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序
孟良崮,有如神祇一般立在故乡的天空下。
之于一个蒙阴人,谈到孟良崮时的心情是和别人不同的,除了对历史的思考,还有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要知道,“蒙阴”两个字上一次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里,还是东汉时的刘洪和他发明的珠算,跨越1700余年的历史烟尘和好几册历史书,因为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蒙阴终于再次进入高中生们的历史课堂。
老人们会以自己的视角,为那场战役增添诸多正史不载的细节,比如陈毅、粟裕坐镇指挥的老君洞,洞里的千年传说;行军途中,很多战士赤着脚,山上的石头把他们的脚磨得淌血流脓;作为俘虏的国民党士兵排着队,每人怀抱一个搪瓷碗,穿过村前的小道。讲到此,老人问我:“你知道搪瓷碗是干什么用的吗?”我说:“当然是吃饭用的。”老人道:“要是没有碗,就没有饭吃。”
17岁,我将第一次“出走”放在了孟良崮,从县城乘车前去爬山,梳理书上的历史与现实,观察之间的距离。20岁,读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约了几个同学,到垛庄做了一篇《孟良崮周边沂蒙老区农民收入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工作后,我又一次次前往孟良崮,山崮的形状没有变化,而我正在从青春中走出,在人生的天空下不断出走与还乡。
有一年,我乘火车去临沂。这是一辆从齐齐哈尔开来的漫长的绿皮车,车厢里夹杂了各种北方口音,以东北话居多。一个老头怀抱一块巨大的原木案板,向周围人讲述他当年如何逃难去东北,唾沫飞溅在周围人的脸上。有人问他老家是哪个县的,他没有说具体的县,脱口而出:“孟良崮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以孟良崮代称故乡,想必在老人的意识中,“孟良崮”三个字要比它所在的县更让人难忘。老人解释,在东北,哪儿有人知道蒙阴?但一提孟良崮,几乎无人不知。
一块东北的原木案板,将会成为故乡亲人每日的饮食必备;孟良崮幻化成了故乡,融进老人的血液。然而,之于我,孟良崮还有三层别的意思,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它被时间重塑,同样成为故乡的代名词——身体的故乡,以及心灵的故乡。
青春出走:叔侄俩与家族涅槃
孟良崮烈士陵园内,不时有肃穆的人群穿行,那是朝拜者的脚步,让坟场化作了庄严的礼堂。广场上,粟裕将军的雕塑以挺拔的姿势,守护着这片他曾战斗过的土地,一群大学生排着队前行,在将军面前伫立;广场右边,柏树丛中,一座座休憩的墓碑,那是守护将军的士兵,在喧嚣和静谧之间,历史和现实之间,没有声响,风吹过原野。
一眼望不到边的无名烈士,站成肃穆的兵马俑。他们有父母,有妻儿,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失去了名字,为了信仰,名字幻化成脚下的土地,默默无闻却又坚韧挺拔。
一对叔侄的坟墓,在树林的间隙站立——他们并非这场战役的牺牲者,却因一种特殊的荣耀,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多年前,我11岁时,学习本县的乡土教材《可爱的蒙阴》,记住了两个名字:刘晓浦和刘一梦,从此再难忘记。烈士陵园近旁的垛庄镇,正是叔侄俩的祖居之地——燕翼堂。
“燕翼堂”三字,据说由乾隆皇帝题写,这是20世纪初垛庄乃至蒙阴最兴盛的家族,拥有5800余亩土地,上千亩山林,地跨蒙阴、沂水、沂南三个县。还有酱园、酒店、油坊、布庄、百货等店铺,雇佣工勤80余人,养看家兵15人,长短枪20余支,办小学1处,并在济南、青岛、上海等地开设有商号。
燕翼堂占地两万平方米,房屋160余间,八卦式建筑,院中套院,既严密又牢固,像一座城堡。主人刘氏,不仅财富显赫,更以开明著称,其家庭成员受共产党的影响,大部分参加革命,特别是刘晓浦、刘一梦叔侄二人。
简述刘晓浦、刘一梦的生平如下:
刘晓浦,名刘昱厚,字晓浦,1903年出生,兄弟四人排行老四,人称“四少爷”,自幼在本村读书,后入临沂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济南育英中学。1920年,考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山东民国时最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苗海南是他的学弟。因组织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刘晓浦被开除学籍。之后,他在济南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王尽美的介绍下加入中國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加入共产党。
