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示实验中提高教学效果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演示实验是科学实验的一种主要方式,能否发挥它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
   关键词:演示实验;教学效果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实验对启发思维、培养概念、探索规律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无法用其他教学手段来代替.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终身难忘的.而演示实验又是中学科学实验的一种主要方式.能否发挥好它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下列我们来说说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演示实验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老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来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做一些有刺激性、新奇的演示实验,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学习,积极思维不断探索.如,在讲《大气压存在》时,我先拿出一个玻璃杯和一张硬纸片,然后把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用手压住硬纸片,把玻璃杯倒过来,放手后,自然硬纸片会掉下来.然后,我问同学假如在杯里盛满水,重做上述实验,硬纸片会掉下来吗?学生会大声回答:“当然会”.然后,我把玻璃杯盛满水,在杯子上盖硬纸片,用一只手压住硬纸片,将杯子倒过来.拿开手后,水却不会流出来,硬纸片也不会掉下来.这样的演示会轰动全班,学生拍手叫好,通过这个演示实验,既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了解到我们周围大气的存在.
   二、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使学生对概念会进一步掌握
   在演示实验中注意提高直观性、鲜明性,使演示现象鲜明、清晰、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概念的进一步掌握.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与应用”这一内容时,先做这样一个简单实验,将一根筷子先后放进装有相同体积的自来水和浓盐水的试管里(筷子上套一个小橡皮筋圈一标明水位变化位置),叫学生观察哪种液体中的筷子浮得高点,自然放在浓盐水中筷子会浮得高一点.
   三、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可取到的材料,自制教具,多做演示,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研究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教学中,课文利用打靶瞄准实例加以说明,其实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设计的实验是这样的:利用可以拉伸的饮料管,还有一支激光笔.具体做法是:让激光笔对着直的饮料管的一端照射,发现在饮料管的另一端就会有光线射出,这从正面说明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然后再使饮料管处于弯曲状态,再用激光笔对着饮料管的一端照射,这时在另一端就看不到有光射出.这样从反面角度,说明了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自制教具,可弥补仪器的不足之处,可针对性地进行演示,可以发挥一物多用,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 在演示实验中,也应做到节能减排,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教学演示中,预防化学实验污染,最好的办法就是绿色化学思想:通过再利用,再循环控制化学药品的使用量,减少实验污染.
   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实验,组合在一起,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扩散.如,采用成套装置,把SO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组合在一起,使生成的SO2通入饱和的H2S溶液、K2Cl2O7溶液,品红溶液,最后的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形成一体化的改进方案,防止SO2的逸出,这样的演示实验避免了单独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有害物质的排放.
   五、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演示实验在教师控制下,使某一现象在有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和重演,因此,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学科学绝大部分内容的讲授都需要做演示实验,每次实验都需要学生仔细观察仪器和装置的构造、量度单位;观察实验操作的步骤;观察测量数据;观察实验出现的现象及现象发生和变化过程等,这样反复多次地训练,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践证明,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把科学知识形象直观的传授给学生,使教学由“静”变“动”,由抽象变成具体,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必将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学《科学实验活动手册》.
  [2] 毕诚. 实验仪器器材巧用.
  [3] 刘国辉.实验中观察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因此,焦耳定律实验的成败,对于学生理解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至关重要.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仍沿用了老教材用煤油做此实验,在平底烧瓶中装满煤油,把不同阻值的电阻丝放入瓶中,给电阻丝通电后比较质量相同的煤油温度升高的情况,判断哪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此实验中有以下不足.   1.由于瓶塞与瓶口、瓶塞与温度计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