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难点,激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 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形声并茂的特点创设真实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中情感的体验,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例如,我在教授《江畔独步寻花》时,就采用了多媒体的声像手段:伴着一阵悠扬婉转的笛声,在屏幕上出现了美丽的锦江,卡通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着诗人杜甫身居草堂,在春光烂漫时独自散步寻花的经历和感受,而后屏幕呈现江畔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此时,播放诗歌朗诵录音,伴随着字正腔圆的诗歌朗诵,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学生陶醉在美丽的画面中,愉悦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很快就感悟到诗中优美的意境。
  ● 激活思维
  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思维,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
  从教育心理学中我们知道,少年儿童都有在自己喜欢的生动情境、有趣活动中易于接受主观形象事物的心理特点。多媒体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从而使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等认识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入课堂就有乐学的欲望;愿意通过与多媒体的交互式对话,接收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经过思考和理解,决定自己下一步的任务。例如,我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迅速区别事物的细微差别和发展变化前后的不同特征,用多媒体放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一段录像。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蝌蚪变青蛙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 突破教学难点
  文学作品往往饱含着感情,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常常要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来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把握字里行间的缕缕情丝。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运用多媒体,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最好的办法。例如,我在教授《丰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当时的特定环境,利用多媒体出示红军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爬雪山的行军画面,再配以富有感染力的解说辅助教学,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条件的恶劣、战争的残酷,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更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效率不断得以提高,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优化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通过室内水槽试验,对梳子型切口坝切口闭塞临界条件和拦砂性能进行探讨.初步得到:(1)切口坝有全闭塞、部分闭塞、不闭塞和随机闭塞4种闭塞类型.当切口坝的切口宽度b与水石流
近年来,矿渣立磨设备的引进与应用快速普及,与之配套使用的新型高效笼形分离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状态、产品质量及节能高产水平。目前,国内大型立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广泛运用犹如一股春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兴趣盎然。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CAI以崭新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教学信息,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究空间,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和内涵。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认为:“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小学语文课
物理学的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深秋的季节会看到雾,初冬的节气会有露霜出现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要从物理学科中找答案。但有时候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是当前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必然是自主创新能力超群的企业,同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