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追问对比提高学生计算技能与思维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计算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学习,逐步构建自己的计算经验,提升思维品质。以两次教学“乘法分配率”为例,探讨巧妙追问对比提高学生计算技能与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交流;构建;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32-01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够积极、充分地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追问,对比辨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技能,还能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一、精心调控,巧妙追问,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处
  【片段1】先引导学生学习本章节的主题图中的问题,再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然后举例并验证计算结果,诱导学生思考。
  第一次执教。教师直接问学生:“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配律,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
  第二次执教。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提问学生,现在能说猜想成立吗?然后每个学生再写几道类似的算式进行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二是让学生说出有什么发现,举出一个特例和反例来否定这个猜想。看谁能用其他方法证明(65 45)×5=65×5 45×5并联系算式的意义说一说。三是让学生结合图示说说自己的想法。四是让学生用符号表示这个规律。
  第一次执教,教师只关注算式的外在形式而淡化了内在算理的继续阐释。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封闭的、简单的,当然不能引起更多的有意义的交流。而第二次执教时,教师考虑到学生之间差异性,同时,单凭几道算式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率,因此,教师进行追问:“现在能说猜想成立吗?”“除了计算,你能用其他方法证明(65 45)×5=65×5 45×5吗?”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正因为有这两个追问,才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不管是“分”别算(横看),还是“配”套算(竖看),由于求的算式里面都有5,可以这样推导算式:(65 45)×5=65×5 45×5,通过图示,形象地演示出问题的规律,证实了猜想的准确。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字母写出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式(a b)×c=a×c b×c。教师要多次通过图示说明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分”别算,或者是“配”套算,都是求c个a的和与c个b的和一共是多少。数学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渐进式学习的过程。
  二、精心设计,对比辨析,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入
  【片段2】认识乘法分配律特征后,第一次执教。课件出示算式:(1) 64×8 36×8、8×(64 36)□;(2) 74×(20 1)、 74×20 74 □; (3) 40×50 50×90、40×(50 90)□。让学生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学生完成后,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只能说每组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在老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到等式两边交换位置后还是相等,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乘法分配率的外在形式上。
  第二次执教。在学生完成判断后,将“74×20 74”替换成“74×20 1”,增加25×4×11和25×(11 4)。 教师呈现得到的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组算式相等吗?为什么?在全班交流时,有了很精彩的发言。 生: 74×(20 1)与74×20 1不相等。74×(20 1)=1554, 74×20 1=1481。生:74×(20 1)应用乘法分配率,应得到74×20 74。生:74×(20 1)是求21個74,而74×20 1是求20个74加上1的和是多少。
  由于第一次教学欠缺,没有加入异类题,结果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定式,尽管通过多次小组讨论式学习,但无明显效果。学生始终不能主动往乘法意义这方面去思考,交流的范围比较小。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算式的结果和形式上。第二次执教时,由于有了“74×(20 1)和74×20 1”,“25×4×11和25×(11 4)”这两组算式的加入,学生就能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辨析,通过合作学习,他们就能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自然会活跃起来,他们也就能有信心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有的从结果上比较说明,有的从过程上比较说明,有的从意义上比较说明。因此,有了“乘法分配率是求几个几加几个几,合起来是几个几”的认识。此时的交流是深刻的,是学生独特的思考。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得到了深化,应用能力逐步提高。而且,学生通过辨析与比较,能够理解乘法分配率的本质,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足够的空间去探讨,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能发展得更快,更容易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数学交流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基本技能,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学原则。任何课堂上的交流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掌控下进行,教师要设计、组织好学生交流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与碰撞,课堂才能迸发出更强的活力,充满着智慧。
  参考文献:
  [1]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
  [2]赵淑娟.分组合作唱出课堂好声音——《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合作教学案例[J].山西教育,2013(10).
其他文献
金秋时节,河南煤化集团乙二醇项目建设捷报频传,5个20万t/a乙二醇项目建设全部驶入快车道。乙二醇项目是河南煤化集团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战略项目。该公司和通辽金煤公司今年4月
以间十五烷基酚为原料,与甲醛和二乙胺进行Mannich反应,合成了中间体6-二乙胺基甲基-3-间十五烷基酚,并利用中间体与溴乙烷合成了一种新型季铵盐,并通过IR、1H NMR、13CNMR和
通过对白鹇湖沉积物柱芯孢粉组合的剖面变化分析,在有机质14C定年基础上,探讨了白鹇湖地区过去5.5 ka calB.P.以来的植被演替和气候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5500—4500 aB.P.期间,各类植被比较丰富,气候温暖湿润;4500—2750 aB.P.期间,干旱草本和蕨类植物开始出现,是气候转变过渡期;2750—1500 aB.P.期间,木本植物组合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喜湿草本减少,耐旱草
在现有氯碱企业铁制盐酸合成炉生产工业盐酸装置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工艺设备的改进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制备出含量≥36.0%的高含量高纯盐酸,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锦607块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区块特点的蒸汽吞吐综合配套技术。通过实施优选射孔方案,优化注汽方式和确定合理注汽参数技术,绘制了区块周期注汽强度图版指
为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在自然界的生存环境,深入研究噬菌体在微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以含柠檬酸和磷酸氢二钠的溶液为提取剂,从50份不同性质土壤中分离、纯化分枝杆菌噬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脑梗死患者35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IN将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观察记录临床
从2008年开始,296例晚期肝癌患者和不适宜接受消融治疗或治疗失败的中期肝癌患者在意大利的六个肝脏中心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用量800 mg/d,共120 d。296例患者中Child-Pugh A级
摘 要:在国内职高学校的英语科目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经验,从学生个体情况差异出发,以教材资料和课堂教学任务为基础,设计多元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情境教学案例,秉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引导身份,充分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职高英语;情境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3;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目的探讨保留神经的全子宫切除术对绝经前后妇女膀胱功能的影响,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8-03—2013-03我院56例保留神经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