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读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1本书都读不到!上海在中国内地读书量排名第一,但也只有人均8本。
一年读不到1本书!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然成为世界上年阅读量几乎垫底的国家!实在是令人吃惊并汗颜!
当被问及读书少的原因时,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时间!”
可是,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果真忙得挤不出一点读书的时间吗?
其实,只要每天能挤出15分钟读书,来算笔账,看看一年就能读多少书?
一般人一分钟读300字不在话下,那么15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星期7天就能读31500字,一个月30天就能读135000字,一年365天就能读1642500字。一本书如果按10万字来算,我们一年最少能读16本书。
一年16本书,虽然不多,但相较于一年不足1本书,是不是已经很好了!
人生有三样东西别人拿不走,一是吃进肚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这里的“读进大脑的书”其实指的就是知识或智慧。读书有多重要?且抛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稍显“陈腐”的观念不说,但读书的确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
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犹太人有个习俗,就是婴儿出生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上一滴蜂蜜,然后给婴儿舔尝《圣经》上的这滴蜂蜜,意在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以后一定要爱读书!
孩子长大一些,要进行启蒙教育了,母亲会问孩子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家着火了,逃命的时候你将带着什么?”如果孩子说是钱、珠宝、钻石之类的东西,母亲会纠正他,并告诉孩子要带的是书,也就是智慧,母亲会说,你要永远携带在身上的不是钱,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活着,智慧会永远跟着你。
犹太人对书,也就是对智慧的重视甚至可以用虔诚来形容。在犹太人的生活里,唯有读书不受任何宗教戒律的限制。这一点,从犹太人“安息日”只允许读书可见一斑。
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自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安息日,犹太人谨守安息日为圣日,不许工作,不许娱乐,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一律停业,交通中断,每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息”和祈祷,不能走亲访友,更不能外出游玩。但唯有一件事是例外,那就是可以读书,并且唯有书店是正常营业的。所以,每当安息日,书店里满是静悄悄读书和买书的人。那样的书香氛围,令人动容。
这样一个重视智慧的民族,人口总数不足世界的五百分之一,获诺奖人数却占总获奖人数的五分之一。截至2008年,共有164位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
说犹太人多灾多难,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多少年来,万千犹太人被迫害驱逐无异犬鸡,二战中更是遭到纳粹的血洗甚至种族灭绝!5000年的民族史,就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在流浪天涯时,他们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没有庇护,他们就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创一片天。
可是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犹太人却涌出了那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耶稣、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毕加索、高尔基、洛克菲勒、海涅……
究其原因,读书,功不可没!
既然读书如此重要,为何我们却发现,在经过数十年的扫盲与教育普及的中国,识字的人的确多了,但读书的人却更少了。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并值得深思的现象。
的确,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一段时期内“读书无用论”有抬头趋势,但人们必须看清,那只是特定时期内的短暂现象,永远也改变不了“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亘古真理。
读一本好书所汲取的智慧,会给人带来力量、安全和幸福。一个社会的整体内在力量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全体民众智慧之根扎得深还是浅。
至于绝大多数人将读书少的原因归咎为“没时间三个字”,是真的没时间吗?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其实这“三余”也就是零碎时间的累积,正如达尔文说的那样:“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就算是每天有五六分钟,如果好好利用起来,一样可以有很大价值。
你能想到,《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比彻·斯托夫人在做家务的间隙里完成的吗?你能想到,朗费罗翻译但丁的《地狱》,是利用每天等待咖啡煮熟的10分钟时间吗?
再如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
从少女时代就喜爱文学的门罗,命运却让她20岁便嫁为人妇,接下来成了四个孩子的妈妈。生活的陡然重负与照顾幼小孩子们的忙乱,几乎蚕食了她所有的年轻岁月。然而,她那颗对于文学的热爱之心,犹如一只不死鸟,紧紧抓住那似乎渐行渐远的文学梦。常常,深夜的时候,她照顾孩子们都睡下,忙碌了一整天的她抓起纸笔,伴随着孩子们的小呼噜声写几句;烧菜的间隙,赶紧写几句;在烤面包时,她等在烤炉前写几句……
这位年轻的妈妈,在生活的重压之下,那颗文学之心从未萎蔫,她充分利用起所有的零散时间,顽强地拓展着自己的纸上空间。她的获奖,看似突然,实则必然。她就像一只蝉,在数十年里,在零碎的时间里积蓄着力量,寂寞地坚持,再坚持,然后蜕变,成为一只在枝头高高鸣唱的蝉。
我们明白了,点滴的零碎时间真的能铸就不凡。就像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座右铭说的那样:“百丈之台,其始则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焉,四石以至千万石焉,学习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
而我们呢,当说到“读书”时,就会从嘴里冒出一个字:“忙!”
让我们静下心来,看看两个字吧。
一个是“忙”——“心亡为忙”。
忙得失去了自我,忙得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忙得只剩下机械的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这样的“心亡”,这样的“忙”,是多么的悲哀。
一个是“盲”——“目亡为盲”。
问问自己,你有多久没有在夜晚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与圆月了?你有多久没有停下来看看一朵小花上晶莹的露珠了?你有多久没有看看爱人或亲人脸上的笑意了?
如果扪心自问后有了悚然而惊的感觉,那么从现在起,抽几分钟时间,捧读一本好书吧。
当珠玉般润泽的颗颗汉字,将智慧与知识的芬芳慢慢浸入你的心时,你会发现,自己忽然变得呼吸均匀。你那颗长久缺氧几近窒息的心,渐渐舒展。
你会发现,凡世的明亮与幸福,如清亮的溪涧,在你心里,汩汩流过。
(编辑/杨逸)
一年读不到1本书!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然成为世界上年阅读量几乎垫底的国家!实在是令人吃惊并汗颜!
