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lanning Excutive·Cecile][Editor·商悦诚][Art Editer·Burgess][Photoes·哈雷戴维森武汉店、受访者提供]
特别鸣谢·哈雷·戴维森武汉4S店
“哈雷生产了激动人心的产品,并将它销往全球。”—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传说美国人有一句谚语:年轻时拥有一辆哈雷,年老时拥有一辆凯迪拉克,人生将不再有遗憾。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在它的诞生地—美国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当一辆哈雷摩托车漂洋过海来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它所蕴含的意义已经绝不仅仅是能发出天籁般排气声浪的两轮机器。哈雷把全人类所认识的自由、个性、激情、互助精神带到了全世界每个热爱它的角落,它激励你去发现真实的自我,去实现精神的放逐,去感受人性中的本真。本期本刊邀请了三位哈雷爱好者为你解读哈雷本真所带来的文化内涵。
你眼中的哈雷,是怎样的?
最一开始,我对哈雷的印象停留在多年前施瓦辛格在终结者电影里的座驾上,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时间又到了两年多以前,哈雷这个词汇频繁的出现在我的身边,终于,当我再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问“哈雷是什么?”回应者说了三个字:“摩托车”。
而后,在我心里一直定义着这个金属感极强带有强烈力量和轰鸣感声的机器为一个大的摩托车。
今年,也是在几个月以前,我看到一则关于我心中的大型摩托车的报道,哈雷度过了它110周年的生日,原谅我当时的讶异,它居然有这么长的历史?
而后,出于对事物的强烈好奇,我将它填入到我的选题中来。伴随着我对它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同哈雷爱好者的接触,再到自己的亲身试驾感受,我才慢慢的感受到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强烈意义。
“哈雷早已不仅仅是一辆纯粹的摩托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由生活方式的象征。”
看到此话的你,也许是一个非常了解的哈雷的人,当然,你会欣然一笑,心里想着你也爱上了它吧!也许你是一个不太了解哈雷的人,你还懵懵懂懂的思考着,它到底是什么呢?那么,有没有兴趣来了解一下?
与哈雷的初识
1903年,William,Harley和Davidson三兄弟在密尔沃基创立了这个名叫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它是美国自由文化的一种象征,也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创奇。它行驶起来的强大的动力和颇有阳刚气息的外观,会猛然间射中男人内心的一种腾升起来的火焰,它会燃烧起你对哈雷的一切未知与兴趣。
历史少说,上家伙让你看看它那颇具男人味的外观。简单来说,哈雷到中国来目前有四个车系Sportster(运动者车系)、Dyna(戴纳车系)、Softai(软尾车系)和Touring(旅行车系)的24款车型。
Sportster 运动车系
运动者车系是哈雷戴维森重量最轻、体型最敏捷、最长寿的车系。其标志性的“眉形”前大灯灯罩、锥形油箱和时尚轻盈的车架,这些独一无二的外形轮廓将运动者车系与其他车系显著区分开来。
运动车系中的经典款883硬汉这款街车将至简主义发挥到了极致—缩短式挡泥板、黑色轮辐铸铝轮辋和低式赛车式手把,给Iron 883 (硬汉)赋予了无可匹敌的街道机车外形。
