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告诉世界什么在消逝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 年代,林璎设计了越战纪念碑。从越战、民权、女权到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4 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5 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作为林徽因、梁思成的侄女,林璎觉得自己和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她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应该珍视什么,而不是“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
  
  2010年2月25日晚,因在21岁时设计华盛顿越战纪念碑而一夜成名的建筑师林璎,在白宫获奥巴马总统颁发的2009年国家艺术奖章。颁奖典礼在白宫东厅举行,穿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是获奖的唯一亚裔。奥巴马为她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时,司仪诵读了奖状:此奖是表扬林璎女士作为建筑师、艺术家和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她设计越战纪念碑的洞见,显示了她深切了解人们对周遭世界的感受。
  林璎曾被美国《生活》杂志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100位美国人”与“50位美国未来的领袖”。与希拉里等6名女性一起入选美国妇女名人堂。而今的林璎,往返于美国和中国之间,为她关注的环保事业奔走呼号,她说:这个事业会贯穿我的一生,可以说是我的“最后一个纪念碑”。
  
  一个小女生创造的奇迹
  
  林璎1959年出生于美国,祖籍福建。她的家族堪称书香门第,曾祖父林孝恂,是光绪时的进士,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林璎的祖父林长民曾赴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林璎的父亲林桓精于陶瓷,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美术学院任院长。母亲是一位诗人,曾任俄亥俄大学亚洲和英语文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林徽因和梁思成是林璎的姑母和姑父。
  林璎小时候就展现出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天赋。中学时就是班上的尖子生。毕业后,被耶鲁大学录取,成为该校建筑学院的学生。林璎说,她经常会偷跑到艺术学院听雕塑课,在那里,她感受着让自己心旷神怡的创造氛围。由于同时受两个领域的训练,为林璎后来的成功打下了非常坚固的基础。在她眼中,雕塑是诗,而建筑则是散文。
  在耶鲁大学建筑学院读书的时候,林璎就喜欢到附近的“林阴墓园”去走走,观看那里形形色色的墓碑和雕刻。有一段时间,她为那里的一个船长的墓着迷,那座墓碑上刻着一条渡船,线条简单又优美,却让人浮想联翩,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林璎曾到欧洲考察,走访了许多墓园,她觉得墓园设计也是一项专门的学问,所以在四年级的时候将坟墓建筑设计列为自己的选修课。
  就在这时,林璎在学院里的告示牌上看到了征集越南战争纪念碑的通告,要求是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纪念碑本身具有鲜明的特点;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那一刻,林璎听到自己的心在怦怦跳动,她决定试试。很快,她就和同学一起开车到华盛顿做实地考察,并翻阅大量的资料了解越战。两个星期以后,她做出了模型。林璎的老师将她的设计评为B,却仍然鼓励林璎将设计寄走。
  作品寄出的时候,林璎才21岁,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林璎的心里有种隐约的憧憬在跳跃着。
  这年秋天,有关部门一共征集到了1421个应征方案。方案设计者被隐去姓名,由8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组成了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林璎的作品被登记为1026号,没想到这件作品成了首选。反倒是应征者中那些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们——其中也包括林璎的老师选送的设计名落孙山。
  当时,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不同意见者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还有人认为,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面临种种压力林璎不肯妥协,在她的坚持下,1982年3月11日,林璎的设计获得最后批准。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时,你就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林璎的设计在美国引起了轰动。1994年,一部反映林璎事迹的特写电影记录片问世——《林马娅:清楚的幻想》。该片在美国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曾获得1995年奥斯卡第六十七届最佳长记录片奖。
  很快,林璎设计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有在耶鲁大学的“妇女桌”、在田纳西州克林顿区的儿童保护基金会礼堂、纽约的非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大学的亚太美国人中心和为洛克菲勒基金设计的艺术品等。
  2002年5月30日,在获知自己当选耶鲁大学校董后,林璎说:“我的父母亲移民来到这个国家时一无所有,但作为教育家,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知道,如果我的父亲还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同我的母亲一样为我而骄傲。”
  