刘一梦,名刘增溶,字一梦,号大觉,1905年出生,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五,人称“五少爷”。刘一梦几乎沿着叔叔刘晓浦的路径发展,1923年,两人一道就读于上海大学。
刘一梦还是一位青年作家,加入了上海共产党人组织的太阳社,出版短篇小说集《失业以后》。1928年,日军占领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刘一梦联合其他作家公开发表了《中国著作家文艺家自由联合对济南惨案的三个宣言》。
上世纪30年代初,鲁迅在《我们要批评家》中称:“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刘一梦的《失业以后》,总还是优秀之作。”此时,刘一梦正在狱中。
1928年至1929年,刘一梦、刘晓浦先后回到山东开展工作。刘晓浦任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刘一梦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刘一梦以“大觉”为名,在团省委创办的《晓风》周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团结了大批进步青年。
1929年4月和7月,刘一梦和刘晓浦先后被捕。
10月,刘晓浦二哥刘云浦变卖家产,携巨款到济南设法营救。刘晓浦对二哥说:“不要花钱了,只有自首才能出去,这是永远办不到的。”
1931年4月5日,刘晓浦叔侄,以及时任省委书记刘谦初等22人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刘晓浦年仅28岁,刘一梦年仅26岁。
刘云浦再次来到济南,面对的已是亲人们冰冷的遗体。接下来,他用马车将遗骸拉回燕翼堂。从济南到蒙阴的漫漫长路,望着两位亲人的遗体,马车上的刘云浦是什么心情?他很难具体理解两位亲人所钟爱的事业,以及他们的信仰,但是,一种出于亲情的信任,以及耳濡目染的信仰的力量,让他始终坚信,两位至亲的付出,值得他将悲痛化作一种坚守。 战争波及女人,是时代的悲剧,然而她们又是血色与浪漫的结合,扩大了战争的外延。美国作家斯坦培克在《愤怒的葡萄》一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情景:一位少妇在草棚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流浪汉,她解开上衣,让流浪汉吮吸她的乳汁,流浪汉热泪滚滚,他感到自己进入了天堂,圣母就在自己身旁。这本书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在《愤怒的葡萄》热还没降温时,远离美国的沂蒙山区,却发生了真实版的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红嫂明德英。
明德英所在的马牧池常山庄,位于孟良崮以北20公里的沂南县。她是红嫂这一群体的最核心人物,六姐妹同样是红嫂,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期间,沂蒙山区出现的红嫂群体,从根本上解释了一个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人民的支持。
孟良崮上空的硝烟早已散去,那些柔弱的女人的身躯曾走过的沟沟坎坎,依然有新的身躯走过。她们的后代依然在这片山区,繁衍不息;她们的灵魂依然飘荡在我们的家园,以生活的名义,平凡而又伟大。
精神反哺:重塑乡村尊严
2016年春天,我又一次来到孟良崮山下。这一次,我的身份是记者。
省发改委派驻蒙阴的7名第一书记,有两人在垛庄,5人在旧寨。7个人平时分散在各自挂职的7个村里,遇有大事,便聚集到一起,共同解决。他们的故事,丰富了我对孟良崮的认识。
“沦陷的故乡”成为近几年的网络热词,当乡村变得越来越凋敝,生气全无,只剩老人孩子,故乡还有什么?逃离故乡的人群,放眼望回自己的宿命之地,却发现,另一群人正从喧嚣的城市来到这里,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被冠以“第一书记”之名的人,成为乡村的一抹亮色。
“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第一书记”成为目前中国政治生态的一个亮点。
伴随乡村经济的发展,以新的“乡村建设运动”为契机,文化伦理、社会秩序的重建将会给乡村带来新的变革。第一书记在这场“运动”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现代文明和传统村落之间的桥梁,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村庄寻回失落的尊严。
孟良崮西南方向,有一个南芙蓉村,是当地鲜见的回民村。一天早晨,我跟随第一书记王海东乘车出了垛庄镇政府驻地,来到南芙蓉村,正好赶上当地的大集。河边公路旁的一片空地,卖各种杂货的小贩和赶集的人群,构成了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