当被问及读书少的原因时,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时间!”
可是,每个人扪心自问一下,果真忙得挤不出一点读书的时间吗?
其实,只要每天能挤出15分钟读书,来算笔账,看看一年就能读多少书?
一般人一分钟读300字不在话下,那么15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星期7天就能读31500字,一个月30天就能读135000字,一年365天就能读1642500字。一本书如果按10万字来算,我们一年最少能读16本书。
一年16本书,虽然不多,但相较于一年不足1本书,是不是已经很好了!
人生有三样东西别人拿不走,一是吃进肚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
这里的“读进大脑的书”其实指的就是知识或智慧。读书有多重要?且抛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稍显“陈腐”的观念不说,但读书的确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其实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
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犹太人有个习俗,就是婴儿出生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上一滴蜂蜜,然后给婴儿舔尝《圣经》上的这滴蜂蜜,意在告诉孩子:书是甜的,以后一定要爱读书!
孩子长大一些,要进行启蒙教育了,母亲会问孩子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家着火了,逃命的时候你将带着什么?”如果孩子说是钱、珠宝、钻石之类的东西,母亲会纠正他,并告诉孩子要带的是书,也就是智慧,母亲会说,你要永远携带在身上的不是钱,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活着,智慧会永远跟着你。
犹太人对书,也就是对智慧的重视甚至可以用虔诚来形容。在犹太人的生活里,唯有读书不受任何宗教戒律的限制。这一点,从犹太人“安息日”只允许读书可见一斑。
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自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安息日,犹太人谨守安息日为圣日,不许工作,不许娱乐,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一律停业,交通中断,每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息”和祈祷,不能走亲访友,更不能外出游玩。但唯有一件事是例外,那就是可以读书,并且唯有书店是正常营业的。所以,每当安息日,书店里满是静悄悄读书和买书的人。那样的书香氛围,令人动容。
这样一个重视智慧的民族,人口总数不足世界的五百分之一,获诺奖人数却占总获奖人数的五分之一。截至2008年,共有164位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
说犹太人多灾多难,相信没有人会反对,多少年来,万千犹太人被迫害驱逐无异犬鸡,二战中更是遭到纳粹的血洗甚至种族灭绝!5000年的民族史,就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在流浪天涯时,他们没有权力,没有地位,没有庇护,他们就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创一片天。
可是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犹太人却涌出了那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耶稣、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毕加索、高尔基、洛克菲勒、海涅……
究其原因,读书,功不可没!
既然读书如此重要,为何我们却发现,在经过数十年的扫盲与教育普及的中国,识字的人的确多了,但读书的人却更少了。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并值得深思的现象。
的确,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一段时期内“读书无用论”有抬头趋势,但人们必须看清,那只是特定时期内的短暂现象,永远也改变不了“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亘古真理。
读一本好书所汲取的智慧,会给人带来力量、安全和幸福。一个社会的整体内在力量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全体民众智慧之根扎得深还是浅。
至于绝大多数人将读书少的原因归咎为“没时间三个字”,是真的没时间吗?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其实这“三余”也就是零碎时间的累积,正如达尔文说的那样:“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就算是每天有五六分钟,如果好好利用起来,一样可以有很大价值。
你能想到,《汤姆叔叔的小屋》是比彻·斯托夫人在做家务的间隙里完成的吗?你能想到,朗费罗翻译但丁的《地狱》,是利用每天等待咖啡煮熟的10分钟时间吗?
再如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
从少女时代就喜爱文学的门罗,命运却让她20岁便嫁为人妇,接下来成了四个孩子的妈妈。生活的陡然重负与照顾幼小孩子们的忙乱,几乎蚕食了她所有的年轻岁月。然而,她那颗对于文学的热爱之心,犹如一只不死鸟,紧紧抓住那似乎渐行渐远的文学梦。常常,深夜的时候,她照顾孩子们都睡下,忙碌了一整天的她抓起纸笔,伴随着孩子们的小呼噜声写几句;烧菜的间隙,赶紧写几句;在烤面包时,她等在烤炉前写几句……
这位年轻的妈妈,在生活的重压之下,那颗文学之心从未萎蔫,她充分利用起所有的零散时间,顽强地拓展着自己的纸上空间。她的获奖,看似突然,实则必然。她就像一只蝉,在数十年里,在零碎的时间里积蓄着力量,寂寞地坚持,再坚持,然后蜕变,成为一只在枝头高高鸣唱的蝉。
我们明白了,点滴的零碎时间真的能铸就不凡。就像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座右铭说的那样:“百丈之台,其始则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焉,四石以至千万石焉,学习亦然。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
而我们呢,当说到“读书”时,就会从嘴里冒出一个字:“忙!”
让我们静下心来,看看两个字吧。
一个是“忙”——“心亡为忙”。
忙得失去了自我,忙得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忙得只剩下机械的行尸走肉。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这样的“心亡”,这样的“忙”,是多么的悲哀。
一个是“盲”——“目亡为盲”。
问问自己,你有多久没有在夜晚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与圆月了?你有多久没有停下来看看一朵小花上晶莹的露珠了?你有多久没有看看爱人或亲人脸上的笑意了?
如果扪心自问后有了悚然而惊的感觉,那么从现在起,抽几分钟时间,捧读一本好书吧。
当珠玉般润泽的颗颗汉字,将智慧与知识的芬芳慢慢浸入你的心时,你会发现,自己忽然变得呼吸均匀。你那颗长久缺氧几近窒息的心,渐渐舒展。
你会发现,凡世的明亮与幸福,如清亮的溪涧,在你心里,汩汩流过。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