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像天气一样,谈到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中国是这样,世界亦是如此。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对于食物我们有着最原始的喜爱,尤其对于身处国外的异乡人来说,自身的勤劳智慧慢慢地渗入到我们所做的食物之中。在各国留学生宿舍中你常常能够看到,采购了大包小包食材的中国青年,兴致勃勃地拿起锅碗瓢盆,制作并品尝着自己心仪已久的美食。有一次,我的同学从超市买来了新鲜的腰子,双手捧着血糊糊的腰子就奔去了留学生宿舍的公用厨房。外国人正在洗盘子,被吓坏啦,急忙让开水池,说着“you first, you first, you are in an emergency”,然后惊讶地看着我的同学对他微微一笑,洗干净了以后就放到菜板上切了起来。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不理解中国人对各类食材分门别类、精心雕琢的热爱。他们每晚吃着两片面包中间夹着切成片的黄瓜西红柿火腿的三明治,不理解我们每天把厨房弄得乌烟瘴气、煎炒烹炸不绝于耳的喜悦。而我们亦不理解他们忙碌一天,只用一个冷冰冰的三明治结束一天辛劳的忧伤。
在国外,你会听到很多关于中国人聚会做饭,被邻居报警的故事,没有丝毫恶意,只是因为不了解,以为邻居家着火,赶快叫来警察过来帮忙。留学生宿舍里的故事还是这样有条不紊地继续着,就像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中演的那样,中国人忙活着自己的丰盛晚餐,西方人照样吃着自己的三明治沙拉。不过有一次,法国人从老家带来了最纯正的法国奶酪,特别兴奋,说要做一顿法式大餐。晚上,从门缝里透来阵阵的奶酪香气势不可挡,那种从烤箱中逐渐融化到菜色中的奶酪气息,被中国留学生亲切地称呼为“法国的臭豆腐”。
一个地域的食物总会与那个地方的人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北方人的我搞不懂上海人为何往炒米饭里面不停地放糖;上海人同样搞不懂湖南人与四川人把自己麻辣到眼泪鼻涕乱成一团糟还要喊爽是个什么心态。外国人不懂为什么我们连内脏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们也不明白他们为何对硬邦邦的黑面包情有独钟,明明用刀切都困难,何况要用牙齿咬。一份好的食物可以融化一颗心,但在没有融化之前,也许,它也会成为一种文化隔阂的象征。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养育了个性迥然的子孙。经历异乡的漂泊,才懂得一块儿面皮里包一坨肉的饺子为什么让自己魂牵梦萦。对于我们北方人而言,饺子就意味着家,意味着全家团聚喜乐融融的温暖。正如广东人喝上一口煲汤,兰州人吃上一碗拉面,西安人嚼上一口白吉馍一样,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嗅到了家乡的味道。而外国亦如此,每个国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本土的美食,像美国的汉堡包、英国的鱼和薯条、意大利的冰激凌……我想,不是因为这些美味让人们为之牵肠挂肚,而是那份熟悉、亲近的感觉在我们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当我们离开家乡,行走在世界各地,品尝当地的食物,才开始懂得这个地方的情分。在你饥肠辘辘的时候,别人递给你一份自己刚做好的三明治,才让你这个从来不爱吃冷餐的人第一次懂得了那个地方的味道。你的胃、你的舌尖,开始接受这个地方,你的心,开始慢慢变大、变得宽广而包容……
看电视说到甘草糖,我几乎要跳起来跟家人说,我吃过这个,特别难吃。家人很疑惑,说你既然不喜欢吃,怎么还这么兴奋。我说,欧洲很多国家的人都有吃甘草糖的喜好,尤其像希腊人、芬兰人,口袋里总放着一包,比口香糖吃得都勤。那种苦涩的味道就像喝了中药一样,让人久久难忘。甘草糖的食品在芬兰随处可见,冰激凌、巧克力都有甘草口味,甚至连饮料、白酒也都有这种口味。我的外国朋友基本都喜欢吃,中国朋友却基本都忍受不了。而如今再和留学的同学聊起那时的甘草糖,那种味道,已经再也找不回来了。那已不是苦涩的中药味道,而是青春的味道,它让你的舌尖上也长出一颗心,品味着青春的爱与痛、笑与泪。
电视上已经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了,或许每个身处异乡的中国人看到家乡的美食,都会想到家中父母摆了满满一桌子好菜等着他的归来;想到一大笼包子出锅时全家喜气洋洋的团圆场景……每个山西人心里的面条,每个广西人心里的米粉,每个四川人心里的麻辣火锅,此刻都变成了每个异乡人心头的乡愁。
或许一开始我们多多少少地鄙薄外国食材的简单——基本主食、沙拉和菜品中出现的总会有土豆,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新鲜蔬菜,哪里会想到那样平淡无奇的土豆会有怎样的新鲜口感。就像我们不懂得窑洞里的阿妈、草原上的阿婆,在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环境里拿着一种叫面或者叫鲜奶的东西可以玩出百般花样的智慧。而今,我们惦记那些吃着不同食物的挚友,我们的心头,终于有了最真诚的尊重。从此,我们听到觉得不可思议的食物,都不会忙着鄙薄,也不是忙着赞扬自己的做法多么高深、多么独特,而是惊叹过后一起品尝,一起接受食物不同的口味,一起感受各个国度、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因为那是食物,那是家,那是旧友新朋,那是我们共同的回忆,食物没有高低贵贱,而我们更没有。
