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垂老的故乡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前回乡,从村东到村西,我没有遇见一个人。陪伴我的是妹妹家的大黄狗虎子。这家伙勇猛刚烈,去年初秋,一群野猪在村里晃悠,它曾孤身迎战。我刚到村口,它就一溜烟似的奔了过来,立起身子,前爪搭在我的肩上,那温软的舌头,在我身上乱舔。
  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是铁将军把门。有的门锁已是锈迹斑斑,门前的晒衣篙是空荡荡的,猪圈敞开着,庭院里杂草丛生,看来主人已离开多时。当然,大多数人家的门前是晒着衣服的。或白或黑,或灰不溜秋的一两件裤褂,在风中微微摇晃,只是不见亮丽的色彩。我多想看到裙子啊,有了裙子,就有年轻的女人、姑娘或女孩,小山村就有那脆朗朗的笑声,就有甜丝丝的歌声。可是,我居然寻不着一件裙。
  从村东到村西,看不到那抖着红红鸡冠打鸣的大公鸡,看不到那摇摇晃晃的鸭呆子,看不到那伸长脖子、哑着嗓子叫唤的大白鹅,更看不到由鸡婆领着叽叽喳喳的小鸡……我只看到两只老鹰僵硬着翅膀,在低空中盘旋又盘旋,最后失落地飞远……
  从村东到村西,我看到了一头牛。是头老牛,在自个儿吃草。它那摇晃的尾巴,那“嗞咯嗞咯”的吃草声,让我感到莫名亲切。
  撂荒的田野里,满是芭茅、丝茅草、猫耳刺,都在五月的阳光下疯长。我在发呆,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人在叫唤我的乳名,回头一看,满面喜色的堂叔正朝我走来。堂叔忙着去犁田,他告诉我,那老牛是从邻村租来的,没有时间陪我。他执拗地把钥匙塞给我,让我去他家歇息。他说,晚上我们叔侄俩痛痛快快地喝几盅。
  晚餐很丰盛,堂叔几杯酒下肚,话匣子打开了:“都走啦,都到城里拣金子去了,先是男人们去了,后来女人们也跟着去了,现在连孩子们也去城里读书了。村子空了,学校也空啦,我们村子,原先有两百多人啊,只剩下不上四十个男老女老在家看窝啦。去就去了呗,还都不想回来了。”说到这儿,堂叔一仰脖子,满满的一盏酒喝个精光。
  堂叔叹息、摇头,我劝他也去城里住,他说:“离不开啊,我那胞衣罐还埋这块土地里呢!”故乡有个习俗,毛孩的胎盘都要用瓦罐装着,埋进地里的。堂叔所说的“胞衣罐”,就是一个人的根啊!
  “我们老了,不中用了,起早贪黑,没能把祖宗留下的这块地侍弄好,栽树的栽树,撂荒的撂荒……我们老了,村庄也老了。”他忽然哭了起来,“城里干吗要做那么多房子呢?能当饭吃么?都去做生意,做谁的生意呀?”
  堂叔的话音含混不清,但字字句句我都听得分明。我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在大城市打工发迹,买房落户了。他说,住在那摩天大楼上并无喜悦,而且心里越来越不踏实,一想起家乡荒芜的田地,就觉得大楼在摇晃哦。是啊,离开土地的农民,自然是飘在空中的风筝柳絮了,心里怎么会踏实呢?
  夜并不深,山村却早早地睡去了,就像一个沉睡中的老人,没有一点儿声息。从村西到村东,我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大黄狗的喘息声。那充天塞地的蛙声呢?那“萤火虫,低低飞”的童谣呢?那“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铺满塘”的山歌呢?都哪里去了?
  好美的山村,好寂静的山村。美得让我心疼,静得让我害怕。空村,荒村,我那垂老的故乡啊!