  第五座纪念碑由自己命题
  
  林璎一向是慢速度的,美国记者曾这样描述她的外表,“林璎看起来,总像是一个上课即将迟到的羞怯女生”。在当下的世界级工作室里,明星建筑师普遍动脑不动手。但是林璎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室规模控制在3-5 人,还坚持亲自绘制设计图纸,她认为“这很重要”。她在市中心有房,但她更多的时候是居住在远郊。她说,宁可在深夜和自己的猫一起工作,也不愿白天在办公室里工作。林璎的言行更容易让人把她和东方人的勤奋、质朴联系起来。
  已经有数年,林璎不接任何建筑项目,除了公益性建筑;林璎认为建筑不应是有钱人的玩具,更应是穷人改变生活方式的途径;她还认为纪念碑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工具,而是关怀人的内心需求的途径。
  2009 年9月,林璎携新作“什么在消逝·空屋”来到北京。她身上那件黑色毛线开衫,是在无数照片上穿过的那件。发型还是校园时代的模样。50 岁的林璎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
  在12 天里,林璎有五个展览在全球开幕。她辗转美国、中国出席开幕活动。这是自设计美国越战纪念碑之后,林璎从未有过的忙碌状态。
  “什么在消逝”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艺术项目,将至少持续十年,由全球的不同地区,通过不同的媒介,运用声音、影像、雕塑等创作手段共同实现。
  林璎将当下的环境污染称为“第六次大规模生物灭绝”,“这也是唯一一次由人类活动而非灾难引起的大灭绝。平均每20 分钟,就有一种动植物毁于人类之手。按此速度,有人预计,一百年后世界上高达30% 的动植物将不复存在”。
  林璎的多媒体装置作品“什么在消逝·空屋”在北京展出了。这是林璎的作品第一次在国内展出。走入黑黢黢的地下展厅,眼睛还没有习惯黑暗之前,质感丰富的声音传来,海浪愤懑的充满恐惧的低音;野狼在深夜远山的呜咽;雨水冲刷在石头上,汩汩地荡漾着流入到遥远的海里……这是林璎带给观众的声音感受,让人如临其境。
  在黑暗中,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在你眼前20 厘米处的玻璃上一一呈现,从清晰到模糊,从模糊到清晰。它们中有几年前重新发现的象牙喙啄木鸟,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有北极熊和它们赖以生存的北极;有大西洋中的鳕鱼,从1895 年到2008 年,它们变得越来越小;还有北美信鸽,曾是地球上一个很大的物种,当它们飞过天空时,天色都会暗下来,但现在已经灭绝了……林璎藉此希望让人们再度审视自己身处的世界,深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自省自察。
  2010 年的地球日,“空屋”将在美国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展示。“什么在消逝”计划还将联合多媒体,比如手机和网络,让人们带回家去看。接下来的三年,他们将和google合作。林璎说:“在网上,‘什么在消逝’会有过去、现在、未来三张地图。我们会选择一些非常有力的引语,来展示这个星球以前的样貌。”
  