Dyna 戴纳车系
91年推出的戴纳车系具备复古简洁的外形特点,其设计灵感来自于1970年代的定制车间,他们为不计其数的改装爱好者们提供了理想的实践平台。无论你计划何种旅程,无论你梦想任何改装,戴纳车系都将是你的完美伙伴。
哈雷110周年的限量纪念版车型,除了以暗褐金搭配低调黑色的涂装向过去百年经典传奇致敬,更赋予每台限量纪念版车型独一无二的特殊全球限量编号徽章,以及在各110周年纪念版车型上点缀了不同象征110周年纪念独有的精致配件装饰、双色皮质拼接、后靠背装饰徽章等等,证明每部车所具有的独特性,同时也证明车友曾一同参与这值得纪念的一刻。
Softai 软尾车系
骑手们总是对哈雷“硬尾”摩托车的简洁线条念念不忘。但这种简洁经典的外形需要付出代价——缺少后悬挂,“硬尾”也因此得名。但在1984年,哈雷设计师偶然想到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隐藏式悬挂,软尾摩托车由此诞生。每款车型都是在向炫酷的定制传统致敬,再加上马蹄形油箱、低式座椅和高级装饰,遍及整车的尖端科技实现了真正流畅的骑行体验。
软尾夜行者整体呈现简洁复古风格,狭窄低矮的车身,新款挡泥板装饰和支架、三角复合式车速表、指示灯及分离式斜拉手把,亮黑色前大灯带镀铬装饰条,低位油箱盖和装饰面板,独特的双色(黑色及银色)引擎处理,带有亮黑色盖板,复古风格的圆形空气滤清器,亮黑色"马蹄形"油箱。
Touring 旅行车系
哈雷·戴维森公司除了以上三款非常炫酷的车型以外,它让人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种能够携带旅行装备的旅行车系,这些车型非常霸气,在车头上还装备有旅行音响等设备,让你在旅途中都不会感觉枯燥。
近半个世纪来,哈雷戴维森旅行车系帮助无数人实现了长途骑行的梦想。以及可调式空压悬挂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Cruise定速巡航系统、高级音响、对讲机和1690cc引擎,都会给骑乘者带来非同一般的骑行体验。
哈雷就是我!
到江汉大学找郭老师,人还未见,首现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屋子的哈雷装备,皮服、腰带、T恤、手套、靴子、首饰配饰各种,一屋子满满的都是,还有几大包哈雷的袋子摆在旁边,我心里边惊叹边想着,郭老师是个地地道道的哈雷爱好者。
骨子里的男人气概
很多人说,学艺术的人都拥有“疯子”一样的个性,他们有时爱热闹,爱疯;有时候有喜欢一个人安静的躲起来。是,郭老师坦言的他确实就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有的时候他会喜欢一堆人在一起,特别是带着学生出去采风,他可不喜欢闷闷的氛围,他会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们都兴奋起来。而有时,他又特别享受自己在学校的那一份独有的宁静感。 郭老师从小就对汽车非常喜爱。可能是因为从小有过一段曾在部队生活的经历,他对那种机械感极强的军车更是喜爱。人们说,从一个人小时的喜好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看看那些金属感极强的大型汽车,无时不刻不散发着阳刚的气息。在我看来,郭老师就是一个颇具男人气概的人。
哈雷是个性的产物
谈及什么时候知道哈雷,东哥回忆是在93年。那时,哈雷还没有来到中国,国内大多都是非正规的哈雷摩托,而在东哥心里,他想要的是一辆真正的哈雷。东哥说:“哈雷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有原因的,它能体现出本身的文化内涵,虽然可以在车上添加进个性的元素,但要我们要尊重它原本的设计,这是设计师赋予它的生命力。”所以也就是在去年,东哥拥有了一辆戴纳远翔。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问到:“你把哈雷比喻成你生活中的什么?
