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穷尽分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是”字判断句,从表现形式、结构变化、语义表达、语法功能等方面全面描写,揭示晚唐时期判断句新旧格式交融、新兴格式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是”字判断句 新旧交融 主导
汉语发展史上,唐五代是那种应该称为“白话的祖型”的语言形成的时期,因此特别重要(太田辰夫1989)。此期语言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简称《行记》)是日本高僧圆仁作为请益僧遣唐期间所写的日记,全书分为四卷,约8万余字,始于日本承和五年(838年)六月十三日,止于日本承和十四年(847年)十二月十四日。此书基本上是运用当时口语写成的,而且写作时间明确,不仅精确到年,还精确到月日,正是太田辰夫所说的珍贵而难得的“同时资料”。在研究晚唐汉语词汇和语法方面颇有价值。蒋绍愚、董志翘等先生都很重视它。
“是” 作为判断动词(也有人称为系词)在战国后期已经形成,但其萌芽大约周末春秋初期就已开始(杨伯峻 何乐士2003),在文章中普遍使用是在魏晋以后(太田辰夫1989),到晚唐判断动词“是”在口语中基本成熟,该句式的形式结构、意义表达和功能运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行记》中的“是”字判断句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其在此期间的语法功能和基本面貌。
一、“是”字判断句的地位
《行记》中判断句(仅指狭义的①)共有214例,具体数量分布见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是”字判断句当时已经成为判断句的主流,占总量的67%。而上古汉语中的主要形式,即传统形式仅占它的二分之一,地位已经衰落,沦落到次要地位。上古汉语中的典型形式——语气助词“也”类煞尾的判断句只占“是”字判断句的30.7%,因为此时“是”和“也”类语气词同现的判断句的判断功能的承担者主要是“是”,所以将此类归入“是”字判断句更为科学;即使将它抛开,语气助词“也”类煞尾的判断句也只占“是”字判断句的40%,前者不到后者的一半。“是”和“也”类语气词同现的判断句与“是”字判断句的比例是33∶110,前者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虽然此期判断句新旧形式混用、新旧形式交替融合,但是“是”独立表达判断已经占绝对优势,表明它已经完全具有独立表达判断的功能。
二、“是”字判断句在《行记》中的表现形式、结构变化、语义表达和语法功能等
(一)“是”字判断句的表现形式
按句尾是否有语气助词“也、耳、欤、矣”等分为两类:
1.句尾无语气助词,有110例,例如:
(1)登州是唐国东北地极。
(2)州县捉获者皆是还俗僧。
(3)僧等实是本国船上来,缘病暂下船夜宿。
(4)禅林寺即是广修座主长讲《法花经》、止观玄义,冬夏不阙。
(5)此三个日是寒食之日。
“主语是单一的词时还用‘是’。这样,‘是’就产生了表示和那种东西一致的功能,成了同动词”(太田辰夫1989),也就是判断动词。上面这些例子已经具备了这一特征,而且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标志——句末用帮助表判断的语气助词“也”已经消失,表明此期判断句已经有了新的发展。
2.句尾有语气助词“也、耳、欤、矣”等,有33例,例如:
(6)此是兵剑之光耳。
(7)若是迎船欤?
(8)此院是台山供主义圆头陀院也。
(9)先是镇家四围矣。
(10)亦是同巡五台者也。
“是”字判断句句末用帮助表判断的语气助词“也、耳、欤、矣”,是对上古汉语中传统判断句格式的继承,是新旧两种判断句格式的融合,标志着判断句由传统形式向新兴形式的过渡。《史记》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其是吾弟与?”“此是家人言耳”(太田辰夫1989)。“是”和“也”类助词同现的判断句与“是”字判断句的比例是33∶110,前者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说明“是”已经完全具有独立表达判断的功能。
(二)“是”字判断句的结构特点
随着“是”字判断句的广泛运用,其结构和功能也日趋复杂和完善。秦汉时期,“是”字判断句的宾语多为体词或体词性短语,表示主宾之间的等同、归属、身份、特征等联系。后来,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功能。《行记》中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强调某种事实、解释某种原因、说明某种性质、说明时间或位置等新的功能;宾语、主语不仅有体词性成分,还有非体词性成分,而且“是”前有修饰成分。“是”字判断句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是”前有副词修饰,或“是”直接用在能愿动词或连词之后,有60个这样的例子。例如:
(11)被送来者不是唐叛人,但是界首牧牛、耕种百姓,枉被捉来。
(12)四方崖面尽是花楼宝殿。
(13)常例皆于佛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盛会。
(14)下中台,向北上坂,便是北台之南涯。
