待,不与同学盲目攀比入职时间,而并非任何公司抛来橄榄枝都忙不迭去接住。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野鸡公司有机可趁。
其次,善用网络。既然受害后能熟练运用微博曝光、维权,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有能力利用网络去甄别面试公司是否靠谱。可多加利用创投公司数据库,了解新生企业的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址、时间、地点和行业(子行业)等。
主要是考察公司的技术水平以及对待网站的态度。建立、维持一个有个性的好网站成本不低,不像是骗子公司所为。因此,如果发现网站套用模板、千篇一律,或者疏于运营、信息陈旧,就要提起戒心了。
另外,还要考虑公司的成立时间。如果太短,则不管是否“骗子公司”,都要提高警惕。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不想真在创业公司的起步阶段就加入的。学生朋友大可考虑去较为成熟、创立 2 年以上的公司任职。
面试地点上需要符合我们的认知。比如明明在重庆接受面试,却显示公司在北京。这种情况下,就还是要打听清楚先,避免给双方添麻烦。
行业上,还是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一般情况下,只有急于找工作,“饥不择食”的求职者,才会完全不在乎公司做的是什么。但凡有一点余裕,都不会对语焉不详,或者明显不同于自己求职意向的公司投怀送抱。这一点上,毕业生要尤其注意——虽然在这个时代换工作很容易,但即便没有上当受骗,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应该认真选择。进错公司不要紧,入错行业可就麻烦大了。影响自己本来的職业规划事儿小,进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行业那就是给双方添堵了。
最后,可以上工商总局网站查一下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工商信息的判断不算困难,若注册资本、注册时间、法定代表等明显存疑,就还是多加警戒为好。
应聘万元高薪职位陷传销,民警奔赴700公里营救
前段时间,大四学生小宇通过同学群找工作。几天后,小宇吉安老家的中学同学小谭打来电话,说他在湖北荆门找到一份工作,月薪过万,并答应帮小宇引荐求职。
小宇聽后,满怀欣喜地于清明节前前往湖北。小宇梦想着可以凭借“高薪”就可以不需要父母的资助缴纳学费及生活费,。
到达荆门一家公司后,小宇与小谭叙旧,小谭称老板回老家过清明节了,老板回来后再帮忙引荐那份“高薪”的职位。相处的前几天,小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只觉得小谭出手阔绰。但第三天,小宇觉得奇怪,无论自己和小谭走到哪里,总有两三个凶神恶煞的人出现在附近,好像在监视他。
被迫“洗脑”,逃跑挨顿打
过了清明节,小宇再次询问小谭求职的事,小谭便带着他再次前往“公司”应聘,到了“公司”后,小宇发现所谓的工作就是听课。接下来,小宇被轰炸式的“上课”洗脑。
意识到掉入了传销陷阱,小宇找了个机会逃跑,但被传销人员发现,并抓住痛打了一顿,手机、行李、身份证也被抢走了,并且被24小时监视。无奈的小宇只能被迫接受洗脑教育,被告知去发展“下线”,把亲友“骗”来,就可以获得自由。
儿子失踪,父亲求助民警
被困传销10多天后,与此同时,4月10日22时许,红角洲派出所接到小宇父亲的电话,反映小宇很长一段时间没和家人联系,并且近半个月来都不在学校。
接警后,警方立即成立专案调查小组,通过分析,发现小宇曾在湖北荆门活动,极有可能被传销组织控制了。4月11日,民警驱车700多公里,行驶8个小时赶到湖北荆门。
12日上午,南昌、荆门两地警方分析小宇在附近的钟祥市。13日下午,在钟祥市公安局皇庄街派出所的协助下,警方捣毁一个传销窝点,不但解救了失联多日的小宇,还同时解救了17名传销被控人员。
4月18日,学生家长手捧锦旗来到红谷滩公安分局,向民警表示感谢。小宇也表示毕业后会踏踏实实找一份工作,不再好高骛远。
什么是非法传销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的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和其他利益的。非法传销人员会以做生意,帮助找工作等理由骗受害者过来,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洗脑,部分受害者被洗脑后就认定这是一个能赚钱的大生意,而且任凭外人如何劝说都毫无用处,这名受害者加入后会以同样的方法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
近年来,一些地区非法传销活动猖獗,并且向高校渗透发展。非法传销组织具有很强的欺诈性、隐蔽性和危害性,非法传销活动渗入高校,严重危害了青年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非法传销组织往往以“就业、创业、招聘”为名迷惑、诱骗学生从事传销活动,使部分学生上当受骗,被传销组织非法控制,不仅钱财受骗,而且精神被控,失去人身自由,不能自拔,无法脱身,有的自身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传销手段日益隐蔽
近年以来,不法分子的传销手段不断翻新,并且越来越隐蔽,目标也由之前的务工人员转移到刚刚毕业急于求职的学生身上。传销者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惑,利用人们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许诺高额回报,引诱参加者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加入传销组织。因此提醒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误入歧途。
目前不少传销组织都打着“连锁销售”“特许经营”“直销”等幌子,谎称是“国家搞试点”“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等名义诱骗人们参与传销活动。在形式上,传销组织也由此前的发展“下线”改为“网上营销”方式,打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等旗号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其违法活动更加隐蔽,传播地域性更为广泛。
除了警惕网上传销等传销欺骗新手段外,很多传销都是通过亲朋好友、同学老乡开展、进行的,刚刚毕业的求职者一旦发现亲友出现异常行为,同样要警惕。
如果亲友打着“我这儿有好工作、好项目”等各类名义诱骗你到外地,可是到达后亲友却绝口不谈工作和项目,而是带着你游山玩水、熟悉环境;或者贴身给你灌输“致富理念”,形影不离地培养情感,这时候就该提高警惕了。如果亲友还借机没收你的身份证、手机,限制人身自由;或者以接受培训为掩护,强迫进行“洗脑”,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灌输“一夜暴富”“轻松发财”的理念;或者看不到公司实体、很难看到产品,亲友还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这些往往都是亲友误入传销陷阱的征兆。
五种传销手段要认清
有五种典型的传销手段需要求职者特别留意。首先,以求职招聘为诱饵:此类方式大多以招聘、实习、介绍工作,甚至网友邀约、观光旅游为名,诱骗学生到异地参与传销。