  生命中的深远影响
  
  父亲第一次和林璎提及家族中的历史是在她21岁生日的时候。父亲说起林璎的姑姑林徽因,是个建筑家,也是个才女。父亲是那么思念和尊敬他的这位姐姐。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林璎被姑姑的那些故事深深吸引,姑姑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一起参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并整理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80 年代她第一次来北京时,被问及如何看待姑姑和姑父设计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她才恍然,原来自己家族在中国有如此的声望。
  童年时的林璎喜欢呆在家里专注于学习,干自己的事情,或者索性一动不动地坐在院子里训练她的小兔子、小松鼠、花栗鼠和浣熊。每天放学以后去父亲的陶艺工作室,父亲所在大学的艺术学院成了林璎生活中最熟悉的部分。她凝视着父亲工作时,林璎发现一件事,父亲有一双精巧而美丽的手,而他给了自己一双同样的手。不知有多少个小时她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父亲揉捏着那些黏土,捶砸它,拉拽它,然后用钢丝切割它们;黏土在他手里好像液体和塑料一样柔顺。他总是随意地拉出一个形状,然后轻轻一碰就恰到好处地结束或开始了一个造形。
  没有想到林璎在耶鲁大学的教授会觉得用橡皮泥做一个建筑并把它漆成闪亮的黑色是一种古怪的行为。不过林璎的许多作品都是从橡皮泥开始的,而橡皮泥正是用油来保持黏土的柔软,它就像土壤一样,一股塑造土地的激情似乎永远挥之不去,它就在林璎的心里,是她全部作品的生命。
  父母教育她要“干一行爱一行”。林璎对这话的理解就是有得有舍。“林家的女人,每一个都个性倔强、果断独立、才华洋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父亲林桓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林璎和姐姐林徽因。林璎也确如父亲的评价,执拗并不计得失地遵循自己的选择。在耶鲁大学,认识林徽因的教授也给林璎上过课。
  梁从诫(梁思成、林徽因之子)建立了中国第一个NGO“自然之友”,从事环保。无疑,这些都给了彼此深刻的影响。林璎说,我们很难注意到世界变化的细微过程,因为世界是慢慢发展的,但如果你记住了你爷爷奶奶告诉你的世界的样子,你就能察觉到其中的变化了,我不仅想告诉大家什么在消逝,还想告诉大家那些环保专家在干什么。我呼吁大家去帮助他们。比如喝有机茶、有机咖啡,使用有机棉、可回收的纸、木制品等。这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做到的。
  在林璎的眼中,中国饮食很聪明,一点剁碎的肉加上很多蔬菜,就能炒一盘菜。但在美国,牛排比盘子还大。首先这对人的健康不利,其次对动物、对环境有害。有些杀虫剂、化肥进入河流会给下游带来极坏的影响。林璎说:不要让汽车来主导我们的生活。不要重复一些错误,避免一些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错误。中国应该提高绿色技术,这才是真正的保护。中国的文化渊源深远,我们会思及未来和后人,不应按短期的标准来衡量经济发展,而是要为后代考虑。
  是的,林璎的这座最后的纪念碑,就这样潜移默化地矗立在了人们的心中,人们的行为习惯里。
  责编/梅子
其他文献
一场车祸,让单亲母亲颅脑严重损伤。在得知肇事司机家庭贫寒后,善良的女儿谅解了年轻的肇事司机。女儿谢绝了众多好心人的捐助,把相依为命的母亲带到了学校,边读书边打工边照顾母亲……    谅解肇事者    2010年2月24日早晨,农历正月十一,皖北阜阳大地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在家过寒假的安徽滁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大二学生贺宝宝突然接到母亲朋友的电话,被告知其母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现在阜阳一医院急救
期刊
地转眼,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两年。阴霾渐渐散去,被灾难撕裂的伤口正在艰难愈合;灾区的重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失去亲人的人们重新鼓起勇气,组建新的家庭……而两年前,那些令全国人民都无比揪心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和家园,他们现在哪里?他们过得好吗?他们成长得怎么样了?  带着这一串串疑问,2010年春,我们来到专门安置地震孤儿的双流安康家园。一走进安康家园,首先跃入视野的是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教室、宿舍,