(15)近日风途只应是西风。
《行记》中“是”字判断句中“是”前有多种副词修饰,它们是:不、未、只、极、本、实、总、纯、尽、并、便、唯、皆、殊、恐、若、亦等,这些词从肯否、范围、时间、情态等方面限制、修饰判断动词“是”,使“是”表意更加清楚、明确;特别是“不是、未是”这种否定形式也出现了;唐代“是”的否定形式大多为“不是”,例如“不是黄金饰”(张九龄《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不是故离群”(杜甫《南楚》)。不仅如此,“是”还可直接用于能愿动词“应”和连词“虽、既、但”等之后。杨伯峻、何乐士(2003)认为:“是”前能受副词修饰,是其失去指代性转化为动词性的标志;其前面再用代词做主语,是其系词性的完成 。但汪维辉(1998)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句尾“也”的消失,“是”前有一般副词修饰不是判断词“是”发展成熟的过硬标准,只有“不是”代替“非是”才是过硬标准。而何亚南(2004)又在汪维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助动词修饰判断词“是”。依据最严格的标准,《行记》中,“是”作为判断动词不仅完全确定下来了,而且已经发展成熟。另外此类已占“是”字判断句总数量的42%,这些都标志着此期“是”字判断句的成熟。
2.“是”字判断句的宾语多样化,除了体词性宾语外,还有18例谓词性宾语,可分为:
A.宾语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有6例,例如:
(16)溺于邪说,是扇妖风。
(17)其余三方四维,亦是远涉山谷,方到五台。
(18)亦是被道士讹惑也。
B.宾语是主谓短语,有11例,多为“是”字判断句的特殊用法,下文再具体分析,例如:
(19)但应是人虚传。
(20)若逢驴畜,亦起疑心:恐是文殊化现欤?
C.宾语是形容词,仅1例,表示强调某种事实,是“是”字判断句的特殊用法,例如:
(21)结络之样极是精妙。
3.“是”字判断句的主语多样化,除了体词性主语复杂化外,还有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复句等多种主语形式。
(22)其集会道俗老少尊卑总是新罗人。
(23)向北一直一千三百里尽是山野。
(24)貌骨非凡,是登坛大德。
(25)又下中台,向西上坂,便是西台之东崖也。
(三)“是”字判断句的省略形式
随着“是”字判断句的发展,在文意明白的前提下,判断句的主语、宾语可省略其中一个或同时都省略。《行记》中省略现象较为突出,有52例。按句末有无语气助词“也”等分为两类。
1.句末无语气助词“也”等,其格式为:是+宾,在本书中是主要形式,有40例,例如:
(26)寺中有七百五十僧斋。诸寺同设。并是齐州灵岩寺供主所设。
2.句有语气助词“也”等,有12例,分两种。
A.格式为:主+是+也 ,例如:
(27)武婆者,则天皇是也。
B.格式为:是+宾+也,例如:
(28)共头陀赴尼真如心宅斋。亦是同巡五台者也。
(四)判断词“是”的特殊用法
“是”作为判断动词主要是肯定主语和宾语之间的某种关系,但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功能。《行记》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特殊用法。
1.对整个句意进行强调肯定,例如:
(29)众人惊怪,皆谓是神灵不交入泊。
2.强调某种事实,例子如上文的 (21)
3.强调某种原因,例子如上文的 (18)
4.说明时间或位置,例子分别如上文的(5) 、(14)
三、结语
《行记》中“是”字判断句既有对上古汉语中判断句传统形式的继承,更有新生判断句的特色,是新旧混用、新旧交替的融合。不过新兴形式已经成为判断句的主体,不仅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而且还存在“不是、未是”等表示否定判断的新形式。此外,其宾语成分多样化,表意功能复杂化,主语、宾语省略现象普遍化,这些都表明《行记》中“是”字判断句已经成熟,并成为判断句的中流砥柱,预示着判断动词“是”在今后必然成为最重要的判断动词。
注释:
①“狭义地说,判断句只指具有以下条件的句子:一、主谓两部分有等同关系;二、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任,谓语由名词或其短语充任;三、在主谓之间多有系词连系。(详见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下)》[M],语文出版社 2003 )
参考文献:
1.释圆仁(日)小野胜年(日)白化文等校注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2.
2.太田辰夫著(日)蒋绍愚 徐昌华译 《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赵克诚《近代汉语语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4.唐钰明《中古“是” 字判断句述要》[J].《中国语文》1992(5).
5.汪维辉《系词“是”发展和成熟的时代》[J].《中国语文》1998(2).
6.何亚南《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层次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J].《古汉语研究》2004(3).