他思索了一会儿说到,“其实哈雷就是我,他是我个性的载体,是我性格成分中向往自由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所带来的个性与气息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本真的那个我,有时候,它最能展现我的内心世界。”
郭老师特别爱车,可以说是细心呵护。我想也许哈雷就是他的战车,是他的一个好兄弟。他和这个好兄弟一起去到每一个想去的地方,感受世界上不同的乐趣与生活,也许,这就是一种自由。这就是哈雷想要传达给全世界爱好者的一种最初的原始动力。
【骑行趣闻】
东哥是个典型的射手座,他喜爱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从中体味生活的乐趣。平日里他常常会骑着爱车出门去。一次,骑到了信阳,那里的人看到他的车都非常好奇,纷纷要求合影留念,东哥也同他们愉快的攀谈了一阵。东哥说:"他非常喜爱一个人骑行在路上的感觉,途中可以体味和感悟到最质朴的生活乐趣,这就是哈雷自由精神所带来的本质内涵。在路上,用心感受当下的美好,这才是最真是的生活。"
【编辑手记】
起先,我就从朋友口中得知,郭老师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人,所以素未谋面,先升敬意。对于艺术家我一向都有敬仰之感,更加欣赏那些有画画天分的人,因为他们可以用最生动的线条和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世界,应该说这是一种上天赐予他们的天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而后,见到东哥,虽然聊的都是哈雷车型,装备,骑行生活,但东哥强烈的艺术气质,还是触动着我,无论这个社会如何变化,他依旧在他的轨迹中,寻求最本真的那个自我。
年轻时的哈雷情愫
汪绍仙是生长在台湾的加籍华人。他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良好修养,与西方文化所带来的思想上的积极创新。所以,我不太喜欢用汪总这个词汇来称呼他,因为这好像不足以表达他的精气神儿,而Sam,叫起来比较亲切自然。
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众多哈雷的爱好者中,Sam比较特殊,哈雷是他的工作,也是爱好。交谈之中,我知道他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是新闻,可是他后来未从事本行,而是去汽车修理厂当了学徒。听到这里我表现出来甚多茫然与不解,这是完全的大材小用。Sam说:“父母当时为这件事很生气,他们特别不理解,我一度被轰出家门”。
Sam说他大学毕业后清晰明确的知道,学新闻的人非常多,他的学校不算太好,去和其他人竞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等于是拿鸡蛋去碰石头。他说:“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拿自己的石头去碰别人的鸡蛋。”于是他就去修理厂找了一份学徒的工作。万事开头难,通过一年的努力,凭借自己过硬的手艺和文化水平,成为了公司的副总。
他是一个念家的人
攀谈中,我发现Sam多次提及了他的爱人给予他的巨大支持,所以我也就八卦的知道,Sam拥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两个儿子一个女儿。Sam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爱人给予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可以说在他人生中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是她与他携手共同走过的。从还是学徒的时候,约会看电影还要老婆给钱的日子开始,她就陪着他,再到后来去美国学习,她辞去了本来稳定的工作一同前往。
有时候,一个女人可以成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凝聚力,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她会让在外奋斗的男人有种家庭的依赖感,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念家好男人。
同哈雷的缘分
Sam的哈雷情缘其实早在18岁的时候就有了,他生活在台湾,正值摩托车流行的年代,那时要是能拥有一辆摩托车,可是很拉风的。Sam回忆就是在当时他知道了哈雷,“那时哈雷非常贵,要18万,这个价格可以在台南买房子!所以可不敢奢望!”
这个儿时的愿望,就慢慢的放下来了。但Sam一直在车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来偶遇以前老友,谈到哈雷,让正准备退休回家休息的他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Sam说:“其实还是因为孩子们特别喜欢,因为他们从小在加拿大长大,那里的哈雷文化十分深厚。我们家是民主制,老婆不赞同我退休,孩子们喜欢哈雷,四比一,于是我选择了做哈雷。”
【骑行趣闻】
作为经销商,Sam有四台试乘试驾车,每一个系列都有一辆。他自己比较偏爱fat boy。哈雷是一个团队的活动,所以骑行的路上会有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Sam跟我分享了他去西藏的一段经历。Sam爱喝酒,但他不酗酒,就是单纯的喜欢在平日小酌一下。所以西藏的这一路上,他总是偷偷摸摸的买酒喝,还常常怂恿着队友一起喝,为此他没少挨随行队医的批评。但是可能就是因为时不时喝了点酒,Sam反而睡的挺好,虽然头总是昏昏的,但是体力是保存下来了,所以没想到他是那个队伍里面,最后坚持下来的人,他最后还笑着说:“连队医都坚持不住,倒了哦!”。
【编辑手记】
汪绍仙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人,非常开朗健谈,所以采访的过程变成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聊天,没有一板一眼的提问与回答,就是说说聊聊,从一开始的学徒生活到辉煌时期获得全球冠军的经销商,再到现在的哈雷生活,汪绍仙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都特别的精彩和有趣,源源不断的给我传达着正能量。 了解它,才能喜欢它
缔造中国哈雷文化
谁都难以否认,以哈雷·戴维森为代表的美式巡航车文化是摩托车文化中最独立、最有底蕴的一个部分。当一群重型摩托车从你身边经过,骑士们个个身着皮衣、胡子拉碴、带着半盔和墨镜,从你眼前呼啸而过,他们带给你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触动,而是实在的震撼。
陈立新告诉我们哈雷在美国可谓是人尽皆知,他们有车友签美国签证的时候,签证官得知他们是去美国骑行时,竟然兴奋的摆出骑摩托车的造型,嘴里还配上音,然后很帅气给他们的护照上盖了章!
