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推动湾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湾区的产业竞争力和整体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大湾区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析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挑战,从构建市场一体化和产业分工合作角度,探索出实现湾区协同发展应从凝聚合作共识,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培育利益共享产业链,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能力,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等路徑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湾区经济实力,促进湾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三地的产业合作与发展仍处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尚未形成真正的协同发展模式。在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析湾区在实现跨境跨区域的产业协同发展中遇到的现实挑战,探索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本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市场一体化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为各地政府制定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对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分析
  (一)粤港澳三地产业结构分析
  湾区内部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香港和澳门拥有先进的服务业,第三产业占比分别达93.1%和95.8%,处于服务经济发展阶段。珠三角九市中,除广州、深圳与东莞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以“三二一”模式发展外,其他城市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尚处在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混合发展的阶段。
  (二)粤港澳三地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
  在CEPA框架推动下,珠三角积极推动产业转型,产业结构逐渐与港澳趋同,日益发达的服务业对港澳服务业构成了挑战,三地间利益格局出现分化,经贸关系由互补性的垂直分工逐步转向同质化的竞争。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间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大于0.65,产业结构趋同度高。在珠三角九市内部,制造业相似系数处于较高水平,产业发展呈现同质化竞争。深圳与东莞、惠州、中山与珠海、佛山与中山之间的制造业相似系数均超过0.88。
  (三)粤港澳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
  近年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珠三角在全球产业链的竞争能力下降,面临资源能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压力双重难题,产业发展处于高速换挡期,亟需新动能来不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实力雄厚的港澳也面临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服务业发展模式单一,工业空心化等压力。
   三、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挑战
  (一)粤港澳三地的体制系统不同
  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的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需要克服体制不同带来的跨境协调难题。第一,港澳与珠三角在经济制度、政府体系、财政体系、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致使湾区内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受到很大的限制。第二,三地的司法体制不对接。三地法律体系间的差距制约跨境合作中出现法律问题的解决。粤港澳三地在体制系统的差异形成了“玻璃门”,阻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严重影响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
  (二)行政区经济限制市场一体化
  粤港澳三地的体制不同制约了要素的流动,珠三角的行政区经济也制约了一体化市场的形成。各自为营的珠三角内部经济发展存在利益藩篱,导致区域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是区域间进行资源争抢,导致资源耗散、资源配置效率低;二是追逐相似的有利于己的产业,导致重复建设与产业结构趋同。区域间的竞争形成了市场和行政壁垒,限制区域产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三)区域协同和管理体制机制滞后
  粤港澳三地的体制不同与行政性经济对湾区的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屏障和阻隔,严重影响湾区的产业协同发展。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主要以党政联席会议的形式存在,对于经济合作缺乏约束力。在制度层面上,湾区跨境协作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基于CEPA的合作制度在应用中存在“大门开,小门不开”的问题,缺乏实质性作用。区域经济协同机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不健全,行政区的竞争激励缺乏制度的硬约束,产业合作缺少制度的保障,区域的分工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难以实现。
   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协同发展要以产业链分工协作和转型升级作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在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下,促进要素的快速流动和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经济整体效益最大化。
  (一)创新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建市场一体化
  一体化市场有利于湾区经济协同发展,而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前提保障是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
  第一,凝聚合作共识。凝聚合作共识是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前提。粤港澳三地要改变各自为营的发展观念,从湾区整体经济利益出发,突破利益藩篱,以增强湾区整体实力为目标,凝聚协同发展的合作共识。
  第二,构建市场一体化制度。在“一国两制”原则下,追求不同经济制度的“求同存异”,加强市场规则对接以减小市场体制差异对要素自由流动的制约;积极探索三地在物流、资金、人员出入及贸易等方面的便捷性措施,加快要素流动速度;通过法律层面的制度协调湾区合作的难题,为市场一体化提供法律保障,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第三,创新协调发展机制。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重视求同存异,科学探索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粤港澳三地政府正面的沟通联络机制和对话框架,协调解决大湾区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难题。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制度化的合作协调机制和利益共享长效机制,兼顾平衡各方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价值链延伸。   (二)发挥政府的协调功能,加强政策引导作用
  政策引导是保障协调机制实施的重要工具。充分发挥政府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指挥作用,以产业政策為引导工具,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湾区产业协同发展。
  各城市政府在已有整体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产业发展与优势,制定符合湾区全局战略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同时避免过渡竞争;积极协调区域间的营商规则,通过市场规则对接构建一体化市场;建立区域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地方企业融入湾区的整体建设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研发,激发创新活力,支持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培育利益共享产业链,促进产业分工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要在遵循城市间协作的客观规律下,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利益共享产业链,以实现湾区产业链高度整合和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第一,培育利益共享产业链。港澳先进的现代服务业能够助力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可以弥补港澳“工业空心化”缺陷。加强粤港澳产业链全面融合发展,整合港澳技术创新资源,利用广州、深圳创新研发的优势,结合珠三角其他城市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加强产业对接协作。