(何辉凤 唐 韵,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是”字判断句 新旧交融 主导
汉语发展史上,唐五代是那种应该称为“白话的祖型”的语言形成的时期,因此特别重要(太田辰夫1989)。此期语言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以下简称《行记》)是日本高僧圆仁作为请益僧遣唐期间所写的日记,全书分为四卷,约8万余字,始于日本承和五年(838年)六月十三日,止于日本承和十四年(847年)十二月十四日。此书基本上是运用当时口语写成的,而且写作时间明确,不仅精确到年,还精确到月日,正是太田辰夫所说的珍贵而难得的“同时资料”。在研究晚唐汉语词汇和语法方面颇有价值。蒋绍愚、董志翘等先生都很重视它。
“是” 作为判断动词(也有人称为系词)在战国后期已经形成,但其萌芽大约周末春秋初期就已开始(杨伯峻 何乐士2003),在文章中普遍使用是在魏晋以后(太田辰夫1989),到晚唐判断动词“是”在口语中基本成熟,该句式的形式结构、意义表达和功能运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行记》中的“是”字判断句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其在此期间的语法功能和基本面貌。
一、“是”字判断句的地位
《行记》中判断句(仅指狭义的①)共有214例,具体数量分布见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是”字判断句当时已经成为判断句的主流,占总量的67%。而上古汉语中的主要形式,即传统形式仅占它的二分之一,地位已经衰落,沦落到次要地位。上古汉语中的典型形式——语气助词“也”类煞尾的判断句只占“是”字判断句的30.7%,因为此时“是”和“也”类语气词同现的判断句的判断功能的承担者主要是“是”,所以将此类归入“是”字判断句更为科学;即使将它抛开,语气助词“也”类煞尾的判断句也只占“是”字判断句的40%,前者不到后者的一半。“是”和“也”类语气词同现的判断句与“是”字判断句的比例是33∶110,前者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虽然此期判断句新旧形式混用、新旧形式交替融合,但是“是”独立表达判断已经占绝对优势,表明它已经完全具有独立表达判断的功能。
二、“是”字判断句在《行记》中的表现形式、结构变化、语义表达和语法功能等
(一)“是”字判断句的表现形式
按句尾是否有语气助词“也、耳、欤、矣”等分为两类:
1.句尾无语气助词,有110例,例如:
(1)登州是唐国东北地极。
(2)州县捉获者皆是还俗僧。
(3)僧等实是本国船上来,缘病暂下船夜宿。
(4)禅林寺即是广修座主长讲《法花经》、止观玄义,冬夏不阙。
(5)此三个日是寒食之日。
“主语是单一的词时还用‘是’。这样,‘是’就产生了表示和那种东西一致的功能,成了同动词”(太田辰夫1989),也就是判断动词。上面这些例子已经具备了这一特征,而且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标志——句末用帮助表判断的语气助词“也”已经消失,表明此期判断句已经有了新的发展。
2.句尾有语气助词“也、耳、欤、矣”等,有33例,例如:
(6)此是兵剑之光耳。
(7)若是迎船欤?
(8)此院是台山供主义圆头陀院也。
(9)先是镇家四围矣。
(10)亦是同巡五台者也。
“是”字判断句句末用帮助表判断的语气助词“也、耳、欤、矣”,是对上古汉语中传统判断句格式的继承,是新旧两种判断句格式的融合,标志着判断句由传统形式向新兴形式的过渡。《史记》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巫妪弟子是女子也。”“其是吾弟与?”“此是家人言耳”(太田辰夫1989)。“是”和“也”类助词同现的判断句与“是”字判断句的比例是33∶110,前者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说明“是”已经完全具有独立表达判断的功能。
(二)“是”字判断句的结构特点
随着“是”字判断句的广泛运用,其结构和功能也日趋复杂和完善。秦汉时期,“是”字判断句的宾语多为体词或体词性短语,表示主宾之间的等同、归属、身份、特征等联系。后来,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功能。《行记》中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强调某种事实、解释某种原因、说明某种性质、说明时间或位置等新的功能;宾语、主语不仅有体词性成分,还有非体词性成分,而且“是”前有修饰成分。“是”字判断句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是”前有副词修饰,或“是”直接用在能愿动词或连词之后,有60个这样的例子。例如:
(11)被送来者不是唐叛人,但是界首牧牛、耕种百姓,枉被捉来。
(12)四方崖面尽是花楼宝殿。
(13)常例皆于佛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盛会。
(14)下中台,向北上坂,便是北台之南涯。
(15)近日风途只应是西风。