但客观的讲,中国的哈雷文化并不成熟,很多人对哈雷和骑手有片面的认识,陈立新说:“要改善这种情况,其实有一种很简单的方式,就是鼓励现在的哈雷车主会去参加各类活动,例如参与到希望小学的捐助活动中去,我们可以骑着车为那些孩子送去学习生活用品,这才是一种中国哈雷文化的展现方式。”
改装的乐趣
陈立新是个十足的哈雷改装爱好者,他对哈雷的改装主要侧重于内在的结构和电脑系统的设置。采访当天还在他的办公室里看到了刚刚从美国邮寄回来的哈雷排气管,他告诉我们他马上要为朋友的一辆车进行改装。他的电脑里面还有专业的软件用于哈雷的改装。
曾经在国企工作的那段时间,使得他对机械的性能非常了解,也很感兴趣。他说:“它觉得哈雷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改装,通过你的改造后,它所呈现的那种轰鸣声和强大的动力感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不但如此,你也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骑行趣闻】
陈立新的骑行经历很多,和很多爱好者一样,他很享受一个人骑着车然后在家周围绕上这么一圈,悠闲自在。谈起印象比较深刻的骑行经历,他思考了一下说:“其实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去到那个地方,而是有一次在骑行途中,有一辆警车一直尾随着,当时车友们心里想的是,完了,被盯上了。于是他们泊车到路边,警车也停了下来,但出乎意料的是,警车上下来的两个警察非常兴奋的跑过来,淡定的走到他们中间,对着相机摆出了一个胜利手势和哈雷合影!”
【编辑手记】
陈立新是个能将生活和工作配合的特别好的人,采访前一天他刚刚参加完一年一度的渡江节,他说自己参加这个大概有五六年了,年年都参加。除了哈雷和游泳,陈立新还喜欢摄影、拳击、骑自行车等等,爱好特别广泛。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爱好。但有时,因工作的压力,我们不得不去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实你失去的是给你释放压力的良好方式。
Harley Davidson Milestones
威廉·S·哈雷绘制完成了适合自行车结构的发动机的设计图纸。
1916年,The Harley-Davidson Enthusiast 《哈雷车迷》杂志问世,这是世界上世界最早创刊并连续发行的摩托车杂志,也是一本属于哈雷骑手自己的杂志。
年轻的新星“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与一辆1956年的KH摩托车亮相五月的《Enthusiast》杂志封面。
哈雷戴维森以1991年的FXDB Dyna Glide Sturgis·摩托车揭开Dyna车系的序幕
超过250,000人前来“Open Road Tour ”的终点站密尔沃基,参加了哈雷戴维森百年庆典活动。
21岁的威廉·S·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宣布生产出了第一台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该款作为赛车设计的摩托车拥有3.125英寸的缸径和3.5英寸的行程。他们的工厂只是一间10 x 15 英尺大小的木棚,门上随意涂写着“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的字样。阿瑟的兄弟沃尔特随后辞去自己的工作并于4月17日加入公司。
在这一年,哈雷戴维森生产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摩托车售给美国军方。哈雷戴维森于6月成立了军需官学校,作为公司的一个独立部门专门为军方培训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的维修技师。它之后成为了维修学校。
哈雷戴维森开始通过其经销商网络销售摩托车,其零部件由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Davis Sewing机器公司生产。
Sportster·系列摩托车装备了Evolution V型双缸发动机。
哈雷戴维森赛车队宣布增加了一位新成员:17岁的Jennifer Snyder,她是美国方程式锦标赛和全国泥道系列赛中赢得冠军的第一位女车手。
6月,哈雷戴维森武汉授权经销商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南一路正式成立。现今,哈雷戴维森武汉4S店已经获得授权可以进行分期付款购车。
特别鸣谢·哈雷·戴维森武汉4S店
“哈雷生产了激动人心的产品,并将它销往全球。”—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
传说美国人有一句谚语:年轻时拥有一辆哈雷,年老时拥有一辆凯迪拉克,人生将不再有遗憾。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在它的诞生地—美国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当一辆哈雷摩托车漂洋过海来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它所蕴含的意义已经绝不仅仅是能发出天籁般排气声浪的两轮机器。哈雷把全人类所认识的自由、个性、激情、互助精神带到了全世界每个热爱它的角落,它激励你去发现真实的自我,去实现精神的放逐,去感受人性中的本真。本期本刊邀请了三位哈雷爱好者为你解读哈雷本真所带来的文化内涵。
你眼中的哈雷,是怎样的?
