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平稳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小住宅区的景观环境,这对我国的住宅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设计人员,更应注重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追求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并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引言:随着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对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绿地加上宅前绿化,单纯满足绿地率就可以了,而是要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設计方面,还追求个性化,突出设计灵魂。
  一、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小区景观设计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1小区绿化模式和植物种类单一
  有一些小区绿化模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大片草坪点缀少量乔、灌木的绿化方式。从种植模式上很难看到其地域特点;再者,植物种类也比较单调,大多囿于常用的几类品种。如此的绿化模式造成小区植物结构层次单一,绝大部分为乔草两层或灌草两层,难以形成有效的乔灌草复式绿化结构,失去了物种的多样性。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是承包商的急功近利。仅仅为了达到所要求的绿地率和节省资金,未在小区景观设计和绿化施工管理上有更大的投入。
  1.2绿地率不高
  没有形成组团效应现象,虽然对小区的绿地率有规范标准和要求,但在城市中心区特别是老城区,受开发面积的限制,没有布置绿化或只是零星点缀在小区的各处,不能形成相应的组团效应,景观效果大打折扣。
  1.3草坪铺设和种植比例过大
  在住宅区的绿化上,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铺设并不科学、也是不经济的。因为在草坪生长旺盛的季节,每3天要进行一次浇水,15天左右要对草坪进行修剪,由此产生的的养护管理费用是一般乔、灌、草组合绿地的3至5倍。
  1.4园林景观小品体量小,缺乏艺术性
  户外活动是住宅小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的场所也是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空间。园林景观小品作为它的主要载体,在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配套设施布置不全、设计不合理、缺乏艺术性等弊端。小品是设计的亮点,应结合小区的景观设计综合考虑,在设计上应注重人文内涵,创造充满自然情趣的生活游憩和欣赏空间,同时满足小孩嬉戏,老人活动以及居民体育健身等功能。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
  2、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是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是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住宅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3、“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
  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在一期时,会把园林做得很好,但随着销售的好转,二期,三期会减少投资,园林景观越做越差,形成了“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其实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正确的,因为楼盘的景观没有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至使一二期之间的设计断层,导致楼盘整体景观质量下降,或呈现出一种“狗尾续貂”的效果。
  这种对后期园林景观的不重视,是得不偿失的。园林景观不仅仅是小区的形象,更是对住户的一种承诺,因为住户会这么认为,后期的房价高了,而园林景观下降了,这是一种对住户不够负责的表现。开发商应有大局观念,不能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其实,在二、三期工程建设中,继续继承一期的设计风格,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对开发商来说,不仅可以得到住户的信任,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知名度与公司品牌的打造。例如广州推出的“时代廊桥”楼盘,该楼盘在园林设计上就从整体把握了设计的风格及连贯性,强调东南亚风情,除了首层全部架空4-6米,令楼盘更为通风外,还选用了可降温的大面积水景,在水中修建了11座形状各异的带顶廊桥,为业主营造了一种放松舒适,又别有风情的“家”的感觉,使得该楼盘从开始销售就呈现出火爆的卖场,全面房屋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不仅仅是销售,是信任,更是品牌。
  二、城市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与方案
  通过上面所分析设计误区或不足之处,以下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其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特点,在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以下应对方案。
  1、实现功能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一个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应该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符合现代住宅形式,适合不同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住宅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首先,要在设计前制定空间使用调查报告,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详细的居民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社会和行为心理需求而产生使用要求;还有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气候等因素。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再结合设计的小区的人口密度、居民数、面积、容积率等,安排设计空间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应当把握的数据。   其次,小区园林景观的总体平面布局应合理,虽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像规划设计那样有许多控制参数,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关重要。比如,根据每个小区个体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开敞与私密空间的比例,每个空间中软硬质景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实现不同规模的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过大无法形成有精神的场所,并且在艺术和功能上无法控制,造成浪费;过小无法驻留,缺乏意义。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避免空间的滞涩。另外,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对外界噪音、污染等不利环境的隔离,设计合理的健身运动场地。
  2、提升观赏价值
  在满足住宅小区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就需要在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的层面上进行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并且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因为园林景观最终是为人的使用和欣赏而服务的,如果住宅小区的景观缺乏观赏价值,得不到认同感,那么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人们向往。对于如何的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上全方面着手去考虑。
  首先,要创造多层次的美感体验;美是人类居住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在景观中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在多层次美感体验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视觉体验。住宅小区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内或室外,高处或低处,视觉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虑室外处于环境中的审美角度外,还要考虑在楼上外望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景观单体的艺术化处理;景观单体是实现景观效果的基本元素,因此细节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单体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如何达到与整体环境风格统一又不失个性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景观单体在设计上首先应当贯穿着环境所具有的品性,与环境协調统一,如天津万科水晶城中的入口雕塑,通过以传统材质为主表达空间归属感和空间意义,又结合现代的样式暗示高品味的住区生活。
