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KR接触模型的微米级颗粒离散元参数标定

来源 :中国粉体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验证离散元方法标定微米级颗粒离散元仿真参数的可行性,选取一种粒径分布在10 ~400 μm的粉体活性染料作为微米级颗粒物质的代表开展参数标定实验.采集粉体活性染料堆积角实验中的料堆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计算堆积角并以此作为响应值、选择JKR接触模型进行Plackett-Burman实验,寻找影响粉体活性染料流动特性的3个最显著因素;通过2次最陡爬坡实验,确定各因素最优值所在的区间;根据Box-Behnken实验建立并优化堆积角与显著性参数的二阶回归模型,求解显著性参数的最佳组合;开展验证实验,将其结果与物理实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相对误差为1.19%,表明此参数标定实验是可行的,获取的参数可用于离散元仿真.
其他文献
低温等离子体裂解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启停迅速、工艺流程短、无碳排放等优点,适用于石油烃高效裂解制备氢气和乙炔等应用.该文选择正癸烷为石油烃模型化合物,研究鼓泡式液相脉冲火花放电裂解正癸烷的放电稳定性和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极不均匀电场、高电压、高脉冲频率、高载气流速有利于提升液相火花放电稳定性.随反应进行出现气泡内放电、微气泡放电、气相区域放电3种放电阶段,放电稳定性和产气速率依次增大.考察处理时间、载气流速对正癸烷转化的影响,最大产气速率为124.4mL/min,其中氢气含量为64.1%,乙炔含量为
针对压缩机用大功率永磁电机电枢绕组电流大,易导致绕组端部发热严重、温度高的问题,以一台压缩机用560kW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通过建立三维全域流固耦合传热模型,结合Mosaic网格离散,计及转子旋转,对永磁电机冷却介质紊流作用下全域流热耦合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不同入口风速下电机冷却介质流动规律及电枢绕组热表征.开展不同电枢电流下样机定子端部绕组温度测试,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永磁电机三维流固耦合传热模型的合理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所作研究可以为压缩机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发热与冷却设计提供理论借鉴.
电介质内部的陷阱分布是影响空间电荷输运过程的关键因素,需要进行准确评估.该文通过检测0.1mHz~10kHz正弦场下有机玻璃标准试样的空间电荷响应,结合试样结晶度、红外光谱变化,提出了基于介质中空间电荷在宽频正弦场下动态响应的陷阱评估方法.结果表明:高频电场下试样表面侧积累有异极性电荷,低频电场下转为同极性电荷积累.0.1mHz~10kHz频带范围内,相均体电荷密度和复介电常数实部谱图存在明显的对应性.根据电荷平均受陷阱时间和陷阱深度的Watson经验公式,结合相均体电荷密度频率谱变换,进行了空间电荷与陷
航空三级式起动/发电机是一个包含多干扰源的复杂系统,建立综合考虑定/转子阻抗耦合信息的电机阻抗模型是深入分析电磁干扰传递机理的关键.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定子阻抗、转子阻抗及定/转子耦合效应的宽频集总参数通用模型.该模型将电机视为一个多端口网络“黑盒”,进而采用Z参数矩阵描述电机的频域阻抗特性,并给出参数的具体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该文通过推导忽略定/转子耦合的阻抗误差表达式,以获得三级式电机模型的简化条件,进而提出基于误差评估的宽频通用电路模型,并采用矢量匹配技术实现电路模型的参数化.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具
高压断路器分合闸过程中触头间隙介质的绝缘强度及其变化是断路器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能指标.搭建高压断路器触头间隙介质绝缘特性实验回路,测量C4F7N/CO2混合气体断路器空载分合闸过程中不同压强、不同C4F7N含量时触头间隙介质的动态击穿电压,研究C4F7N/CO2混合气体断路器的关合预击穿特性和分闸绝缘特性.实验发现,断路器空载分合闸过程中C4F7N/CO2混合气体动态击穿电压存在“低电压击穿”现象;合闸过程中,动态击穿电压分散性较大,C4F7N/CO2混合气体断路器的关合预击穿特性显著劣于SF6断路器,增大
为了更好地低成本处理水体中的氨氮、硫等污染物,对天然矿物蛭石颗粒进行NaCl层间处理、对火山岩颗粒进行FeCl3表面处理.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手段对矿物颗粒进行表征;同时研究蛭石和火山岩处理前后对氨氮、硫的吸附性能,分析讨论2种矿物颗粒对氨氮、硫的吸附机理.结果 表明:在最佳条件下,Na化蛭石对氨氮的吸附容量由原来的21.4 mg/g提高到29.3 mg/g,对水体中氨氮的去除率由86.7%提高到93.4%;改性火山岩对硫化物的吸附容量由原来的3.1 mg/g提高到36.9 mg/g;蛭石
铜/石墨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及机械制造等领域.在铜/石墨复合材料中引入陶瓷相Mo2C构成的三相协同增强复合材料能有效解决铜和石墨因润湿性差而导致的致密度低、导电性差的问题.该文通过建立两相流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Mo2C晶粒尺寸、体积分数对铜熔体的渗流行为及复合材料气孔率形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少量Mo2C能促进驱替压力的传递,减小铜熔体在石墨基体中的毛细管阻力.当引入粒径为1μm、0.03%的Mo2C至石墨基体时,三相协同增强复合材料的气孔率由浸渍前的44.35%降为2.28%,
为研究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细颗粒物(PM2.5)化学组分及来源,于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对西安市北郊PM2.5化学组分进行连续观测.结果 表明:NO3-、SO42-、NH4+是水溶性离子中最主要的成分,且水溶性离子呈中性偏碱性;相比新冠疫情管控前(PC),新冠疫情严管期(DC)的PM2.5、CO、SO2、NOx、元素碳、NO3-及SO24-的质量浓度降幅分别为10.56%、21.89%、13.40%、65.98%、9.54%、29.69%和10.04%,且NO3
通过高能球磨、喷雾造粒结合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可用于等离子喷涂的MoO3-Bi2O3(简称MB)纳米团聚复合粉体,采用激光粒度仪、霍尔流量计、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考察球磨浆料中MB粉体的质量分数与热处理温度对复合粉体粒径分布、致密度、球形度、松装密度及流动性的影响,并在室温到800℃对该粉体所制得涂层的摩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 表明,通过机械球磨和喷雾造粒获得粒径为33.77~54.96μm的MB纳米复合粉体;随着球磨浆料中MB粉体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喷雾造粒所得粉体形貌逐渐趋于规则球形,
为了提高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原位生长对不同锌铝物质的量比的Zn-Al层状双氧化物(LDO)进行修饰,合成ZIF-8@LDO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详细的表征.结果 表明:相较于未修饰的LDO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降解活性.通过改变ZIF-8@LDO合成过程中锌铝物质的量的比,发现其值为2时,ZIF-8@LDO-2复合材料在150 min内,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超过99.3%;在pH为4~6范围内效果最佳,重复使用4次后,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