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视角审视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业化带来了物质财富的爆炸式增长,为人类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850年代由于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的排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臭河,进而引发了霍乱、疟疾等传染病流行,导致数以万计人口死亡。20世纪中期,由于火电厂和家庭使用煤炭取暖,导致伦敦多次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由于工业化引发的类似环境污染问题也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地频频出现。近年来,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的严重雾霾天气,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
  【考点链接】
  一、西方的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1. 原因:
  ①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这一趋势。
  2. 各主要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与环境污染
  (1)西方国家工业化:市场经济模式
  ①过程:a.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实现了工业化。随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掀起了一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蒸汽机的使用,煤炭与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导致了环境污染(泰晤士河的污染);b.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随着石油、电力成为主要能源,重化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尤其是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产业兴起,“新经济”出现,环境污染得到遏制,但发达国家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就全球而言,环境问题更加恶化。
  (2)三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玉. 时间: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开始。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开始。
  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域. 前提:
  第一次: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第二次: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第三次: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芋. 条件:
  第一次:①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②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④市场:海外市场不断地扩大。
  第二次:①资本: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②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③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①理论基础: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②社会需要: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
  ?郁. 主要成就:
  第一次:①1765年哈格里斯夫发明“珍妮纺纱机”;②棉纺织业出现骡机、水力织布机;③采煤(煤炭成为重要能源)、冶金行业也出现机器生产;④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①电力的广泛运用:19世纪出现一些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70年代可用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放映问世。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车和飞机(石油成为重要的能源)。③新通讯手段的发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无线电报成功。④化学工业的建立:1867年诺贝尔研制成功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80年代塑料、人造纤维等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第三次: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1945年美国,原子弹爆炸;1946年美国,电子计算机诞生;1969年美国互联网诞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日益普及。
  ?吁. 特点:
  第一次:①技术发明来源于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②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来扩展到其它欧美国家;③各个部门、环节相互促进;④首先从轻工业开始。
  第二次:①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开始紧密结合;②几乎同時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①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遇. 影响:
  第一次:①生产力: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社会关系: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多国家确立;③国际格局: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同时也给落后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对中国的影响:a.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近代工业产生;c.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①生产力:生产力快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社会关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 国际格局:帝国主义国家加强了对落后地区的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刺激了东亚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④对中国的影响:a.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第三次:①生产力: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太空时代”;② 社会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对科技的投入与研究,人们生活也发生变革;③国际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东西方的联系更加密切,出现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④对中国的影响:a.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的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潮流失之交臂。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内、国外环境下,中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b.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打开大门,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③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特点:
  a. 轻工业开始,而后再发展到重工业;技术革命和机器大生产带动了工业部门的迅速兴起。
  b. 经过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工业化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扩张。
  c. 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d. 工业化发展极不平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美、德后来居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e.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历了三次调整: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
  (2)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计划经济模式
  ①过程: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造成了环境污染。苏联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原因是:苏联在前两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了环境污染。
  ②特点: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形成了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
  c. 工业化依赖于高投入,工业生产基本上是粗放型或资源消耗型。
  二、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污染
  1. 中国近代工业化探索
  (1)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是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实现中国的工业化。
  (2)中國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促进了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迎来了民族工业的“春天”;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萧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3)启示:民族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前提。
  2. 中国现代工业化探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施“一五”计划,从而开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当然也加速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既有成功的探索,如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但未能贯彻;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但也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倾错误。又有重大的失误,如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多快好省”总路线和大跃进,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强调数量忽视质量(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以及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一定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纠正极左错误。
  (4)改革开放后(1978——):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三、重、难点突破
  1. 美、德、俄、日的工业化
  (1)美德分别成为世界头号、二号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美国、德国能够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德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缘故。
  (2)俄、日通过资本主义改革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均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 中国近代无法实现工业化的原因与启示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2)具体原因:政治上,晚清到民国均处于专制独裁统治之下,政治腐败黑暗,没有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变本加厉,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思想上,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社会环境上,战争频繁,社会动荡。