王海东在此挂职已有一年多,不时有村民跟他打招呼,邀请他到自己的摊前吃饭。他摆摆手,和摊贩交谈几句,笑着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村中央,紧邻村委会,有一座始建于明初的清真寺,是村民做礼拜的场所,也是本县著名的古迹。寺内,古木参天,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王树理题写的碑文立于高大的皂角树荫里。抗战时期,这里曾藏过八路军伤员,大殿被赶来搜寻的日军烧毁,后重修。
看到作为记者的我,一群村民围上来,述说王海东的“贡献”。“硬化了村里的路,包括上山的生产路,打了井,有了水,王书记为我们村出了大力,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张大娘开了一家小卖部,王海东帮她的儿媳妇在水厂找了工作,月收入2000元。一位大娘称赞道:“他的脾气真好,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岁小孩他都会停下来说话拉呱。”
出了村,我们来到村东的一片杨树林,许多杨树被伐去,一排蘑菇大棚建了起来。56岁的米天明从大棚里提出一筐刚采的蘑菇,王海东过去拿起他的蘑菇查看,叮嘱他们抽空去镇上办理银行卡,进行淘宝认证,以便将蘑菇在网上售卖。
刚开始,村民对种植香菇有抵触。去年,王海东带他们外出参观,最远去了河南西峡县。米天明夫妇也去了,很受震撼。接下来,引进蘑菇种植的阻力减小,村里建设了一批香菇大棚。米天明承包了其中的三個,每天采一次,到现在已采了8000斤蘑菇。
米天明的女儿,去年以全镇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蒙阴一中。王海东每个学期资助她500元,“这个孩子很刻苦,冬天那么冷,在家里围着炉子写作业。”
南芙蓉村只是无数案例中的一个,几天的采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的无奈,以及第一书记带来的变化:满山的桃子因没有路无法下山,化肥上不了山,因为浇地困难,很多桃树结果甚少。五部抽水机从遥远的水库一步一步往山上倒水的情景让人震惊,累死累活浇一次地,累倒不在乎,能浇上水就谢天谢地了。
于是,一场修路引水运动在我所考察的几个村庄以及更大的范围内展开,只用一年时间,路通向了山顶,水直达地边,荒山变果园。当地顺口溜说:“水上山,果下山;路上山,桃下山。”形象地表达了村民的心情。
第一书记带来的,不只是生产生活的便捷,也不只是越来越多的致富道路,还有老有所依和文化生活的秩序重建,比如幸福院和文化广场。农村养老问题长期被忽略,却又是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况且农村贫困人口中很大一部分存在于这个群体,只有让“老弱病残”脱贫,才能最终实现全面脱贫。村里建起的幸福院,为老人提供了生活和聚会的场所,受到老人的普遍欢迎。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广场的出现恰逢其时。平时的健身操和广场舞,节庆时的娱乐活动,每个村的广场成为显而易见的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的出现,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给文化下乡提供了舞台。一位村民告诉我:“到广场跳舞成了晚上新的习惯,种地之外,终于有了‘文化’。”
当然,第一书记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的现状,输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造血。外出归来的年轻人,看到村子的变化,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农村基础设施和通讯的便捷,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回乡创业浪潮能否为当下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如今的孟良崮,会以怎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先人们誓死保卫的家园,终究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结
孟良崮周围,总有那么一些人,承载不同时代的使命,在荒凉而又富有的山野上,书写历史的篇章。
20年代,叔侄俩为了信仰投身革命,将20余岁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民族解放的事业;
40年代,六个姐妹献身人民战争,用农民朴素的方式做出政权的选择;
新世纪,第一书记的出现,为失落的乡村文明注入了活力。
一座山崮,泥土和石头,大地和灵魂;一座山崮,过去和未来,青春和历史;一座山崮,我的山崮。
