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中三种不同植骨方式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中三种不同植骨方式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佛山市中医院骨1科收治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的258例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87例,B组椎板及横突间植骨87例,C组小关节翻转植骨84例;术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脊柱矢状面后凸cobb角、矫正度丢失、骨性融合率、内固定失效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

结果

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术后1周(4.9°±1.0°、4.8°±0.6°、4.8°±0.6°)和末次随访时(6.1°±1.5°、14.5°±3.7°、15.3°±4.1°)的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27.5°±4.9°、27.6°±4.6°、27.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均大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C组的后凸cobb角及后凸cobb角矫正度丢失比例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性融合率(100.0%)高于B(80.5%)、C组(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内固定失效率(0、1.1%、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8,P=0.348)。三组患者的ODI术后6个月[(28.5±4.1)、(28.7±3.9)、(28.8±3.7)分]、末次随访时[(10.7±2.6)、(11.0±2.7)、(11.4±3.1)分]均比术前[(94.3±0.7)、(94.4±0.9)、(94.4±0.8)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ODI均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后路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后外侧植骨、翻转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后两种植骨方式均虽能达到良好效果,但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及后凸矫正度丢失率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危险度分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RIZ1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6例初发MDS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均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D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骨髓细胞中RIZ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所有患者先行PTBD,术后可行TACE的患者为试验组(41例),不可行TACE的患者为对照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肿瘤标志物、引流管通畅率及生存时间等的差异,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活组织细胞学检查在拟行放疗的肺癌和食管癌患者浅表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115例准备行胸部放疗的食管癌和肺癌患者,共166个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组织细胞学检查。穿刺组织送细胞学制片,常规巴氏染色后由细胞学专家阅片评估有无癌细胞转移。分析淋巴结短径、血流信号、患者肿瘤情况等因素对淋巴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中Twist转录因子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20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wist蛋白及E钙黏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两种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Twist蛋白在甲状腺
目的探讨淋巴瘤线粒体基因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14例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或骨髓液2 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线粒体DNA并测序,结果与修订的剑桥参考序列(rCRS)和人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mtDB)进行比对,分析其突变情况。结果共发现118个突变位点,其中D-loop区占57.63%(68/118),NADH脱氢酶5(ND5)区占18.64%(
目的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术后颅内感染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经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初发患者53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Ⅰ~Ⅱ级)21例,高级别组(Ⅲ~Ⅳ级)32例。抽取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7 d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不同级别患者细胞免疫指标差异;分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DFM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江津区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5例DF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DFML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2~73岁,中位年龄50岁;5例均发生于下肢体表处(臀部、髂部、胫前、足底及大腿各1例),其中足底为首次报道。肿块边界清楚或有薄包膜。镜下由梭形细胞
骨肉瘤是一种间质起源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发病人群较年轻,肿瘤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同时易复发和转移,治疗较为困难。骨肉瘤血运丰富,其生长、侵袭、浸润、转移均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血管生成主要由肿瘤细胞分泌的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始动,根据各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采取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能够有效抑制骨肉瘤的各种生物学行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抗血管生成治疗过程中也存在耐药、不良反应较大、
放疗既可通过对照射野内肿瘤细胞的杀伤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也可通过多种机制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来降低远处播散,在免疫治疗的辅助下协同发挥全身抗肿瘤作用。作为一种新的联合治疗方式,目前有大量研究发现局部放疗与不同免疫制剂联合治疗后使得肿瘤患者生存获益。联合治疗的最佳疗效与合适的放疗剂量、分割模式及联合时机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就放疗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肿瘤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以
目的探讨miRNA-106b-5p表达对接受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受靶向治疗的NSCLC患者273例,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NA-106b-5p的表达,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