  3、要保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作为人们生活主要场所的住宅小区,对于环境的要求就更高,保证住宅小区生态效益的均好,内部物质流动的良性是至关重要的。住宅小区中的生态设计要考虑不同地域特点的通风、采光、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适应场所的自然条件,将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并尽可能地将场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而消耗的能源,保留当地的地域性特点。通过这些手段维护居住者身体健康、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态美,实现住宅小区自然系统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结束语
  住宅小区作为人们在工作之外接触最多的场所,其景观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景观设计的一些手法,在小区建筑群所形成的虚空间中合理地把握绿化系统、道路系统、户外空间结构等方面,不仅实现对住宅小区建筑与景观的视觉延续,也对城市的生态人文环境起到健康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住宅小区景观系统作为城市生态大系统的子系统,应该本着尊重自然的态度,从实际地形地貌出发,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使得城市中的住宅小区既能体现城市的同一性又能各具特色,实现住宅小区的多样性,满足住宅区的功能要求,创造环境优美,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住宅区环境的质量。建造一流的绿色居住环境,从而为丰富城市风貌,推动城市景观系统进程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建华.浅谈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理念[J].科技信息,2010(3):342-343.
  [2]刘亿梅.浅析住宅园林绿化的设计与施工[J].价值工程,2010,29(15):64.
  [3]苏潇磊.论现阶段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1(12).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首先简述了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的概述,然后分析了脱硫除尘技术,最后重点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应用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应用的分析,对确保环境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锅炉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的概述  目前燃煤锅炉在用的
期刊
摘要:生物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应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优越性。本文从环境生物技术的高、中、低三个方面介绍环境生物技术,以致减少农业污染。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农业;污染防治  环境生物技术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功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能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可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  1低层次的环境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多的从环保以及绿色等方面出发,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显得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园林工程属于新兴工程,我国目前的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由于园林施工管理经验不足,对园林工程的工程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园林工程的施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针对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给出了一些有关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施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园林工程;
期刊
摘要:随着园林绿化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文章剖析了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只有做好其施工技术管理,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园林绿化效果。但是,在许多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并不重视园林绿化的施工技术管理,导致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园林绿化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
期刊
摘要: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绿色建筑的概念大,包含内容多,所以我们的设计理念要更加合理和适应发展。不仅要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而且更要有节能意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使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介绍了建筑节能设计的策略,以推进新世纪的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只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措施,趋利避害,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必定可以获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1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南方
期刊
摘要:优美的园林景观已成为现代居住小区的基本要素,而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体现在硬质景观(简称“硬景”)设计和软质景观(简称“软景”)设计两方面。本文总结了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定义,着重讲述居住小区中园林硬景与软景合理营造,两者设计应相互融合、注重细节,以期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关键词:城市居住小区;环境景观;景观设计;软硬景观  1、概述  人们通常把景观分为
期刊
摘要: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化,日常需水量也随之增加,进而造成了地球上水资源严重匮乏。面对水资源这一严峻的现状,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观念,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本文从我国给排水现状出发,针对民用建筑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就节水策略提出了笔者的几点意见和看法,旨在提高民用建筑的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给排水;民用建筑;节水策略  1我国给排水现状  1.1给水现状  1986年,我国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设是由建筑学、景观学、植物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组成的综合科学,这也要求园林绿化施工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本文就现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的改进措施来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改进措施  随着我
期刊
摘要:加强节能减排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暖通空调的经济性、节能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的作用。本文笔者从暖通空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以及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相关应用等方面对节能减排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节能减排;暖通空调工程;应用  前言: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