最一开始,我对哈雷的印象停留在多年前施瓦辛格在终结者电影里的座驾上,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时间又到了两年多以前,哈雷这个词汇频繁的出现在我的身边,终于,当我再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问“哈雷是什么?”回应者说了三个字:“摩托车”。
而后,在我心里一直定义着这个金属感极强带有强烈力量和轰鸣感声的机器为一个大的摩托车。
今年,也是在几个月以前,我看到一则关于我心中的大型摩托车的报道,哈雷度过了它110周年的生日,原谅我当时的讶异,它居然有这么长的历史?
而后,出于对事物的强烈好奇,我将它填入到我的选题中来。伴随着我对它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同哈雷爱好者的接触,再到自己的亲身试驾感受,我才慢慢的感受到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强烈意义。
“哈雷早已不仅仅是一辆纯粹的摩托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自由生活方式的象征。”
看到此话的你,也许是一个非常了解的哈雷的人,当然,你会欣然一笑,心里想着你也爱上了它吧!也许你是一个不太了解哈雷的人,你还懵懵懂懂的思考着,它到底是什么呢?那么,有没有兴趣来了解一下?
与哈雷的初识
1903年,William,Harley和Davidson三兄弟在密尔沃基创立了这个名叫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它是美国自由文化的一种象征,也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创奇。它行驶起来的强大的动力和颇有阳刚气息的外观,会猛然间射中男人内心的一种腾升起来的火焰,它会燃烧起你对哈雷的一切未知与兴趣。
历史少说,上家伙让你看看它那颇具男人味的外观。简单来说,哈雷到中国来目前有四个车系Sportster(运动者车系)、Dyna(戴纳车系)、Softai(软尾车系)和Touring(旅行车系)的24款车型。
Sportster 运动车系
运动者车系是哈雷戴维森重量最轻、体型最敏捷、最长寿的车系。其标志性的“眉形”前大灯灯罩、锥形油箱和时尚轻盈的车架,这些独一无二的外形轮廓将运动者车系与其他车系显著区分开来。
运动车系中的经典款883硬汉这款街车将至简主义发挥到了极致—缩短式挡泥板、黑色轮辐铸铝轮辋和低式赛车式手把,给Iron 883 (硬汉)赋予了无可匹敌的街道机车外形。
Dyna 戴纳车系
91年推出的戴纳车系具备复古简洁的外形特点,其设计灵感来自于1970年代的定制车间,他们为不计其数的改装爱好者们提供了理想的实践平台。无论你计划何种旅程,无论你梦想任何改装,戴纳车系都将是你的完美伙伴。
哈雷110周年的限量纪念版车型,除了以暗褐金搭配低调黑色的涂装向过去百年经典传奇致敬,更赋予每台限量纪念版车型独一无二的特殊全球限量编号徽章,以及在各110周年纪念版车型上点缀了不同象征110周年纪念独有的精致配件装饰、双色皮质拼接、后靠背装饰徽章等等,证明每部车所具有的独特性,同时也证明车友曾一同参与这值得纪念的一刻。
Softai 软尾车系
骑手们总是对哈雷“硬尾”摩托车的简洁线条念念不忘。但这种简洁经典的外形需要付出代价——缺少后悬挂,“硬尾”也因此得名。但在1984年,哈雷设计师偶然想到了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隐藏式悬挂,软尾摩托车由此诞生。每款车型都是在向炫酷的定制传统致敬,再加上马蹄形油箱、低式座椅和高级装饰,遍及整车的尖端科技实现了真正流畅的骑行体验。
软尾夜行者整体呈现简洁复古风格,狭窄低矮的车身,新款挡泥板装饰和支架、三角复合式车速表、指示灯及分离式斜拉手把,亮黑色前大灯带镀铬装饰条,低位油箱盖和装饰面板,独特的双色(黑色及银色)引擎处理,带有亮黑色盖板,复古风格的圆形空气滤清器,亮黑色"马蹄形"油箱。
Touring 旅行车系
哈雷·戴维森公司除了以上三款非常炫酷的车型以外,它让人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那种能够携带旅行装备的旅行车系,这些车型非常霸气,在车头上还装备有旅行音响等设备,让你在旅途中都不会感觉枯燥。
近半个世纪来,哈雷戴维森旅行车系帮助无数人实现了长途骑行的梦想。以及可调式空压悬挂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Cruise定速巡航系统、高级音响、对讲机和1690cc引擎,都会给骑乘者带来非同一般的骑行体验。
哈雷就是我!