《行记》中“是”字判断句中“是”前有多种副词修饰,它们是:不、未、只、极、本、实、总、纯、尽、并、便、唯、皆、殊、恐、若、亦等,这些词从肯否、范围、时间、情态等方面限制、修饰判断动词“是”,使“是”表意更加清楚、明确;特别是“不是、未是”这种否定形式也出现了;唐代“是”的否定形式大多为“不是”,例如“不是黄金饰”(张九龄《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不是故离群”(杜甫《南楚》)。不仅如此,“是”还可直接用于能愿动词“应”和连词“虽、既、但”等之后。杨伯峻、何乐士(2003)认为:“是”前能受副词修饰,是其失去指代性转化为动词性的标志;其前面再用代词做主语,是其系词性的完成 。但汪维辉(1998)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句尾“也”的消失,“是”前有一般副词修饰不是判断词“是”发展成熟的过硬标准,只有“不是”代替“非是”才是过硬标准。而何亚南(2004)又在汪维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助动词修饰判断词“是”。依据最严格的标准,《行记》中,“是”作为判断动词不仅完全确定下来了,而且已经发展成熟。另外此类已占“是”字判断句总数量的42%,这些都标志着此期“是”字判断句的成熟。
2.“是”字判断句的宾语多样化,除了体词性宾语外,还有18例谓词性宾语,可分为:
A.宾语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有6例,例如:
(16)溺于邪说,是扇妖风。
(17)其余三方四维,亦是远涉山谷,方到五台。
(18)亦是被道士讹惑也。
B.宾语是主谓短语,有11例,多为“是”字判断句的特殊用法,下文再具体分析,例如:
(19)但应是人虚传。
(20)若逢驴畜,亦起疑心:恐是文殊化现欤?
C.宾语是形容词,仅1例,表示强调某种事实,是“是”字判断句的特殊用法,例如:
(21)结络之样极是精妙。
3.“是”字判断句的主语多样化,除了体词性主语复杂化外,还有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复句等多种主语形式。
(22)其集会道俗老少尊卑总是新罗人。
(23)向北一直一千三百里尽是山野。
(24)貌骨非凡,是登坛大德。
(25)又下中台,向西上坂,便是西台之东崖也。
(三)“是”字判断句的省略形式
随着“是”字判断句的发展,在文意明白的前提下,判断句的主语、宾语可省略其中一个或同时都省略。《行记》中省略现象较为突出,有52例。按句末有无语气助词“也”等分为两类。
1.句末无语气助词“也”等,其格式为:是+宾,在本书中是主要形式,有40例,例如:
(26)寺中有七百五十僧斋。诸寺同设。并是齐州灵岩寺供主所设。
2.句有语气助词“也”等,有12例,分两种。
A.格式为:主+是+也 ,例如:
(27)武婆者,则天皇是也。
B.格式为:是+宾+也,例如:
(28)共头陀赴尼真如心宅斋。亦是同巡五台者也。
(四)判断词“是”的特殊用法
“是”作为判断动词主要是肯定主语和宾语之间的某种关系,但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功能。《行记》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特殊用法。
1.对整个句意进行强调肯定,例如:
(29)众人惊怪,皆谓是神灵不交入泊。
2.强调某种事实,例子如上文的 (21)
3.强调某种原因,例子如上文的 (18)
4.说明时间或位置,例子分别如上文的(5) 、(14)
三、结语
《行记》中“是”字判断句既有对上古汉语中判断句传统形式的继承,更有新生判断句的特色,是新旧混用、新旧交替的融合。不过新兴形式已经成为判断句的主体,不仅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而且还存在“不是、未是”等表示否定判断的新形式。此外,其宾语成分多样化,表意功能复杂化,主语、宾语省略现象普遍化,这些都表明《行记》中“是”字判断句已经成熟,并成为判断句的中流砥柱,预示着判断动词“是”在今后必然成为最重要的判断动词。
注释:
①“狭义地说,判断句只指具有以下条件的句子:一、主谓两部分有等同关系;二、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任,谓语由名词或其短语充任;三、在主谓之间多有系词连系。(详见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下)》[M],语文出版社 2003 )
参考文献:
1.释圆仁(日)小野胜年(日)白化文等校注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2.
2.太田辰夫著(日)蒋绍愚 徐昌华译 《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赵克诚《近代汉语语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4.唐钰明《中古“是” 字判断句述要》[J].《中国语文》1992(5).
5.汪维辉《系词“是”发展和成熟的时代》[J].《中国语文》1998(2).
6.何亚南《试论有判断词句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层次性——兼论判断词成熟的鉴别标准》[J].《古汉语研究》2004(3).
(何辉凤 唐 韵,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