青春出走、血色浪漫、精神反哺,构成了“我的孟良崮”的精神内涵,构成了我的故乡的无限外延。在这里,我的青春也曾出走,我的姐妹依旧在那片山区繁衍生息,我最终的理想不过是为了反哺故乡;在这里,一百年的历史幻化于我的脑际,成为我与故乡、自我对话的工具。
孟良崮,有如神祇一般立在故乡的天空下。
之于一个蒙阴人,谈到孟良崮时的心情是和别人不同的,除了对历史的思考,还有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要知道,“蒙阴”两个字上一次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里,还是东汉时的刘洪和他发明的珠算,跨越1700余年的历史烟尘和好几册历史书,因为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蒙阴终于再次进入高中生们的历史课堂。
老人们会以自己的视角,为那场战役增添诸多正史不载的细节,比如陈毅、粟裕坐镇指挥的老君洞,洞里的千年传说;行军途中,很多战士赤着脚,山上的石头把他们的脚磨得淌血流脓;作为俘虏的国民党士兵排着队,每人怀抱一个搪瓷碗,穿过村前的小道。讲到此,老人问我:“你知道搪瓷碗是干什么用的吗?”我说:“当然是吃饭用的。”老人道:“要是没有碗,就没有饭吃。”
17岁,我将第一次“出走”放在了孟良崮,从县城乘车前去爬山,梳理书上的历史与现实,观察之间的距离。20岁,读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约了几个同学,到垛庄做了一篇《孟良崮周边沂蒙老区农民收入调查》的社会实践报告。工作后,我又一次次前往孟良崮,山崮的形状没有变化,而我正在从青春中走出,在人生的天空下不断出走与还乡。
有一年,我乘火车去临沂。这是一辆从齐齐哈尔开来的漫长的绿皮车,车厢里夹杂了各种北方口音,以东北话居多。一个老头怀抱一块巨大的原木案板,向周围人讲述他当年如何逃难去东北,唾沫飞溅在周围人的脸上。有人问他老家是哪个县的,他没有说具体的县,脱口而出:“孟良崮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以孟良崮代称故乡,想必在老人的意识中,“孟良崮”三个字要比它所在的县更让人难忘。老人解释,在东北,哪儿有人知道蒙阴?但一提孟良崮,几乎无人不知。
一块东北的原木案板,将会成为故乡亲人每日的饮食必备;孟良崮幻化成了故乡,融进老人的血液。然而,之于我,孟良崮还有三层别的意思,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它被时间重塑,同样成为故乡的代名词——身体的故乡,以及心灵的故乡。
青春出走:叔侄俩与家族涅槃
孟良崮烈士陵园内,不时有肃穆的人群穿行,那是朝拜者的脚步,让坟场化作了庄严的礼堂。广场上,粟裕将军的雕塑以挺拔的姿势,守护着这片他曾战斗过的土地,一群大学生排着队前行,在将军面前伫立;广场右边,柏树丛中,一座座休憩的墓碑,那是守护将军的士兵,在喧嚣和静谧之间,历史和现实之间,没有声响,风吹过原野。
一眼望不到边的无名烈士,站成肃穆的兵马俑。他们有父母,有妻儿,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失去了名字,为了信仰,名字幻化成脚下的土地,默默无闻却又坚韧挺拔。
一对叔侄的坟墓,在树林的间隙站立——他们并非这场战役的牺牲者,却因一种特殊的荣耀,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多年前,我11岁时,学习本县的乡土教材《可爱的蒙阴》,记住了两个名字:刘晓浦和刘一梦,从此再难忘记。烈士陵园近旁的垛庄镇,正是叔侄俩的祖居之地——燕翼堂。
“燕翼堂”三字,据说由乾隆皇帝题写,这是20世纪初垛庄乃至蒙阴最兴盛的家族,拥有5800余亩土地,上千亩山林,地跨蒙阴、沂水、沂南三个县。还有酱园、酒店、油坊、布庄、百货等店铺,雇佣工勤80余人,养看家兵15人,长短枪20余支,办小学1处,并在济南、青岛、上海等地开设有商号。
燕翼堂占地两万平方米,房屋160余间,八卦式建筑,院中套院,既严密又牢固,像一座城堡。主人刘氏,不仅财富显赫,更以开明著称,其家庭成员受共产党的影响,大部分参加革命,特别是刘晓浦、刘一梦叔侄二人。
简述刘晓浦、刘一梦的生平如下:
刘晓浦,名刘昱厚,字晓浦,1903年出生,兄弟四人排行老四,人称“四少爷”,自幼在本村读书,后入临沂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济南育英中学。1920年,考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山东民国时最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苗海南是他的学弟。因组织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刘晓浦被开除学籍。之后,他在济南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王尽美的介绍下加入中國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加入共产党。
