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系统周期激励源分离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来源 :噪声与振动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ayong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测量响应的未知系统模型未知激励的激励源分离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系统与激励的双重未知性决定了其所具有的挑战性.虽然关于源分离方法及其应用已有一定研究,但其中尚存在事件统计与时域统计概念混用等问题,特别是缺乏充分的分离有效性理论分析.基于时域统计概念说明源分离方法的原理与条件,给出周期激励源分离的有效性理论分析.该分离方法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先用测量响应构造时域相关函数,由无时延相关函数的奇异值分解确定主要激励源的特征值,并对响应作特征变换;再利用变换后的向量构造时延相关函数,通过不同时延相关函数的联合对角化确定混合系数阵,从而得到分离的时域激励源.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多自由度振动系统,阐述如何基于稳态响应分离出不同频率的激励.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及实验证实该分离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其他文献
以深圳市潭头河综合整治工程上游泄洪隧洞为例,针对隧洞进口段顶部厚度小于6 m的欠固结人工填土,阐述采用水泥浆-水玻璃浆液进行洞顶固结灌浆、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的超前支护设计,通过安全监测验证,消除因埋深有限造成洞身坍塌和洞顶地面大变形的可能.
流量测量在泵站现场测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刘老涧泵站工程为背景,介绍时差式超声波流量计的测流原理与测流方法,并根据现场应用的经验,进行渠道清淤、安装位置等调整.经过现场测试,流量综合不确定度为0.830%,满足SL 548—2012《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的精度要求.将实测数据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在测试扬程2.69~3.42 m范围内,现场测试的流量数值与模型试验换算结果相比基本偏小.
滨海软基通航孔闸具有地基土性质较差、跨度较大、闸墩两侧荷载大等特点,一般采用厚底板+桩基础处理.结合某通航孔闸案例,采用倒置梁法、弹簧支座梁法及有限元法等3种方法对闸底板内力进行分析计算,阐述弹簧支座梁法及有限元法计算底板内力的适宜性.实践证明:弹簧支座梁法与有限元法较符合工程实际,计算结果相近,并且采用弹簧支座梁法能有效节约配筋量.
水利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一直存在数量多、建设快、监管难等问题,现有的信息化巡查系统由于功能限制存在不“真”、不“快”、不“监”的现象,无法发挥最大作用.因此,提出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的安全巡检系统,利用蓝牙iBeacon基站,实现远距离无接触、快速打卡形成轨迹,同时支持以表单形式推送巡查信息至巡查终端,选择方式简单,可快速录入巡查情况,巡查数据加密后上传至云服务中心,上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PC端软件平台和手机端APP查看数据,对水利工程安全巡查具有一定意义.
以某水电站工程为例,基于国内水利行业SL 319—2018《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和能源行业NB/T 35026—2014《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2种不同的技术标准,对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进行计算,通过比对分析计算成果,总结不同标准规范的特点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经验.
老挝南公1水电站位于老挝南部阿速坡省,装有2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80 MW,厂房型式为地下厂房.结合本电站地下厂房的特点及电站实际情况分析水电站辅助机械系统的设计研究,为机组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园区化和现代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往落后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提出将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管理结合起来,利用光纤网络、Zigbee物联网和无线网桥组网实现农业园区的环境参数监测、实时视频监控以及远程操控等,形成一种多网融合的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有利于农业灌溉信息化系统的组网,降低组网的难度和成本,而且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达到节水灌溉智能化的目的.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存在法律法规、管理对象及档案资料数量多,工作流程严密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工程建设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特点,基于工作流引擎理念,初步探索提出建设单位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工作思路.
水垫塘作为泄洪消能建筑物,防裂抗渗要求较高.采用SAPTIS和WKFLRJB计算程序对水垫塘边墙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在浇筑温度不高于14.0℃的情况下,计算不同季节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最不利环境下的温度应力和安全系数.经计算分析,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37.1℃,冬季最高温度不超过32.6℃,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满足要求,安全系数达到1.08以上.研究结果为后续混凝土浇筑方案、冷却方式、表层保护等工程措施的选择提供指导,为水垫塘混凝土全过程温控防裂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金属铜棒作为传导电极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直流电法探测实践中,由于金属铜棒与大地接触过程中存在电极极化电位差,易产生地电数据体混杂噪声信号.为探讨极化电位对并行电法山塘渗漏探查效果的影响,开展观测系统中电极起止位置互换对地电数据体的影响试验,分析互换前后三极左、右装置数据的一致性,结合水库地质资料,推断出引起山塘渗漏的主要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铜棒电极极化电位相较于一次场电位较小,产生的电阻率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验证并行电法技术测量方式可为渗漏探测提供丰富、准确的数据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