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显得犹为重要。本文立足新形势新背景下,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创造灵感激发、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思维拓展和创造内容丰富,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造力 培养
一、引言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由此可见,艺术创造能力、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其发散思维的养成、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日后的成长成才,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如何结合小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特征,契合小学美术教学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创造灵感激发、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思维拓展和创造内容丰富等,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是值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深思的现实问题。
二、创造力内涵特征及优势
作为人特有的综合本领,创造力主要是指由知识、智力及优良品质等多因素构成,是指产生新思想、新思维,去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小学美术学习中的创造力,主要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养成的创造灵感、艺术思维、艺术想象力和艺术素养。让小学生在感受艺术的美好中,在教育中感受到创造力的神秘和美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美术学习中的创造力,主要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第一,变通性主要是指思维的发散性和随机应变性,能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提出新观念、新想法;第二,流畅性主要是指思维敏捷、反应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涌现多种想法和观念;第三,独特性主要是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事物提出的独特见解和想法。这都是创造力独一无二的特点,也是创造力区别于其它能力的重要分界线。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
1、立足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感受到充足的尊重和认可。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尤其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一步。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在师生互动中,在小学生美术欣赏中,在作业布置中,都将美术与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画面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基本学情、对美术学习的敏感等,小学美术教师鼓励学生投入学习,注重启迪、培养、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引导学生在渐入佳境中实现乐学、会学与学会,真正能将“学中玩”与“玩中学”相结合。
如在浙美版《砖石上的雕刻》这一课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与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相关知识;运用刻、挖等方法技巧,学习制作泥板雕刻;引导小学生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小学生能够根据材质特点,巧妙構思,创造出别出心裁的雕刻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功课,引入有价值的教材,如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系列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或者给学生展示民间有特色的浮雕作品,让学生透过图片感受感知生活。即通过作品欣赏——心得分享——系列作品再赏——作业布置,自由讨论——成果展示——教师评析——互相交流,灵感迸发。在教师引导中学习理论;在作品感知中想象生活;在分组合作中灵感撞击;在互评互助中,激发创作灵感,实现进步。
再如在《墙》这一课的教学中,本课想通过引导小学生了解墙文化和其艺术特点,感知不同风格墙的艺术美;通过对丰富多彩墙的欣赏,提高生活观察能力,燃起对生活的热爱。这一课对学生创造力的要求特别高,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墙的回忆和感知,对课本中不同风格墙的艺术美的想象,通过灵活多样的排列组合方式,激发小学生创作灵感,学会用手中的材质去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象。
2、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对于激活课堂、和谐师生关系、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创设生动活泼而又充满益智的教学情景,不仅需要教师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美术基本学情,更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学习知识,在活泼的对话中发散思维,在情境中培养想象能力。
如对《眼镜的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小学生通过了解眼镜的基本结果,能尝试学习眼镜创意设计,通过眼镜的欣赏、草图设计、材质与制作方法创新等,真正学会设计有趣的眼镜。“眼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时尚与个性的符号代表。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开始内容教学。可以通过“故事激趣,情境导入”的方式,去开始教学。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有哪位同学看过《莫林的眼镜》这个漫画故事,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概述故事)
师:好的,这位同学讲的特别精彩。这个故事主要讲述高度近视的初中生莫林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进入一个眼镜店之后,奇怪的眼镜店店长送给他一副特备古怪的圆黑框眼镜,从此开始一段神奇惊险的冒险之旅(教师重述故事,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到眼镜的神奇,对眼镜充满好奇与想象)……
师: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会爱上眼镜吗?在你的眼里,眼镜有什么功能呢?
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纷纷描绘自己心中眼镜的样子和功能)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特别好,下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从有趣的对话开始有趣的学习,在情境中掌握知识,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在情境中开启神奇之旅,在情境中爱上美术,爱上艺术美。
同样,浙美版一年级《色彩大家庭》的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活泼生动情境的创设,对于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小学美术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利器。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让小学生认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名称。或者通过积极的情境创设,引导小学生走入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的颜色,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趣味涂鸦,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创造思维
在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家乡的古塔》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深思。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对学情、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古塔的历史、特征与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纸版画表现不同古塔的风格和特征,提升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塔”的学习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家乡情怀。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新白娘子传奇》吗?最后,白娘子被关到哪里了?
生:雷峰塔。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领略一下塔的风姿吧!
学习环节:
教师利用PPT动态展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类型的古塔,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我国不同时代古塔的建筑风格和情感寄托。“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将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互相交流鉴赏心得,增强认知,深入了解古塔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在欣赏了中国形形色色的古塔后,大家有谁知道有关古塔的传说和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回忆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生:......
师:同学们,我们家乡有古塔吗?如果有,上台展示一下吧,在展示的同时,为大家描述一下塔的特征、材质、特点。
生:......