其次,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不法分子往往许诺高额回报,制造一夜暴富的神话,引诱参与者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以此作为加入该组织的条件。
第三,以国家试点为幌子:传销者打着“连锁销售”“许可经营”“直销”“加盟连锁”的幌子,谎称“国家搞试点”“响应西部大开发号召”“阳光工程”“1040工程”等的名义诱骗参与传销。
第四,以直销名义为掩护:假借直销名义,以销售商品为掩护,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加盟商、业务员、优惠顾客等形式发展下线。
第五,以网络营销为旗号:打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等旗号利用互联网进行传销。 为什么大学生受到传销组织“青睐”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被传销组织“青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大学毕业生离开父母身边,自立意识较强,而社会接触面不广,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陷阱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一些外地的大学生,被谎称招工就业的传销组织欺骗,家人很难发现子女已经上当被骗;传销组织的诱骗技术和手段不断翻新。他们利用一部分大学生想早日创业的心理,以公司招募业务合作者、经销商、代理商、开办网店等形式为噱头,向学生们灌输他们的所谓“创业”理念,蛊惑学生到公司合作。有的学生就会上当受骗。
此外,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有积累实践经验的渴望,传销组织正迎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大肆鼓吹“锻炼人”“轻松赚大钱”的谎言。而这些学生一旦“入套”,他们会通过强大的心理攻势和严密的组织控制,慢慢将学生们“俘虏”,最终使其一步步掉入传销泥淖,沦为传销组织者的敛财工具。
如何避免落入传销陷阱
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就业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精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认清传销活动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各种非法经营活动的诱惑,远离传销陷阱。传销最基本的特性是迷惑性、蛊惑性、诱惑性特别强,总是披着一件“合法”的漂亮外衣,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客观、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掌握判断传销组织的基本常识。遇事多看多问: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是否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是否货真价实;是否要求发展下线、并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是否要求形成层级关系等等。
到外地求职就业,要记好当地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电话,以便在急需时使用。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将简历投给不值得信任的单位和个人。交际须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不轻信花言巧语。对于初识的人,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尽量不要与不熟悉的人独处。
假如不小心陷入传销组织,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利用技巧与组织者周旋,寻找机会。先假装顺从他们,降低对方的防备心,然后找机会逃离传销组织。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先骗取信任再拿回手机,然后悄悄向家人求助或拨打110、12315等求助。另外也可以在钱币、纸条上写下求助原因,扔到楼下,寻求路人帮助等。
链接:求职如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在学生求职心切、学校统计就业率心切、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的三重催逼之下,结合不那么良好的就业形势,求职骗局的杀伤力可能会越来越大。那么,毕业生该怎样防止类似骗局呢?
首先是端正心态。求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行为,优先选自己“喜欢”“知道”“听说过”的公司,一方面积极主动投送简历,一方面有耐心地等待,不与同学盲目攀比入职时间,而并非任何公司抛来橄榄枝都忙不迭去接住。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野鸡公司有机可趁。
其次,善用网络。既然受害后能熟练运用微博曝光、维权,当今的大学生应该有能力利用网络去甄别面试公司是否靠谱。可多加利用创投公司数据库,了解新生企业的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网址、时间、地点和行业(子行业)等。
主要是考察公司的技术水平以及对待网站的态度。建立、维持一个有个性的好网站成本不低,不像是骗子公司所为。因此,如果发现网站套用模板、千篇一律,或者疏于运营、信息陈旧,就要提起戒心了。
另外,还要考虑公司的成立时间。如果太短,则不管是否“骗子公司”,都要提高警惕。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不想真在创业公司的起步阶段就加入的。学生朋友大可考虑去较为成熟、创立 2 年以上的公司任职。
面试地点上需要符合我们的认知。比如明明在重庆接受面试,却显示公司在北京。这种情况下,就还是要打听清楚先,避免给双方添麻烦。
行业上,还是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一般情况下,只有急于找工作,“饥不择食”的求职者,才会完全不在乎公司做的是什么。但凡有一点余裕,都不会对语焉不详,或者明显不同于自己求职意向的公司投怀送抱。这一点上,毕业生要尤其注意——虽然在这个时代换工作很容易,但即便没有上当受骗,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应该认真选择。进错公司不要紧,入错行业可就麻烦大了。影响自己本来的職业规划事儿小,进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行业那就是给双方添堵了。
最后,可以上工商总局网站查一下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工商信息的判断不算困难,若注册资本、注册时间、法定代表等明显存疑,就还是多加警戒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