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变化,微信、微博、小视频平台等成为了不容忽视的管理空间。当代大学生热衷并且习惯于使用这些“微”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一空间范围下,言论和行为不当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就为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借力“微”平台,增强“微”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思考创新的管理工作模式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必须要考虑的重点。本文针对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微”平台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模式提出了创新思考,结合“微”管理的创新需求、存在问题,提出了“微”管理工作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微”管理;“微”平台;工作模式
1 “微”管理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1.1 “微”空间管理工作开展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微”空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借助于平台媒介来完成,沟通更加便捷,效率更高。但是工作效果尚未形成明确的检验标准。如学生的网课出勤质量、学习质量、课业的完成质量情况,辅导员的教学辅助工作受到环境的限制,很难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辅导员的管理难度增加。微信、微博以及自媒体空间范围内,学生的言论表达具有一定地随机性和偶然性,并且“微”空间可以隐匿个人的信息,辅导员想要及时找到发言主体难度也较大,管理起来较为被动,消除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后续教育管理工作任务重。所以就需要科学预防与持续监督相结合,保证“微”管理的顺利进行。
1.2 “微”空间管理手段和方式缺少系统梳理
“微”空间管理开展工作可使用的管理工具较多,但是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对于现有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没有教师可参考的范例,教师需要自己去摸索管理方法。如微信、微博、小程序、短视频平台等,这些“微”空间下学生常用工具如何转化成教学与管理的辅助工具,这些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如果仅仅将这些工具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其教学管理的作用发挥也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无法得到开发。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其工作重点,教师的价值观引导和行为指导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但是教师对于平台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对于学生思想引导及教学效果监督工作开展存在难度。
2 “微”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建议
2.1 开发“微”平台教学辅助功能
高校辅导员“微”平台的运用必须要以辅助教学工作开展为首要任务,尤其是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微”平台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具体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课堂秩序的维护、教学效果的保障以及复课前的准备等。
在课堂教学环境创设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设置群待办、群消息提醒的方式提前让学生测试网络学习环境,进入到学习状态。及时在“微”平台中发布课程信息,对每日的课程内容以及课业内容及时进行发布更新,保证所有学生能够接收到准确的信息,保证学习环境。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对教学秩序进行维护。如云端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平台做好人员的签到统计,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完成课业任务。对于云端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督,对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业完成程度不足的学生进行监督,保证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借助问卷星、小程序等平台,设计课程评价反馈系统,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依据,作为优化教学管理环境的依据。
在复课前,辅导员可与所有授课教师进行积极沟通,对各科目的内容进行课程录制,形成微课链接、思维导图,发放给学生复习、查缺补漏使用。在复课前进行摸底测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对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保证所有学生能过尽快进入到线下授课学习的状态。
通过全方位“微”平台操作支持,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巩固提升。
2.2 开发“微”平台的教育管理功能
借助“微”平台,辅导员结合平台特征可以开展创新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注重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挖掘一些微信公众号以匿名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们的心理进行疏导,保证学生隐私,同时化解学生的焦虑。
设置班级公众号,定期更新就业求职、考研信息、讲座及课程信息,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职业规划设计。
通过微视频平台,每月设置主题宣传内容,如家风建设、职业观、婚恋观等内容,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开展微课堂,分享对于这些主题的看法,对于优秀的视频内容进行积极宣传,提升学生们参与的热情。
通过师生在“微”平台的互动交流,增進师生的关系,传递积极价值观,让辅导员的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提升教育及管理的效果。以“微”管理带给学生们更多便利和思考,为学生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添助力。
参考文献:
[1] 王馨慧.微信在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6):27-28.
[2] 李爱国.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J].黑河学刊,2020(02):129-132.
[3] 刘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0(02):89-92.
[4] 王艳,崔岩.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微思政”开发模式实践探究[J].内蒙古教育,2020(02):10-11.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微”管理;“微”平台;工作模式
1 “微”管理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1.1 “微”空间管理工作开展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微”空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借助于平台媒介来完成,沟通更加便捷,效率更高。但是工作效果尚未形成明确的检验标准。如学生的网课出勤质量、学习质量、课业的完成质量情况,辅导员的教学辅助工作受到环境的限制,很难保证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辅导员的管理难度增加。微信、微博以及自媒体空间范围内,学生的言论表达具有一定地随机性和偶然性,并且“微”空间可以隐匿个人的信息,辅导员想要及时找到发言主体难度也较大,管理起来较为被动,消除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后续教育管理工作任务重。所以就需要科学预防与持续监督相结合,保证“微”管理的顺利进行。
1.2 “微”空间管理手段和方式缺少系统梳理
“微”空间管理开展工作可使用的管理工具较多,但是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对于现有的管理手段和方式没有教师可参考的范例,教师需要自己去摸索管理方法。如微信、微博、小程序、短视频平台等,这些“微”空间下学生常用工具如何转化成教学与管理的辅助工具,这些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如果仅仅将这些工具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其教学管理的作用发挥也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无法得到开发。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其工作重点,教师的价值观引导和行为指导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但是教师对于平台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对于学生思想引导及教学效果监督工作开展存在难度。
2 “微”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建议
2.1 开发“微”平台教学辅助功能
高校辅导员“微”平台的运用必须要以辅助教学工作开展为首要任务,尤其是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微”平台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具体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课堂秩序的维护、教学效果的保障以及复课前的准备等。
在课堂教学环境创设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微信设置群待办、群消息提醒的方式提前让学生测试网络学习环境,进入到学习状态。及时在“微”平台中发布课程信息,对每日的课程内容以及课业内容及时进行发布更新,保证所有学生能够接收到准确的信息,保证学习环境。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对教学秩序进行维护。如云端课堂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平台做好人员的签到统计,保证所有学生能够完成课业任务。对于云端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督,对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业完成程度不足的学生进行监督,保证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借助问卷星、小程序等平台,设计课程评价反馈系统,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依据,作为优化教学管理环境的依据。
在复课前,辅导员可与所有授课教师进行积极沟通,对各科目的内容进行课程录制,形成微课链接、思维导图,发放给学生复习、查缺补漏使用。在复课前进行摸底测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且对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保证所有学生能过尽快进入到线下授课学习的状态。
通过全方位“微”平台操作支持,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巩固提升。
2.2 开发“微”平台的教育管理功能
借助“微”平台,辅导员结合平台特征可以开展创新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注重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可以挖掘一些微信公众号以匿名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们的心理进行疏导,保证学生隐私,同时化解学生的焦虑。
设置班级公众号,定期更新就业求职、考研信息、讲座及课程信息,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职业规划设计。
通过微视频平台,每月设置主题宣传内容,如家风建设、职业观、婚恋观等内容,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开展微课堂,分享对于这些主题的看法,对于优秀的视频内容进行积极宣传,提升学生们参与的热情。
通过师生在“微”平台的互动交流,增進师生的关系,传递积极价值观,让辅导员的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提升教育及管理的效果。以“微”管理带给学生们更多便利和思考,为学生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添助力。
参考文献:
[1] 王馨慧.微信在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6):27-28.
[2] 李爱国.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J].黑河学刊,2020(02):129-132.
[3] 刘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0(02):89-92.
[4] 王艳,崔岩.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微思政”开发模式实践探究[J].内蒙古教育,2020(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