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对于食物我们有着最原始的喜爱,尤其对于身处国外的异乡人来说,自身的勤劳智慧慢慢地渗入到我们所做的食物之中。在各国留学生宿舍中你常常能够看到,采购了大包小包食材的中国青年,兴致勃勃地拿起锅碗瓢盆,制作并品尝着自己心仪已久的美食。有一次,我的同学从超市买来了新鲜的腰子,双手捧着血糊糊的腰子就奔去了留学生宿舍的公用厨房。外国人正在洗盘子,被吓坏啦,急忙让开水池,说着“you first, you first, you are in an emergency”,然后惊讶地看着我的同学对他微微一笑,洗干净了以后就放到菜板上切了起来。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不理解中国人对各类食材分门别类、精心雕琢的热爱。他们每晚吃着两片面包中间夹着切成片的黄瓜西红柿火腿的三明治,不理解我们每天把厨房弄得乌烟瘴气、煎炒烹炸不绝于耳的喜悦。而我们亦不理解他们忙碌一天,只用一个冷冰冰的三明治结束一天辛劳的忧伤。
在国外,你会听到很多关于中国人聚会做饭,被邻居报警的故事,没有丝毫恶意,只是因为不了解,以为邻居家着火,赶快叫来警察过来帮忙。留学生宿舍里的故事还是这样有条不紊地继续着,就像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中演的那样,中国人忙活着自己的丰盛晚餐,西方人照样吃着自己的三明治沙拉。不过有一次,法国人从老家带来了最纯正的法国奶酪,特别兴奋,说要做一顿法式大餐。晚上,从门缝里透来阵阵的奶酪香气势不可挡,那种从烤箱中逐渐融化到菜色中的奶酪气息,被中国留学生亲切地称呼为“法国的臭豆腐”。
一个地域的食物总会与那个地方的人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北方人的我搞不懂上海人为何往炒米饭里面不停地放糖;上海人同样搞不懂湖南人与四川人把自己麻辣到眼泪鼻涕乱成一团糟还要喊爽是个什么心态。外国人不懂为什么我们连内脏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们也不明白他们为何对硬邦邦的黑面包情有独钟,明明用刀切都困难,何况要用牙齿咬。一份好的食物可以融化一颗心,但在没有融化之前,也许,它也会成为一种文化隔阂的象征。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养育了个性迥然的子孙。经历异乡的漂泊,才懂得一块儿面皮里包一坨肉的饺子为什么让自己魂牵梦萦。对于我们北方人而言,饺子就意味着家,意味着全家团聚喜乐融融的温暖。正如广东人喝上一口煲汤,兰州人吃上一碗拉面,西安人嚼上一口白吉馍一样,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嗅到了家乡的味道。而外国亦如此,每个国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本土的美食,像美国的汉堡包、英国的鱼和薯条、意大利的冰激凌……我想,不是因为这些美味让人们为之牵肠挂肚,而是那份熟悉、亲近的感觉在我们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当我们离开家乡,行走在世界各地,品尝当地的食物,才开始懂得这个地方的情分。在你饥肠辘辘的时候,别人递给你一份自己刚做好的三明治,才让你这个从来不爱吃冷餐的人第一次懂得了那个地方的味道。你的胃、你的舌尖,开始接受这个地方,你的心,开始慢慢变大、变得宽广而包容……
看电视说到甘草糖,我几乎要跳起来跟家人说,我吃过这个,特别难吃。家人很疑惑,说你既然不喜欢吃,怎么还这么兴奋。我说,欧洲很多国家的人都有吃甘草糖的喜好,尤其像希腊人、芬兰人,口袋里总放着一包,比口香糖吃得都勤。那种苦涩的味道就像喝了中药一样,让人久久难忘。甘草糖的食品在芬兰随处可见,冰激凌、巧克力都有甘草口味,甚至连饮料、白酒也都有这种口味。我的外国朋友基本都喜欢吃,中国朋友却基本都忍受不了。而如今再和留学的同学聊起那时的甘草糖,那种味道,已经再也找不回来了。那已不是苦涩的中药味道,而是青春的味道,它让你的舌尖上也长出一颗心,品味着青春的爱与痛、笑与泪。
电视上已经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了,或许每个身处异乡的中国人看到家乡的美食,都会想到家中父母摆了满满一桌子好菜等着他的归来;想到一大笼包子出锅时全家喜气洋洋的团圆场景……每个山西人心里的面条,每个广西人心里的米粉,每个四川人心里的麻辣火锅,此刻都变成了每个异乡人心头的乡愁。
或许一开始我们多多少少地鄙薄外国食材的简单——基本主食、沙拉和菜品中出现的总会有土豆,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新鲜蔬菜,哪里会想到那样平淡无奇的土豆会有怎样的新鲜口感。就像我们不懂得窑洞里的阿妈、草原上的阿婆,在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环境里拿着一种叫面或者叫鲜奶的东西可以玩出百般花样的智慧。而今,我们惦记那些吃着不同食物的挚友,我们的心头,终于有了最真诚的尊重。从此,我们听到觉得不可思议的食物,都不会忙着鄙薄,也不是忙着赞扬自己的做法多么高深、多么独特,而是惊叹过后一起品尝,一起接受食物不同的口味,一起感受各个国度、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因为那是食物,那是家,那是旧友新朋,那是我们共同的回忆,食物没有高低贵贱,而我们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