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比索洛尔对于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6例COPD合并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就诊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4月,经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半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比索洛尔;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9;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94-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以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征,绝大部分高龄患者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存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我院为了分析比索洛尔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针对收治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比索洛尔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6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4月的患者,经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75~86岁,平均(80.5±3.6)岁,其中,COPD急性期患者22例,COPD缓解期患者21例;实验组43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76~88岁,平均(80.6±3.9)岁,其中,COPD急性期患者20例,COPD缓解期患者23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中对慢性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B型利钠肽前体>900pg/mL;(3)同意此次观察的患者;(4)患者均属于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存在严重肾功能及肝功能异常患者;(4)二氧化碳分压>70mm Hg患者;(5)pH值<7.35的患者;(6)存在药物慎用、禁用情况的患者,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等。对比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祛痰、平喘、强心、利尿及ACEI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有抗感染指征的给予抗感染治疗;实验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90187)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在晨起时空腹状态下服药,1次/d,2.5mg/次,连续治疗半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I%)采用德国耶格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进行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心脏彩超检测仪PhilipslU22进行测定;B型利钠肽前体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罗氏E411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使用%表示;FEVI%、LEVDD、LVEF及B型利钠肽前体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FEV1%、LEVDD、LVEF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之间对比的FEVI%、LEVDD、LVEF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B型利钠肽前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之间对比的B型利钠肽前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2例(4.65%),疲劳及乏力4例(9.30%);实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3例(6.98%),疲劳及乏力2例(4.65%),轻微哮鸣2例(4.65%)。见表2。
3讨论
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其机体各项功能处于衰退阶段,且极易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出现,极易导致通气功能出现障碍。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低氧血症为主,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及控制,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出现,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以往临床中一般采用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但由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出现,因此,临床中使用该药物治疗受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比索洛尔是一种新型长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不存在膜稳定性及拟交感活性,主要是通过阻滞心脏β1受体,降低患者机体对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反应,使得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心肌耗氧量及预防心肌梗死的效果。本次观察对治疗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进行了观察,脑钠肽是在心室的容积扩张及压力负荷增加时,通过心室分泌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患者心功能出现缺损或不全时,脑钠肽的特异性及敏感度最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则是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长而增长,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结合能有效对心力衰竭进行诊断。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肌做功量,还能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等,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中显示,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实验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说明比索洛尔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各项指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
结果可知,针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比索洛尔;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9;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94-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以进行性发展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及致死率高等特征,绝大部分高龄患者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存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我院为了分析比索洛尔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针对收治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比索洛尔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86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择住院及门诊就诊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4月的患者,经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75~86岁,平均(80.5±3.6)岁,其中,COPD急性期患者22例,COPD缓解期患者21例;实验组43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76~88岁,平均(80.6±3.9)岁,其中,COPD急性期患者20例,COPD缓解期患者23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中对慢性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2)患者B型利钠肽前体>900pg/mL;(3)同意此次观察的患者;(4)患者均属于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存在严重肾功能及肝功能异常患者;(4)二氧化碳分压>70mm Hg患者;(5)pH值<7.35的患者;(6)存在药物慎用、禁用情况的患者,如: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等。对比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祛痰、平喘、强心、利尿及ACEI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有抗感染指征的给予抗感染治疗;实验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90187)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在晨起时空腹状态下服药,1次/d,2.5mg/次,连续治疗半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I%)采用德国耶格Master Screen肺功能仪进行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心脏彩超检测仪PhilipslU22进行测定;B型利钠肽前体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罗氏E411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使用%表示;FEVI%、LEVDD、LVEF及B型利钠肽前体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FEV1%、LEVDD、LVEF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之间对比的FEVI%、LEVDD、LVEF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B型利钠肽前体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之间对比的B型利钠肽前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2例(4.65%),疲劳及乏力4例(9.30%);实验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3例(6.98%),疲劳及乏力2例(4.65%),轻微哮鸣2例(4.65%)。见表2。
3讨论
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其机体各项功能处于衰退阶段,且极易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出现,极易导致通气功能出现障碍。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低氧血症为主,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及控制,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出现,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以往临床中一般采用非选择性B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但由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出现,因此,临床中使用该药物治疗受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比索洛尔是一种新型长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不存在膜稳定性及拟交感活性,主要是通过阻滞心脏β1受体,降低患者机体对交感肾上腺素能活性的反应,使得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心肌耗氧量及预防心肌梗死的效果。本次观察对治疗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进行了观察,脑钠肽是在心室的容积扩张及压力负荷增加时,通过心室分泌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患者心功能出现缺损或不全时,脑钠肽的特异性及敏感度最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则是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长而增长,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结合能有效对心力衰竭进行诊断。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肌做功量,还能有效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等,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中显示,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实验组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前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说明比索洛尔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各项指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
结果可知,针对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