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计算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学习,逐步构建自己的计算经验,提升思维品质。以两次教学“乘法分配率”为例,探讨巧妙追问对比提高学生计算技能与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交流;构建;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32-01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够积极、充分地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追问,对比辨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技能,还能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一、精心调控,巧妙追问,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处
【片段1】先引导学生学习本章节的主题图中的问题,再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然后举例并验证计算结果,诱导学生思考。
第一次执教。教师直接问学生:“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配律,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
第二次执教。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提问学生,现在能说猜想成立吗?然后每个学生再写几道类似的算式进行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二是让学生说出有什么发现,举出一个特例和反例来否定这个猜想。看谁能用其他方法证明(65 45)×5=65×5 45×5并联系算式的意义说一说。三是让学生结合图示说说自己的想法。四是让学生用符号表示这个规律。
第一次执教,教师只关注算式的外在形式而淡化了内在算理的继续阐释。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封闭的、简单的,当然不能引起更多的有意义的交流。而第二次执教时,教师考虑到学生之间差异性,同时,单凭几道算式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率,因此,教师进行追问:“现在能说猜想成立吗?”“除了计算,你能用其他方法证明(65 45)×5=65×5 45×5吗?”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正因为有这两个追问,才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不管是“分”别算(横看),还是“配”套算(竖看),由于求的算式里面都有5,可以这样推导算式:(65 45)×5=65×5 45×5,通过图示,形象地演示出问题的规律,证实了猜想的准确。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字母写出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式(a b)×c=a×c b×c。教师要多次通过图示说明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分”别算,或者是“配”套算,都是求c个a的和与c个b的和一共是多少。数学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渐进式学习的过程。
二、精心设计,对比辨析,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入
【片段2】认识乘法分配律特征后,第一次执教。课件出示算式:(1) 64×8 36×8、8×(64 36)□;(2) 74×(20 1)、 74×20 74 □; (3) 40×50 50×90、40×(50 90)□。让学生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学生完成后,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只能说每组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在老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到等式两边交换位置后还是相等,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乘法分配率的外在形式上。
第二次执教。在学生完成判断后,将“74×20 74”替换成“74×20 1”,增加25×4×11和25×(11 4)。 教师呈现得到的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组算式相等吗?为什么?在全班交流时,有了很精彩的发言。 生: 74×(20 1)与74×20 1不相等。74×(20 1)=1554, 74×20 1=1481。生:74×(20 1)应用乘法分配率,应得到74×20 74。生:74×(20 1)是求21個74,而74×20 1是求20个74加上1的和是多少。
由于第一次教学欠缺,没有加入异类题,结果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定式,尽管通过多次小组讨论式学习,但无明显效果。学生始终不能主动往乘法意义这方面去思考,交流的范围比较小。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算式的结果和形式上。第二次执教时,由于有了“74×(20 1)和74×20 1”,“25×4×11和25×(11 4)”这两组算式的加入,学生就能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辨析,通过合作学习,他们就能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自然会活跃起来,他们也就能有信心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有的从结果上比较说明,有的从过程上比较说明,有的从意义上比较说明。因此,有了“乘法分配率是求几个几加几个几,合起来是几个几”的认识。此时的交流是深刻的,是学生独特的思考。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得到了深化,应用能力逐步提高。而且,学生通过辨析与比较,能够理解乘法分配率的本质,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足够的空间去探讨,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能发展得更快,更容易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数学交流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基本技能,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学原则。任何课堂上的交流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掌控下进行,教师要设计、组织好学生交流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与碰撞,课堂才能迸发出更强的活力,充满着智慧。
参考文献:
[1]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
[2]赵淑娟.分组合作唱出课堂好声音——《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合作教学案例[J].山西教育,2013(10).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交流;构建;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32-01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能够积极、充分地进行合理、有效的交流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追问,对比辨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技能,还能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
一、精心调控,巧妙追问,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处
【片段1】先引导学生学习本章节的主题图中的问题,再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然后举例并验证计算结果,诱导学生思考。
第一次执教。教师直接问学生:“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配律,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
第二次执教。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是提问学生,现在能说猜想成立吗?然后每个学生再写几道类似的算式进行验证,并在小组内交流。二是让学生说出有什么发现,举出一个特例和反例来否定这个猜想。看谁能用其他方法证明(65 45)×5=65×5 45×5并联系算式的意义说一说。三是让学生结合图示说说自己的想法。四是让学生用符号表示这个规律。
第一次执教,教师只关注算式的外在形式而淡化了内在算理的继续阐释。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封闭的、简单的,当然不能引起更多的有意义的交流。而第二次执教时,教师考虑到学生之间差异性,同时,单凭几道算式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率,因此,教师进行追问:“现在能说猜想成立吗?”“除了计算,你能用其他方法证明(65 45)×5=65×5 45×5吗?”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正因为有这两个追问,才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不管是“分”别算(横看),还是“配”套算(竖看),由于求的算式里面都有5,可以这样推导算式:(65 45)×5=65×5 45×5,通过图示,形象地演示出问题的规律,证实了猜想的准确。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字母写出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式(a b)×c=a×c b×c。教师要多次通过图示说明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分”别算,或者是“配”套算,都是求c个a的和与c个b的和一共是多少。数学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渐进式学习的过程。
二、精心设计,对比辨析,把数学交流引向深入
【片段2】认识乘法分配律特征后,第一次执教。课件出示算式:(1) 64×8 36×8、8×(64 36)□;(2) 74×(20 1)、 74×20 74 □; (3) 40×50 50×90、40×(50 90)□。让学生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学生完成后,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只能说每组算式的结果都相等,在老师的启发下,有的学生说到等式两边交换位置后还是相等,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乘法分配率的外在形式上。
第二次执教。在学生完成判断后,将“74×20 74”替换成“74×20 1”,增加25×4×11和25×(11 4)。 教师呈现得到的两组算式,让学生观察上述两组算式相等吗?为什么?在全班交流时,有了很精彩的发言。 生: 74×(20 1)与74×20 1不相等。74×(20 1)=1554, 74×20 1=1481。生:74×(20 1)应用乘法分配率,应得到74×20 74。生:74×(20 1)是求21個74,而74×20 1是求20个74加上1的和是多少。
由于第一次教学欠缺,没有加入异类题,结果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定式,尽管通过多次小组讨论式学习,但无明显效果。学生始终不能主动往乘法意义这方面去思考,交流的范围比较小。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算式的结果和形式上。第二次执教时,由于有了“74×(20 1)和74×20 1”,“25×4×11和25×(11 4)”这两组算式的加入,学生就能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辨析,通过合作学习,他们就能发现问题,学生的思维自然会活跃起来,他们也就能有信心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有的从结果上比较说明,有的从过程上比较说明,有的从意义上比较说明。因此,有了“乘法分配率是求几个几加几个几,合起来是几个几”的认识。此时的交流是深刻的,是学生独特的思考。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得到了深化,应用能力逐步提高。而且,学生通过辨析与比较,能够理解乘法分配率的本质,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足够的空间去探讨,那么他们的思维能力就能发展得更快,更容易解决问题。
三、结束语
数学交流不仅仅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基本技能,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学原则。任何课堂上的交流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掌控下进行,教师要设计、组织好学生交流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挥与碰撞,课堂才能迸发出更强的活力,充满着智慧。
参考文献:
[1]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
[2]赵淑娟.分组合作唱出课堂好声音——《乘法分配率的应用》合作教学案例[J].山西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