刘一梦,名刘增溶,字一梦,号大觉,1905年出生,在叔伯兄弟中排行老五,人称“五少爷”。刘一梦几乎沿着叔叔刘晓浦的路径发展,1923年,两人一道就读于上海大学。
刘一梦还是一位青年作家,加入了上海共产党人组织的太阳社,出版短篇小说集《失业以后》。1928年,日军占领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刘一梦联合其他作家公开发表了《中国著作家文艺家自由联合对济南惨案的三个宣言》。
上世纪30年代初,鲁迅在《我们要批评家》中称:“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刘一梦的《失业以后》,总还是优秀之作。”此时,刘一梦正在狱中。
1928年至1929年,刘一梦、刘晓浦先后回到山东开展工作。刘晓浦任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刘一梦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刘一梦以“大觉”为名,在团省委创办的《晓风》周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团结了大批进步青年。
1929年4月和7月,刘一梦和刘晓浦先后被捕。
10月,刘晓浦二哥刘云浦变卖家产,携巨款到济南设法营救。刘晓浦对二哥说:“不要花钱了,只有自首才能出去,这是永远办不到的。”
1931年4月5日,刘晓浦叔侄,以及时任省委书记刘谦初等22人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刘晓浦年仅28岁,刘一梦年仅26岁。
刘云浦再次来到济南,面对的已是亲人们冰冷的遗体。接下来,他用马车将遗骸拉回燕翼堂。从济南到蒙阴的漫漫长路,望着两位亲人的遗体,马车上的刘云浦是什么心情?他很难具体理解两位亲人所钟爱的事业,以及他们的信仰,但是,一种出于亲情的信任,以及耳濡目染的信仰的力量,让他始终坚信,两位至亲的付出,值得他将悲痛化作一种坚守。 战争波及女人,是时代的悲剧,然而她们又是血色与浪漫的结合,扩大了战争的外延。美国作家斯坦培克在《愤怒的葡萄》一书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情景:一位少妇在草棚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流浪汉,她解开上衣,让流浪汉吮吸她的乳汁,流浪汉热泪滚滚,他感到自己进入了天堂,圣母就在自己身旁。这本书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在《愤怒的葡萄》热还没降温时,远离美国的沂蒙山区,却发生了真实版的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红嫂明德英。
明德英所在的马牧池常山庄,位于孟良崮以北20公里的沂南县。她是红嫂这一群体的最核心人物,六姐妹同样是红嫂,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期间,沂蒙山区出现的红嫂群体,从根本上解释了一个政权合法性的基础:人民的支持。
孟良崮上空的硝烟早已散去,那些柔弱的女人的身躯曾走过的沟沟坎坎,依然有新的身躯走过。她们的后代依然在这片山区,繁衍不息;她们的灵魂依然飘荡在我们的家园,以生活的名义,平凡而又伟大。
精神反哺:重塑乡村尊严
2016年春天,我又一次来到孟良崮山下。这一次,我的身份是记者。
省发改委派驻蒙阴的7名第一书记,有两人在垛庄,5人在旧寨。7个人平时分散在各自挂职的7个村里,遇有大事,便聚集到一起,共同解决。他们的故事,丰富了我对孟良崮的认识。
“沦陷的故乡”成为近几年的网络热词,当乡村变得越来越凋敝,生气全无,只剩老人孩子,故乡还有什么?逃离故乡的人群,放眼望回自己的宿命之地,却发现,另一群人正从喧嚣的城市来到这里,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被冠以“第一书记”之名的人,成为乡村的一抹亮色。
“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爹娘;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第一书记”成为目前中国政治生态的一个亮点。
伴随乡村经济的发展,以新的“乡村建设运动”为契机,文化伦理、社会秩序的重建将会给乡村带来新的变革。第一书记在这场“运动”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现代文明和传统村落之间的桥梁,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村庄寻回失落的尊严。
孟良崮西南方向,有一个南芙蓉村,是当地鲜见的回民村。一天早晨,我跟随第一书记王海东乘车出了垛庄镇政府驻地,来到南芙蓉村,正好赶上当地的大集。河边公路旁的一片空地,卖各种杂货的小贩和赶集的人群,构成了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