  第二,发挥核心城市引领作用。发挥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作用,建设具有高端高增值服务业的国际大都会;推进建设澳门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打造经济、文化多元发展的经济交流基地;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引领作用,增强国际贸易和科技教育中心功能,建设综合性国际大都市;释放深圳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全球产业创新中心的创意都市。
  第三,珠三角其他城市实现错位发展。珠江东岸(包括东莞、深圳等)要以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为主创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制造产业集群;珠江西岸(包括佛山、中山、珠海等)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打造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惠州、江门、珠海侧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四)加强科技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是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主线和重要路径。积极推动港澳两地融入创新体系中,打造开放互通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创建科技创新要素共享平台,利用互通开放的国际平台集聚高端国际创新资源。发挥创新极辐射功能,加快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探索有利于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的政策措施,通过降低三地就业门槛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拓展人才创新创业空间。优化湾区创新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推动三地在知识产权和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其他文献
作为重要发展极和现代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关键一环,汕头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本研究旨在整合国内学者现有的研究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找出汕头特区发展的短板和不足,挖掘其优势和潜力,为汕头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汕头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理论创新的贡献。  为了充分了解汕头经济特区目前的发展现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研究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根据检验结果得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为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和中美利差。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负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与人民币汇率呈现正相关关系,中美利差对汇率呈正相关关系。而外商直接投资、采购经理指数、CPI、贸易顺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货币供应量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因素,针对外汇储备这一影响因素,提出外汇储备中
期刊
固定资产投资近些年在全逐年增加,西藏在固定资产投资大潮下也不断增长,但是西藏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跟全国其他省市存在不同,分文主要从产业分类和投资主体不同分析西藏固定资产投资。   一、引言   固定资产投资:是当年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GDP中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固定资产投资不仅通过消费投资品增
期刊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持续快速的发展下,公路以及交通运输能力的高速发展使公路交通运输成为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交通运输行业是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部门。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完善交通运输产业的高效建设,使公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面对交通运输涉及到的问题,高度重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公路交通运输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在循环经济的模式下,如何实现和进行公路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阐
期刊
陕西位于我国南北、东西分界线的交汇处,是我国连接东部地区和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下,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位处向西开放的前沿,区位优势显著。近年来,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但经济结构失调,县域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影响着陕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陕西省县域经济2013——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
期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们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起步之年,对我国来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201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的经济工作作出相关部署,预计2020年GDP增速保持在6%-6.1%,但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习近平总书记评价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
期刊
近年来,我国外贸增速远远高于GDP的增速,出台合理的开放型经济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可以推动所在地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但目前相关研究多为纯理论性分析,运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献较少。文章统计了银川综保区自运营起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通过使用描述性分析及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对综保区对银川市经济的带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保区对银川经济发展具有相关性且存在着较强的
期刊
现阶段,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得到了很多地区的重视。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属于一个重要的内容,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首先对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释了县域经济在地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最后归纳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谨以此文,希望能给广大行政管理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帮助。   一、引言   台儿庄隶属于山东省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理财的意识也不断的增强,各大银行的储蓄业务也在不断进步。但是,伴随着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增长,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银行业的纳税压力也随即增大了。税收筹划工作一直是一项专业性强而且繁杂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存款、贷款等产品多种多样,税收缴纳计算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作为商业银行应提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合理的税收筹划,降低税务成本,提升银行效
期刊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延伸和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深入推广应用,逐渐改变了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很多大中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他要求学生在大学上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当前很多高校对金融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重视程度较高,并且积极鼓励学生毕业之后加强创新创业,但很多学生在该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