到江汉大学找郭老师,人还未见,首现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屋子的哈雷装备,皮服、腰带、T恤、手套、靴子、首饰配饰各种,一屋子满满的都是,还有几大包哈雷的袋子摆在旁边,我心里边惊叹边想着,郭老师是个地地道道的哈雷爱好者。
骨子里的男人气概
很多人说,学艺术的人都拥有“疯子”一样的个性,他们有时爱热闹,爱疯;有时候有喜欢一个人安静的躲起来。是,郭老师坦言的他确实就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有的时候他会喜欢一堆人在一起,特别是带着学生出去采风,他可不喜欢闷闷的氛围,他会用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们都兴奋起来。而有时,他又特别享受自己在学校的那一份独有的宁静感。 郭老师从小就对汽车非常喜爱。可能是因为从小有过一段曾在部队生活的经历,他对那种机械感极强的军车更是喜爱。人们说,从一个人小时的喜好就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看看那些金属感极强的大型汽车,无时不刻不散发着阳刚的气息。在我看来,郭老师就是一个颇具男人气概的人。
哈雷是个性的产物
谈及什么时候知道哈雷,东哥回忆是在93年。那时,哈雷还没有来到中国,国内大多都是非正规的哈雷摩托,而在东哥心里,他想要的是一辆真正的哈雷。东哥说:“哈雷之所以这样设计是有原因的,它能体现出本身的文化内涵,虽然可以在车上添加进个性的元素,但要我们要尊重它原本的设计,这是设计师赋予它的生命力。”所以也就是在去年,东哥拥有了一辆戴纳远翔。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问到:“你把哈雷比喻成你生活中的什么?
他思索了一会儿说到,“其实哈雷就是我,他是我个性的载体,是我性格成分中向往自由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所带来的个性与气息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本真的那个我,有时候,它最能展现我的内心世界。”
郭老师特别爱车,可以说是细心呵护。我想也许哈雷就是他的战车,是他的一个好兄弟。他和这个好兄弟一起去到每一个想去的地方,感受世界上不同的乐趣与生活,也许,这就是一种自由。这就是哈雷想要传达给全世界爱好者的一种最初的原始动力。
【骑行趣闻】
东哥是个典型的射手座,他喜爱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从中体味生活的乐趣。平日里他常常会骑着爱车出门去。一次,骑到了信阳,那里的人看到他的车都非常好奇,纷纷要求合影留念,东哥也同他们愉快的攀谈了一阵。东哥说:"他非常喜爱一个人骑行在路上的感觉,途中可以体味和感悟到最质朴的生活乐趣,这就是哈雷自由精神所带来的本质内涵。在路上,用心感受当下的美好,这才是最真是的生活。"
【编辑手记】
起先,我就从朋友口中得知,郭老师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人,所以素未谋面,先升敬意。对于艺术家我一向都有敬仰之感,更加欣赏那些有画画天分的人,因为他们可以用最生动的线条和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世界,应该说这是一种上天赐予他们的天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拥有的。而后,见到东哥,虽然聊的都是哈雷车型,装备,骑行生活,但东哥强烈的艺术气质,还是触动着我,无论这个社会如何变化,他依旧在他的轨迹中,寻求最本真的那个自我。
年轻时的哈雷情愫
汪绍仙是生长在台湾的加籍华人。他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良好修养,与西方文化所带来的思想上的积极创新。所以,我不太喜欢用汪总这个词汇来称呼他,因为这好像不足以表达他的精气神儿,而Sam,叫起来比较亲切自然。
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众多哈雷的爱好者中,Sam比较特殊,哈雷是他的工作,也是爱好。交谈之中,我知道他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是新闻,可是他后来未从事本行,而是去汽车修理厂当了学徒。听到这里我表现出来甚多茫然与不解,这是完全的大材小用。Sam说:“父母当时为这件事很生气,他们特别不理解,我一度被轰出家门”。
