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ss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因素,阅读的教材是书面文字符号。所以,让孩子充分感知文字,发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就是显得尤其重要。
  一般孩子的阅读能力低有三种原因:一,电视节目的影响。孩子受各种各样的舞蹈、音乐、神话故事等电视节目的吸引,不能静心地阅读课外读物。二,旧观念的束缚,有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孩子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会影响考试成绩。因此,强迫孩子重复地、大量地做课堂作业。轻视课外阅读。三,家庭学校和图书馆不能很好配合,家长不能及时为孩子选择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既有趣味又有科学性的读物;不能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阅读时间,处理好阅读和其他活动的关系。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要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兴趣是关键。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坚持因材施教,首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如:学生平时喜欢读哪些书?对老师的教法有何看法……,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等。根据学生的需要,我在班级设置了图书角,号召每一位同学都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放在图书角里,每天课间操和中午时间向同学开放。每周利用一两节自习课,让学生说读书心得,这样,学生在书籍这片肥活的土壤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历史故事中求真,在道德丛书中求善,在艺术欣赏中求美。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及将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外,每天中午课前十分钟,我让学生轮流读一段自己摘录的优美语段,不仅能增加语汇积累,又能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阅读,丰富知识,发展思维,激发阅读兴趣。
  二、指导阅读,授之以法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精读,也可以略读。从浩瀚的文字汲取精华,是有技巧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读书就要准备个笔记本,发现优美的词句,感兴趣的东西就把它摘抄下来,积累是我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积累好词好句,积累名家名篇,积累自己的体会感悟,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自己积累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贴一贴,是多么有趣和惬意的事情啊。你的笔记中有内容,头脑中有思想,写文章就会有得心应手。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注重自读能力的培养,老师要引导学生花较多时间进行自读。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篇篇教,句句分析的状况,由重知识的传授,变成重学法的指导,把课后那些过于浅显,没有梯度,学生不用太用脑筋就能回答出来的思考题全部删掉,改变以前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把更大的空间让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留一些有难度的思考题。首先,使学生“学然后知困”,知困而后自省,并反复阅读,理解其义,思考问题,逐步达到读透读懂读出意义来。其次,还要告诉学生要学思结合,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务必让学生多想多思,思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最后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三、延续情趣,养成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其兴趣易激发也易消退。为了保证学生阅读兴趣的持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立足于促进学生一生的发展,达到百年树人的目的。根据语文学科具有的广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我注意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营造自由、自主、轻松、投入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参与语文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经常督促学生阅读,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同时也决定了一个人在阅读的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准确的感知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刘晓梅,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煤矿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①现代汉语,这里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
去年春节,白雪皑皑,我在万里荒芜的黄土坡上,从横斜的枣枝上摘下一枚玛瑙石般的酸枣;今年夏天,我站在黄土坡上,眺望远方,一片绿野,仿佛看到了金色的秋天。  ——题记   晋中平原,汾河谷地,暑气蒸背的时节,我回到了山西晋中农村老家,一年两度的回家探亲,是例行之事,久而久之,竟在人心里变成一种回归黄土地的仪式。   老家位于晋中榆次的一个小村庄,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年年岁岁,黄土坡被冲刷无数,却坚持着
晓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代表作有《成长记》《苦笑记》《求爱记》《麦芽糖》《我们的隐私》《暗恋者》《花被窝》等。现居武汉。  1   春风一吹,冬眠了几个月的村子一下子醒了。地上的草青了,树上的枝绿了,山上的桃花也红了。路上的狗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它们彼此嗅着,舔着,追赶着,嘴里还时不时地哼那么两下。   吃过早饭,韩修竹一边洗碗,一边对坐在厨房门口吸烟的廖道言说,你上午在家看一下化肥店,我把
2014年第3期《小说月报》刊载了晓苏的短篇小说《养驴的女人》(原载《作家》2014年第1期).细读之后,打算以“内心深处的温柔”.为题蘸墨铺纸,欲说这位养驴的女人——韩修竹,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就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用诗意的教学,培养学生品味阅读的能力,实现陶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诗意教学,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途径  1.在情境中阅读,激发热情  在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作品,调动情感通过作品与作者发生心灵的碰撞,从而产生情感的交流,这样学生会获得与作者感同身受的体会。课堂中,设计诗情画意的意境容易激发学生
1作为一篇祭悼楚将士亡灵的诗歌诗人颂德却不歌功.话述了一场惨败.究竟是何道理?以此调动学生兴趣,然后再释疑探究。2扣住“苦”.“乐”二字.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小学汉语教学的推进,需要以高质量的教材为基础。以新疆地区为例,使用的汉语教材表现出“一纲多本”的现象:方晓华教授主编的《汉语》,王祝斌教授主编的《汉语》以及人教版的《语文》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王版《汉语》教材更符合汉语教学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规律。  关键词:少数名族;小学汉语教学;汉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
当同行的人们还陶醉在张家界雄奇秀美的山水中,我的心早就飞到了孕育《边城》、催生翠翠的地方。伴着丝丝细雨,古城的游人少了许多,在头一天夜晚和第二天宁静的早晨,我走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