王海东在此挂职已有一年多,不时有村民跟他打招呼,邀请他到自己的摊前吃饭。他摆摆手,和摊贩交谈几句,笑着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村中央,紧邻村委会,有一座始建于明初的清真寺,是村民做礼拜的场所,也是本县著名的古迹。寺内,古木参天,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王树理题写的碑文立于高大的皂角树荫里。抗战时期,这里曾藏过八路军伤员,大殿被赶来搜寻的日军烧毁,后重修。
看到作为记者的我,一群村民围上来,述说王海东的“贡献”。“硬化了村里的路,包括上山的生产路,打了井,有了水,王书记为我们村出了大力,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张大娘开了一家小卖部,王海东帮她的儿媳妇在水厂找了工作,月收入2000元。一位大娘称赞道:“他的脾气真好,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岁小孩他都会停下来说话拉呱。”
出了村,我们来到村东的一片杨树林,许多杨树被伐去,一排蘑菇大棚建了起来。56岁的米天明从大棚里提出一筐刚采的蘑菇,王海东过去拿起他的蘑菇查看,叮嘱他们抽空去镇上办理银行卡,进行淘宝认证,以便将蘑菇在网上售卖。
刚开始,村民对种植香菇有抵触。去年,王海东带他们外出参观,最远去了河南西峡县。米天明夫妇也去了,很受震撼。接下来,引进蘑菇种植的阻力减小,村里建设了一批香菇大棚。米天明承包了其中的三個,每天采一次,到现在已采了8000斤蘑菇。
米天明的女儿,去年以全镇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蒙阴一中。王海东每个学期资助她500元,“这个孩子很刻苦,冬天那么冷,在家里围着炉子写作业。”
南芙蓉村只是无数案例中的一个,几天的采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的无奈,以及第一书记带来的变化:满山的桃子因没有路无法下山,化肥上不了山,因为浇地困难,很多桃树结果甚少。五部抽水机从遥远的水库一步一步往山上倒水的情景让人震惊,累死累活浇一次地,累倒不在乎,能浇上水就谢天谢地了。
于是,一场修路引水运动在我所考察的几个村庄以及更大的范围内展开,只用一年时间,路通向了山顶,水直达地边,荒山变果园。当地顺口溜说:“水上山,果下山;路上山,桃下山。”形象地表达了村民的心情。
第一书记带来的,不只是生产生活的便捷,也不只是越来越多的致富道路,还有老有所依和文化生活的秩序重建,比如幸福院和文化广场。农村养老问题长期被忽略,却又是亟需解决的大问题,况且农村贫困人口中很大一部分存在于这个群体,只有让“老弱病残”脱贫,才能最终实现全面脱贫。村里建起的幸福院,为老人提供了生活和聚会的场所,受到老人的普遍欢迎。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广场的出现恰逢其时。平时的健身操和广场舞,节庆时的娱乐活动,每个村的广场成为显而易见的文化中心。文化广场的出现,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给文化下乡提供了舞台。一位村民告诉我:“到广场跳舞成了晚上新的习惯,种地之外,终于有了‘文化’。”
当然,第一书记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的现状,输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造血。外出归来的年轻人,看到村子的变化,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农村基础设施和通讯的便捷,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回乡创业浪潮能否为当下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如今的孟良崮,会以怎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先人们誓死保卫的家园,终究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小结
孟良崮周围,总有那么一些人,承载不同时代的使命,在荒凉而又富有的山野上,书写历史的篇章。
20年代,叔侄俩为了信仰投身革命,将20余岁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民族解放的事业;
40年代,六个姐妹献身人民战争,用农民朴素的方式做出政权的选择;
新世纪,第一书记的出现,为失落的乡村文明注入了活力。
一座山崮,泥土和石头,大地和灵魂;一座山崮,过去和未来,青春和历史;一座山崮,我的山崮。
青春出走、血色浪漫、精神反哺,构成了“我的孟良崮”的精神内涵,构成了我的故乡的无限外延。在这里,我的青春也曾出走,我的姐妹依旧在那片山区繁衍生息,我最终的理想不过是为了反哺故乡;在这里,一百年的历史幻化于我的脑际,成为我与故乡、自我对话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