师:在欣赏完塔的魅力后,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一起来探究下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吧!看看哪位同学表现得最好,我们给于他“创造之星”的荣誉称号。
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一起完成纸版画的制作。
总结环节:教师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技巧进行总结,实时点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措施。
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由此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思维。
4、及时引导创作,丰富学生创造内涵
在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档案袋》教学中,教师要实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提升学生美术创造力。美术档案袋对于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记录着小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创作作品,动态展示学生在美术创造过程中的成就与失误,真实反映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全面認识自己,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理——搜集——交流——出成果——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一循序渐进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感受到学生收获优秀作品的喜悦、成就感。
课前准备:课前资料、素材的搜集是学生创作的重要奠基时期,教师需要把住这一重要环节,师生双方都要为课堂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准备自己不同时期所创造的美术作品、制作美术档案袋所必需的素材与工具。对于教师而言,准备不同风格的优秀美术档案袋、示范作业、演示课件、教学所需的美术素材、教具。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得出美术档案袋的价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档案袋对于展示学生个性,记录成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创作环节:教师利用PPT动态展示优质的美术档案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对于学生好的想法加以鼓励。通过设问,引发学生对于如何制作好一个美术档案袋进行思考。并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探索美术档案袋的制作方式。经过教师的指引,不同合作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作想法及具体的制作步骤。教师对于优质的创作作品,进行奖励,并对普通的作品加以点评,指出创作的努力方向,如加些个性元素或者融入一些民族元素是否更加出彩等,主要以激励、鼓励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创作中享受到收获的乐趣。
创作拓展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各类电脑档案袋层出不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美术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利用课堂中的创作思路、方法、技巧自主设计、创造学习记录袋,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美术运用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仅需要艺术的课堂,更需要小学美术教师艺术教学的方式方法。只有立足学生主体,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及时创作,把理论变为实践,才能切实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出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真艺术。
参考文献:
[1]赵军生.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美术教育研究,2015(18).
[2]林晓明.关于《数字插画》课程教学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3] 谭棱激.超轻粘土里的微观世界——浅析课堂泥塑活动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大众文艺,2015(15).
[4]闵小耘.商业插画教学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舟山市普陀区双塘中心学校 浙江舟山)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造力 培养
一、引言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由此可见,艺术创造能力、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生正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其发散思维的养成、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日后的成长成才,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如何结合小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特征,契合小学美术教学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创造灵感激发、想象能力培养、创造思维拓展和创造内容丰富等,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是值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深思的现实问题。
二、创造力内涵特征及优势
作为人特有的综合本领,创造力主要是指由知识、智力及优良品质等多因素构成,是指产生新思想、新思维,去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小学美术学习中的创造力,主要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养成的创造灵感、艺术思维、艺术想象力和艺术素养。让小学生在感受艺术的美好中,在教育中感受到创造力的神秘和美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小学美术学习中的创造力,主要有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第一,变通性主要是指思维的发散性和随机应变性,能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提出新观念、新想法;第二,流畅性主要是指思维敏捷、反应较快,能在较短时间内涌现多种想法和观念;第三,独特性主要是指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事物提出的独特见解和想法。这都是创造力独一无二的特点,也是创造力区别于其它能力的重要分界线。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
1、立足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学,应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感受到充足的尊重和认可。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尤其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激发创造潜力的重要一步。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在师生互动中,在小学生美术欣赏中,在作业布置中,都将美术与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画面结合起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基本学情、对美术学习的敏感等,小学美术教师鼓励学生投入学习,注重启迪、培养、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引导学生在渐入佳境中实现乐学、会学与学会,真正能将“学中玩”与“玩中学”相结合。
如在浙美版《砖石上的雕刻》这一课的学习中,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小学生学会欣赏与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相关知识;运用刻、挖等方法技巧,学习制作泥板雕刻;引导小学生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本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小学生能够根据材质特点,巧妙構思,创造出别出心裁的雕刻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功课,引入有价值的教材,如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系列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或者给学生展示民间有特色的浮雕作品,让学生透过图片感受感知生活。即通过作品欣赏——心得分享——系列作品再赏——作业布置,自由讨论——成果展示——教师评析——互相交流,灵感迸发。在教师引导中学习理论;在作品感知中想象生活;在分组合作中灵感撞击;在互评互助中,激发创作灵感,实现进步。
再如在《墙》这一课的教学中,本课想通过引导小学生了解墙文化和其艺术特点,感知不同风格墙的艺术美;通过对丰富多彩墙的欣赏,提高生活观察能力,燃起对生活的热爱。这一课对学生创造力的要求特别高,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墙的回忆和感知,对课本中不同风格墙的艺术美的想象,通过灵活多样的排列组合方式,激发小学生创作灵感,学会用手中的材质去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景象。
2、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对于激活课堂、和谐师生关系、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创设生动活泼而又充满益智的教学情景,不仅需要教师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美术基本学情,更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学习知识,在活泼的对话中发散思维,在情境中培养想象能力。
如对《眼镜的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小学生通过了解眼镜的基本结果,能尝试学习眼镜创意设计,通过眼镜的欣赏、草图设计、材质与制作方法创新等,真正学会设计有趣的眼镜。“眼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时尚与个性的符号代表。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开始内容教学。可以通过“故事激趣,情境导入”的方式,去开始教学。
师: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有哪位同学看过《莫林的眼镜》这个漫画故事,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概述故事)
师:好的,这位同学讲的特别精彩。这个故事主要讲述高度近视的初中生莫林在回家的路上迷路了,进入一个眼镜店之后,奇怪的眼镜店店长送给他一副特备古怪的圆黑框眼镜,从此开始一段神奇惊险的冒险之旅(教师重述故事,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到眼镜的神奇,对眼镜充满好奇与想象)……
师: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会爱上眼镜吗?在你的眼里,眼镜有什么功能呢?