Sam说他大学毕业后清晰明确的知道,学新闻的人非常多,他的学校不算太好,去和其他人竞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等于是拿鸡蛋去碰石头。他说:“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拿自己的石头去碰别人的鸡蛋。”于是他就去修理厂找了一份学徒的工作。万事开头难,通过一年的努力,凭借自己过硬的手艺和文化水平,成为了公司的副总。
他是一个念家的人
攀谈中,我发现Sam多次提及了他的爱人给予他的巨大支持,所以我也就八卦的知道,Sam拥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两个儿子一个女儿。Sam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他的爱人给予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应该可以说在他人生中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是她与他携手共同走过的。从还是学徒的时候,约会看电影还要老婆给钱的日子开始,她就陪着他,再到后来去美国学习,她辞去了本来稳定的工作一同前往。
有时候,一个女人可以成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凝聚力,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她会让在外奋斗的男人有种家庭的依赖感,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念家好男人。
同哈雷的缘分
Sam的哈雷情缘其实早在18岁的时候就有了,他生活在台湾,正值摩托车流行的年代,那时要是能拥有一辆摩托车,可是很拉风的。Sam回忆就是在当时他知道了哈雷,“那时哈雷非常贵,要18万,这个价格可以在台南买房子!所以可不敢奢望!”
这个儿时的愿望,就慢慢的放下来了。但Sam一直在车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来偶遇以前老友,谈到哈雷,让正准备退休回家休息的他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Sam说:“其实还是因为孩子们特别喜欢,因为他们从小在加拿大长大,那里的哈雷文化十分深厚。我们家是民主制,老婆不赞同我退休,孩子们喜欢哈雷,四比一,于是我选择了做哈雷。”
【骑行趣闻】
作为经销商,Sam有四台试乘试驾车,每一个系列都有一辆。他自己比较偏爱fat boy。哈雷是一个团队的活动,所以骑行的路上会有很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Sam跟我分享了他去西藏的一段经历。Sam爱喝酒,但他不酗酒,就是单纯的喜欢在平日小酌一下。所以西藏的这一路上,他总是偷偷摸摸的买酒喝,还常常怂恿着队友一起喝,为此他没少挨随行队医的批评。但是可能就是因为时不时喝了点酒,Sam反而睡的挺好,虽然头总是昏昏的,但是体力是保存下来了,所以没想到他是那个队伍里面,最后坚持下来的人,他最后还笑着说:“连队医都坚持不住,倒了哦!”。
【编辑手记】
汪绍仙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人,非常开朗健谈,所以采访的过程变成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聊天,没有一板一眼的提问与回答,就是说说聊聊,从一开始的学徒生活到辉煌时期获得全球冠军的经销商,再到现在的哈雷生活,汪绍仙的故事有很多,每一个都特别的精彩和有趣,源源不断的给我传达着正能量。 了解它,才能喜欢它
缔造中国哈雷文化
谁都难以否认,以哈雷·戴维森为代表的美式巡航车文化是摩托车文化中最独立、最有底蕴的一个部分。当一群重型摩托车从你身边经过,骑士们个个身着皮衣、胡子拉碴、带着半盔和墨镜,从你眼前呼啸而过,他们带给你的绝不是简简单单的触动,而是实在的震撼。
陈立新告诉我们哈雷在美国可谓是人尽皆知,他们有车友签美国签证的时候,签证官得知他们是去美国骑行时,竟然兴奋的摆出骑摩托车的造型,嘴里还配上音,然后很帅气给他们的护照上盖了章!