  [感悟]那曾经温馨和谐的故乡如今萧条寂寞了,那曾经溢满活力的故乡如今老态龙钟了,那曾经支撑故乡人的精神家园如今崩塌失落了,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我们似乎聆听到他发出的深深叹息。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离开故乡,去城市淘金发展;如堂叔一般的老人们对传统对故土深深依恋,依旧留守在农村。无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时代的冲击都令他们迷茫困惑,不知道未来在何方。在社会的变革时期,乡村如何正确生存与发展,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啊!文章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白描的写作手法,将生活的本来面目呈上笔端,情感真挚,朴素深沉,在平静的叙述中反映出深广的忧思。
其他文献
《她是我的老师》这篇小小说出自于青年作家田洪波之手。田洪波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作为青年作家,曾当选为“新世纪小小说风云人物榜明日之星”。擅长写情感细腻类型的小小说,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了数百篇作品,他的小小说故事贴近生活,情感丰富,因此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这是一篇讲述师生情谊的温情小说。读罢心中有一种温暖而又失落的感觉。首先吸引我的是小说的题目,题目简单平实,而不是用浮
期刊
做事就是做人,做人就是挑战,挑战就是要一刀接一刀地雕刻自己,一面接一面地切割出自己的光彩。用桂纶镁自己的话来说:“我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个璀璨的切面没有展示出来,我一直知道,自己身体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呈现出来,光是去想,下一个桂纶镁会是什么样子,这已经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了。这就是我不停挑战,跟自己较劲的原因,我不想错过每一个切面的精彩。”这番话很好地诠释了钻石切割者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只有如此,做事、
期刊
现代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新批评家一般称之为隐喻。在上世纪90年代诗歌“两大阵营”的交锋中,“拒绝隐喻”的口号十分响亮,影响很大,当然也遭到很多人反驳。从修辞学上说,隐喻就是喑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一应俱全;而诗歌的隐喻往往只有喻体现身,隐喻一多,很多诗句就会发生歧义或者难解。因此,“拒绝隐喻”者认为,每个语汇在诗歌
期刊
“倘若这个世界还有原先,还有旧时的月色,还有过去的时光,这个地方便是江南。”茅盾在《故乡杂记》里写道。  茅盾是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人。他口中所谓“江南”,是地理上的“长江以南”,是文化上的“杏花春雨”,是记忆里的“温柔富贵乡”。  江南终究是个梦。明末清初,清兵入关,对“江南”充满了羡慕与妒恨交织的复杂情感,“江南”是历朝文化中心,所以康熙要南巡、乾隆要下江南,大抵都有对汉文明的好奇。江南,是林园与
期刊
我也许就是暮风中那朵低垂的清莲,在今生的渡口,透支着来世,去赴前世约定的梦。沿着山山水水追寻记忆的河流,看尽红尘纷呈变化,灿烂繁华。  听这首曲子是在几年前的秋季,夜里独处时,一个网友发来的。依稀记得那晚有雨,云梦般的往事随着莲荷静静地舒展。无边无际的是淡然的忧伤,有一种湿润悄然地来临。那段时间,我在这首曲子中记起曾经那些在生命里驻足的人和事。无端的来去,又让人无端的牵怀。于是,我用整整一个秋季,
期刊
父亲真的老了,一头花白的头发“出卖”了他真实的年龄。  今年元月,母亲打来电话,父亲的腰椎病又发作了。这次,比以往厉害,父亲疼得直不起腰,可是,像多数人一样,有病硬挺着,舍不得上医院。  于是,我在电话里“威胁”父亲:您要不来城里检查,以后我就不回家。他这才乖乖地来到黄州。其实,想着父亲沧桑的样子,做女儿的哪敢如此认真啊。  在医院检查的时候,父亲就像一个听话的小孩,跟着我穿梭在不同的检查室,大概
期刊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和诗歌的多元发展,写诗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是对文字还有眷恋或对生活还有感觉的人,都可以自由放松地写上几句。自我慰藉也好,与人唱和也罢,都是一种家园消遣式的心灵浪漫。由于缺乏文学的自觉和文体的把握,许多诗歌爱好者并无野心和大志,大多为个人的自娱自乐或小圈子内的低吟浅唱。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些人,天资聪颖,感觉敏锐,逐渐将诗歌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并大胆探索
期刊
文似看山不喜平,清代文人袁枚说得好:“凡做人贵直,而作文贵曲。”这里的“曲”就是指文章要做到结构曲折多变,故事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悬念迭出,跌宕起伏,妙趣横生。这样的文章张弛有度,吸引人,好看。芦芙荭的小小说《一只鸟》就是这样的好作品。  一、悬念法  就像相声艺术中常用“抖包袱”来吊听众的胃口一样,好的作品往往采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结构故事。这“悬念”就是作者在写作
期刊
中国哲学讲究中庸,也懂得教育如同治水,疏导远比堵塞有效。而在碰到现实的教育问题时,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堵塞方式。其实,谁都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导致问题的复杂化。许多家长,面对青春期孩子的诸多问题,只是简单地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与思维模式限制孩子自由的天性与成长的过程,而不懂得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与心理需求。  《绿色的秘密》从许多方面给我们启示。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关于早恋
期刊
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但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苏州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痕迹。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淡如微风,少有的清雅和回味。  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