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纷纷描绘自己心中眼镜的样子和功能)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特别好,下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从有趣的对话开始有趣的学习,在情境中掌握知识,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在情境中开启神奇之旅,在情境中爱上美术,爱上艺术美。
同样,浙美版一年级《色彩大家庭》的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活泼生动情境的创设,对于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小学美术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利器。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让小学生认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名称。或者通过积极的情境创设,引导小学生走入大自然,寻找大自然的颜色,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趣味涂鸦,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创造思维
在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家乡的古塔》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深思。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对学情、教材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三维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古塔的历史、特征与文化底蕴。
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纸版画表现不同古塔的风格和特征,提升想象力、创造力、审美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塔”的学习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家乡情怀。
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新白娘子传奇》吗?最后,白娘子被关到哪里了?
生:雷峰塔。
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领略一下塔的风姿吧!
学习环节:
教师利用PPT动态展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类型的古塔,让学生在鉴赏中,感受我国不同时代古塔的建筑风格和情感寄托。“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将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互相交流鉴赏心得,增强认知,深入了解古塔的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在欣赏了中国形形色色的古塔后,大家有谁知道有关古塔的传说和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回忆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生:......
师:同学们,我们家乡有古塔吗?如果有,上台展示一下吧,在展示的同时,为大家描述一下塔的特征、材质、特点。
生:......
师:在欣赏完塔的魅力后,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一起来探究下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吧!看看哪位同学表现得最好,我们给于他“创造之星”的荣誉称号。
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一起完成纸版画的制作。
总结环节:教师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技巧进行总结,实时点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措施。
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由此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思维。
4、及时引导创作,丰富学生创造内涵
在浙美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美术档案袋》教学中,教师要实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提升学生美术创造力。美术档案袋对于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它记录着小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创作作品,动态展示学生在美术创造过程中的成就与失误,真实反映学生不同时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全面認识自己,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理——搜集——交流——出成果——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一循序渐进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感受到学生收获优秀作品的喜悦、成就感。
课前准备:课前资料、素材的搜集是学生创作的重要奠基时期,教师需要把住这一重要环节,师生双方都要为课堂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准备自己不同时期所创造的美术作品、制作美术档案袋所必需的素材与工具。对于教师而言,准备不同风格的优秀美术档案袋、示范作业、演示课件、教学所需的美术素材、教具。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得出美术档案袋的价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美术档案袋对于展示学生个性,记录成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创作环节:教师利用PPT动态展示优质的美术档案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对于学生好的想法加以鼓励。通过设问,引发学生对于如何制作好一个美术档案袋进行思考。并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探索美术档案袋的制作方式。经过教师的指引,不同合作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作想法及具体的制作步骤。教师对于优质的创作作品,进行奖励,并对普通的作品加以点评,指出创作的努力方向,如加些个性元素或者融入一些民族元素是否更加出彩等,主要以激励、鼓励的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创作中享受到收获的乐趣。
创作拓展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升级,各类电脑档案袋层出不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美术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利用课堂中的创作思路、方法、技巧自主设计、创造学习记录袋,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美术运用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仅需要艺术的课堂,更需要小学美术教师艺术教学的方式方法。只有立足学生主体,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及时创作,把理论变为实践,才能切实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出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真艺术。
参考文献:
[1]赵军生.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美术教育研究,2015(18).
[2]林晓明.关于《数字插画》课程教学的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3] 谭棱激.超轻粘土里的微观世界——浅析课堂泥塑活动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大众文艺,2015(15).
[4]闵小耘.商业插画教学探讨.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舟山市普陀区双塘中心学校 浙江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