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野:响应党号召 发好光和热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2008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话剧《茶馆》中命运曲折的秦仲义,他是电视剧《封神榜》中仙风道骨的姜子牙……一个个戏剧角色深入人心,一个个荧幕形象活灵活现,他就是把戏看得比天大的表演艺术家、话剧导演蓝天野。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蓝天野神采奕奕走上领奖台,在那里,习近平总书记为他郑重佩戴上“七一勋章”奖章。这份殊荣,是对蓝天野70余年艺术生涯所取得成就的褒扬,也是对他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信念的礼赞。

一心向党,种下革命种子


  蓝天野,1927年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刚刚满月时,便跟随家人迁居北平。那时的北平,深陷战火,民不聊生。年幼的他,满眼都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统治下,百姓艰难而凄惨的生活窘况:三九天清晨,整个北平寒意肃杀,“路有冻死骨”不再是诗文里的描绘,而是触目惊心的现实。这些令人痛心又胆寒的画面,在他的心灵里扎了根,那时的他,便悄悄种下了一个心愿:不能当亡国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
  在探寻实现理想的路途上,蓝天野的三姐成为他的领路人。那一年,他18岁,正在国立北平艺专学习绘画,一心想要完成自己的画家梦。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却被离家数年突然归来的三姐打破。
  三姐石梅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此次从解放区回家的任务,便是在北平发展地下党组织,开展革命工作。因为家中隐蔽性较好,不易被人发觉,蓝天野的家很快就成为北平地下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对于三姐的活动,蓝天野看在眼里,感怀在心中: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共产党员真了不起!
  三姐见弟弟萌生了革命意识很是欣喜,立马将自己珍藏多年的白皮小册子塞到弟弟手中,《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拿到这些书的蓝天野如获至宝,读起来更是津津有味、废寝忘食,那字里行间的深邃思想,帮他心中的种子生了根、发了芽:我要从事革命工作,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
  理想一旦被点燃,奋斗的脚步便不会停歇。在马克思主义书籍的指引下,蓝天野的革命信念日益坚定,他开始主动帮姐姐分担革命工作,记录来自解放区电台的重要情报,还骑着自行车风一般从西直门赶往西山传递消息,俨然成为一名地下党交通员。
  1945年6月,蓝天野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当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忆起入党那日的情景,76年后的他仍然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就像人会记得自己的生日一样,我永远不会忘记這个日子,从那天起,我就对自己说,我是个党员,我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党,一辈子听党的话。”
  入党后,根据上级党组织安排,蓝天野进入由国民党军方控制的演出队伍,从事戏剧表演工作。他在国民党少校身份的掩护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解放区与白区之间传递情报、护送人员、运送物资与书籍,并将自己所在的演剧二队和祖国剧团,逐渐演化为共产党领导的地下据点。1948年,演剧二队和祖国剧团先后奉命撤到解放区,蓝天野这才结束了自己惊心动魄的“潜伏”生涯。
  与此同时,一心跟党走的蓝天野,人生轨迹也随着入党而悄然发生了变化,自此,他徜徉于表演艺术的海洋,默默耕耘,开花结果。

戏比天大,表演没有最高峰


  “表演没有最高峰,只有更高峰。”这句话,是蓝天野的信念与追求。
  蓝天野曾在自传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演员创造角色从何时开始?不是在你接到剧本和角色时,应该是从你决心当演员的那一天起,就不断在心中酝酿种种人物创造的愿望和积蓄,也许还没有这样一个剧本和人物,但你心中总在琢磨这样那样的人物形象。”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蓝天野成为北京人艺的第一批话剧演员。此后,他凭借着“搞艺术不要将就,要讲究”的信念,在戏剧表演这块土地上深耕细作,收获颇丰。
  进入人艺后,蓝天野并没有急着登台,而是把功夫用在了台下,用在了体验生活上。为了演好老舍先生名作《茶馆》中的秦二爷,他遍访京城大小茶馆,花大量功夫暗暗观察茶客、说书人、店伙计的一举一动,并一一记录在册;回家后,他继续“练苦功”,读剧本、查资料,细细推敲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特征。经过一番“厚积”,蓝天野出演的秦二爷不仅立得住,而且颇具灵性,话剧《茶馆》也获得了空前成功。“演戏必须要扎在生活里,失了生活,角色就没了根、丢了魂,更不能打动人、影响人,如果这样,表演也就失去了意义。”蓝天野的话语里,充满着对演戏的较真与执着。


蓝天野为表演学员培训班授课

  2011年,北京人艺排演了庆祝建党90周年大戏《家》。已经84岁高龄的蓝天野,怀揣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毅然在阔别舞台19年后重新登台。排演话剧任务繁重,读剧本、揣摩人物、背台词、排练……事无巨细,样样都马虎不得。凭借着“戏比天大”的信念,蓝天野拿出十二分的热情,全身心投入排演工作。在一次排练过程中,他不慎摔伤,手指骨折。在被众人搀起后,他强忍疼痛,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对不住大家,让各位受惊了。”从医院回来的第二天,他又准时出现在排练场,并一直带伤坚持排演到正式演出结束。
  “只要他在排练厅,精神就特别好,比年轻人的激情还足。他身上有一种难得的高贵气质,这种气质来自于他的信念,因为他懂得献身、懂得忠诚于自己的信仰。”蓝天野的挚友、北京人艺原导演苏民曾如此感慨。
  凭借着把演戏当作一生事业来做的执着,蓝天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蔡文姬》《家》等70余部话剧中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还在《渴望》等多部影视剧作品中一展实力演员的精湛演技。无论是在话剧舞台上还是在电视屏幕中,他都把“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那份一丝不苟的钻研、那份对“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好演员应有的精神风貌、职业操守与信念追求。