但客观的讲,中国的哈雷文化并不成熟,很多人对哈雷和骑手有片面的认识,陈立新说:“要改善这种情况,其实有一种很简单的方式,就是鼓励现在的哈雷车主会去参加各类活动,例如参与到希望小学的捐助活动中去,我们可以骑着车为那些孩子送去学习生活用品,这才是一种中国哈雷文化的展现方式。”
改装的乐趣
陈立新是个十足的哈雷改装爱好者,他对哈雷的改装主要侧重于内在的结构和电脑系统的设置。采访当天还在他的办公室里看到了刚刚从美国邮寄回来的哈雷排气管,他告诉我们他马上要为朋友的一辆车进行改装。他的电脑里面还有专业的软件用于哈雷的改装。
曾经在国企工作的那段时间,使得他对机械的性能非常了解,也很感兴趣。他说:“它觉得哈雷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改装,通过你的改造后,它所呈现的那种轰鸣声和强大的动力感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不但如此,你也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骑行趣闻】
陈立新的骑行经历很多,和很多爱好者一样,他很享受一个人骑着车然后在家周围绕上这么一圈,悠闲自在。谈起印象比较深刻的骑行经历,他思考了一下说:“其实印象最深刻的倒不是去到那个地方,而是有一次在骑行途中,有一辆警车一直尾随着,当时车友们心里想的是,完了,被盯上了。于是他们泊车到路边,警车也停了下来,但出乎意料的是,警车上下来的两个警察非常兴奋的跑过来,淡定的走到他们中间,对着相机摆出了一个胜利手势和哈雷合影!”
【编辑手记】
陈立新是个能将生活和工作配合的特别好的人,采访前一天他刚刚参加完一年一度的渡江节,他说自己参加这个大概有五六年了,年年都参加。除了哈雷和游泳,陈立新还喜欢摄影、拳击、骑自行车等等,爱好特别广泛。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爱好。但有时,因工作的压力,我们不得不去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实你失去的是给你释放压力的良好方式。
Harley Davidson Milestones
威廉·S·哈雷绘制完成了适合自行车结构的发动机的设计图纸。
1916年,The Harley-Davidson Enthusiast 《哈雷车迷》杂志问世,这是世界上世界最早创刊并连续发行的摩托车杂志,也是一本属于哈雷骑手自己的杂志。
年轻的新星“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与一辆1956年的KH摩托车亮相五月的《Enthusiast》杂志封面。
哈雷戴维森以1991年的FXDB Dyna Glide Sturgis·摩托车揭开Dyna车系的序幕
超过250,000人前来“Open Road Tour ”的终点站密尔沃基,参加了哈雷戴维森百年庆典活动。
21岁的威廉·S·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宣布生产出了第一台哈雷戴维森·摩托车。该款作为赛车设计的摩托车拥有3.125英寸的缸径和3.5英寸的行程。他们的工厂只是一间10 x 15 英尺大小的木棚,门上随意涂写着“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的字样。阿瑟的兄弟沃尔特随后辞去自己的工作并于4月17日加入公司。
在这一年,哈雷戴维森生产的大约三分之一的摩托车售给美国军方。哈雷戴维森于6月成立了军需官学校,作为公司的一个独立部门专门为军方培训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的维修技师。它之后成为了维修学校。
哈雷戴维森开始通过其经销商网络销售摩托车,其零部件由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Davis Sewing机器公司生产。
Sportster·系列摩托车装备了Evolution V型双缸发动机。
哈雷戴维森赛车队宣布增加了一位新成员:17岁的Jennifer Snyder,她是美国方程式锦标赛和全国泥道系列赛中赢得冠军的第一位女车手。
6月,哈雷戴维森武汉授权经销商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南一路正式成立。现今,哈雷戴维森武汉4S店已经获得授权可以进行分期付款购车。