期刊
1  如果以朋友多少论英雄,只怕非我太太艾琳莫属。艾琳在一家女性杂志社当编辑,不用坐班,每个周末在家里开派对,沙龙聚会,很多人捧她的场。来参加聚会的有她的闺中密友,她的同事,她的作者,有她曾经采访过的这个城市里的女强人,多的时候有二十多人。  我先在一家外资医疗器械公司里做销售,自以为手里有了稳定的客户,了解了这一行的市场规律,所以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自己做起了一间公司,结果眼高手低,公司一直不
期刊
后悔结婚    杨伶是成都一所中学的老师,生性浪漫多情。而命运之神,让她身边出现了一个擅长用优美文笔写情书的“白马王子”——出版社编辑向磊。杨伶被向磊的热情与执著感动,做了他的新娘。  结婚后,杨伶才知情书中的向磊和现实中的向磊完全是两码事,根本就指望不上他像兄长般照顾她疼爱她,他自己还像个大孩子需要人照顾。  考虑到向磊上班远,杨伶觉得自己多承担一些家务也没什么。可偶尔向磊比杨伶早回家,便躺在沙
期刊
1960年出生于南京的沈丹萍,是我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明星,她从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就开始了自己的银屏生涯。在校期间,她因出演《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而走红影坛,其代表作有电影《屠城血证》、《战争子午线》等。她曾荣获第十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演员,是当时中国人眼中的影后。  沈丹萍也是第一个嫁给外国人的中国影星,嫁人之后的沈丹萍,安心“相夫教女”,淡出公众视野。几年前,沈丹
期刊
告诉莫年我要出差,一个星期都不会回来。其实,说不说都无所谓,因为他基本上不回家,即使回来了也是睡在客房。他很淡然的语气,说好。没有问我去哪里出差,干什么,不是他不够细心,而是,他的心里已装不下这些琐碎的事情。  事实上,我只带着简单的衣物去了燕宁那儿,结婚后她成了我唯一的朋友。她一个人住很大的房子,等待着爱情带她进入婚姻。她没有问我为什么,我也没说,彼此心照不宣。今天的都市,无论何种版本的情感故事
期刊
1  那天在小巷深处,两小流氓正欲抢一棕发老妪的手提包,我一声狮吼:“放开她。”  小流氓看到我,拔腿就跑,我飞奔上前揪住拿包的那个,包里东西哗啦全掉了出来,小流氓已经跑远。  基本确定小流氓的视力、智力都正常。我身高一米七零,体重74公斤,虎背熊腰,人称“肌肉女”,几乎可以与腱子肉的猛男媲美。  到了公司,一米七二,体重69公斤的张聪头都没抬:“多曼,把档案室要销毁的文件抱来,我再看看。”怎么不
期刊
一    苏小宁是玩具厂医务室的小护士,罗可是玩具厂财务室的小会计。  有一天罗可来医务室打针,一进门就先送了一个见面礼,一个喷嚏打得像惊雷,然后就开始咳嗽,腰都弯了,又是眼泪又是鼻涕。大家都掩住嘴笑,苏小宁吓得连忙后退,流行性感冒很厉害的,被他传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上午罗可吊了一瓶水,下午又来医务室打针,当时只有苏小宁一个人在,真是天赐良机,她把药推进针管里,没好气地对罗可说:“脱下裤子趴在
期刊
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9亿,如何孝养父母,成为困扰越来越多子女的大问题。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但孝有其道,若方法不当,不但孝心落空,还会惹出麻烦。  近日,在贵阳,一对小夫妻将农村的父母接在身边,丈夫念及父母养育恩情,让尚有劳动能力的他们整日呆在家里享清福。处于封闭状态的父母很想找点事做,既能贴补家用,也能充实老年生活。于是,他们在儿媳的帮助下,支起了一个小小菜摊。
期刊
一    我把妈妈从医院接回家,安顿好一切,在她床前坐下,郑重地说:“妈,你再找个人吧。”妈吓了一跳:“发什么神经啊!”我其实早有这个想法,妈病这一场,更让我坚定了这个想法。妈妈胆囊炎复发住院一周,只有我和男友晨光照应着。我不是怕累,是看到同病房的两位大妈,病床前儿女来来去去,更多的是被丈夫小心侍候着,发发小脾气,撒撒娇,斗斗嘴,我突然替妈妈感到了委屈。妈妈为什么不能享受这一切呢?  我妈今年4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