  3. 过渡时期工业化的特点
  (1)重点发展重工业(原因: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需要;国防建设的需要;苏联模式的影响。)
  (2)实行推进工业化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举的方针,计划经济模式形成。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决定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三大(1987)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致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经济现代化机遇的时间和原因
  (1)时间:第一次是1793——1840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60——190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2)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时,中国处于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后,洋务派虽然学习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但没有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政局动荡不定,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受到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国内长期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左”倾错误不断发展;国际长期受到资本主义阵营的孤立、封锁和包围。
  四、启示:借鉴历史,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工業化建设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科技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典型例题】
  【例1】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 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 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 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根据材料“炼钢何惜相思树”“枝干横斜叶半黄”等有效信息可知,该诗反映了大跃进对环境的破坏。
  【答案】B
  【例2】右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刊登的反映泰晤士河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立意是( )
  A.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 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 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D. 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材料“1858年”、 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等有效信息,可知该漫画意在引起人们重视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D
  【例3】材料 1886年美国首次出现沙尘暴,1894年和191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又分别发生两次沙尘暴。1931年发生严重干旱,1932年冬刮起了强风,加剧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芜。据美国官方统治,如果以能见度小于一英里为准的话,这样的沙尘暴1932年14次,1933年38次,1934年22次,1935年40次。整个沙尘暴肆虐范围达1000万英亩。沙尘暴造成美国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频繁的沙尘暴对美国人来说,如同恶梦一般。当时的一首歌这样唱道:“这漫天尘土侵入我的家乡,从此我不得不漂泊四方。一场尘暴来势汹汹……好像乌云遮住太阳。”
  ——摘编自(美)唐纳德·沃斯
  问题: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沙尘暴频发的历史原因及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解答时一方面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时间、沙尘暴、中西部地区、农业减产和农业收入减少等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注意结合西进运动、经济危机等所学知识。
  【参考答案】原因:西进运动;大批移民不断开垦土地,植被破坏,粗放式耕作。影响:农业遭受损失;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并发;使美国人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
  1. 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 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 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 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 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2.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 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 人口爆炸性增长
  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 各国间交往密切
  3.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越来越多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酸雨现象
  ②工厂里高耸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宁静的田园生活
  ③废旧的电子产品释放的辐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二、非选择题
  5.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工业生产状况。从表格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生产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说明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绩,故答案为A。B、C选项不符合史实,D选项只是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具体表现而已。
  2. A。解析:本题考查三次工业革命。注意抓住“1750年”这一时间信息,再晚两个世纪,即为1950年,这期间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人類社会由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于是处于农耕文明的古希腊人对于工业文明的世界就难免出现“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故答案为A。
  3. 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在恩格斯看来,我们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自然界也“报复”者我们人类,即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兴起和发展以及电子产品普遍使用,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使得坏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①②④都证明了恩格斯的观点,太阳能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4. 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形成。随着世界工业发展历史,最先有工业污染;其次大量汽车产生汽车尾气污染;最近几年由于电子产品的推广,而形成电子垃圾污染,故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
  5.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流动资本”“流动劳动力”等信息,再结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即可解答。(2)注意结合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3)一方面注意提取材料二、三的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注意题干中 “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这一限制条件。
  参考答案: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和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
  (2)主要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直接影响:①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③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④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⑤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备考策略】
  其一,从考查内容来看,主要集中考查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及其影响,特别注意三次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由此留给后人的启示。其二,从考查题型来看,主客观题都有,但以主观题为主,因此应特别注意加强主观题的训练。其三,从考查方式来看,注重能力考查,要求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如“从历史的经验教训来看,应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等现实问题。可见,本专题一方面现实感强,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学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历史应有之意。
  责任编辑 李平安
其他文献
对湖南省9个烤烟主产市、州C3F等级烟叶样品的外观质量与评吸质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育状况与身份外,各市、州烟叶外观质量分数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张家界和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的护理配合措施与效果。方法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病患90例,用掷骰子法将之随机等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选取
2003年采集衡南县主产烟区的118个植烟土壤样品分析表明,衡南县植烟土壤的pH值平均为5.29,大部分土壤明显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有接近一半的土壤其含量超过了35g/kg,几乎所有
连日来,孟州市地税局开展全市医疗、学校行业进行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治理活动,通过开展宣传辅导、综合治税和以查促管等手段达到规范医疗、教育行业税收管理,避免执法风险和
近日,宝丰县国土资源局组织百余名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廉政电影《树大根深》。该剧讲述了老区狼牙山脚下,一位劳改农场退休的老场长,在发现自己当官的儿女有些“臭毛病”后,毅
近日,文史学者刘海永做客郑州松社书店,讲述民国开封名人的贵族生活。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想赢不敢说》,感触很深。想起假期里我们班级微信群里的一件事。那段时间,各位家长都在晒照片,照片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带孩子们去旅游的;有孩子
在一些官员眼中,送“不作为”锦旗是一种讽刺与羞辱;他们看不到的是,这种行为无论多么哗众取宠,只要没有明显违法,就属于公民批评和监督权的范畴。
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边,他张开口用手指一指口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在场的众第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一、拼读记忆法经常会发现多数学困生在记单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在出土2颗基本完整的古人类头骨之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日前首次发现2块距今10万年的古人类肢骨化石。古人类研究专家吴秀杰认为,“许昌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