薪火相传,不离党员本色


  逝去的是年华,永恒的是对艺术高峰的不懈追求。
  早在1964年,蓝天野便开始尝试做导演,着手执导话剧。近年来,他更是把传承表演艺术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为表演培训班学员授课、参与青年演员培养计划,还手把手带出了多位在话剧界立得住、叫得响的高徒。
  在后辈眼中,蓝天野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更是传道授业的严师。
  2012年,为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暨纪念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剧院倾力打造了一部现实题材大戏《甲子园》,85岁的蓝天野出任该剧主演兼艺术总监。本着精益求精、奉献精品的原则,他在琢磨研究自己角色之余,又把大把时间留给了青年演员。有时,他是严师,一点一滴指导演员们如何感知角色、体验角色、演绎角色;有时,他是慈父,语重心长点拨年轻人如何在纷繁的社会环境中拨云见日,如何学艺先学德。
  2015年,已经88岁高龄的蓝天野再次执导瑞士德语剧作家迪伦马特的代表作《贵妇还乡》。在排练现场,蓝天野日日早来迟走,对参演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细细抠、慢慢磨,若演员对讲解理解不到位,他便袖子一挽、大步一迈,亲自上台示范。见他如此卖力,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免担心:“您这么大岁数了,这样亲身示范很危险。”每每听到这样的善意劝阻,蓝天野总是摆摆手,然后语气坚定地回答:“培养人才是我分内的事,不要顾虑那么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85岁、88岁、94岁……蓝天野不断刷新着年龄最大话剧导演、演员的纪录;《家》《大讼师》《吴王金戈越王剑》……蓝天野在自己的离休岁月里,依然倾尽心力,为观众奉献着一场场精神盛宴。
  蓝天碧野,赤子情怀。蓝天野用70余年共产党人的坚守,见证了话剧民族化的辉煌历程,更见证了中国话剧事业的壮大与腾飞。
  如今,蓝天野已获“七一勋章”“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德艺双馨奖·终身成就奖”等诸多荣誉。但是,荣誉之下,他赤子之心未改、初心使命未移,依旧深耕舞台、步履不停,而这样的奋斗脚步,也印证着他自始至终的坚守:“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
其他文献
“谁说女子不如男!”听到这句著名的豫剧唱词,人们大多会想起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她集豫剧之大成,开创了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常派艺术;她德艺双馨,靠义演给抗美援朝志愿军捐飞机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3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县南河渡镇董沟村一个贫寒家庭。为了不当童养媳,她9岁起随父親学习豫西曲调,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的绝功。  凭着刻
期刊
“南京路上好八连”于1947年8月6日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组建,1949年6月随大部队进驻上海,奉命在上海南京路执勤。连队官兵始终牢记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他们自制针线包,衣服破了,缝缝补补再穿;扛着铁锹、推着粪车,步行到数公里外的郊区开荒种菜;开展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块布等竞赛活动。1961年,上海市场蔬菜供应紧张,八连将种植的蔬菜“菜叶送给群众,菜根留给自己
期刊
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城一路向东,行驶大约11公里,一处民居整齐、道路宽敞、广场平整的生态宜居新农村跃然眼前。这里就是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  德胜村位于张家口坝上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过去,这里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世代以农牧为业,缺产业少资金,全村443户1176人,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贫困犹如一座大山,压在这方百姓的心头。  2017年1月24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
期刊
1994年12月5日,西藏阿里狮泉河镇,一场简朴而隆重的追悼仪式在这里举行。不足5000人的小镇竟有2000多人冒着凛冽的寒风赶来,向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孔繁森作最后的告别。  孔繁森,1944年7月出生,山东聊城人。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复员后回到聊城老家工作。1979年,国家要抽调一批干部赴西藏工作,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请人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
期刊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立足贵阳市新城区、中心区、窗口区、生态区和试验区定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高标准“全域党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筑牢基层党建基石  充分发挥区委领导核心作用。成立党建示范带创建工程创建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文件,推动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按照抓党建工作成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对街道党工
期刊
近年来,福建省委办公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创建“1234”工作机制,即“1个中心”“2轮驱动”“3大特色”“4种方式”,切实履行“党建带群建”责任,着力把连续获评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不断提高“三服务”工作水平,努力打造政治上的先进机关、工作上的示范机关、作风上的表
期刊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始终把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不断丰富基层理论宣讲的载体平台,努力创新宣讲方式方法,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两个中心”,打造基层理论宣讲主阵地  始终抓好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融媒体中心打造成为基层理论宣讲主阵地。 
期刊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为宣传思想战线提高站位、夯实基础、开创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河南省开封市聚焦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不断加强宣传思想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素养和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